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识是文化素养的重要因素。凡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具备教育学识的修养,尤其是要加强教育理论的修养,这是专业理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专业,有着自身的规律,已经成为具有独立体系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诗经·大雅·抑》中“其维哲人,告之话言”,“匪手携之,言和之事,匪命面之,言提其耳”、“诲尔谆谆”等讲的都是授业的艺术;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忽抑;开而弗达。……”讲的都是教学的艺术。据此,说明教师工作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简单劳动,而是需要专门训练。而且在学好学科专业课的同时,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教育管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并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了解中外教育教学领域的动态与发展,结合实践进行研究和提升,一个成功的教师不是只凭经验进行教学,而是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广博的社会知识、学习、掌握和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所形成的学科教育知识,站在理论的高度上,与经验相融合来安排设计教与学,并不断在总结经验中提高理论认识,在理论认识深化中,提炼出新经验,升华到理论的新高度,学科教育学识也将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四、学科的社会学识
学科的社会学识,指丰富的社会知识与广博的人生学问与见解。这种文化素养是教师在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教学实践和学习研究,并在社会生活体验之上建立的。这是因为教育对学生教之、育之所进行的指导,不限于书本以上内容,不限于功课以内的教学。这是因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皆决定于社会环境。所以教学目的是以适应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为方向;教学内容是以所需社会文化为内容,并伴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虽然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要求有异。但从宏观上讲,都是在指导学生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使他们在进入社会时,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生存和发展。教师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方向进行教学和研究,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人生的理想,以具备和运用广博的社会学识以育人以德、教人成才。俗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人们千百年来对社会学识修养内容、目的、要求和人际关系等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深化。具体到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在广博的社会学识中加以提炼,其学识中心体系应该是,从建设具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大前提出发,研究社会、教育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着重解决在发展人的个性和社会需要上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践上,它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恩格斯指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大的发展……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两段引文分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515页)。以上这两段话明确提出了关于人的基本个性品质受社会制约的原理,同时也是社会方法心理学的方法论的基点。《学记》中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应含有个人性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与品德的表现,需要依赖于生活条件和群体的心理因素。由此可见,“教”与“学”事实上也是一种社会交往的形式。社会提供教与学的环境,教与学适应社会环境的需求,都受着大量的社会因素与群体心理的制约,诸如物质、智能、精神方面的需要,自尊、自爱、自珍、自重、争强、向上、荣誉诸方面的人生本能,在社会共同生活中产生的友谊,引起的矛盾以及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在这些群体中相互作用和交往以期平衡人际关系等等,无不反映教与学都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进行。也要看到在西方进行的群体动力学和前苏联、东欧研究的社会心理学,都是探寻这方面规律的。因此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指导学生在接受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满足其社会的、心理的需要,如何尽量运用班级这一教学组织的特点,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习社会、适应社会、献身社会,以求得个人的生存、发展,体现出个人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成了学科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课题的社会基础,而学科社会学识的研究则是其中重要课题。因此教师的基本知识和人生学问愈扎实、广博,社会实际生活和体验愈丰富、深切,学识见解愈能自信其道,已立立人。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要求是教师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盖学生之学识,惟视教师以为进退,故教师之责任甚大。
教师进修与科研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生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这句话里,指出了一个合格教师的职责、任务和光荣,教师要达到如此崇高的境界,就不能满足于现有的专业、学识、智能和品德的修养上,而是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的勤于进修和科研,其内容就是“进德”与“修业”。
教师进修的重要性
教师进修,是教师学科专业、思想品德、教学技能、社会学识、身心健康,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修养。
一、时代需求终身教育的教育观
教育是一种受着多方面社会因素特别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文化素养和科学技能的发展的社会现象。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也具有广泛的国际性。
当今的世界,人们称为是一个“迅速缩小的世界”,是产业逐步由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转为知识密集型的世界。教育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邓小平同志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们教育事业提出了如何适应现代教育规律发展的根本方针。他还说过“我们要抓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邓小平同志这一系列的讲话,对教育事业和各级教师提出了既宏观又具体的原则要求。其中的一个新课题是,在社会现代化日益迅速发展,观念不断更新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教师所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也就是教师的再教育问题。当前“一次性教育”被“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教育观所代替,已得到人们包括各级教师的认可。对教师来说,在其工作岗位上,不只是要求他具备必须认清当今正展开着一切世界范围的科技竞争,也是场世界范围的教育竞争,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自己如何生存、发展、作出贡献。认识到必须具备第一流的知识、学识和技能,同时还须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获得立足之地。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教师在职进修的立法化和制度化。我国在进入80年代后,各级教育部门发布了各级教师进修的规定文件,设计和实施了各级教师的职业培训方案,根据教师工作、学科特点分类培训,如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教学技能与方法等诸方面的,还有学历培训,如大专、大本、读研等。在国外如法国继续教育立法中明文规定,在职教育是继续教育的一部分,继续教育是政府政策的一部分,受教育是教师的权利。从世界各国教师在职进修情况看,一是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在职进修;二是强调专业进修与科研相结合;以培养既懂教学又能从事科研的教育教学人才;三是以短期为主的离职进修,如学科专业专题进修、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提高学历的专业进修,还有教师自觉地为提高学科专业知识,增进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学识和进行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的同时进行科研等等,以提高教学质量,适合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提高终身教育的质量。
