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指读书。读书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所著《给教师的建议(下)》一书中说: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人的脑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果它的一部分不够发达,就会阻碍整个脑的工作,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有一些区域是管阅读的,它们跟脑的一些最活跃、最富于创造性的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在管阅读的那些区域里有了死角,那么皮层的所有部分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还有一种情况,在大脑两半球皮层里发生的过程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期没有学会用眼睛和思维把握句子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或整个句子,他以后就再也学不会这一点了。这里讲的是学生读书的一般心理活动的规律,同时也表明了如何读书的意向。这就是通过“视(眼睛)”与“思(大脑)”的结合,即阅读与思维的结合,得出符合“逻辑”的认识或结论。对于历史学科来说,也是适用的,联系古人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话,用“视”与“思”把“古”与“今”、“时”与“空”联系起来,以求得对历史发展的掌握与历史规律的认识。更进一步说明了掌握“读”的方法的重要性。学生读历史,主要是读历史教科书,辅以课外历史读物。读书离不开通读。当前学生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不知道怎样读书。如某郊区一所重点学校的高三历史教师在介绍他们学生学习的方法时说:文科班的任务是高考,农村中学对付高考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读”。我们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四个单元,让学生按提纲要求抄资料,背答案,把六本历史教科书读它一个倒背如流,就可以在高考中竞争一下。翻开这所学校文科班学生历史教科书正文部分,是密密麻麻的杠杠圈圈等各种各样的符号;翻开学生的笔记本,是各式各样书写整齐的问题和答案。有的学生甚至说:一本笔记一本书,面对高考不发怵。这种背死书的结果是,以高分低能进大学,以低分低能步入社会。那么,到底该如何读呢?
通读历史在方法上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根据历史教科书所含的目录、课文、地图、插图、注释、习题和大事年表的结构来读。目录是全书的提纲、教材内容最高度的概括,也是最简要的线索。清人江藩说:“目录之学,读书入门之学也。”今人王鸣盛也认为,目录之学,是学习中的制度,以至引文的译释、文句的解释、材料的出处等等,直接为阅读、理解和掌握课文服务。阅读历史教科书,还必须掌握读练习题的方法。练习题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启发思维,加强理解掌握课文知识,练习题一般都是附在每课正文之后的,在阅读时必须弄清练习题目的性质、范围及要求,做到学思并重,手脑并用,新旧知识相联系,掌握好基础知识。学生读历史年表,是为了求得历史知识的系统和条理化,明确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或是某一个历史阶段中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人和事,理解历史事件纵向之间、横向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时空情况等等。
通读历史方法的另一面是,不能只是就事论事,只是停留在一般的认识上,而是要通过阅读悟出哲理来,最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如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倾家纾难、立言立德、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等等;又如投降卖国、卖身弃义、里通外国、罪民罪邦等等。这些现象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有大同小异的表现。前者历朝历代都率为楷模,大加提倡;后者则皆视为邪恶,遗臭万年。两相比较,悟出为人立世要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作贡献的道理。这样的阅读就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了。
三、写
写,指写作。学习历史必须具有写作的功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写作方法。
首先,要记好历史笔记。对教师的讲课提纲要原文记录下来,这是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纲和进行复习的纲。与此同时,还要有选择地摘记有关的板书和示意图,记下教师指示性的话。还应该学会将教师讲课的内容摘其要点较细、较系统的记下来。这种边听边记的学习,久而久之,经过反复的操作,会逐渐把书写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这不只是提高了学生集中听课的注意力,对提高学习质量大有好处,也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了“写”的基础。再是,编写读书提纲,也是运用书写学习历史的方法。编写读书提纲,不是照搬教科书的书目,也不能大段大段地搬抄课文,而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个人的需要进行。如围绕重点将有关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弄清开端、经过及结果,形成知识体系;又如,把同一时期的历史现象或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性质的历史现象相互比较,找出其共性和个性等等,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思
思,指思考。从学习方法的角度讲,思是想,考是察。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也有善思考与不善思考之分。善思考者,学得活,学习效果好;不善思考者,学得死,效果差。古往今来的教育家没有不重视思考的。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与思的结合。若从学习心理过程来理解,“学”是从前人已知的经验和直接从所接触的事物中求得的知识印入脑中而形成的观念;“思”是将已形成的观念加以整理、分析、比较,提高到理性高度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历史叙述的是已过去的陈迹,不能从直接中得到经验,而是要求助于想象以再现历史上生产、生活和阶级斗争等诸方面的场景,从所形成并逐步储备的表象中进行考察,形成历史观念和历史概念。
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的特点之一,是富于想象,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素质。想象与考察之所以成为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就在于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想到若干万年以前,若干万里以外。想象不是胡思乱想,思考不是无根无据,而是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与条件的。首先,想象与考察要以丰富的历史表象为基础。学生在学习时,要善于听讲,从教师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细微描绘和精心的刻画中,把自己的情思带入历史的境界。借用庄子的一句话,就叫“自虽居于江海之上,心却想到宫廷里去”。说明想象的遥远与具体。想象与思考常是紧相联系的,思考常因想象而生,又进一步发展了想象,想象常因思考而进入更深的层次,又促使了思考的深入。由于二者的共同基础都是史实,而史实的可信度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切正确的理论都是从可靠的史实中引出来的。这就要求在学习中至少要记住教学所要求的历史事物和现象,而且要理解地记住这些历史事物和现象,不断积累形象性的历史观念。于是,想象与考察要受思想的统辖,因为任何想象与考察都是受一定的意识倾向所支配的,想象开始活动之时,各种各样的思念都会涌现出来,当然都应是在主题思想的范围内飞腾,主题思想健康,才会有健康的想象内容,才能正确地进行考察,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是,要广闻博识,以打开思路。历史头绪繁多,纵横交错,只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是有限度的,学习历史要能善于吸取课外知识,这是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如看报读刊,欣赏戏剧音乐文艺,游览名胜,访人探古等等,这些都能开拓知识领域,有利于打开思路,从博中求解、求精,极大地丰富学习想象力,提高考察力。四是,要懂点科学思维的方法,像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概括、归纳、演绎等等,既是教师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常用方法。在历史学习中,从学习的角度讲,不能只是单纯的模仿教师,或是等着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掌握和运用,而是要从方法论的角度主动地进行探讨。例如“比较”与“对照”,就是要从学习实践中总结与探讨如何进行“纵化”?如何进行“横化”?对不同时代相类似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如何进行比较?对同一时期相同的历史现象如何比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与对照时,必须是彼此有关联的历史现象,必须是在同一属性、同一关系上进行,而且还必须选择具有重要的、本质的属性来比较。
