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8200000044

第44章 后记(3)

从1974年开始,我陆续在省一级报刊上发表自己的小说、散文习作,也经常受邀从下乡的海南岛回到广州参加省里的各种文化、写作活动。我在写作上确曾受益于秦牧叔叔和紫风姨的私下指教,但绝未曾意求借助于秦牧叔叔的“名作家”光环,以所谓“文坛攀龙术”改变自己的命运(比如,曾有过多次选拔“作家班学员”上调回城的机会)。相反,在许多公众场合,我自己反而是刻意与“秦牧同志”保持距离的,秦牧叔叔也常常装着仿若与我形同陌生人。当其时,父亲和兄长仍在“文革”冤狱之中,而秦牧叔叔的“问题”尚未明朗化,这种“距离感”实在深隐了那个特殊年代的许多苦衷。以至多少年过去,一直到秦牧叔叔发表他的那篇长文《邻家少年》以后,广东文学界的许多朋友才恍然大惊:原来,你与秦牧有着这么亲近的关系呀!

我清楚记得,秦牧叔叔多年郁积的拘谨、压抑的第一次释放,是在1976年底广东作协(时称省创作室)举办的全省青年作者笔会上,发表“文革”后他的第一场公开演讲。那天,“秦牧演讲”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除了我们这些年青学员,还引来了从作协、文联、报社到出版社的许多新旧朋友,把广州西郊温泉招待所的那个小小的会议室挤得满满登登。秦牧叔叔侃侃而谈,谈用文学的眼光发现生活的意义,又用生活的历练升华文学的感受,虽然只字未提“文革”中自己遭逢的种种劫难和委屈,但那种在逆境中淡然面对、挺然前行的意蕴,那种幽默、智慧的华彩,却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听者。

在我眼中,那个我熟悉的、总是笑口盈盈妙语连珠的秦牧叔叔又回来了,又从水均岗狭小压抑的厅堂忘情走进花城、艺海那个鲜花滴露、珠贝闪烁的新天地里了。他当日的谈话一再被掌声打断,最后却在如雷的掌声欲罢不能,一再被大家要求“多讲一些!多讲一些!”会后,年青作者们一个个都兴奋得手舞足蹈,纷纷说:好久好久,没有听过这么精彩的文学讲演了!

大家当时还有一个奇特的说法,把秦牧称作“广东文学界的周恩来”,大概指的就是,当时广被全国老百姓怀念、爱戴的周恩来总理身上的某些特质——忍辱负重、心胸宽广、温柔敦厚、才情洋溢而淡泊名利,等等,都在“秦牧同志”身上一一显现而蔚为年青人的楷模吧。

碰撞

秦牧叔叔写于1989年4月的一段话,是我读到他的时间最晚近的一段文字:“……这是一个‘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时代,这是一个方生未死的历程。用单一的色彩是不能描绘出它的梗概的,应该从多侧面以各种的笔墨来表现它,才能够让人们真正理解它的风貌。”(《中国当代散文精华>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走笔至此,我想我也应该从“单一的色彩”走出来,面对这篇回忆文字最艰难的一道隘口了。

事实上,作为多少年来在“方生未死的历程”中行进跋涉的秦牧叔叔,他的作品和为人风范,是和这个时代的所有欢乐哀愁紧紧相连的。成年后的我和他的交往,也不能不印上时代的深深烙痕。回避这一切,就不能“真正理解他的风貌”。秦牧叔叔,你是这么一位求真求知、有着博爱真挚心灵的贤厚长者。我相信你越洋过海地走进我的梦来,一定是期待着阿炜的秉笔直书,不会愿意看到他因为“为尊者讳”而文饰春秋之笔的吧?

