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1600000009

第9章 松下幸之助的财富传奇(2)

在幸町营业所内线组服勤3个月之后,公司扩充,要在高津增设营业所,他被派去当那儿的内线员,同时由见习生升级为正式技工。在3个月时间内就升级为正式技工,又只有16岁的少年,松下幸之助可说是破了先例,因而工作更加努力。

16岁就做正式技工的松下幸之助,每次都带着比自己年长的见习生出去工作。他的技术非常好,在同事中相当有分量,所以一开始就常被分配到好工作。他们常常派松下幸之助到高级住宅去。也常常有人夸奖他说:“你虽然年轻,可是真了不起!”松下幸之助在工地是很吃香的,常常被客户指名担任特殊工程。当时的电灯公司,从不把电灯工程交给承包商去做,都是公司直营,所以大阪市内的新增设工程,小到普通住宅、店铺,大至剧场、大工厂,全部由公司职工亲手完成。他在7年之间做遍所有的工程。包括每日新闻社于明治五年(公元1919年)在滨寺公园开设海水浴场时设置广告用的装饰灯,还有歌舞伎座(日式歌剧院)前面的芦边剧场首次改建为电影院时,他负责去做电灯工程,这两个工程都完成得非常出色。不过松下幸之助的身体因为疲劳和感冒变得很虚弱,后来又患了伴有微热的肺尖炎。可是他不能休息养病,因为请假要扣薪水,经济上不许可,只好忍受病痛继续上班。现在把当时拍的相片拿出来看会惊讶,照片里的人消瘦疲惫,毫无精神。后来每次看到这张相片,他都会想起那段忙碌的生活。

松下在16岁到20岁结婚之间的这几年,一直在同事金山先生家寄宿。另一位同事芦田,也在那儿寄宿,他们很合得来,常常在一起聊天。当时大家都认为,电气工人没有电机知识不行,所以纷纷到夜校学习,同事芦田君也到关西商工学校读书,还一再地劝松下幸之助也去。松下幸之助终于在18岁那年也进入关西商工就读预科。好不容易读完预科,懂了一些代数、物理、化学的皮毛,终于进入了本科的电机科,可是由于基础太差,还是没能毕业。

20岁出头的松下幸之助经历了人生几个重要的阶段。首先是他结婚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家。紧接着婚后第二年,也就是22岁那年春天,松下幸之助升级,成为最年轻的检查员。另外,这时他也自己开始研究电灯插座的改良设计,并且花了很多心血完成了一个试验品,虽然没有得到主任的认可,却是促使他进一步研究的动力。1917年6月,松下幸之助辞去了电灯公司令人羡慕的工作,开始制造插座了,松下公司创立。可当时他总共资产只有不到11元钱,连买一台机器都未必充裕,可他反而精神抖擞,觉得前途充满希望与光明。这时候跟在他身边的是两个同事,以及还是个少年的内弟井植岁男(井植岁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创三洋电机公司,在录影机的开发上,与松下激烈竞争)。

他们自己做简单的铁器,发了疯似的拼命工作。但合成物的调和始终做不好。这件事使他们感到很头痛。他们做了很多实验,也到制造工厂附近的地上拣了一些废品回来研究,但都不成功。就在不知如何是好之际,他们听到以前电灯公司的T君,也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松下幸之助和同事一起去请教,他很快地答应为他们讲解。主体的调和法知道了之后,再把金属部分做好,他们就可以生产了——1917年10月,他们的产品诞生了。

