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800000015

第15章 禅与现代生活(3)

同样的,浮生若茶,禅茶一味。我们的人生也会像这个茶叶一样:不经风雨的人生,就会好像温水沏的淡茶一样,散发不出智慧的清香;而那些饱经沧桑的人,坎坷、不幸,一次一次地袭击他们,那就好像沸腾的水沏的茶一样。茶叶在沸水中,才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在遭遇挫折中,溢出智慧和慈悲的馨香。

苏轼曾作《定风波》词抒发从容面对人世沉浮的胸襟气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随缘行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这是我们遇到顺境的时候,怎么来修心呢?要“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顺利的时候,你不要得意忘形,手舞足蹈,认为我多了不起,多有本事。不是,宿世有善因,其实也只是缘生缘灭而已,要心无增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就会哭脸来相示。

宗门下有一个小公案。一条流浪的狗跑了很远的路,很疲劳,想找一个地方休息,看到一个小房子就钻进去了,以为可以休息一下。但是,抬起头张眼一看,哎呀!吓坏了!周围有很多的狗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它。这条狗马上应急反应,做一个很愤怒的样子,就张牙舞爪,想把其它的那些狗赶跑。

但是,再一看,更糟糕,周围所有的狗都是很愤怒地盯着它,吓坏了,马上想逃跑——打不过就跑啊!但是太慌张了,找不到进来的路,一直跑一直跑,跑到累倒,倒在地上累死了。那是怎么回事?这条狗跑到一间玻璃的房子里面去,周围都是镜子,它所看到的都是它自己的影像而已。同样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一样。

这桩小公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什么?上天不会给我们快乐和痛苦,快乐和痛苦只是取决我们自己的观念,有局限的时候,我们就有很多的痛苦和障碍。上天只是给我们生活的作料,其实快乐的钥匙都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但是,我们的心却常常是不知不觉地把这个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掌管,失去了本有的快乐。

有一位女士经常抱怨说:“我活得不快乐,因为我先生经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她先生的手里面。有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很不听话,让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自己孩子的手里面。这都是没有知道超越这种观念的局限,所以我们要修随缘行。

看十二因缘图: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如果从理论上来说,可以讲很多了,说三世因果,无明和行是上一世;从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这都是今生;生和老死又是来世,三世因果等等,可以讲很多。但是,用最浅显的方法来讲,在禅修之中如何来运用十二因缘?如何来从十二因缘的生死流转之中超脱出来?

用一个比方就可以知道,有一位女士正在办公室里面上班,远远地就看到自己的顶头上司正在朝她的方向走过来,在短时间之内,她内心之中就起了一连串的反应,这个一连串的反应就是十二因缘,就是给她造继续轮回的种子。

第一,在这个经济低迷、失业率高涨的时候,她下意识地很紧张这份工作,很执著这份工作。这是什么?这是无明。

第二,她会担心,不知道上司怎么看她的工作能力,心里面一直提醒自己不可以得罪自己的上司。这是什么?这是她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对待这份工作有一种执著,有一种紧张,有了这种无明,她就会采取一些行动,要讨好自己的上司。这是行。

第三,现在她看见上司正朝自己这边走过来,这是什么?识,眼识看到了。

第四,她看到以后,身心马上起变化,刹那之间,身心马上都紧张起来了。这是名色,名是心理状态,色是物质状态。

第五,她既要工作,又要留意上司。这是什么?六入。

第六,这时候上司经过她面前,望了她一眼。这是什么?触,两个人的眼识相触。

第七,她内心立刻就产生了战战兢兢的感受,这就是受。

第八,上司面带笑容,这位女士心里面就觉得很高兴。这是什么?这是爱憎分别,爱。

第九,她跟着一直攀缘下去了,念头一直在攀缘,她从上司的笑容之中,觉得上司认同她的工作能力。这是什么?就是取。

第十,她内心之中就产生了一种自我的陶醉,这是有。

第十一,很多与自我相关的念头都生起来了。比方说,她一直会攀缘下去,想:我可能可以升职,可以加薪,等等的妄念都生起来了,这是生。

第十二,这个心念也不持久,逐渐地就会淡化,这是老死了。但是这个心里的能量并没有完全地消失,而是埋藏在心灵的深处。遇到顺境起贪心,逆境生瞋心,患得患失,都是愚痴。贪瞋痴的心念不断地流转,所以,六道轮回也就不断地流转。

