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我们认为陈老师这节课是堂成功的好课。首先,陈老师讲清楚了百年战争的背景和简单经过;14世纪法国和英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失败原因和伟大意义;贞德的英雄事迹,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其次,陈老师在讲述中用自己的激情强烈感染学生,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再次,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次利用课本形式都不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最后布置作业用七个年代作为线索,掌握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读史的方法。陈老师为了更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还自制了《百年战争时期的法国和英国历史地图》和《贞德进入奥尔良》历史图画,加强了直观性,有助于学生历史概念的形成]。
执规运矩纵横意如
——记陈隆涛老师“英法百年战争和农民起义”的录像课
原载《南充师范学报》1984年第3期
孟子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说的是凡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教学作为一种科学,自然也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然而教学又是一种艺术,教学工作极为繁复精细,因此,它不能只停留在遵循成规,率由旧章,而是要审情度势,因事制宜,在执规运矩之中,做到纵横意如。这是陈老师这节录像课中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授系统具体,描述生动感人
历史本身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反映着历史发展的过程。陈老师在这节录像课中,反复的研究了各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探明了这一历史事件与那一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作用、影响等联系,对学生历史知识系统化的诱导,贯穿在讲课、练习和复习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首先,陈老师从历史事件有着时空的发展的特点出发,提问学生“上节课讲的西欧主要封建国家有哪几个?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在时空观念上诱发起学生历史的表象,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与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地导入新课。其次,陈老师没有满足于知识的表面系统,去照本宣科或是平列问题,也没有孤立地去突出一点。而是以英法百年战争为主要线索,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纵横联系,突出贞德领导的抗英斗争这个主要重点,鲜明而又有分寸的表述了英、法农民起义在这一课中的次重点地位。其具体做法是,通过教师的概述和学生阅读教科书相结合的方式,说明英法百年战争的历史背景,找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英法争夺英王在法国的领地和富庶的佛兰德尔;着重叙述了百年战争中的三件大事——法国农民起义、英国农民起义和贞德领导的抗英斗争;讲清百年战争的后果——法国和英国不断加强王权,两国都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国家。再次,在讲完新课以后,运用四个重要的年代——1337年、1358年、1381年、1453年,三个最重要的人名——吉约姆·卡尔、瓦特·泰勒、贞德,三个重要战役——克勒西战役、普瓦提埃战役、奥尔良解围战役进行全课小结和当堂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环环紧扣,形成了一堂系统连贯而又完整的好课。
生动的描述,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感人至深的重要方法。陈老师是非常善于运用这一方法的,并能做到恰到好处。例如克勒西战役,课本上仅有一句话:“英军凭借优势,1346年在克勒西大败法军。”而陈老师是这样描述的:“1346年,双方在克勒西会战,在这次战斗中,法军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而英军用骑兵从两翼包围法军,正面用步兵从近距离逼射密集的法国骑士,结果使法国军队遭到惨重伤亡,损失骑士1500名,而英军只损失骑士3名和步兵40名。”短短的140字中,不只是对战争过程作了生动具体的描绘,还指出了双方胜负的原因,一句“不服从统一的指挥和调度”,描画出了法国封建割据造成王权削弱的状况,而“密集”两个字,更道出法国军事技术上的落后程度,等等。在本节教材中,可供描述的生动内容,可说是贯穿全课,陈老师没有为了追求兴趣而去多费口舌,也没有为了显示才华而去渲染情节,对英法王室之间的姻亲关系、宫廷琐事、只字未提,而是紧紧扣住教学目的,决定取舍,有时甚至割爱。例如百年战争中的三件大事,都是教材重点,对法国农民起义,采用的是学生阅读课文,自行描述,在不足之处,教师稍加补充;对英国农民起义,由于规模、内容和意义都较前者为大为深,则由教师配合图片进行描述;对待贞德领导的抗英斗争,由于是全课的主要重点,则由陈老师配合图片,从贞德的个人身世到英勇牺牲都是带着深厚的感情进行描绘的。但由于教材内容和时间的限制,像贞德被俘的具体过程及其细节,都做到了忍痛割爱,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虽然如此,但贞德栩栩如生的形象,也已较深刻地印在学生的大脑里。
二、精选直观教具,形成历史表象
