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无边的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它,壮丽而又可怕,富饶但却神秘,是一个谜一般的世界。人类运用各种新技术手段,对海洋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勘测研究,但迄今为止,大海告诉我们的还太少太少,有不可计数的海洋之谜等待我们去揭开。
救苦救难的海豚
在海洋的无数秘密中,有很多是与海豚有关的。大海中聪明而善良的动物——海豚,在很久以前就和人类结下不解之缘,许多国家的城市中都有关于它的雕塑,而希腊人在公元前4世纪就在当时的钱币上镌刻上海豚的画面。这些既表达了人类对于海豚的感恩之情,同时也给海豚增加了神秘色彩。海豚不但会与人在水中嬉戏,让人抚摸,还会帮助人类捕鱼。当人们陷身于狂涛恶浪之中时,它们又会挺身而出,把溺水的人救上岸去。
1943年,美国《自然史》杂志刊登了第一篇海豚救
人的报道,说一个律师的妻子在佛罗里达州岸边游泳,不慎被浪涛卷走。她被淹得糊里糊涂之时,仿佛觉得有人把她往岸上推。她到了岸上之后,打算感谢她的救命恩人,可是周围却没有一个人影。一个走到岸边来的人对她说,救她的是一头海豚,她这才恍然大悟。
海豚不但会把溺水者推到岸边,而且在遇上鲨鱼吃人时,它们也会见义勇为,挺身相救。佛罗里达州的兰波夫妇,一天乘游艇在近岸处游玩,不幸发动机发生故障,小艇无法控制,只好随波逐流,漂到海中。第二天,一群鲨鱼把兰波夫妇团团围住。两人正在呼救无门之际,好些海豚突然出现。它们齐心协力驱散那些鲨鱼,并在小艇四周护卫着。到了第五天,风向变了,小艇被吹近海岸,那些海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海豚这种救死扶危的精神,实在感人至深,故各国报章争相报道。可是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它们为人类赶走鲨鱼,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鲨鱼专门吞食幼豚,所以彼此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仇人相见自然格外眼红。
但海豚把人推到岸边去,该如何解释呢?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海豚的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它的本能。因为通过实验观察,海豚这种推物行动,是不问对象的,甚至对各种无生命的物体也一视同仁。曾经有过推送一只死了的海龟、一段木头、一个气垫等等事例。因此,如果引起推物动作的外界刺激因素,不是鲨鱼,不是同类,而是人的时候,它们当然也会同样对待。如果这种观点正确的话,将有助于人类有意识地利用海豚的这种习性为自己服务。
“海底人”的猜想
曾经放映过一部叫《大西洋底来的人》的美国科幻片。影片的男主人公麦克·哈里斯是一个来自海洋中的人,他具有特殊的身体结构和本领。这一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并不是剧作者完全凭想象随心所欲地构思出来的。在美国,确实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海洋深处的某些地方,可能生活着一些智力高度发达的生命——“海底人”。在世界有些地方,也确曾发生过一些与此有关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美国飞碟研究专家伊凡·桑德森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
1963年,人们在波多黎各东南部的海水下发现一个怪物。
为此,美国海军先后派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潜水艇追赶此物,他们在百慕大三角区追赶了500千米。美国其他13个海军机构也看到了这个怪物,并作了记载。人们发现,怪物只有一个螺旋桨,有时候,它能钻到水下8000米深处,看来它不像是地球人制造的一种新式武器。
1973年4月,一个名叫丹·德尔莫尼奥的船长,在百慕大三角区附近的斯特里姆湾的明澈海水里,看到一个形如雪茄烟似的怪物,它长约40~60米,行速每小时60~70千米。它两次都是在下午4点左右出现在比米尼岛北部和迈阿密之间,并且都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刻。这位船长非常害怕船与它相撞,竭力想躲开,可是往往是它先主动地消失在船的龙骨下。
桑德森在他的著作《看不见的住所》中认为,海底人是古人类的一个分支,他们在海底已经生活了很久。他们的科技水平比我们发达。这些海底人有两个呼吸系统,既可以在空气的“海洋”里生活,又可以在海洋的“空气”里生存。
当然,要证明“海底人”的存在,单靠目击者报告的间接物证和人们的逻辑推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更充分的证据。
1959年2月25日,在波兰北部格但斯克湾的海滩上,人们发现一个被海水冲上岸的人。看上去他疲惫不堪,拖着沉重的步履在沙滩上挪动。人们立即把他送进格丁尼亚工业大学的医院内。他穿着一件“制服”般的东西,脸部和头发好像被火烧过。医生把他单独安置在一个病房内进行检查。人们立即发现很难解开此病人的衣服,因为它不是用一般呢子、棉布之类东西缝制的,而是用金属做的。衣服上没有开口处,非得用特殊的工具,使大劲才能切开。体检结果使医生们大吃一惊:此人的手指和脚趾都长有蹼,此外,他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器官也极不寻常。正当人们要作进一步研究的时候,他忽然神秘地失踪了。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一个什么人?他从哪里来?由于这个“人”奇怪地失踪了,看来永远也无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但完全有理由怀疑,他可能来自海底,是一个麦克·哈里斯式的“海底人”。
“大圆球”之谜
新西兰南岛达尼丁城以北的默埃拉·鲍尔达海岸,位于南纬46°。如果把地图沿赤道线折叠起来,它正相当于北纬我国哈尔滨一带,常年的气温比较低。
默埃拉·鲍尔达,新西兰语是“球形巨石”的意思。
因为这里的沙滩、海滨和海水里,散布着几十块巨大的球状岩石。大的球石直径约3米左右,质量可达数吨重;小的球石直径也在1米以上。球石常常淹没在较深的海水中,只有在波浪冲打的瞬间,偶然能看到它暴露的球体。
在海滨高达5~6米的土丘断面上,也埋有这类巨石,风浪袭击它时,常被冲刷而滚落到沙滩或浅海里。在海浪长期冲击、拍打下,有的巨石像成熟的石榴似的裂了开来,甚至整个儿四分五裂,成为无数碎片散在沙滩上。
透过宽大的破裂缝,人们可以看到它的外壳由灰色的坚硬岩石构成,厚度约为20~30厘米。外壳的内侧,布满绚丽的奶黄色结晶体,结晶体的表面,犹如腔肠内壁一样凹凸不平。球形巨石的核心,是那些质量很轻的岩石碎片、爬虫类骨骼、贝壳片等,周围有一层碳酸钙、硅酸盐、氧化铝和氧化铁等物质。科学工作者试图探讨球形巨石的成因,有人认为:球形巨石在距今约1.65亿年的白垩纪后期的海洋沉积层中形成。巨石是以某些物质为核心,与海洋中物质起化学作用,逐渐地形成球形。
例如,深海底像土豆状的锰结核就是这样。可是,为什么球形巨石体形这么大?为什么它的核心与外壳有一定的空隙?为什么同样在海里形成,又会分多层沉积?最费解的是,既然沉积而成,就应像仓库里堆放东西一样,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而它为什么会形成球形呢?
地球表面约有71%的浩瀚海洋,具有相同状况的海域不限于默埃拉·鲍尔达海岸一处,为什么全世界只有在这一带海岸才形成球形巨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