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为女儿提供尽量多的自己动手的机会,鼓励她从事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样,不仅会全面地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她从小养成热心助人的良好性格。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注意随时为女儿提供“动手机会”:帮家长做些简单的家务;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等。让女儿从小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对她们是很有好处的,这一方面能够让孩子在劳动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学到一些劳动的技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她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让她体会到自己也能够独立地做一些事情,从中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对她树立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是非常有用的。
在“让孩子多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这个问题上,许多家长存在一些不恰当的观点,主要表现在:
(1)不要累着孩子
不要累着孩子是许多家长共同拥有的一个不正确的想法。他们认为:女儿还很小,娇弱的身体还不能承受体力劳动。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首先,孩子的精力远不像家长所想像的那样有限,这一点,在孩子喜欢参加的许多活动(如城市的孩子玩蹦蹦床,乡村的孩子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当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其次,孩子自己也不会让自己累着,从主观上讲,儿童往往不是为了干活而干活,而是为了“换一种游戏的方式”,这在年龄小的儿童身上更是如此。
(2)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事情
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事情,这种看法也普遍存在于许多家长中。持这种想法的家长,自己包揽了全部的家务活动,使孩子除了游戏、上学、做功课之外无所事事,对家里的事情一点也不操心,家长满以为这样可以使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取得好的成绩,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许多孩子学习成绩不仅没有因此提高,反而会因为对单调生活的厌烦而滋长了对学习的厌恶情绪,使学习成绩出现下降的趋势。
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生活,决不应仅仅是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世界中,除了学习之外,内容是多方面的。孩子应该有机会安排布置自己的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如果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不仅会使孩子丧失动手能力,长大后成为生活的低能儿——自己不会照顾自己,而且会使孩子在看到家长为家庭而忙碌、同时自己却无所事事的时候感到迷惘——这是怎么了,他们忙得团团转,却不用我插手?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孩子失去帮助他人的热心,而且会使孩子对家里的事务漠不关心,从心理上游离于家庭之外,从而养成冷漠的性格特点。
因此,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尽量多的自己动手的机会,鼓励孩子从事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样,不仅会全面地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孩子从小养成热心助人的良好性格。
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可使他的自我满足感及自信心得到提高,并善于独立思考,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好处。为人父母者必须训练孩子很多生活技巧。
父母都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早早独立,哺乳期盼着断奶,会爬了盼着会走,会跑了盼着孩子能独立自主,早日脱离父母的“脐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是当孩子真的逐渐独立,进入反抗期,开始想摆脱父母的控制,背着成人做事,甚至愿意独处,不愿父母干扰时,父母却又茫然若失。这种失落感和担忧感使父母产生一种冲动,想把孩子紧紧抓在手中,于是他们干脆包办一切,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自己动手,给孩子穿衣、喂饭、系鞋带、收拾玩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种不放手的管理方法,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其实,要让孩子独立,就必须放手让孩子去闯。
女孩的父母更应该让女儿养成从小动手做事情的习惯,这对女儿以后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