月若殿前,一片月若湖,在皎洁月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湖中的小鱼若隐若现。
月若湖中,有数条白玉支架在湖面凌空搭起,支架之上则是白玉大平台做地面,
白玉平台很大,以首座为主,两旁各有两排坐席,席上自珍馐美酒安置,
中间是数丈方圆的空地圆台,两侧前排是大夏的大臣所坐,后排则是各大七品宗门所坐。
而首座两侧,均是大夏的各皇子所坐,皇后则与皇帝并排坐于高台之上正中。
位置座次井然有序,等级有别,月若殿之宴正是在这月若湖上举行,
月若湖中,数条小鱼在庞大的湖里自由的游弋,体型大小都和凡俗的鱼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小鱼的鱼眼是白色的,不是那种无色的白,而是乳白,全白,没有瞳孔之类的!
此鱼乃是皇家饲养的通灵鱼,通灵鱼杀伤力不大,不属于凶兽,但有通灵鱼在的湖,那湖就会孕育灵气,
普通灵气可能在大夏高层中眼中可能看不上,
但月若湖孕育的灵气称为通灵气,此气被称通灵,自然神奇莫测。
如若是动物在通灵气旁,就会开启一丝的灵智,
但不是妖,妖的定义是万物中有灵的衍化,除非是静物如山河大川,云土树木,由于存在的悠久,在妖气或灵气中温养,
迟早会成为一尊大妖。
反而如果是动物的话,因为其寿命存在较之静物短暂,
所以一般而言要不断的经历杀戮,在妖陆,那里的妖兽是通过掠夺敌人的妖气来成长的。
而妖,大多数是在妖陆诞生,大夏几乎很少自主诞生。
如果是人修置身在通灵气中,那么人修就会感觉如鱼一般自由游弋,心莫名的会放松,有一种的宁静的感觉。
这种东西可能对低境界的人修无用,但对高境界的作用可就大了,
静心之物,可稳固道心,减少高境界大能出现心障导致突破失败的几率。
静心之物,大多是静物,如通灵鱼这般活物,自然是千金难求。
“咻……”
一阵破空声划起,风训身穿皇室狰狞巨蟒服饰,头戴五珠黑羽冠,凌空出现,一步步向月若殿正门走去。
凌空停在由重兵把守的龙门面前。
风训在风临初走后立刻选择闭关突破,其中的过程不说是畅通无阻,但也是顺顺利利。
炼元境与御气境的差别就是,
炼元境是将体内的气,灵气练成灵元,也就是全部压缩至一个很小的球,
御气九步的灵气虽说是气,但是如果要不断压缩的话,却是挺难,
意念力的控制下一步步压缩,不断的压缩至极限才是突破后实力的晋升的基础。
炼元同境有高低之分,就在于他们各自突破前灵气的数量以及突破时能压缩的地步。
一般突破至炼元一步的人修的灵元是如拳头般大小,如唐景一般人修,
更高层次的是鸡蛋大小,一般罕见的,天纵之才的灵元就是拇指大小。
风临初风训等皇室中人几乎都是凝成了如拇指大小的灵元,
但天才并不一定就比普通人修强,天才占的是先天优势,普通人修靠的是后天的拼搏,
天才可能第一次炼元比普通人修要强,但越到后面,天才的晋升就越困难。
炼元境中,炼元一步就是凝出灵元,这是一个基础,每一步的晋升就是用灵气将身体这个大容器填满,
然后再次将所有灵气融进炼元一步的那个灵元之中,融入之后的大小也是衡量人修强悍与否的标准,
基本上九次的融合如果能将灵元一步步缩小实力绝对是那些普通人修的千万倍不止,
然而这一境界很难达到,就好比是一团棉花,第一次已经将这个棉花不断的挤压至小球大小,
还要再加上一个大团棉花再次挤压,本来第一次的挤压就是极限了,
再加上融入了第二团棉花的小球,能保证小球不变大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还要再次挤压至比第一次还小。
炼元九步,一共九次凝练,那是何等困难?