历史教学中形成的历史观念是过去的观念,认识历史发展的概念是抽象的概念。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较发达,但是仍然需要形象观念作为基础,因此,要发展学生历史时代的形象观念,就要掌握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在课堂教学中,陈老师很重视教学的直观性,除加强语言的直观外,还十分注意精选直观教具,丰富学生感知材料的兴趣,以便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
在这节历史课堂教学中,陈老师选用了一幅地图、两幅图片。尽管内容不同,但目的是共同的,这就是帮助学生对历史现象和事件的认识上的抽象和概括。
地图,陈老师选用的是教科书上的《百年战争时期的法国和英国》,但用彩色绘制,以不同颜色的图形纸片,表明了英法两国在不同时期所控制的领地,可以随着讲课内容加以调整。例如讲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时,指出在12世纪的中期和晚期,英王在法国所拥有的领地为法王直属领地的6倍时,就是由咖啡色和浅绿颜色的两个面积图来表示的,使学生一目了然,再加上教师生动直观的讲述,形成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有机结合,学生根据图上描绘的历史现象的变化发展,具体感知到史实存在的位置和展开的过程,想象历史活动的生动画面,弄清了历史现象之间的横的联系,从而切实的掌握了英法两国为了争夺英王在法国的领地是英法百年战争的根本原因,理解地记住了这些历史事件和现象。
在图片的运用上,主要是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形象的写照,发展学生的形象观念,借以了解历史的面貌和本质。
陈老师选用的两张图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一是专门事件的历史图片,一是历史人物的图片。
《瓦特·泰勒和国主谈判》图片,属于历史上专门事件的图片。陈老师在展示这一图片时,稍停了片刻,等到学生集中注意观察时,才开始进行讲述,先作了一般的概括描述,说明图片的题目和它的主要内容,指出这是:“泰勒提出了农民的要求,主要是废除农奴制,规定低额货币的地租等。”最后进行分析概括,揭示问题的本质,指出“国王假意接受,一部分富裕农民上当受骗,放下武器,离开伦敦回家”。这是一张内容较为复杂的图片,陈老师对正反双方,用词严谨确切,在讲授中,有叙述、描绘、分析,有谈话,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了教学效果。
《贞德进入奥尔良》,是陈老师自己根据历史情景进行某种程度再造的创作,是属于表现历史人物的画片,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贞德的认识,培养正义的情感。在展示了贞德的画像后,首先较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环境,阐述了她所面临的现实,然后按照她的衣着外貌进行描绘。根据当时的环境和行动来讲述图上的表现“换上男装”,“戴盔披甲,腰悬宝剑,手执长矛,跨上白马,带领一支部队,向奥尔良进发”。然后紧密结合解奥尔良之围的历史事件及尔后的重大活动,表现贞德从事的抗英正义事业和她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历史的生动情景,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形象,起了重大的作用,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传授历史知识,寓以思想教育
中学历史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前者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后者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和方向。从课堂教学来说,传授历史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应当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任务来完成,这可以说是人所共知的。我们认为陈老师这节历史课是一节好课,其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学生在获得正确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就教学内容和方法来说,这就是传授历史知识,寓以思想教育。
从历史课的特点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是历史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学生更应着重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这正是陈老师这节课所体现的特点,其突出的表现是,他采用了各种方法使学生获得明确具体的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马列主义的分析,从而使学生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例如在讲授法英农民起义的失败原因时,陈老师没有进行冗长的总结,更没有空发议论,在讲授过程中,也没有零敲碎打的进行思想教育,而是在传授科学系统的知识中进行的,在讲法国农民起义时,指出法国起义农民在大好的形势下,轻信敌人,以致起义领袖吉约姆·卡尔上了敌人谈判的当而被害;在讲到英国农民大起义时,突出了农民军两次与国王谈判,轻信国王虚伪的诺言,错误地为认“国王可能是好的”,以致领袖瓦特·泰勒在谈判时被害,放下武器的起义农民惨遭屠杀的教训。陈老师在讲授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皇权主义”这样的概念,或是“阶级斗争是尖锐的复杂的”这类词句。但是学生从陈老师所给予的具体的、明确的、系统的历史知识中,从陈老师摆史实、讲因果的过程里所具有的明确立场、鲜明观点,爱憎分明的感情中,透过对史实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分析,认识到皇权主义的危害及所表现出的农民阶级局限性,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
通过传授历史知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陈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极好的经验。
