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6900000021

第21章 罗布泊与罗布人(1)

Luobopo and Luobu People

曾经的罗布泊有时烟波浩淼、有时滴水全无;有时在北边,有时又出现在南边;有时是淡水湖,有时是咸涩的盐湖。

相隔十五年,两个上海人在相同的时间罹难罗布泊

大多数中国人知道罗布泊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此之前,因为进行核试验的需要,罗布泊成为一个避免提起的地方。虽然人们曾经在地图上看到过罗布泊这么一个地方,但是一般并不去注意它,把这个地名不存入自己的记忆之中。

1980年6月,兼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的上海生物化学家彭加木,率领综合科学考察队进入罗布泊地区进行考察。6月17日,彭加木突然失踪。国家立即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搜寻活动。照常理,用那么多的人,还有从各地调来的警犬,要在一个凭人的双腿能达到的距离几倍的范围内寻找一个人,应该是能够找得着的。但是搜救活动却以失败告终,彭加木没有找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后期和20世纪80年代前后,正是人们的思想产生空白、渴望新鲜的精神刺激的时候,特异功能热遍及全国上下,各种传闻四起。彭加木的神秘失踪,立即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各种传闻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到处传播开来。有的说彭加木是被某外国的特务部队接走了;有的说某人在某外国的饭馆里吃饭的时候亲眼看见了彭加木;有的说彭加木原来就是梅花党的高级成员,在罗布泊侦察到中国的原子弹、氢弹机密以后就跑到台湾去了;有的说彭加木是被外星人用飞碟劫持走了;有的说在罗布泊隐藏着个地下王国,因为彭加木知道了那个神秘王国的秘密,被那个王国的人抓进了地底深处……

彭加木事件的一个附带效应就是:中国人知道了罗布泊,并知道那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地方。喜欢猎奇的人开始不断地制造有关罗布泊的新闻,而充满了好奇和冒险精神的人,就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想去罗布泊探险。

1995年,彭加木的上海老乡、探险家余纯顺在徒步征服罗布泊的时候遇难。余纯顺曾决心征服80个最著名的险恶之地,在此之前,他曾成功地征服了58处,但却没有能够走出罗布泊。而余纯顺遇难的日期与彭加木失踪的日子一样,都是6月17日。

莫不是罗布泊的6月17日与上海人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

其实,这是他们都在夏季进入罗布泊的结果。夏季是最不适宜进入罗布泊地区的。

现在的罗布泊地区,黄沙遍野、碱壳无际,没有一滴水,空气极其干燥。在炎热的夏天,天上太阳的热量与地面对热的反射,使罗布泊地区就像一个其大无比的烤炉,人在那里,就是不停地喝水也会因为水分蒸发比补充得快,而很快地因失水而致命。

曾在罗布泊一带驻守过的一位复员军人讲过他的亲身经历:他们连队一位士兵在天气晴好时执勤突然失踪,部队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搜寻,却怎么也找不着失踪的士兵,却不料在半年多以后,一场不大的风刮过,那位士兵的尸体在营房外边出现了。罗布泊地区有一种“鬼旋风”,是当地强烈的空气对流使空气时不时打起旋来,变作突如其来的旋风,裹着沙土旋几圈,风就消失了,但被风卷起来的沙土却很容易将人的尸体盖住。

余纯顺的罹难有许多疑点。余纯顺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对穿越罗布泊的路线进行了严密的选择和充分的准备,在他的前进路线上每隔一段距离便埋藏着他的食物和水,埋藏点有鲜明的标志。余纯顺罹难的地方距下一个补充点仅一公里的距离,而那个地点余纯顺是知道的。余纯顺死在帐篷外边,全身****,而帐篷里还有充足的食物和水。事后专家分析,余纯顺死于突发的疾病。按照探险界的惯例,余纯顺的遗体被安葬在他罹难的地方并立碑纪念。

两个探险家最有险恶之地生存经验,却都不明不白地命殒罗布泊,更给这个地方罩上了神秘的鬼域气氛。

古人认为罗布泊是黄河的源头

中国人对罗布泊的关注其实由来已久。古人一直认为罗布泊是黄河的真正源头,是罗布泊茫茫无际的湖水潜入地下以后,又在青海一带冒了出来,形成了黄河。《山海经·西次三经》中说,站在昆仑山上向东相望处的罗布泊,是黄河的水潜入地下的地方。《山海经·北山经》中说到,从天山里流出一条河,也流入罗布泊(大概是指孔雀河),成为黄河河源。以后的古籍多有类似的记述。

