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你是谁家孩子?”
子:“我是我爸爸的儿子。”
无论父亲多忙、多累,儿子永远是父亲视线的中心。
父亲最用功的作业,是把儿子荡起来;儿子最喜欢的作业是被父亲荡起来。
父:“看你的笑容就知道,你肯定与众不同。”
子:“老话‘三岁看长,七岁看老’。”
儿子两岁前一直坐痰盂尿尿。
父:“男人始终要站着,必须站直了。”
因为父亲在,儿子从来就没有畏惧过;因为儿子在,父亲从来就没有放弃过。
父亲一直告诉儿子不能养小动物,儿子终于发现,父亲说得对,因为爱上就是无退路。
子:“我们走路的步伐是一样的。”
父:“你比我走得精彩。”
只要有人说儿子行,父亲就很得意,因为儿子的每项技能和承受力都源于父亲的严格传授。
不知什么原因,父亲喜欢的,儿子都喜欢。
父亲总是总结个没完,儿子总是坚信计划。
父子俩下起棋来从不知饿与累,真是“臭味相投”。
父亲总是在麻将桌上笑看人生风景,而儿子却喜欢在风浪里展现英雄本色。
玩“争上游”,父与子永远都是同盟军,共同对付儿子妈,是爷俩的默契,屡战屡胜。
他很幸运,别家孩子放学回家一律被质问成绩,而他放学回家总是遇见父亲微笑着张开臂膀。
小时候,只有父亲最能满足儿子的猎奇心理。
父亲督促儿子吃饭的方法是扛“小羊”称重量,儿子配合父亲的是多吃肉养“小羊”。
儿子到了狗都嫌的年龄,偏偏喜爱烧烤蚂蚱、小鱼,由于玩火,父亲怒得像头雄狮,父亲对儿子说:“打你这是对你好。”
父亲永远是儿子心中的英雄,天不怕地不怕;父亲永远是最爱儿子的人,想什么有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他们发明了用吸铁石收集废铁废钉,同时也吸住了爷俩合作的心。
父亲总是用自己的长处比儿子的短处,比如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只有在对弈的时候,父亲才说儿子有点将帅之才。
父与子一样,有个真传: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多担待身边的人和事。
父:“愣什么呢?”
子:“我在琢磨等你老了,我为你准备什么早餐。”
父亲规定吃饭不许出声,不许剩饭,而儿子的剩饭总是父亲包圆。
无论玩什么游戏,父亲首先泾渭分明,其次全神贯注,最后不依不饶,而儿子则是百战不殆。
儿子一直拼命努力,就为了让父亲高看一眼,可父亲总视而不见。
小时候出门,父亲总是拒绝儿子牵他的手,让儿子在前面带路。
长大以后,父亲又总是叮嘱儿子,跟在他身后。
只有他了解父亲,父亲最不能忍耐的就是儿子妈像老师一样,口若悬河地讲道理。
儿子最佩服父亲,什么坏了都会修,而儿子总是父亲最喜欢的助手。
从初二开始,他与父亲开始争高低,无数个“为什么不能”等着,但无论“战争”多么激烈,儿子从来没有丢弃过他的书包,因为父亲的期望在书包里。
父亲喜欢拍照,更喜欢给儿子拍照。如今,儿子捧着影集,就看到了童年的幸福。
子:“我长这么大,最开心地就是你年年给我操办生日宴会,我也要给你操办一回。”
父:“你准备给我做啥吃的?”
什么仪式都不抵这两杯酒,让他们掏心掏肺,哥俩好”。
父亲一生中从来不误早起,他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起采购,早起干活,早起看报纸,早起锻炼,关键是他早起,儿子也必须早起。
儿子刚学会了认字。
父:“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子:“我不炼钢。”
儿子刚进入初中。
子:“读《野外生存手册》。”
父:“送你瑞士小军刀。”
父:“咱俩不论谁输了游戏比赛或犯了错误都要被刮鼻子。”
子:“你忘了刮鼻子了。”
儿子很认真地监督父亲。
父亲总是认真地连刮三下。
父:“做饭是为自己,让自己享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子:“种什么苗结什么果,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儿子总是这样恋恋不舍,在他心里有一根线,一头是父亲,一头是自己,儿子什么时候拽,父亲感觉最灵,父亲什么时候拽,儿子感受最深。
下雪天,父亲总是晚饭后去扫雪。
子:“别人为什么都不扫雪?”
父:“别人把锻炼的机会留给我们,是信任。”
生理成长与心理成长是同步的,瞧你蹑手蹑脚的模样,还非把发育成长说得惊天动地。
父:“你长大了,你是男子汉了,这是你成长的纪念碑。”
子:“你也是这样?”
父亲怎么说儿子就怎么做。
父:“物极必反,要循序渐进地坚持。”
子:“我要和你一样强大。”
无论爷俩多么相像,在教育上的差距,就像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唯有在安全问题上,爷俩高度一致。
强将手下无弱兵。父亲有多厉害,儿子就有多疯狂。
无论外面风雨多大,父亲的臂弯就是安宁的港湾。
小时候儿子玩耍,父亲总是担心儿子出汗太多受凉,时不时要停下来歇歇汗。挠痒痒时,儿子非常安静,父亲说他这么小就会享受。
父亲从来都不说自己收入多少,总说家里开销太多。
子:“工资加奖金……”
父:“你来计划,我来保管。”
儿子妈说:“你一岁时发烧,父亲接到信后立即从外地往家赶,由于夜里赶路,已到城门口,却没有了任何交通工具,父亲抄近路,从麦地穿行,一口气走了15公里,见到你时,你退烧了,这就是父子血缘关系。”
父亲一直采用并排坐,脸对脸双手放于膝的谈话方式。
父:“谈谈你的思想认识?”
