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女孩不如男孩”的世俗偏见,给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女孩套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禁锢了女孩的意识,影响了女孩的发展。事实上,科学研究已证明,女孩在智力方面并不比男孩差,在观察能力、语言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还明显优于男孩,作为女孩的父母必须抛弃世俗偏见,深深地思考究竟应当怎样引导、培育自己的女儿,使她能够健康成长,并且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成为自尊、自信、自强的新时代的女性。这需要父母的共同努力,把女儿从自己的羽翼下解放出来,让她自由地去飞。给予女儿最多的尊重、引导与鼓励,给予女儿适当的期望与关心,是每一个女孩父母的职责。
“女孩子么,差不多就可以了。”作为女孩的父母,你是这样想的吗?
父母对女孩的期望对她们的成长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女孩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认识、对未来前途的期望,首先来自于父母的看法。如果我们用传统的观点教育女孩,使她认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中的发展十分有限,她的未来生活及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她未来的丈夫,这样她的发展方向就会产生偏颇。对于一个将自身的前途寄托于他人身上的女性,很难想像会有多么强的自信心。一个失去自身立足点的女性,会处于何等危险的境地。
相反,如果父母能够鼓励女儿放眼未来,大胆设想,并以此为动力,拓展知识领域,开发能力范围,对同样天质的女孩的成长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女孩的自我意识形成的时刻,父母对她的看法会对女孩的自我认识产生深刻的烙印。可以说,女孩是通过父母的眼睛在看自己。如果我们认为她只是一个女孩子,不如男孩子勇敢、有毅力,从长远看,智力也不如男孩子有潜力,女孩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欲望就会受到挫折,自动放弃实践与争取的机会,其结果是父母的偏见得到了证实。当父母不无自得地说:“看看,我说是这样吧,女孩子么……”他们不知道,正是由于自身认识上的局限性,才“促使”女孩失去了全面发挥潜力的机会。
面对学校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的偏见,女儿需要父母的全力支持与鼓励,以克服来自外界的消极影响。因此,以公正、鼓励的眼光看待女孩,这是现代父母能够送给女儿的最好的礼物。
当然,对女孩有高的期望并不等于可以脱离女孩的本身条件与基本素质,做过高的要求,使她们成为实现父母梦想的工具。过高的期望会使女孩心里过度紧张,感到压力太大,害怕不能满足父母的希望,因而过度驱使自身,一旦有误,便全线崩溃,或者从一开始就退避三舍,自甘落后,毫无进取的斗志。有些女性即使在事业上极为成功,可以说满足了父母的高要求,但却始终摆脱不了这种压力的阴影,不能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
苏珊已入而立之年,事业有成,在一家大的食品公司做销售总监,尽管还没有结婚,但有理想的男友。几十年来,她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处处不甘落后,名列前茅。她从大学到求职,再到管理岗位,都十分有实力,“不让须眉”,是成功的榜样。当问起她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什么反思时,苏珊谈到了自己的父亲:“父亲一直是激发我努力的动力,没有他的期望与鼓励,我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但今天回过头来看,却又感到有些不满足,因为我总是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向父亲的期望看齐,所以总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够,拼命挖掘自己的一切潜力与精力,这么多年很少能轻轻松松地享受一下生活,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不要放松,继续工作。因而从心理上感到十分疲惫。”
做父母,尤其是做好父母的确不易,但是女儿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希望,只有多费些心了。父母大都热心于发掘女儿的才华,但过度的热心有时反而会压抑女儿的自信。关键是要因势利导,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