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新兴学科,它是适应教育科学现代化新趋势的发展而产生和建立的。它既体现了师范院校的优势所在,也突出了师范性的学术特点。针对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办学中学生的职业特点不突出、教育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明显不够的现状,学科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对坚持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方向和推动教育改革,落实对师范院校的职业特点的训练,提高教育理论的修养,提高教学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表明,从1988年在原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首届全国学科教育学研讨会至今6年的时间里,在上述方面已有了明显变化,在学术研究上也有了一批成果,但对学科教育学的对象及其性质的认识,仍不尽一致,意见各异。
一、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门学科的建立,应是客观需要与可能相统一的产物,对其自身特点的研究,其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它的研究对象。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近几年来有这样几种提法:一是,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学科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二是,学科教育学是研究学科教育的结构,即研究组成学科教育的诸要素(主要是指教育者——教师、被教育者——学生、教材等);三是,学科教育学必须明确它与教育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才不至于在建设教材时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四是,学科教育学研究学科教育系统,即对学科教育系统的结构和动态规律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五是,学科教育学研究各门学科的全部教育过程。即在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研究学科教育现象、教育功能、教育本质和规律。
对于以上五种提法,笔者以为,都应是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重要内容,但第五种提法较为全面。为此,笔者曾与一些学者进行探讨,多数学者也倾向于第五种提法,不过对学科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则意向不尽一致。这些学者中多数人认为,学科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与每门科学一样,通常只研究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某一领域或某一领域在某一阶段的运动形式。鉴于学科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领域中的各个学科的全部教育过程,因此它的研究范围就极为广泛。从横的方面讲,由于现代科学的飞速的发展,信息迅速而又广泛的传播,使世界范围缩小,教育的内容从各个方面渗透进来,因而研究当前的教育过程,仅限于研究学校内的教育过程显然是不够了,还必须研究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对学校教育过程的渗透。从纵的方面讲,鉴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不是一次教育——学校教育就能定终身。老年教育、继续教育所反映出的终身教育,已成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并已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日趋成熟而走上正轨。因此,学科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应包括研究普通教育的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各类学校,以及各类职业学校、成人教育中的各类学校的学科教育过程。可以说,学科教育学是一门学校、社会、家庭与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乃至特殊教育纵横结合而建立起的学科教育学体系。但还需着重说明的一点是,学科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范围虽如此广泛,却仍是以学校为中心(也有学者提“核心”)的,是从学校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为着眼点,研究如何培养出能适应社会要求,能生存于社会,进而改造社会的人才的教育过程,也就是说,要立足学校,放眼社会。这对各个学科的学科教育学而言,要着重研究的是各个学科在各自领域的教育过程,并在所获得成果的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提炼出扎根于各自学科的沃土中,又用以指导各自学科的学科教育理论,对其他学科而言,自应有着借鉴的作用。若在整个学科教育学的学科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提炼出各个学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理论的共同原则、通用理论,从理论的高度上去指导各个学科教育的研究。
对于上述这一提法,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这是把学科教育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规划出一个多层次的研究体系。这样,不只是包括了各个学科的科学知识,而且包含了广义的社会领域的学科教育。若是按上述内容所讲来理解学科教育学对象,是难以有人担负起这个研究任务的。诚然,学科教育学的建设,是科学整体化和学科综合化的需要,但不宜由此而把它的研究扩大到包括以往人类创造的一切活动过程,弄得漫无边际而令人不可捉摸。
对于学科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以上两种意见,各自作了申述,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各自说理,不强求于人,保持了学科教育学兴起以来的良好学术气氛,是很可喜的。就笔者而言,对于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同意,它反映的是研究并认识客体的科学观点。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既然是研究各门学科的全部教育过程,这一教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和社会现象,势必涉及活动的主体、对象、场所、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这些构成学科教育活动的有机结构。但是,在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学活动过程应是学科教育整个体系的中心和学科教育的主体,也是进行学科教育的基本途径。不过就大教育观而言,学科教学活动过程,它应是进行学科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过程,因而不能把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相混同,把学科教育学混同学科教学法或学科教学论。
二、学科教育学的性质
学科教育学作为教育领域中的新兴学科,在我国目前仍处在创新阶段。关于学科教育学这一概念的阐述和界定,在迄今国内出版的各种有关教育的辞书中,笔者最早于1991年1月,由张寿康、吴海先生所编的《常用新词语词典》上见到,该词典是这样写的:“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具体专业学科教育进行研究和指导的应用理论学科。是学科教学法的理论升华。研究对象为整个学科的教育过程,即研究学科的教育现象揭示其教育规律。如语文教育学、历史教育学。”根据这一提法,学科教育学的性质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理论上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成果对具体专业学科教育学进行指导(也有提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成果的)。因为教育学理论是研究培养人的规律的理论,研究对人怎样进行系统的教育;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学科教育学与它们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师生在进行专业知识的认知和进行教育实践时,师生双方都处于能动的状态。二是,学科教育学是应用理论学科。