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代相传的典籍记载,我等之所在,名叫无神圣天,相传乃是一名心灰意懒之老道所创。那圣人运神功,一指,一划,开辟一片天地,成山水海陆,造世间万物,又创造生灵,禽兽鳞甲,乃至人类。历经两代弟子耕耘完善,生灵也繁衍渐多,天地间可谓生机盎然。人则以地域划分,筑城修渠,建邦立国。另有天界、恶境两处大陆,人皆谓之仙、魔居所。”
这段话出自著名史官唐六迹所著的《通史》,位于开篇第一段,简要地说明了古人对于世界形成的认识。唐六迹一族世代皆是史官,专门编写官方史书,他们的工作神圣、严肃且极具权威,是连统治者也是无权干预的。我在本书中所写的故事,也大量参考了唐家编纂的史料,力求真实还原那一段英雄往事。
人间有无上妙境,又称大国州,地处中央,广袤无垠,分十三州,物产甚丰,英才辈出。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人们开始按地域划分族群后,大国州经历了天下大乱、四方混战的时代,史称“一城一国”,即一个城池便可算作一个国家。各国相互攻伐,几无宁日。幸得有一英雄,名叫公孙同,横空出世,南征北讨,扫清六合,不断兼并其他家族,建立起新的国家。最终公孙称帝,诸国一统,虽周边仍有蛮夷袭扰,但国家主体已经形成。公孙同定国号为“万国同邦”,意即无数小国家合并为一个大邦,并且巧妙地加入了自己的名字,为新王朝打上自己的烙印。
公孙氏坐稳了江山,开启了他们的统治。后来的公孙三世把天下分为五国,即东西南北中五方,皇帝坐镇中央司隶,其余分封四大诸侯——东国东海王、西国锦王、南国镇南将军、北国卫王。四大诸侯只有南国不称王,盖因是异姓诸侯,只以将军称之。
是时,已过百余年,皇位已传七代,至公孙波,自号朱雀大君。这公孙波相貌英武,体态雄健,少时胆气过人,曾箭射飞雕,亦能歌咏吟诗,深得六世帝所器重。登基之后,英明能断,能征惯战,百官无不拜服,天下莫不归心。这皇帝志气豪迈,命人制大国图,绘出天下山川地理,统一制式,长三丈,高二丈三,或锦绣织成,或玉石雕就,置于每殿每室,举目可见,见之则思雄图壮志,不扫尽蛮夷誓不罢休。
七世帝公孙波,继位四年,谋划妥当,便举兵西进,共兴兵三十万人,直击西方赤发鬼国。此战非同小可,两方相持不下,损失惨重,进进退退,得而复失,激战半年,仅仅攻占鬼国一城,却损失了四万多人,可谓得不偿失。要知道三十万大军,除去后勤,实际投入前线的战力也就十万,损失过半却仅取一城,这种尴尬境地令皇帝颇为窘迫。
这一日,皇帝于御帐中愁眉不展,似是自言自语道:“进不得进,退却又恐贻笑大方,手下将领如云,竟无良策!”
只听一人答道:“末将愿领铁骑一千,击破敌军。”
皇帝抬眼一看,原来是帐下一员虎将,名唤石飞。这石飞生的剽悍,面容削瘦冷峻,双目隐隐有金光射出,他自幼修得秘法,遍体金刚,刀枪不入,且力大无穷,武勇非常。时任御驾近卫营长官,训练出磐石铁卫一百八十人,专职保卫御驾,深得皇帝赏识。
皇帝正苦无良策,见石飞自告奋勇,立即命左右赐御酒一壶,又调拨一千人与他。石飞领了兵马,终日操练,把自己一套秘传阵法演练得精熟。
半个月后,皇帝亲自率主力军队进发,在西风原上与敌军决战。遥望西面,漫漫沙尘中,敌军中军旌旗密布,枪戟林立。两翼骑兵皆披着金色软甲,手提金色弯刀,在日光下显得格外惹眼。皇帝问石飞应当如何,石飞笑道:“末将观之,敌军左翼空虚。”
皇帝道:“鬼国左右翼号称金水飞骑,平时对阵,仰仗此飞骑进退如潮,包抄冲击,无所不能,且装备精良,锐不可当,你为何说是空虚?”