可是,销售却成了问题。一连10天,同事芦田跑遍大阪市,好不容易才卖掉大约100个,收到不足10元的现金。而且普遍的反映是:这种插座无法使用。显然,他们必须改良制造有市场性的东西才行。可是由于缺乏资金,整个工作根本无法继续,而且两个同事迫于生活压力,也退出了公司。只剩松下幸之助和他的内弟井植两人。到过年的时候,已经山穷水尽到了要把他和内人的衣服都送进当铺的地步。就在他们窘迫的时候,却很意外地接到了某电器商会的通知:需要1000个电风扇底盘。因此,松下把制作插座的工作摘下来,先做这个,无论如何要全力以赴,在年底以前交货。电扇底盘不用铁器,光用合成物即可,因此需要的资金很少,对当时的他来说,真是再好不过了。说是制作,其实设备很简陋,仅有压型机和煮锅而已,工作起来相当辛苦。井植当时只有15岁,所以压型这种重活全部由松下幸之助做,井植负责磨亮或帮助做其他杂务。终于赶在12月底交出了1000件电扇底盘,收到了160元的现金。这第一笔生意大概净赚了80元。紧接着,电器商会又订了第二批货,松下公司的困境得以缓解,他又有了时间和资金重新设计制作器具。到了1918年3月,已经可以搬到大一点的地方去工作了。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及战后带来了销售畅旺,日本工业生产每年连续保持30%的高速增长,电动机取代了蒸汽机。工厂动力电气化已达60%,电灯也从都市普及到乡村,全国已有近半数家庭使用电灯、电扇、电熨斗等,家电产品渐渐地被开发,电车、电信、电话筒急速发展,日本已进入了电器时代。

新搬的地方位于大开路,松下幸之助把一楼和前院当工厂,二楼留作住宅。这就是松下电器制作所的原址了。工厂最先生产的产品除了风扇底盘之外,还生产一种改良的电器附属插头。这种附属插头是用旧电灯炮的铁帽制成的,当时是最新型的,价钱又比市价便宜三成,所以非常畅销。

成功的在电器行业打开天地后,他又发明了“双灯用插座”。“双灯用插座”本来是由东京和京都的制造商制作,当时普遍的观点是这种插座非常方便,可他发现它们品质上还有改良的余地,于是做了种种改进并且获得了专利开始销售。由于新产品大获好评,所以刚开始销售就有代理商找他,大阪的批发商吉田要求代理大阪和东京的经销,并答应提供3000元的保证金让松下幸之助扩大生产,于是双方达成协议。吉田商店也向社会公开发布:“松下工厂的新产品‘双灯用插座’由本店总经销”。松下的工厂也因此扩大到了月产量5000个。可是过了四五个月,东京方面的制造商突然以大减价来与之竞争,他们的产品在销售上立刻有了反应。紧跟着,经销商都来跟吉田商店交涉减价的事。可是吉田交给他的保证金,全部投入工厂的设备里了,现在解除契约,也没法子归还保证金。于是松下幸之助只好自己销售其他的产品,还要每月还吉田的保证金,他到大阪数十家经销店绕了一圈,把经过情形告诉他们。由于改为制造商直接批发,他们都表示欢迎。就这样,他轻松地把产品都销售出去了。

接着松下幸之助到东京去解决那里的问题。之前通过吉田代理他们商品的老板也同意改为经销他们的产品,老板还鼓励松下幸之助说:“电器用品都是由东京制造,批发到大阪去。而大阪制造商却跑到东京来推销,这在电器界很罕见的,尤其是在小型电器界,你是第一家,更要好好加油啊!”松下幸之助听了相当感激。

这是松下幸之助第一次去东京。连方向都辨认不清,只好随身带着地图上电车,用铅笔在地图上作记号,周围的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从乡下来的土包子。其实东京的风气是新东西不那么好销,那儿有一种“店风”,对新来的大阪商人不大理睬。可是,这一点可能也就是东京的优点,他认为正好是“江户(东京旧称)男儿讲义气”的特色。所以他一家一家地去游说,回大阪时已经拿到了不少订单。他同时下决心,每月要来东京走一趟。就这样,在大阪和东京两地销售,成绩相当不错。松下电器最初就是靠双灯插座打下基础来的。附属插头和双灯插座这两项新产品的出现,使大家都知道松下电器是“把改良的新产品卖得特别便宜”的工厂。到了1918年年底,他们的从业员工已经增加到20多人。