我们怎样来斩断这十二因缘的生死流转呢?下品的成就是断取,不妄取,就是戒无漏学,不去妄取,不造恶业;中品的成就是断爱憎分别,有受,但是不会接下来去起爱憎分别,这是定无漏学;上品的成就是断无明,保持智慧的觉照,这是慧无漏学,这是禅法的高明,禅就是直接取证实相般若,即心成智,这是我们讲随缘行。

无所求行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就是能够透过般若智慧的观照,能够了知世间都是缘生缘灭的幻相,这些不值得我们去追求,所以是无所求行。

太虚法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禅的精髓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这种般若智慧有体,有相,有用。般若的体是无所得,般若的相是无所住,般若的用是无所求。所以,无所得、无所住、无所求这九个字其实就是参禅入道的根本法门,般若的体相用都具足在其中。因此我们就可以明白:什么是无所求行,其实就是般若的用。

称法行

在生活之中修行参禅的第四个法就是称法行。“性净之理,目之为法。信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要知道,这个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是一层比一层高。那么,前面说到无所求行,很可能有些人会误解,会偏掉,就会落入到一种消极的心理。称法行其实就是教我们真如自心起念,还归真如自性。我们一切的日用云为,扬眉瞬目,举足动步,其实都是我们真如自性的妙用,都是佛性的妙用,所以要能够称法行。凡事应该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需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安心于般若上而各尽其应尽的责任。这是称法行。坦率地说,没有见性的人是难以做到真正的称法行。

这是我们说禅指导精神生活的智慧法则的第二项。

第三项是超越理性和感性。我们的精神生活,当然也包括我们种种的情绪的变化,以及我们的悲欢离合,还包括了我们的理性的分析。禅怎么来看待呢?就是超越理性和感性,禅的智慧开导我们:偏于理性就会使人僵化,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偏于感性使人混乱,就会造成感情的泛滥。所以,要能够超越理性和感性,使我们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提升到悟性认识和自性认识。

六祖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用此心是什么?就是前面开始所讲的:我们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都无所住地安住在现在心识流注上,斩断对过去的追忆,对未来的攀缘,这样能够入道,那么这是超越理性和感性的原则。

3.禅指导社会道德生活的智慧

前面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是指个体。如果我们在人群之中,怎样跟人交往?这个就牵涉到社会道德生活了,也有两项智慧的法则:第一项就是用慈悲来处理他人的事,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起烦恼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而只要看主要是自己智慧不够,看不破,放不下,执著,死在观念里面。

说一个公案就比较容易明白。日本有一位一休禅师,我们听过他很多公案了。一休禅师很有智慧,他是在湖里的一条船上突然开悟的,用功用到极处,豁然大悟。

他有个信徒平时常来拜佛,也来请教。

有一次这位信徒就垂头丧气地过来,说:“师父啊,弟子可能要自杀了。”

禅师一惊,问:“怎么回事呢?”

信徒就说:“弟子做生意失败了,欠了人家很多钱,也没有其他办法,不晓得怎么办?”

禅师说:“这样啊,你有父母亲可以帮你吗?”

信徒说:“父母已经过世了。”

禅师再问:“有兄弟姊妹吗?”

信徒说:“没有。”

禅师又再问:“有朋友能够借得到吗?”

信徒说:“也没有。”

禅师继续问:“那你有什么呢?”

信徒回答说:“我只有一个女儿,才八岁。”

禅师说:“哦,那好,有办法啦,你马上回去多准备些笔墨纸砚,随后就发布消息说,某月某日一休禅师要到我家里面来娶我的女儿做老婆,做我的女婿。

这位信徒吓一跳:“师父啊,我女儿才八岁。”

禅师说:“没问题,你照着去做吧。”

发布这个消息以后,果然轰动起来了。到这一天,满城空巷,来看看一休禅师怎么来娶这个八岁的妻子。禅师很从容淡定,进来以后就对信徒说:“你把笔墨纸砚拿出来。”就开始写字,很多人来看热闹嘛,一看,禅师这个书法好,就请回去。请回去当然随缘捐一点钱,拿一个箩装着,一天下来,所有的纸都写完了,也装满了很多的钱。

然后禅师就问信徒:“你看看,那些钱够不够你还债?”