子:“从长远看,我会有发展。从反面看,我特点突出。”
父亲爱凳子。
父:“写作业要有个好凳子,读书要有个好凳子,学习必须要有好凳子,才学得舒服。”
子:“凳子之父。”
不论刮风阴雨,只要儿子晚归,父亲总是默默站在暗处,守候儿子安全回家,那时儿子叛逆,他的牵挂不讨儿子欢心,可他一直坚持在做。
当儿子热情高涨,奋力探索时,父亲常常与他观点相左。可一旦他受伤难过时,父亲永远都这样形影相随,体贴入微。
父:“失去的有什么要紧呢?该有的永远在我身边。”
人生中最可靠的领路人是父亲,永远的天高云淡。
生活中最迷人的陪伴是父与子之间永远的不惊不辱。
父与子并肩走的路有限,可他们父唱子随的默契却是无限的。
儿子终于成为了父亲的老师,是因为电脑,他与他配合得一塌糊涂。
他一直忘不了,小时候他与他鼻子贴鼻子的温度,那是他撒娇的唯一方式。
韶华易逝,心动应长久,父与子一起疯玩的日子,有许多信赖、默契、企盼,欢乐的种子从那时就种在他们的心里。
工作后,父与子的每一次分别,都不紧不慢。心中的那份留恋被他放在他肩上的手顶住了,而每回父亲伸手握住的那只手狠狠地用力,从口中飘出的三个字:“多保重”。
逢年过节,父亲总是在厨房战天斗地,一盘接着一盘端,一遍接着一遍说:“不管多忙,过年必须回家,不管多累,过年必须做齐全”。
长大后做儿子的才知道,父亲的事业不是儿子的事业,而儿子的事业却一直是父亲的事业,父亲一生都扛着儿子的人生,无论贫穷与富有,无论奔波与等待,无论快乐与悲伤,父亲始终扛着儿子的人生,从不曾放弃。
只要父亲给儿子讲危害,就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就像讲抽烟危害一样,让人惊颤。
父亲是最小气的父亲,总盯着儿子的花销,生怕儿子乱花一分钱;儿子是最大气的儿子,生怕父亲不会花钱,总想帮父亲花钱。
子:“你一直牢牢记得给我过“六一”儿童节,我一直牢牢记得给你过父亲节,两瓶烧酒,还有我的一张笑脸。”
父:“你小,应该的。”
儿子小时候在父亲脖子里撒尿,父亲不嫌弃,还说:“我儿子的尿是最好的童子尿”。
现在父亲老了,总担心自己身上有尿味,儿子说:“这是最好的老童子尿”。
很多父亲对儿子态度都很凶,而父亲一直很温情,喜欢与儿子一起享受“道理”的释义,他总说“要听话,学会听话,会听话”。长大后,儿子发现会听话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起码它是一种生活态度。
品质没多深奥,就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讲究,儿子不能有一丝乱发,不能换发型,要用自己的专用毛巾,这一切源于父亲这个总设计师。
父亲是个老顽童,从小玩到老,只要儿子过生日,他就送篮球和足球。
过生日,他给儿子杀鸡,他只甩儿子一句“男人怕什么怕”,就让儿子接手。
记忆中父亲的背影好大好大,因为只要父亲在前面带路,就会有惊奇等待他。如今,父亲的背影变得有些僵硬,他知道,他要走在父亲前面带路,让父亲发现惊奇。
爷俩都喜欢放大镜。
儿子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他喜欢的,他都会喜欢。
他喜欢的,他一直宠爱有加。
小时候,父亲像匠人一样打造他的双手,教他动手学,动手练。冬天里给他手套,让手保暖;夏天也给他手套,让他注意安全。如今,他握着父亲的这双手,父亲异常安静,仿佛在享受童年时光。
高考冲刺,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拔剑弩张。
子:“人生就这一次高考,此时不拼何时拼?”
父:“临阵磨刀。”
有的人扛着时间奔命。
有的人被时间牵着飞。
儿子上大四,下连队实习,离爷爷祖籍有500公里。儿子执意要去给爷爷上坟,理由很简单:回家了告诉他一声。
幸福的时光,是父亲赐给儿子最珍贵的礼物。
子:“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父:“让我们来研究一下事物的起因和根本。”
无论儿子走到哪里,父亲都站在那里盼着儿子归来。
用读书、运动、干活代替惩罚,是父亲对付儿子的杀手锏。
父:“你在南方还好吗?”
子:“这里的辣椒和臭豆腐超好。”
父:“你在北方过得惯吗?”
子:“这里的鹿角超高。”
父:“你进卫生间超过十分钟啦。”
子:“我以后买房,首选‘双卫生间’”。
子:“你快来追我呀。”
父:“马背上教学,苦中有乐。”
父:“人不勤奋,学不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