清朝后期,政府曾组织专业人员用刚从西方学来的现代测绘方法,对罗布泊地区进行了正式测绘;被贬谪新疆的著名学者徐松也对罗布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他所著的《西域水道记》中,他与官方的观点一致,仍然认为罗布泊是黄河的源头。

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的观念不仅现代中国人有,古代的中国人也认为黄河是中央王国的根脉。有了这种观念,喜欢正本清源的中国人就很重视对黄河的溯源,因而也就对罗布泊情有独钟。

那时候,罗布泊不是现在这名字,而是叫做“泑泽”、“盐泽”、“蒲昌海”等等。元代开始叫做罗布淖尔,“淖尔”是蒙古语水泊的意思。罗布淖尔这名称一直沿用了下来,直到现在,当地人仍然把那个地方叫罗布淖尔。

另一种罗布泊

罗布泊是丝绸之路进入新疆南部后的第一个大湖,有水就有人类的活动,楼兰是依罗布泊而生的一座古城,是与罗布泊有关的若干个古遗址中的一个。

可是罗布泊却是一个变化无常的水泽。有时候它烟波浩淼,有时候却忽然滴水全无;有时候跑到南边,有时候又出现在了北边;有时候是淡水,有时候却成了咸涩的盐湖。它的变化,记录着新疆南部古地质、古气候和塔里木河、孔雀河等大小河流历史变迁的秘密。罗布泊是新疆南部乃致亚洲大陆深处自然环境变化的资料库。

在罗布泊周围有许多古遗址,曾在这些古代城镇里生活、死后埋葬在这些古墓葬中的人,有的属于蒙古人种,有的却是现今生活在北欧和中欧一带白种人的祖先。而在时代相隔不远、距离相当接近的不同遗址里,有的人穿着华丽的丝绸,使用着佉卢文和汉文,是有文化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相当高的人群;而另一些人却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或青铜时代。罗布泊周围地区是一个古代人文历史的博物馆。

罗布泊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变化,都造成了一批城镇消失、另一批城镇兴起,引起一个族群的迁徙与消亡、另一些族群的出现,带来一种文化模式的湮灭和另一种文化的流行。

在罗布泊,人类兴衰与自然变化的关系显得触目惊心。解开罗布泊、古楼兰和罗布人之谜,正是在为现在的人类生存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找答案,而这个课题对于人类来说,是具有本质意义的。

这是令科学家们对它们关注和着迷之所在。

罗布淖尔人

直到20世纪50年代,罗布泊地区还生活着一些原始状态的人,这就是现在人们经常炒作的罗布淖尔人,它的准确定义是:操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淖尔方言的人。

罗布泊是在1972年彻底干涸的。

在20世纪50年代初,出于土地改革和建立农牧区基层政权的需要,大批的干部到了罗布泊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和户口登记。这是罗布泊地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社会管理活动,因此人们对当地的居民有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更多的了解。

直到那个时候,罗布淖尔人中的许多人还生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

他们的住处大都相当的简陋。坚固一些的住房,完全用胡杨木搭成,有的在木墙上糊一层细粘土,屋顶上铺一些干芦苇,再铺一层细粘土。相当多的房屋是依一棵大胡杨树而建,用胡杨树杆在那棵大胡杨树上斜搭成一个棚屋。也有少量的富户,住在土坯屋里,有比较大的院子。

罗布淖尔人不穿棉布衣服,因为他们不种棉花。罗布泊地区遍地都是罗布麻(汉人称为野麻),罗布淖尔人用罗布麻编织成麻布片,再缝缀成衣;冬天则在麻布衣服之外裹上羊皮。缝衣服的针不是金属制品,是用细红柳枝或结实的鱼骨磨成的木针和骨针。他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打着赤脚,只在寒冬脚上才裹上用羊皮做的皮窝子。