也就是说,鉴于各个学科都有着各自的理论体系,这个学科才成为了科学,从而建立起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这里说是应用理论学科,是指学科教育学应用各自学科本身科学的理论,在学科教育学领域起着核心作用的理论,这一理论是扎根于学科所属的自身,直接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学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由于学科的不同,因此也形成了各自学科教育学的特殊规律。三是,学科教学法的理论升华。学科教学法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规定为必修课以后,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科研上,历来只是总结具体教学经验和具体教学方法,和对学科教学法从普通教育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上,进行介绍性的阐述,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更谈不上形成各科教学法的体系,至于形成普通教学法的体系就更谈不到了。但是要看到极其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学、教育的具体经验,和对普通教育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阐介,却是学科教育学的物质基础,学科教育学建立的第一步,就是要在学科教学法的基础上,继承、研究和发展,使之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其进一步进行实践,从怎样教、怎样学,发展到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学,如何在教与学中,使学生成才成人,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不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逐步形成学科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四是,研究对象为整个学科教育过程。当然这个教育过程是从大教育观出发的,即立足学校,放眼社会,使学校的教学、教育过程与社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的潜力,尽其可能运用社会资源,使二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学科教育学的概念在《常用新词语词典》的界定,和笔者对这一概念界定的阐析,在当前已为相当多的学者们所接受或基本同意。
有些学者不同意这种界定和笔者的阐析。他们认为,现在的各学科教育学是从以往各学科的“教材教法”发展而来的,但学科教育学不论是内容、研究方法,还是整个体系上早已远远超出了单纯“教材教法”范围。传统的各学科教材教法,实际上是将应用教育学的理论(主要是教学理论)来指导相应学科的教学实践的一些具体方法,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而它在学科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但由于许多人对于学科教育学的理解摆脱不掉传统的“教材教法”的影响,认为学科教育学无非是说明如何应用教育学一般理论和相应学科的理论去指导学科教育实践,而认为学科教育学是应用科学。对于这一提法,笔者认为它仍然未脱离在教与学上应如何教、如何学的局限,实质上是把学科教育学的内容归结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技术问题”了,从而也把学科教育学降到“技术性”之学的水平了。
有些学者认为,学科教育学所研究和推行的是一种实践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能够得之以科学实施,就需要有一种行为规范,而现在要建立的学科教育学,它不是纯粹地探索相应的现象和规律,它所揭示的学科教育规律对学科教育仍有着指导作用,因此,它是一种不太规范的纯科学。还有的学者认为,学科教育学是一类科学的总称。这一词中的“学科”指的是科学分类中的学科,而不是指教学科目。各学科教育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揭示各学科独特的规律是相应学科教育学的任务,而揭示各学科教育的共同规律是普通教育学的任务,因而教学也就成为各学科教育学的共同基础。据此认为“学科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独立不起来的,即使是在普通教育学和各门学科教育之间建立一个“过渡学科”或“中间学科”,最终也会为普通教育学融合,或是成为各学科教育学的机械堆砌。
对于上述提法,笔者认为,学科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应包含学科教育学和各个学科的学科教育学两个方面和三个层次。在1989年《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一期刊发的,1988年12月在该校召开的首届全国学科教育学理论研讨会的《学科教育学理论研讨会纪要》中提出:有些学者认为,学科教育学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学科教育学宏观的研究,建立起学科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它将成为各个学科教育学的一般指导原则;二是,要依据社会发展对学科的需求,使学科教育学的根深深扎在本学科的沃土之中。有的学者认为除了加强上述宏观层次研究和微观层次研究两个方面以外,还必须加强中观层次的研究,即学科类教育学的研究,如自然科学教育学……职业技术科学教育学等。对于这些提法,从当前看,仍然合乎实际,更全面、清楚、深入地阐述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不论哪一个层次,其学科内容都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都是立足本身,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教育观用以研究学校教育现象的科学,都应体现概括化和系统化的理论及其体系,形成各自内在结构和知识体系。它不仅集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与学科本身理论于一身,而且还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等方面相互渗透、交叉。鉴于学科教育学是在多种学科基础上建立的;鉴于教育学、心理学与各自学科的结合成为现代教育的特征;鉴于学科教育学是研究本学科教育规律为任务,以育人成才成人为目的;鉴于研究学科教育学的科学规律的原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鉴于学科教育学关于方法论的研究对教育、教学方法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等等。因此,笔者认为,把学科教育学的性质定为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是合适的。
鉴于近年来,学科教育学的专著、专论日益增多,在理论上探讨也渐次深入,学科教育学在高师院校日益得到重视,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如何教,如何学,提高到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学,从“成才”教育进一步发展到“成人”教育,从学生的“成才”、“成人”到教师在进行这一教学、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相长所赋予的新含义和意义,都预示着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的需求,将要求和促使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进入到一个高的层次。为此,笔者抛出此敲门之砖,冀求同仁们金玉之论。
《高等教育学》绪论
原载《高等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绪论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就其高等教育的科学体系而言,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分支有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各科教学法、比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发展史等,而高等教育学则起着高等教育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础的作用。
中外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为适应传授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而产生的,它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的发展而发展。高等教育正是这一发展的反映。
一、中外关于教育的释义
(一)中国的教育释义
“教”字古写为“”,左侧上端为“爻”,下端为“子”,“爻”出自《周易》,其意为“经典”,“子”其意为学子,即学生,右侧上端为卜,下端为“”是古写的“手”字,其用意为手持教棒对学生进行施教。“育”字在《诗·小雅·蓼莪》中有“长我育我”之词,其意为对其进行培植,抚养,引申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