石飞道:“末将所带兵马,坚如磐石,直冲直打,敌军莫能挡我,陛下只需以大军牵制敌军前阵,待我杀入中军,内外夹击,必可生擒贼首。”
皇帝点点头,石飞便引军走了。
只见皇帝骑马上前,拔剑一挥,指示大将宫让出击。那宫让何许人也?乃是南国出的第一员虎将,中过武状元,此次被皇帝提拔前来征讨,屡立战功。只见宫让身穿火红战袍,手提大枪一舞,三千赤龙枪兵一齐冲出,赤甲赤衣,长枪带红缨,势如猛虎,直扑过去。鬼国不敢怠慢,前军压上,左翼略略靠拢,右翼则迂回朝敌阵朱雀大旗方向杀去。
皇帝怒道:“蛮夷故技重施!中军固守,不得退后!”阵势当即调整,三军用命,奋勇向前,任那飞骑轮番冲击,死死不肯后撤半步。
石飞此时已经来到北面高坡上,观看那敌军左翼,看得清楚,又见两边前锋对阵,杀声震天,便高声喝道:“列队!直取鬼国之王,获其首级者,可封侯爵!”
那一千猛士闻言,精神振奋,当即拿出如山气势,随着石飞直插敌军左翼。鬼王见状,笑道:“区区千余人,隔靴搔痒,岂不可笑!”于是专心指挥人马向前,只等右翼攻破朱雀旗下本阵。
石飞本就刀枪不入,杀进阵中就是个不怕死的疯人,仗着自身之艺,一马当先杀入,手中长棍到处,打断金刀,震碎金甲,无一人能敌。他那手下军士,也是个个勇悍,那金水飞骑飞驰撞来,也当做无事,直把他们撞倒,横行直走,生怕失了头功,人人奋勇争先朝赤发鬼王王旗下杀去。
一时间石飞部犹如劈波斩浪,那金水飞骑被硬生生劈开一条通途,鬼王手下连忙告知鬼王,鬼王大惊失色,道:“何以至此!”亲自提刀,率亲兵正欲迎战,石飞已飞马赶到面前。
“这厮是人是鬼!”鬼王战栗,言语竟然带些哭腔。
石飞狂笑道:“老头,今日你阳寿已尽,若有遗言快快托付,我手中棍子可等不了!”
鬼王手下一拥而上,石飞尽展威能,一棍扫出排山气势,当即扫倒一排人,其余人哪里还敢上前?石飞顾不得许多,直接纵马上去,大喝一声,跃离马鞍,扑过去一棍刷下,鬼王举刀一挡,怎奈石飞双臂有千斤力气,金刀登时断做两截,直把鬼王天灵盖打碎,枭了首级,挂在棍子上,又对身后军士喊道:“救驾者可得黄金!”众军士见封侯无望,只好努力向御驾那边杀去。那鬼国中军大乱,前军又被里外夹攻,不多时便溃败逃散。石飞带着人马自万军从中杀出,此时王师早已士气大振,杀得鬼国右翼大败而逃。皇帝令宫让继续掩杀,杀到日落时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方才收兵。经此一役,鬼王身死,其军元气大伤,退出数百里,闭关锁城,莫敢出战。反观石飞部,却只折损了三十余人。
皇帝回到营地,清点战果,共计斩首三千余级,俘敌万余,当下喜形于色,赞石飞道:“卿真乃天生大将,世所罕见。”遂敕封为将军。石飞上前受封,道:“末将斗胆为手下军士请赏。”
皇帝欣然允诺,赐黄金万两,交由石飞分派。又令其殿后,凯旋班师。敌欲追击,见石飞披挂整齐,策马巡于阵前,惧其威武,不敢造次。皇帝顺利回朝,封石飞为泰山侯,又赏赐金银田地无数,自不必表。
是年,有人见龙现于江右洞庭城外大泽,报知官府。皇帝听闻,颇感奇妙,率众臣前往观之。果然那大湖里有龙影潜伏,龙尾稍稍摆动,搅得湖水泛起波澜。皇帝在岸上观看,叹道:“神龙现世,必是佑我大国州也!”身边文臣武将无不称是,皇帝急令设坛祭天。