同类推荐
  • 话说南疆 画说南疆

    话说南疆 画说南疆

    维吾尔族所居住的新疆南部(简称南疆),处在亚洲的腹地,这里多荒山和大漠,四季有酷暑和风暴,在很多内陆及沿海的人看来是贫脊恶劣的。但是,维吾尔人在这里生活了上千年,他们体格健壮,相貌堂堂,男子英俊豪放,女子美丽聪慧,老人鹤发童颜,儿童活泼健康。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发达的民族文化,有四季不断的节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和传统。有风味独特的美食,更有亘古不断的欢笑……
  • 达夫游记

    达夫游记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
  • 众山的拴马桩

    众山的拴马桩

    作者在帕米尔高原的地域,通过在天空无蔽,峦山重叠,河脉稀落的背景之下,以与作者有着深厚羁绊的尼亚孜一家为主角,讲述高原上的河、高原上的女人、高原的转场、高原的婚礼等的群体行为,展示了一种过于渺小的社群与自然对峙的必然逻辑。作者以高原的自然和人文为描写对象,并通过行旅感受将自己融入其间,与他挚爱的西极大地一起历经岁月。正是这种深深的情意使作者在面对着的山地、旷野、牧场、村落的时候,有着一种特别的亲切,使他的文字透明洁净而又真实自然。
  • 一路惊喜:尤今环球游

    一路惊喜:尤今环球游

    《一路惊喜(尤今环球游)》为作者游历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冰岛、马其顿、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游记,但它不仅仅是游记,还有作者以文字呈现的从自然风光和与各国普通百姓交谈中获得人生的感叹和感悟,给国人打开了一扇难得的观看异域风光的窗,让人开阔视野,在书中看无限风光。正如作者所言,旅行时一种思想不断自我茁壮的方式。相信读者能通过《一路惊喜(尤今环球游)》优美的文字获益良多。
  • 巴黎:维也纳

    巴黎:维也纳

    本书作者踏上欧洲火车之旅,循着两部经典爱情电影《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余辉时》的场景跟景点,进行一段开始于火车,而主要场景发生在巴黎及维也纳的旅行。文章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抒情旅游文学的方式撰写,适时的带出景点的介绍。希望带着属于《爱在黎明破晓时》的浪漫,去追寻属于自己生命的流动与爱。
热门推荐
  • 浩天魂道

    浩天魂道

    万年前天灵大帝横空出世。创立了大陆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帝国,天灵帝国。而这之后天灵帝国逐渐分裂,另外两个帝国屹立而起。现今帝国子爵,一代风云人物王水尹,正在谱写他的传奇,纵横浩天,成就无上魂道!
  • 千棘原稿

    千棘原稿

    “窥探他们的故事,玩弄……他们的意识……”
  • 枯萎的光芒

    枯萎的光芒

    花非花的情调,雾非雾的忧伤,人世间何必有那么多的烦恼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间(下)

    人间(下)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奧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莫谈去处X莫问归期

    莫谈去处X莫问归期

    惊鸿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只是报复使然吗?他内心一遍遍问自己,既寻不出答案,那便退隐山林吧,那个唯一让他留恋的人,已然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一双凤眼往右下角一瞥,答道:“莫谈去处,莫问归期。心若系汝,汝必现之。“
  • 武侠世界里求生

    武侠世界里求生

    在神秘的敛息功的作用下,向言被迫穿越一个个武侠世界。向言只想当条安静的咸鱼,可命运却逼迫他了卷入漩涡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法布尔与昆虫记

    法布尔与昆虫记

    我知道抓蝗虫是一件吸引孩子们的事情,所以我叫上了两个小孩子当我的助手,一块儿抓蝗虫。其中,那个男孩名叫小保尔,那个女孩叫玛丽。只见小保尔身轻如燕,手脚灵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在菊花簇里面看见了一只正在沉思的蝗虫。当他靠近时,蝗虫却如惊弓之鸟一样突然飞起。小保尔拼命地追,可是还是让它给跑了。玛丽就要幸运一些,她发现了一只蝗虫,然后举起自己的手,靠近,靠近,按下。哈,逮住了!
  • 书亦魔

    书亦魔

    做神仙逍遥快活,不老不死,人间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我林言志在拯救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奈何天道不公,亲人,知己,好友,曾经约定相伴一生得爱人,都一个一个消逝!误入魔窟,偶得太古魔王魔书,对人间正道放弃希望得林言逐渐走上一代传奇魔王道路,你愿为我坠入凡尘,为你入魔又有何妨,若这天道不公,打破这苍穹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