1986年10月的一个深夜,在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我在打算夜宿车站前,给秦牧叔叔和紫风姨寄出了一张欧游明信片。那时候,已经是我大学毕业后越洋求学,结束在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四年学旅,在归国前夕只身欧游的途中。这些年来,在漂泊的异国行旅之中,除了父母以外,秦牧叔叔和紫风姨是我始终保持着书信联系的少数长辈亲友之一。欧游途中我其实反而不敢给父母写信,怕他们担忧。

我没想到,给秦牧叔叔夫妇写的明信片,会给他们带来那么大的惊喜和感动。当我披着一身旅途尘烟步入国门,迎候我的,是秦牧叔叔那篇因我的明信片而起的长文《邻家少年》,刊满了南方一张报刊副刊的一整版。文中说:他期待着和一位沐浴过五洲风四海露的“小朋友”的欢聚畅谈。确实,万里归来,有说不完的新鲜话题。“欢聚畅谈”一如往昔,仍旧是那么多的零食,那么多的回忆和笑声。然而,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渐渐发现,“沐浴过五洲风四海露”的“小朋友”和他多少年仰慕心仪的邻家长辈叔叔,不觉间已然拉开了巨大的时空距离,开始发生种种样样的代际分歧与观念碰撞了。

刚开始是我发现,几乎每一次的“欢聚畅谈”都会发生“言语卡壳”,谈着谈着,秦牧叔叔会突然沉默下来,然后就是他或我下意识地马上转移话题,于是话题便始终在客气礼貌的表面滑动,最后又止于客气礼貌之中。只是,患难结下的交情和辈份间的尊重,始终维系着这种亲切的交往。

回想起来,我和秦牧叔叔之间真正发生过的正面言辞冲突只有两次,一次轻,一次重。第一次是为黄秋耘伯伯。黄秋耘是广东另一位具有全国影响的老作家,也同样是父亲有多年交情的老朋友。那天,我代父亲看望完病中的黄伯伯后,顺路到秦牧叔叔家小坐。我知道他和秋耘伯伯相知多年也共事多年,秋耘伯伯可算是秦牧叔叔的文坛知音之一。只是我也隐约感觉到,两位老朋友近年来好像有些什么隔膜,不像以往的关系密切了。谈话中我偶尔谈到秋耘伯伯向我言及的北京文坛近事。秦牧叔叔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秋耘这几年有点出格,说话经常走火,我有点为他担心。在我看来,“文革”结束后,秋耘伯伯好像重新焕发了文学青春,正直、敢言,他记叙“文革”时代的散文《雾失楼台》和《丁香花下》,曾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我的话于是脱口而出:“可是,秋耘伯伯说的都是真话呀……他这两年的文章,我们年轻人都爱读……”秦牧叔叔深深望我一眼,没有言语,谈话于是又陷入沉默。我心里明白:“文革”后变得言语谨慎、文章也尽量写得藏锋去芒的秦牧叔叔,显然是不满意秋耘伯的耿介敢言,更觉得我这位“小朋友”涉世太浅,不知时世的高低深浅了。

下一回,则就是我到北京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工作以后。我自然是带着一腔对改革时代的热情回国工作的。到新单位报到不久,就发生了一系列突变事情,有点“当头棒喝”的意思。我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从官场腐败到普通百姓、知识分子的生活拮据,等等,又更加剧了我的恶劣心情。那年春节回到广州,便在探访秦牧叔叔时一古脑儿发了一大堆牢骚。秦牧叔叔听罢,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说:“我发现,你从国外回来,整个人改变了很多……”他突然提高声调,“你现在,为什么对什么都看不惯呢?你的许多想法,是很危险的!”我一愣,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秦牧叔叔对我疾言厉色地说话。可是我也不甘示弱,回嘴说:“可是,这些都是社会的真实面,我们不能回避的……”秦牧叔叔沉声说:“我劝你先回到文学,回到学问,先学会甘于寂寞,安于寂寞……”我一下子打住了。我不愿就此与秦牧叔叔僵持下去,又不愿意不咸不淡地转移别的话题。那次谈话有点不欢而散。这是我们多少年的交往中头一回发生的事情。以后,虽然还有逢年过节的例行造访,但以往我的那种倚小卖小的放肆、无话不谈的融洽,似乎也悄然而逝了。