信徒说:“够了,可能还有多吧。”

一休禅师就拍拍手说:“那好啦,你的问题解决了,我也不做你的女婿,我要回寺院去了。”

这是用慈悲来处理他人的事情,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情。

欧洲的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件事情。1141年的时候,有一位康纳德国王将沃尔夫公爵围住在韦博图城堡里面,僵持了一个多月。于是这个城堡就抵抗不住了,沃尔夫公爵决定投降,免得无谓地牺牲士兵和老百姓的生命。并且双方都已经谈好条件,某月某日打开城门来受降。但是城堡里面的这些女人就紧急动员起来了,派一个代表去找国王,请求国王能够给她们一个承诺,承诺什么呢?就是保证城堡内的女人和小孩子的安全,并且允许每一个女人随身带走一件珍宝,就只带一件。这位国王还比较宽厚仁慈,他想想也行,答应了,每个女人只带一件珍宝,这个要求也合情合理。等到受降这一天,城门一打开,当然每个妇女带着很多小孩子出来了,但国王发现每一位妇女都走得很辛苦,很吃力,腰都驼了,拿一个大包袱,每个人都好像走路不稳。是什么珍宝?怎么这么重?原来每一块布里面所包的都是这个女人的丈夫,这是她的珍宝了。国王很感动,马上就讲和了,这也是说什么呀?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情。

第二项原则就是六度四摄。观色即空成大智,观空即色成大悲。六度四摄我们都知道了,在处理跟众生关系的时候,菩萨行应该就是修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来广泛地利益众生。在人间行菩萨道,要修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来摄受无量众生,让他们走向解脱。

《心经》上面我们都很熟悉的四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说什么?“色不异空”,是偏重于从自利这个角度来说的。色是指物质,空是指心灵的自由。外在的物质生活无论怎么变化,它不会影响到我的心灵的自由。顺境的时候不贪,逆境的时候不会垂头丧气,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欢喜自在,心灵都能够自由,这是色不异空。通过修行来提升我们的智慧,以此摆脱苦恼。“空不异色”,是侧重于从利他的角度来说,以慈悲心来帮助无量众生,自他一起得到快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指不执著于自利和利他的任何一边,自度、度他,而不执著于度众生之相,这是指观色即空成大智,观空即色成大悲。

4.禅指导灵性生活的智慧

禅指导灵性生活的智慧法则,也是有两项:

第一项安心之法,就是无心。我们都知道达摩祖师找到衣钵传人,这个法怎么传下来都知道,即慧可大师苦求,达摩祖师故意要考验他说:“除非天降红雪了。”

慧可大师就拿戒刀把自己手砍断,血喷出来,染红地上的雪了。他捧着红雪去向祖师求法,这个手断了,还是痛的,就说:“祖师,弟子心不安,乞师与安。”

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大师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

觅心无心,他用功用得很久了。我们现在如果说,你将心来与汝安。你把你的心拿出来,那他有一大堆烦恼心、垃圾心,我的烦恼是什么什么,我的痛苦是什么什么,这是没有修心的基础了。所以说,要安心,内心里面有贪瞋痴的垃圾,不能够达到无心的状态,是不能安心的。我们怎样才能够做到无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上面就有开示观音菩萨怎么成菩萨,怎么开悟,怎么成就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空所空灭。”这里面讲的就是解六结以越三空,离五蕴以超五浊。

先简单地来说,“入流亡所”,我们平时是向外攀缘,看这个花,它是红色、白色,向外攀缘。现在要入流,入空性之流,入自性之流。亡所,消除了能观、所观的二元对立,这个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环境,这种二元对立都消失了,这就是禅的智慧,禅的智慧的作用就在于安心,怎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心安呢?禅的智慧本身就是无心,无心就心安。

你看,“入流亡所”,这个声音本身并没有不变的自性,我们能听的心也不是真实的有。所以,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其实都只是现象的有,自性是空的,缘起无自性。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平时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能够体验到无心,就能够安心,就没有我执烦恼了。这种没有我执烦恼的心,能够随缘应物的心,就是无心。