陈老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从不用抽象的语句,而是立足于真实,以具体史实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例如讲贞德领导的抗英斗争时,不是孤零零地去讲贞德,而是通过法国北部人民组织的游击队,坚决抗击英国侵略者,贞德只是法国人民抗英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陈老师以充满热情的口吻,介绍贞德怎样在法国人民抗英斗争的民族觉醒中,举起了抗英的旗帜,以兴奋的感情描绘贞德进军奥尔良时的英勇气概,解救奥尔良之围,被亲切地称为“奥尔良姑娘”;以激愤的情绪斥责法国封建主的卑劣行为;以钦佩的心情歌颂贞德为了祖国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以轻蔑的语气揭露了英国侵略者以“妖术”迫害贞德的虚弱本质。通过这样生动地讲述法国人民反对侵略者的斗争,就唤起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仇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正是培养爱国主义的基础。陈老师还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加以引导,例如他在讲述贞德率军向奥尔良进发时说:“咱们想一想,贞德当时和大家的年龄差不多,只不过是一个少年”。在讲到贞德牺牲时指出:“年龄只有19岁”。在这里,陈老师没有空洞的说教,或向学生提出什么爱国的口号,而他的深刻用意,正在不言之中,使学生在感性上和理性上都有着强烈的印象和深刻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感情,激发学生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而学习、而献身的愿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指引学生思路,培养学习能力
教师在传授历史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善于给学生指引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陈老师在这方面也确有独到之处。
指引学生的思路,说的是指点思考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对高中学生来说,提高学习能力更是主要方面。
从三次使用教科书来看,陈老师不是照本宣科,千篇一律,为表现学生的活动而活动,而是煞费匠心,前后目的要求和方式,各不相同。例如第一次使用教科书时,要求学生从当堂诵读的自然段中找出一句“最能概括出双方爆发战争的原因”的话,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掌握该段教材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教材的重点所在;在第二次使用教科书时,要求学生各自默读“法国农民起义”这一大段内容时,要边看边找边在书上划出“这次爆发起义的年代、地点、领导人和简单经过”,然后能在课堂上进行简短的讲述,提出“可以看书,但不能照书念”的要求。目的在于逐步培养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范围、地理区域、人物活动的情况,历史时代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为学生深入理解并牢固掌握这一具体历史内容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确实收到了这样的效果。第三次使用教科书时,是由教师读讲法国和英国两次农民起义的意义,教师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分析、概括,进行阐释。目的在于掌握学生根据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理解教材所叙述的史实,总结历史事件的具体提法,学习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概括出正确的结论。
在指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陈老师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从不把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给学生现成的答案,也不是牵着学生走路,而是激之以疑,教之以法,指引一条启发思维活动的道路。例如讲英国农民起义军和国王谈判时提出:“教材的基础上,弄清这一时代的特点和发展线索,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教材重点,把整个教材贯穿起来,成为有机的整体,这样就能正确地理解教材和掌握教材,不为强记硬背所苦恼,而是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中,把知识学到手。
中国有句老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从陈老师的课堂教学里,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启发,这就是不只是要给学生以知识,而且要给学生以启发诱导,指导思路,更重要的是要给以掌握知识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自学的能力,陈老师的教学,可以说做到了:既是执规运矩,又能纵横意如。
“唐朝的衰落”课堂实录及讲评
原载《历史教学》1984年第2期
(上课)
生:起立!
师:请坐!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唐朝前期的历史。我提几个问题,大家回忆一下:一、唐朝是哪一年建立的?开国皇帝是谁?
生:618年,唐高祖李渊建唐。
师:二、唐朝前期有哪些著名皇帝?按顺序回答。
生: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学生回答,教师依次从下向上写在黑板一边)。
师:三、“贞观之治”出现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