现在回想起来,秦牧叔叔其实有先见之明,他是担心我不安分的个性惹祸。或许是“文革”受创的教训实在太惨痛了,我注意到,以往极少发表应景文字的秦牧叔叔似乎也难以免俗。在他的晚年,不时也有随风而起的表态性文字见诸报章了。

乡井水

记得好多年前我曾经问过紫风姨:你觉得秦牧叔叔写得最好的文章有哪些?她告诉我:你可以找秦牧以前的杂文集看看,这书现在一般不容易找到了。若干年后,我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东亚图书馆终于找到了这本秦牧叔叔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杂文集。

读罢后的第一个感慨,是惊讶于秦牧叔叔的文风丕变: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作者的文字,那种对时代、现实问题辛辣、峻峭的批判锋芒,那种对社会百态的细微观察和随手拈来的独到见地,及其汪洋恣肆、才情过人的行文笔触,都与我熟悉的那个以“知识性、趣味性”著称的“秦牧散文”大相径庭,确实有“脱胎换骨”之感了。我才忽然明白:在那些年调门越来越高的笔耕生涯中,秦牧叔叔在诸多禁忌荆棘中走出一条风格独具的写作路子,并且广受读者拥戴,有多么多么的不容易,其间又经历过“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改造”、蜕变与抗争、坚持!

多少年来,“秦牧散文”是作为“当代中国散文三大家”之一(其二为杨朔与刘白羽)名世的。我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寄托和生命轨迹。我不想以简单化的“今是昨非”的态度去苛责前人与长辈。但当我此刻写下这些回忆文字的时候,我也清晰地看到了秦牧叔叔从早年我所熟悉的幽默、开朗、话锋机智锐猛,渐渐变成晚年的平和却谨慎、达观却少言的不无疲惫、压抑的面影。这个面影,在20世纪这样一个坎坷多难的大转折年代,也许可以看作一代善良、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缩影吧。他的奉献和他的委屈,他的深挚和他的软弱,他的才情和他的无奈……每每念及,都让我心头百味杂陈。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一段逸事:早年我从秦牧叔叔的《社稷坛抒情》里读到,当年那些飘洋过海“卖猪仔”出洋的华工(秦牧叔叔的父辈也是其中之一),常常怀揣一瓶故乡的井水、一包故乡的泥土,混合到外域的水土里食用,以解水土不服。我曾经在当年第一次留洋时如法照办,并且在回国后面告秦牧叔叔:那法子,似乎真的是可以奏效的,我好像因此从来没犯过水土不服症。秦牧叔叔瞪大了镜片后面圆圆的眼睛,连连追问:你真的这么试过了?那两方水土混合的水,有什么特别的滋味么?我说:还没来得及品出滋味,就让我一口咽下去啦。他呵呵笑了:傻孩子,你怎么这么实心眼!现代人,那应该是象征意味多于实用意味的吧?

秦牧叔叔!多少年了,从小一直深受你影响的阿炜其实始终是这么一位实心眼的“傻孩子”——咽下过两洋水的各种滋味却始终忘怀不了乡土深蕴的甘苦百味。记忆,就是出门人的乡井水。那个早晨与你在梦中惊见,使我多少个月来寝食难安。苏轼有诗云:“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粤城一别,竟成永诀,一晃又整整15年了!当年的“邻家少年”,在梦中与你,也真的是“华颠”相对了!饮水思源,点滴人心。我知道你不爱喝酒。就让我以水代酒,把这篇回忆文字当做一盏混合着两洋水土、百味和牵挂的清水,拂去尘埃,献到你的灵前。

2007年12月20日始笔

2008年12月10日结篇

于耶鲁澄斋

同类推荐
  • 惶然录

    惶然录

    《惶然录》是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都是“仿日记”的片断体。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后来由众多佩索阿的研究专家们搜集整理而成。作者在随笔中的立场时有变化,有时是个精神化的人,有时则成了物质化的人……这是变中有恒,异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坚定,是不知所云中的明确。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这种独自面向全世界的突围,使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作家。
  • 敢于攀登: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敢于攀登: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住在乡下的海德格尔