祭台备好,三牲、果品摆放整齐,皇帝亲自焚香祷告,诸臣也跪拜在地。未几,那龙自湖中探出头来,龙目睁开,精光四射,忽然狂风大作,掀起千重浪!只见鳞甲耀光,爪牙炫目,惊得文武臣下连忙护主后退,皇帝却是神威抖擞,推开臣下,阔步上前观看。那龙身姿矫健,卷出水面,一跃一盘,一声清吟,升上云端,直往南方去了。
皇帝亲睹龙神,以为吉兆,只觉心情大好,遂将此湖命名为见龙泽,下令大赦天下,正是:见龙何兆犹未知,无端放出祸端来。
却说皇帝回到宫中,立即召来文武重臣,在偏殿里商讨国事。只见他手里握着镶金马鞭,指着身后锦绣大国图,对众人说道:“如今西边平定,该向东面进军了。见龙在湖,龙飞九天,此乃天降祥瑞,我军理当挟此龙威,开疆拓土,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年逾六十、须发尽白的大司马武奉霍然出列,道:“陛下才回到都城不久,如此劳累恐有损龙体,万望三思。”
皇帝听完,哈哈大笑道:“武爱卿,如此言语有些反常,你一定另有想法,但说无妨。”
武奉连忙道:“陛下英明,老臣乃是思虑陛下连年征战,耗损国力,已有民怨,倘若再次远征,恐怕民情难抚。”
皇帝摆摆手道:“天下百姓莫非不盼着扬我国威?东海群岛对我国始终是个威胁,狼子野心,随时准备渡海西进,若不平定,朕寝食难安。”
武奉道:“陛下所言极是,但何不休养一年半载,再行此事?”
一旁石飞闪出,朗声道:“平定海贼,乃是头等大事,安可耽搁!”
武奉道:“头等大事乃是民生,岂能舍天下人于不顾?”
石飞道:“大人身为大司马,掌握天下兵马,在其位不谋其政,竟然想起民生来,怪哉!”
石飞这一番话震惊了满朝文武,众人皆道石飞胆大包天,对着大司马出言不逊,料想武奉必要治他罪责。不想武奉面不改色,道:“老夫从戎三十余年,年轻时也曾似石将军这般气盛,急欲立功。但先皇教诲老夫,所谓文治武功,文治先行,方有武功,老夫谨记在心,未敢有忘。”
年近古稀的丞相祝援也高声道:“陛下,石飞之辈,但为戎马之功,不为天下着想,切不可听他胡言。”
三人辩得不可开交,白面长须、身披红袍的宫让却在一边默不作声。他并不想开口得罪任何一方,加之海战非他所长,战与不战,对他来说不痛不痒,他自不会去趟浑水。
就在此时,忽听殿外一声鹰啸,众人齐齐把目光投向门外,只见一只苍鹰疾飞进来,直往皇帝面门扑去。怎见得:
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会使老拳供口腹,莫辞亲手啖腥臊。穿云自怪身如电,煞兔谁知吻胜刀。可惜忍饥寒日暮,向人鵮断碧丝绦。
好一个朱雀大君,武学修为竟也不俗,反应已是极快,一闪身,堪堪避过利爪,大呼道:“左右何在!”
石飞瞧得仔细,飞身上去,要空手擒鹰。一时间,一猛将一猛禽,相斗偏殿之内,惊得重臣呼喊,宫人慌张。皇帝拔出腰间佩剑,大喝道:“将军接剑!”便往石飞那一抛,石飞回身伸手,稳稳接住,复一跃,剑光闪处,那鹰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