所以大多数人修的每一次凝练都是尽量把灵元的大小增幅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
每一次凝练灵元让灵元大小不变真的很难,毕竟每一次的凝练不是实实在在的用实体。
而是用自己的意念力,控制力。
因此,大多数人修炼元境的每一步晋升的同时所凝练的灵元也会慢慢变大。
天才虽然炼元一步所练灵元相对较小,但炼元以后每一步的晋升每一步的融合凝练也是相对困难,
而普通人修第一次的灵元大的话不会有太大影响,
还有八次的融合凝练,对他们而言,这就是八次机会,一步步将灵元压缩的极限的小。
所以到了炼元九步,可能原来的天才人修和普通人修所凝灵元一般大小,甚至普通人修的灵元还要小,实力还要强悍!
“本王是大夏七殿下弘王。”
风训掏出象牙令牌,对门口重兵把守身穿白色盔甲的炼元人修说道。
“末将拜见弘王殿下。”为首的一位将军单膝跪地恭敬道。
“末将拜见弘王殿下……”
其后的两千白衣盔甲将士见风训乃是大夏王爷,于是整齐划一的单膝跪下,恭敬的行礼。
两千身穿白色盔甲的白卫使面色肃然,挺拔的站在高大雄壮的龙门两旁。
龙门梁柱刻有两条栩栩如生但却狰狞异常的恶龙,上书”月若殿“!
奇怪的是其背后一片虚无,似乎什么都没有。
但两千白卫使却依然如标兵般挺直站立守卫着,不敢有丝毫松懈,随时警惕着周围。
风训孤身前来,并未带上任何仆侍。
因为张公公说过,月若殿之宴,非位高权重之人不得入内,很注重身份地位的。
而且风训也没有家眷,所以只是一人孤身前来,看看这历来举行的月若殿之宴。
“诸位将士不必多礼!”
风训象征性的说了一句礼话,便踏空向龙门而去。
“谢殿下!”
两千白卫使站起身,面色恭敬的站在两旁,为风训腾出一条大道。
穿过龙门,风训身上仿佛有光闪耀,而龙门如水一般,泛起波澜,然后慢慢平静,
风训此时这才看到了一幅热闹非凡,人群涌动的场面。
这里的人修修为强大到让风训感到一股重重的压迫感,不过随之身上蟒服泛起无形之盾为风训抵挡住强大的威压。
这些人修很少有老者,几乎都是中年,头发两鬓微白的男子,
此刻都是站在白玉席台的外面,颔首中和身旁之人交流,不过这些人中分别很明显,
看起来似乎很平凡,但只有进入这个氛围才知道,那些人修大人物的强大。
不过这些人中少部分中年男子是站在一起围成一堆,大部分中年男子则也是围成一堆,
而大部分年轻男女围成一堆,
各自在圈子里交流,泾渭分明一般,互不打扰。
“那些朝官大人物还真是人精啊。”
风训看着少数中年男子围成的一堆,各个之间都保持着一定得距离,而且与另一旁的大部分中年男子更是保持着距离。
在大夏中州为官的人修数量比之整个大夏七品宗门掌门自然是少了不少,
所以那些少部分中年男子,风训能一眼判断出是朝官,而那些大部分人修自然是七品宗门掌门。
在朝为官数十载,这些大人物都已经是玲珑心思,
大夏朝纲,最忌结党营私!
月若殿之宴,朝官大人物们各自的站位也是顾忌到君上的感受,
而且在朝为官的人从心里也是不愿和那些整日打打杀杀的宗门人修打交道,
而宗门人修也是将那些朝官看成是帮大夏管束自己等宗门的犬牙,心有不满。
“大夏七殿下弘王到!”
龙门旁一老太监眼尖,见到风训手中令牌后,先是对风训恭敬的一弯腰,然后再是大声宣告道。
“臣等参见弘王殿下!”
“草民参见弘王殿下!”
“末将拜见弘王殿下!”
老太监通报后,各文武大臣,宗门人修纷纷弯腰行礼。
此乃燕乐,不同于朝堂之上,行礼一切从简,所以众人只是低头示意。
这是风训第二次独自面对如此多的大人物,第一次是入门之时,不过这次风训的情绪控制的很好,
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激动,面无表情,也是恭敬的还礼道,
“弘王见过各位大人、将军、掌门。”
礼毕,风训面色平淡无波,自然的走入人群中一角。
正在这时,白玉大台上,一个老太监在恭敬的在一旁高声宣报,
“君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