从1917年到1918年,以双灯插座和附属插头制作为中心,川北的电扇底盘也继续承制,生意上一帆风顺,工厂愈来愈发达。

当时隔壁也是间工厂,而且跟松下幸之助是同行,大家都拼命工作,竞争得很厉害,可是这个老板后来搬走了。过了五六年后,他来找松下幸之助,当他看到松下工厂的盛大规模时,非常吃惊,希望松下幸之助告诉他成功的秘诀。松下幸之助告诉他说:“像你那么认真工作,事业仍然不成功,在我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我一向认为,事业虽然有大小之别,可是,干多少必定会成功多少。世上常常有人说‘做生意有赚有亏,就在赚赚亏亏之间,事业会发展下去的。’我可不这么想,我认为生意是拼出来的,就跟比剑决斗一样,绝对不可能在砍掉或被砍掉之间。做生意,下多少工夫,必定能获得多少成功。如果不是这样,那一定是因为经营不当。生意人,若把买卖看成‘时也,命也’,‘有时亏,有时赚’是根本的错误。我们一定要相信,做生意是:不景气也好,景气也好,都能够巩固进展的基础。这一点,可以由过去好多成功人物的事迹获得证明。所以,首先,你要改正你那种世俗的、没有信心的观念才行。”

这也是他自己的生意经。

从1919年年底到1920年年初,日本产业界飞速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场面,每家工厂都不断增产,松下公司也一样接二连三地推出新产品,而且随着工作量增加,雇员也增加了,工厂的范围也扩大了。这时,大阪的松下电器已经相当有名了。为了拓展东京的业务,他派17岁的井植长驻在东京,寄宿在早稻田大学附近的学生宿舍,负责彻底巡察经销商。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早上到东京市巡察,有人订购了立刻向大阪报告,货物由大阪直接送达经销商处。这样,东京方面的销售量,也愈来愈多了。

可是很快欧战结束了,经济也随之开始衰败。产业界也是内忧外患交相夹攻,以停战为转折,在短短期间内,一切都化作死灰一般。好在松下幸之助在大阪业界已经有了一点基础,在东京方面也有相当的进展。所以面对这一次的大变动,他并不紧张,反而想主动去好好干一番。松下电器产生“步一会”就是在这一年。意思是全体员工必须步调一致,所以就叫做“步一会”,这还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向前走”的含义。当时松下在小小的松下工厂组成“步一会”,可以说明:遇到产业动摇,他们仍对未来抱有信心。“松下电器全体员工都是‘步一会’的会员,谁不是‘步一会’的会员,就不是松下电器的员工。”老板和员工均不例外,他们就以这个铁的规则结合。在1920年6月,工厂装上了电话,当时装一部电话需要1000元以上,对小资本的松下工厂来说,虽然非常需要,却装不起。幸亏他们早就申请的“九年分期付款电话”抽签抽到了。终于,工厂的规模也更完备了。当时的小商人装不起电话,所以,“有没有电话”成为了衡量商店或工厂信用的标准,电话装好之后,他们才成为一个完整的工厂。同样,他的人生也更加完整,他26岁这年,妻子怀孕了,快要为人父的喜悦,加上生意很顺利,以前一直虚弱的身体也还能支持,一切都上了轨道,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到了1921年秋天,不论怎么加班也应付不了订单了。必须再租一两幢房子,或干脆找一块空地盖个工厂。经过深思熟虑,大开路一段有一块一百多坪的出租地,于是松下幸之助决定租下来盖工厂。耗费了在当时看来非常惊人的7000多元建筑费,还有各种费用差不多1万多元,终于盖起了自己的厂房和事务所。因为是建筑商信任自己才同意不付清也可以动工,所以松下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如期付清。盖建这座新工厂的气概,等于迈出了今日松下传统“积极主义”的第一步。因为被建筑行信任,才勉强决定盖工厂的事,竟成为松下幸之助努力到底不可的原动力。松下幸之助对这个工厂的期望,无法用言语形容。从9岁到27岁这18年间,由学徒开始,终于自己盖了工厂。可以说,过去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他感到特别兴奋,也是应该的吧。新工厂在当年的七月如期完工,松下幸之助与员工跟着搬了进去。新工厂比旧工厂大四倍,设备又是依照新工厂的需要而设计的,使用效率比旧工厂提高了5到6倍。从此以后事业顺利发展,在产业界树立了松下电器的威信和声誉。