二、增进学识,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工作的对象,不是事物,而是生气勃勃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他们分别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接受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社会主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是:①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向他们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一定的技能、技巧,给学生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工具。②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并在发展智力的同时,促进体力的发展。③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师的工作则是传授基本知识以填补学生心灵的空白,启迪学生尚未成熟的心智,铸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社会文化的传递与发扬,为国家建设培养所需求的人才。也就是古语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教师责任如此之重大,工作如此之艰巨,任务如此之光荣,这也是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毕生所追求的意愿与行为表现。在当今的教学领域中,教学质量的高低,除与师资的本身条件、水平、程度有关外,又以教师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学识深浅和教学能力为决定因素。处于学科分化、细化和综合发展的趋势,即使是现在专业知识和社会学识俱佳,教学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教师,若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也将逐渐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这就把不停顿地加强教师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进修,放在时不容缓的日程上。早在一百多年以前乌申斯基就曾强调指出:“人民教师的主要品质之一是他能够不断地进修,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改善自己的实际工作环境。”而现在的情况是,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摧残,教师各个方面的水平呈全面下降的趋势,经过改革开放至今的十年所得到的恢复与发展,虽形势喜人,但从总体水平来讲,还处在着力追赶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因此加强各级学校、各级教师不同类别、不同程度、不同需要的“缺什么补什么”和全面提高的进修,教学工作中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具有怎样的观念和信念,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教师要有学习的愿望,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和理解智力活动的奥秘的志向,沿着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达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的和谐的境界。”在树立这样的观念和信念中,还提出了教师进修必须经历的愿望、渴求、理解、志向、攀登、顶峰艰辛的学习过程和将会达到的“顶峰”效果。这一“顶峰”,应该是知识、智力、教育技巧的有机综合体,体现出师生之间心灵的和谐境界。
三、教学相长,是师生继续成长的过程
教学相长,首见于《学记》“虽有佳肴,勿食用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是最早儒家学派的教育理论概括和教育实践总结,成书年代约在战国末期。“教学相长”就是“实践总结”的成果之一。孔子当是最早的实践典范。例如其弟子子夏在读《诗经·砾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诗句时产生了疑问。孔子在对他解答和探讨中,看到子夏能触类旁通,从一件事能悟出另一种道理来,对自己也有启发,就叫着子夏的名字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这是一个既生动又深刻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故事,也是教学相长的典型实践。教与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学是为了在教学艺术中不断地进步,为了更好地教,这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修,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但不是做只传授知识传声筒的教书匠,而是要通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发挥作用的。既要做到给予学生扎实的知识,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进行启发教学,在这方面孔子也是首创。在《论语·述而》中记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学生问难和对学生的考察中,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而不得其解,又有着强烈地求知欲望时,在关键处加以指点,以开导其思路。宋朝朱熹在《朱子大全·读书之要》中讲“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有长进。”而这一解疑的过程是“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以上所引,综合言之,就是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他们如何去求得知识,如何去发现问题、解除困惑,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智力,举一反三。教师也在教学的躬行实践中研究学问,增长才干。
在教学相长中,教师要注意向学生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疑问,善于在学生提出的质疑中得到启发,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无知。孔子提倡“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主张“择善而从”。唐朝韩愈在《师说》中进一步发展了“向学生学习”的观点,提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讲的都是躬行教学实践和研究中上升到理论的切身之言。近人梁启超对教学相长说得更加明白,他说:“教育这门职业,一面诲人,一面便是学;一面拿来诲人,两件事并作一件做,形成一种自利利他不分的活动。”这就是说,当教师的人,不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学生,教学的本质就是继续生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在教学相长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也不能抱着不放。教师要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所长,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学习,甚至在发挥所长克服不足中,感到想停止学习而不可能的乐趣。学生是否有长进,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东西,而是要看学生学到多少东西及所学的价值,是如何学到的。教师则要从学生所得所学中,总结出自己的所得所出,及其原因何在,而有针对性的加强进修,提高自我。那么如何验证师生在教学中的得失呢?这里引用18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的一句名言作为参照:“……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这里所说的真理,强调教师在传授真理中要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问题的结论。而教师的“启发”则决定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学识、教学技巧及思想品德的修养,而且这些“修养”的进修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