    住在乡下的海德格尔

    本书是青年作家袁恒雷创作散文随笔十年来的全面梳理与检阅,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见诸报刊的,其中许多是刊登在诸如《读者》《散文》《散文百家》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报刊上。袁恒雷以散文见长,作品书写心灵,直达内心,文章篇幅虽不长,但可见其功力非凡,积累丰富,视角与视野都足够新颖。这些作品本书分为五部分,第一类姑苏风情讲述的是作者在苏州生活八年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二部分自然如诗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赞美,第三部分品茶听雨多为哲理性抒情散文,第四部分悦读札记是作者的读书笔记,第五部分光影印痕是作者对音乐、影视等艺术的观感。
  • 留在心中的时光

    留在心中的时光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所思所感。整部书分为五辑:情牵故乡、往事回眸、绿野寻踪、旅游拾趣、岁月留痕。作家在文章中,始终流露出对自我、对生活的真诚态度,无论写人还是状物,都一以贯之地秉承着情真意切的创作原则,不隐晦不夸张,语言浅白却含义深厚,贴近生活与自然。作者用极其朴素的语言、缓缓的真情与感悟诉说,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娓娓道来,轻轻敲击读者的心扉。梳理着春秋,梳理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读后令人印象深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倾澜歌

    凤倾澜歌

    【1V1沉着冷静黑心女VS傲娇蛮横纯情男】要说这世上谁最无耻,首先想到的便是那性情大变的凤家三小姐。看不惯,没办法只能把气憋在心里。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得。这女人背后是那位君上撑腰,还是乖乖的当鸵鸟吧!小剧场…………“君上不好了夫人她去下界搞事情了。”“知道了随她去,看谁敢动我的女人。”“可是夫人身边还围着他的老相好。”“淡定,有了新欢还管得上什么老相好。”“那属下先退下了。”门还没关紧那坐在主位的男人就不见了,淡定什么的都去见鬼吧!媳妇都要跑了,他上哪儿找啊?ps:1v1双洁,女主运气好,输出全靠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虚廓遗书

    虚廓遗书

    掌控无尽生死,眼阅尽无尽轮回。这一场骗过所有生灵的阴谋,是时候被揭开了,踏着累累尸骨,普渡这众生……
  • 情是何物

    情是何物

    步入婚姻生活的赵若怀,在生存和情感的双重压力下,日趋抑郁,种种乖张的语言和行为,配合着傅心仪诙谐巧妙的应对,让作品不时闪现荒诞、滑稽的黑色幽默。信仰缺失、利益至上的社会现实中,曾经的四公子分道扬镳,走出泾渭分明的路来。理想主义的试验田尴尬收场,四合伙人不欢而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途1988

    仙途1988

    车祸后重生三十年前,却发现眼前的这个世界与之前的世界越来越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东方的武者、修真者、妖兽、灵兽,西方的魔法师、天使、亡灵纷纷登场,还有那无尽星空中虎视眈眈的宇宙万族。老天,你能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吗?战!战!战!不管怎样,我相信这无尽星空、宇宙万族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 上海爱情故事

    上海爱情故事

    1980年代,这是一个美好而多变的年代,充满了变革的气息,也留存着旧日的伤痕。《上海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年代里。在《蓝屋》这部以著名的“绿屋”为原型的故事里,顾传辉和同一个工厂的姑娘白虹,因为诗歌相知相识,感情日益深厚……《女儿经》里沈家老母为三个大龄女儿的婚事而烦恼。她的三个女儿,各个靓丽,一个成熟老练,一个多思内敛,一个单纯活波,性格迥异……《丁香别墅》里,一个是身处陋巷的高翔,一个是出身于高级别墅的教授之女,他们跨越阶层的差别,情投意合,然而时事弄人,擦肩而过……
  • 无我何以追

    无我何以追

    有梦就去追吧。有爱的人……也一样吧。长夜漫漫,你就是光。我……回来了。
  • 最强家族升级

    最强家族升级

    穿越异世界,强大的家族林立,且看拥有家族升级系统的马彦斌如何一步步带家族强大并走向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