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李子果一觉睡到天亮,醒来,想起昨天那一堆神火。
“凭空着火,一定是地下有可燃气体!”李子果利用自身知识分析。李子果想到这,一骨碌爬起来,跑了出去。
跑到昨天那座山背后,李子果不敢再靠近神地,而是到附近泥地上找到一些比较特殊的石头,拿了回去。
平时无事,李子果常去首都齐都国宾馆上网,虽然因经济原因,每次上网不过1、2小时,但他充分利用这1、2小时了解各种信息和学习各种知识。就这样,李子果的英语竟然也突飞猛进,20年的半桶水,几个月功夫竟能熟练与人交流,李子果感叹环境对人的造化。
次日,哇努乘公务吉普车去齐都办公事,李子果带着石头搭顺风车去到首都,在齐都一家国宾馆,李子果通过网上资料验证,所带石头符合天然油气田特征。
李子果回去后,又到那块平地周边看了一遍,发现到处是这种石头,说明整快平地下面都是油气田。他找来一根废水管,在一个相对比较松软的地方插下去,用石头打紧,然后点燃打火机,靠近管口,“嘭!”一声,燃起了火焰,像祭祀神地一样燃烧不尽,李子果心中有数,拨掉管子便回到住处。
李子果找哇努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哇努说恐干扰神地祭祀,引起民众的对抗,“能不能将神地迁移?”李子果问。
哇努说:“难,不知道是哪一代祖先定的地点,不可能随意更改。”
李子果说:“那找你老丈人看能不能想办法?”
哇努说:“你去试试吧!”
李子果找到老巫师,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老巫师想了一下说:“其实我早就想改地方了,我曾经物色了一座山的一个大山洞,可以风雨无阻地祭祀,但是神火没法解决。”
李子果说:“用呶呶果作燃料,每天加一次行吗?”老巫师说行是行,火种呢,大家要信服才行。
李子果说:“这一点,只要你继续说我是神的使者附体,我来想办法。”
一个艳阳天,老巫师在主持年度大祭祀,李子果披着斗蓬、头戴火神头巾,参加祭祀。祭祀完,老巫师对信众说:“神体谅大家不辞辛苦在风雨中向他老人家表示敬意,为表示他老人家对大家的关爱,决定将神地迁到附近山洞里,特意派了使者附体李先生来主持搬迁,请大家向他致意。”众人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向李子果鞠躬,李子果仅将右手放在胸前斜向左肩回礼。
李子果面向太阳,念了几句老巫师教的神语,然后打开一个篮子,拿出一块火神布,铺在地面,一边念神语,一边捧出一盏大油灯、一个放大镜,放在神布上,然后,带领大家向着太阳伸出双手,念着神语,恭请神火。
随后,李子果用放大镜的一边对准太阳,另一边对准灯芯,一会儿,神灯点燃,人们在“乌哇!乌哇!”的叫喊声中,将神地的神火用火神布扑灭,人们捧着神灯、抬着神柱,在老巫师和李子果的神语声中搬进远处一座山的山洞。
随后,老巫师主持神柱、神灯安放仪式,神器——放大镜由老巫师保存,以备万一。仪式过后,人们依然恭送李子果回家还体。
不久,李子果去首都买了台小型汽轮发电机,在城镇附近建了一间小厂房,然后从那块冒可燃气的平地拉管引气过来,作为发电机燃料,经试验成功后,便向自己家和哇努家拉了电线。
在哇努要求下,李子果向省政府免费供电,省政府无偿提供包括土地在内的当地所有自然资源。经过进一步协商,李子果将自己未来的宏伟规划说出来,承诺未来若有钱将出资市政建设,哇努说,如果李子果决定今后全部独资建设公益市政设施,李子果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将免收一切税费,两人一言为定。
有了电,李子果开始搞起农、副产品加工,并用呶呶果生产人造柴油,然后向首都供货,慢慢赚了些钱后,又增加了一台更大的汽轮发电机,李子果又建了一家农机、具制造修理厂,招了些当地年轻人做工人,并教会他们生产技术。为了适应生产需要,李子果还建了个水塔,使鲁斯省第一次用上自来水。
随着事业发展,李子果开发油气,并在两台发电机基础上建起一座发电厂,不仅满足鲁斯省用电,还向周边省卖电,李子果先后又建起电风扇厂、自行车厂,缝纫机厂,咖啡豆厂等。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后,在市政建设上,李子果利用当地的索思湖建了水电站和水厂,并扩建了通往首都的公路,使公路由单车道碎石路变成双车道沥青路,汽车到首都所需要的时间因此缩短到3个小时。
5年后,即瓜鲁168年,由于李子果的资产以几何数递增,不仅在当地拥有10多家大、中型工厂和公司,还在首都建了家星级宾馆,并做起进出口贸易,除支持市政建设费用外,年收入达300万美元以上。
鲁斯省在李子果带动下,由一个穷困边城,变成除首都外最发达工业城市。该省市政设施全部由李子果投资建设,因水电、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包括故国人前来投资办实业和定居。城区面积也由原来不足10平方公里,扩展到100多平方公里,此外,李子果还成立了一家拥有10多条线路的公共汽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