大家都记得松下幸之助开始崭露头角是在脚踏车店当学徒的时候,那段时间的经历给他的影响一直到日后的生活中。后来他也总想试着制造脚踏车零件。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脚踏车,天黑就得点蜡烛灯,可是常常会被风吹熄。于是松下幸之助想办法要用种不灭的灯代替它安在脚踏车上。当时常见的是瓦斯灯,可瓦斯灯是外国货,多半用在高级脚踏车上,价钱贵,不适合一般大众购买。另外还有电池灯,据说两三个小时电就耗光了,很不经济,而且构造也不完全,很不实用。因此,用得最多的仍是石油灯和蜡烛灯。松下决定要利用电池设计出很完美的东西,使用时间长,而且比蜡烛灯亮。

设计工作落到松下幸之助自己头上,他开始画图试做,日以继夜地工作。脚踏车灯设计的要点是:绝对不能像目前的电池灯,两三小时就用光,一定要构造简单,不发生故障,很耐用,至少能使用10小时以上,而且价钱要便宜。经过6个月的工夫,才做成第一个炮弹型的电池灯。电池当然不能使用市场上的标准品,这是最伤脑筋的部分。当时市面上销的电池,都是手电筒、探照灯使用的市场标准品,起初为了配合市面上的电池而进行设计,始终无法做出革命性的东西。过了三四个月,松下幸之助终于摆脱了这种“非配合不可”的观念,而以特殊的组合电池来做电源,于是设计出根本改变构造的新品。为了外型好看,采用了炮弹型。在他设计车灯的时候,刚好有人推出了耗电较少的“豆灯泡”,消耗的电量只有旧灯炮的1/5,大家都叫它“五倍灯”。松下幸之助立刻采用了新型的豆灯泡,把探照灯用的电池重新组合,装火炮弹型灯壳,试验发现竟可以耐用30小时到50小时之间,而原来的脚踏车灯只能点三四个小时,这等于是完成了耐用10倍的革命性新产品。他一再做实验,也实际用了一下,连自己都为它的耐用和省钱而吃惊。

这种炮弹型电池灯的成功研制,成了脚踏车灯界的革命。也成为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发明。经过松下的推销,后来电池灯的月产量达到了1万个,可是全权代理大阪业务的山本商店却跟许多代理商发生了纠纷,松下权衡利弊,决定把脚踏车灯的销售转让给山本店,当时的条件是,契约期三年,要点如下:

电池灯的商标权、新案权,山本以3.2万元的代价,从松下买下来。

松下持有电池灯的制造权,并负责制造与供应。

同类推荐
  •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

    《曾胡治兵语录》是近代著名的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共十二章,一万四千余字。集中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
  • 我爱你,与你无关:张爱玲传

    我爱你,与你无关:张爱玲传

    张爱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说不尽的人物,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她像一部未完的《红楼梦》一样引得世人对她进行各种解读。有人说她是个天才,才华横溢;有人说她性情孤僻冷傲,不近人情;有人说她无情自私,毫无安全感;有人说她痴心,被人伤害了却不知反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中国,她是文艺青年口中的谈资,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对她的看法,然而却没人敢说自己懂得她、理解她——就像没人敢说自己读懂了《红楼梦》一样。
  • 不只是简·奥斯汀:重现改变英国文学的七位传奇女作家

    不只是简·奥斯汀:重现改变英国文学的七位传奇女作家

    你应该至少读过一部简·奥斯汀的作品,很可能也读过《简·爱》。如果你是个情绪多变的少年,可能还读过《呼啸山庄》。在《不只是简·奥斯汀》一书中,谢莉·德威斯将历史、传记及批评分析编织成一个个热情洋溢的故事,让英国女性文学史上令人惊叹却常常被遗忘的宝贵财富重见天日。此书集中讲述了与简·奥斯汀或夏洛蒂·勃朗特等人同时代的七位传奇女作家的生平故事及其开创性成就。在这部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英国女性文学史中,作者真实细致地还原了18—19世纪女性的生活以及文学发展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她一步步逼近事实的真相:这些女性在世时都曾名声大噪——其中包括侦探小说和现代奇幻小说的开山鼻祖——为何社会竟会将她们遗忘?
  • 青楼有才女