总之,历史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学过程整体结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历史教学全过程为对象,它要解决的是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从而达到“学会”所提出的种种问题。而加强常用学习方法研究,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改进,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用乡土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原载《北京教育》1983年第3期
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乡土历史教学正是进行这一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北京地区的历史悠久,有大量的史料和丰富的文物遗迹。在教学中运用学生所熟悉的这些乡土历史知识和考古发掘的成果,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极为有利。
运用学生所熟悉的乡土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感情,以引起学生对祖国历史的深切自豪感。
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所熟悉的家乡的历史知识与祖国的历史联系起来,使学生体察到本乡土的历史材料在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和地位时,立即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兴奋,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在讲述义和团运动中“反对八国联军的战争”时,一位教师讲了廊坊大捷的经过,又具体细致地描述了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在讲义和团攻打东交民巷的使馆时,叙述了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东单挑衅的细节,描绘了义和团火攻战术的胜利,仅三个多小时,就有四个使馆被焚毁,迫使侵略军退守二线。对义和团血战御河桥,攻打西什库天主教北堂,以及为保卫北京城在东直门、朝阳门对侵略军的迎战和尔后进行巷战的悲壮战斗,均插在教科书的内容中进行,学生听了感到极为亲切。对这些英勇战斗的史实,有了鲜明的视觉形象,在自觉地形成历史表象和概念之中,增强了自豪感;怀着对先辈的崇敬,对乡土的挚爱,激发了继承先辈的革命传统、献身祖国的感情。
运用乡土考古的成果,形成学生的历史观念,把家乡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国中小学历史的第一课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北京猿人的出现及其发展。由于北京周口店的猿人遗址,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材料最丰富的猿人遗址,所以北京地区的历史教学要善于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民族的教育;要善于运用考古发掘的成果形成学生的历史表象,在此基础上讲述历史发展的过程,民族的融合,国家的形成。例如通过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讲述大约在五六十万年前,劳动怎样创造了人的本身;通过北京人的遗址,展示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提供了我们祖先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进人类体质以及社会的进化的丰富材料。这些基础知识,掌握起来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但北京的学生由于置身于该物质的环境之中就能亲身感受这些知识,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形成较完整的历史概念之中,就能坚定“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造了历史”的信念。
北京地区不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且也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并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地下发掘出的和史书记载的乡土材料,联系在中华民族发展中所居的地位和起的作用,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例如昌平、平谷、怀柔、通县、顺义、密云、朝阳等区县都发现不少的新石器时期的遗迹遗物,说明距今四千年前的北京地区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有了原始农业。平谷刘家河发现的商代墓葬,房山琉璃河发现的西周墓葬,墓葬中青少年殉葬的史实,是奴隶制在中国的又一证明。用家乡的历史说明中国社会赓续活动的体相,更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使学生懂得中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历史,最好向学生介绍发生在本乡土的先辈们对自然与社会斗争的贡献以及这一贡献在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北京地区在这个问题上有着良好的条件。例如房山琉璃河发现商周时期的城墙基础,燕侯铭文青铜器,证明这里是昔日燕国的都城。联系延庆西拨子发现的窖藏铜器,既有中原文化特征,又颇具北方风格,表明了燕地是南北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所在。朝阳区呼家楼发现的窖藏货币达三千八百枚之多,昔日燕国的这种布币和刀币在朝鲜和日本也有发现,更表明了燕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那雄伟的万里长城,秦、汉、隋、唐在这里置郡设州,五代十国时的前燕也以蓟为都城,说明这里曾是具有战略地位的北方重镇。以后辽、金、元、明、清五朝皆定都于北京使北京一直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作为连续五朝古都的北京,有四朝为少数民族所建,而且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两次统一,正是少数民族当朝的元和清。由于中国早在秦朝就形成了一个以先进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这不仅使经济文化本身因国家统一而得以不断成长和发展,也使它有可能依据“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的“永恒的历史规律”(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使征服者接受被征服民族文的化而被融合。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在秦以后的两千年里,尽管经历了封建王朝的更替,统治民族的变异,但我们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历经兴衰变化而不中断。北京的城池建筑,民俗风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体现着这种先进民族文化融合落后民族的特点。因此,当我们讲到元朝忽必烈于1260年诏示中外,迁都燕京,使现在的北京作为中国统一政权首都而闻名于世界时,学生将会引以为自豪;接着告诉学生当初帮助忽必烈问鼎关内参与重要决策的谋士和重臣耶律楚材的祀祠就在颐和园内时,将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运用乡土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课堂讲述外,不少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有些学校还组织学生在圆明园进行现场教学,请有关人员作革命传统报告。有的教师还组织学生访问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的老人和他们的后代,有的教师还绘制幻灯片等等。但无论运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不要脱离教材和教学目的而另搞一套,把中国历史讲成地方史;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以及学校的经济条件,始能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