    青楼有才女

    本书记述了历史上一些青楼女子的故事,包括李小小、李季兰、李娃、柳摇金、关盼盼、杜秋娘等。
  • 读懂胡适

    读懂胡适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今天明天

    今天明天

    我们生话在何其神奇的一个小世界。事物与事物,就如同豌豆与胡萝卜,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就好比雷声和彩虹;作家和画家;垃圾车和洒水车;打呼噜的猫咪和小碎花的窗帘。而每一个小孩心中,都有一个长大成人的愿望;每一个大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童心未泯的理想。
  • 异世界的那些事

    异世界的那些事

    邂逅可不是什么闹着玩的东西,一个简单的事情可能就会引起一个巨大的爆炸。这是我小学构思的一个,虽然可能内容语言不好,但这就是童年的遐想。
  • 大邮轮

    大邮轮

    大邮轮还在海上昼夜不停地航行着,只要船上还有一个人怀念过去,它就永远不会靠岸。
  • 无患

    无患

    冰山刺客遇上了暴躁神医会怎样?何无患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杀伐纵横的刺客,竟然会折在一个手无寸铁的大夫手里。可被他坑了一把也就算了,居然又被他救下。她淡漠寡言,他脾气古怪,两相碰撞,不料撞出了多年前的交汇。原来他们早就注定孽缘,才相遇就已太迟……
  • 名门霸宠:沈少的神秘新娘

    名门霸宠:沈少的神秘新娘

    用尽手段,只为将她囚禁在身边。一夕缠绵,食髓知味,沉睡中的身体从此复苏。“你不是要我的血吗?抽,随便抽!你从此便是我一个人的!”男人豪气冲天!林宝萝嘴一撇,淡淡道:“血留下,人可以走了!”男人低身抱住她,狠扫女人蔷薇花般的粉唇,霸道横生:“别想,我还有72式没尝试过呢,你敢去哪里?”“流氓,不准摸那里,不准,不准......”房门被打开,包子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一本正经说道。“爸爸,妈妈,我也要玩脱衣服的游戏?”
  • 冷心医妃:残王心尖宠

    冷心医妃:残王心尖宠

    她是21世纪最有名的神医,却不慎将祖传玉佩打碎,岂料里面竟出来了一个蜜汁生物。“吾是千年前被汝祖先封印于这玉中之神…”苏浣月宛如没看见他一般,捡好碎片便离开了。“汝敢无视吾!汝会后悔的!”一夜醒来,苏浣月惊觉自己躺在一间古朴的房间内,房里是喜庆的红色,她则是身着一袭血色嫁衣。残废王爷?她是草包王妃?开什么玩笑。
  • 魔御十荒

    魔御十荒

    何为魔,何为魔性,人性之极始为魔,魔性之极御万灵。冥君降世,魔凌天地,血锋所向,杀戮汇江,十荒九霄,唯我独曜。
  • 异世星云

    异世星云

    前世的记忆朦胧不清,莫星云只知道他与现在所在世界的人是不同的,他卧薪尝胆,只为保护好他在乎的人,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个世界和他前世的环境一样充满了勾心斗角,那么,就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强者。且看穿越到异世的莫星云如何修神功,得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叫花花

    他叫花花

    花花是个身高七尺五寸、朗目疏眉、衣着褴褛的小伙子。假如衣冠整洁的话,也许是个相貌堂堂的男人,只是现在怎么看怎么落魄邋遢。花花,其实本名不叫花花,他叫脉冬。花花是阑珊给他起的。据说,是他最名副其实,最相得印彰的名字。当然,这个据说,是据阑珊说的。花花,不,脉冬,丐帮第九十八代弟子,是项长老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