我们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就是成佛的可能性,从教理上可以讲很多,但是从禅上来说很简单。中国禅宗的五大宗派,沩仰宗是特别容易契入的,对于初参禅的人来说,去参究沩仰宗的公案。如果一个人说,他不懂得沩仰宗,但是他懂临济和曹洞,那是骗人的。临济宗的宗风是最峻烈的,而曹洞宗的功夫是最绵密的,绵绵密密,非常细致,一直把我们这种心与物的二元对立的微细的地方都破除得干干净净。后来的云门宗出现得比较晚一点,度众生的方便也更善巧了。而法眼宗,法眼文益禅师是从先学《华严》来进入的,所以,是禅教融合的,对于有教理基础的人是很相应的。

说个沩仰宗的公案。有位仰山慧寂禅师去向沩山灵佑禅师求法,一顶礼以后,沩山灵佑禅师就问他:“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当然,禅宗的机锋,你可以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出世间的机锋的角度来看。世俗的角度来看就是说,你是哪个师父给你剃度的?但是,当然沩山禅师不是问这个了。

仰山智慧也很高明,他马上就回答:“我是有主沙弥。”

同类推荐
  •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哲理是从点滴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只有用心去洞悉,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成功与成长的价值。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我们微小的瞳孔映照着广阔的世界,我们有限的人生蕴涵着无限的哲理。
  • 男人40岁以后的精彩生活

    男人40岁以后的精彩生活

    用理想点燃男人生命中的那盏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生目标。男人成功,从40岁以后开始,40岁以后男人事业有成的金科玉律,40岁以后男人的野“性”追求,别让事业偷走了快乐,在休闲中享受生活。
  • 中学生要懂得的100个人生哲理

    中学生要懂得的100个人生哲理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也正是人的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本书收集了许多蕴涵哲理的小故事,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小故事能够激发你的灵感,涤荡你的心灵,丰富你的经验,升华你的人生,是中学生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盏指路明灯!
  • 人脉掌控术

    人脉掌控术

    最简单,最神奇,最有效,最实用,全世界高端人士都在用的人脉圣经。练就瞬间攻心术,成为社交中的王者。爬山,要懂山性;游泳,要懂水性;做人,就要懂人性。只有掌握厂他人心理运行的轨迹,才能轻松走进他人内心。打造自己的入脉关系网。神奇的心理术,我们不可不知!
  • 魔鬼躲在细节里:稳居职场高峰的细节宝典

    魔鬼躲在细节里:稳居职场高峰的细节宝典

    本书提供的四十二个细节,创新地提取了成功者身上的闪光点,加入了许多有突破性的观点,告诉你怎样从生活中旁人料想不到的环节出发,突破现有的工作困境、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想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的追求成长和卓越,希望你能够在阅读本书的建议后获得启示,并且运用到工作中,提升自我,最后破茧而出,立于成功之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祸国猫妃

    祸国猫妃

    她是天地劫难,可是帝王却把她当心头朱砂。
  • 地球神时代

    地球神时代

    当世界末日来临当人类无法抵抗当神的时代到来人类是否还是地球霸主或者人类还能否存在
  • 侠踪萍影录

    侠踪萍影录

    大道三千,道亦使然。浮萍剑客,练剑、成剑、舍剑。飞蝗蝇虫总是熙扰。无剑怎成剑?有剑怎成剑?柳浮萍如同浮萍。漂泊、放荡、又极有规矩。
  • 天之外

    天之外

    一个一出生就克死兄弟的天煞孤星。一个被仙宗认定为天之弃子的少年。如何靠着身上的天外之物,走上逆天改命的强者之路。当他再重回天外时,等着他的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妙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天之外的世界!
  • 重生之再遇冰山

    重生之再遇冰山

    她被诊断活不过二十,无所谓,反正人生没什么遗憾。可是原本想二十安稳死去,人生却半路杀出一座大冰山。等等……这真是外界传言中的冰山?!她嘴角抽搐看着眼前装可怜,撒娇打滚无所不用的无赖,顿觉世界欺骗了自己。好吧,看在他为自己做了这么多的份上,她就无私为某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捐献心脏吧。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她的心脏竟然刚好能用。而在她闭上眼睛下一瞬间,熟悉又陌生的天花板……神马鬼情况?!
  • 秦汉之建国路

    秦汉之建国路

    萧何、曹参已经缒墙而出。穿越到秦末乱世,成为了刘邦的侄儿刘辟非,马上却要面临被逮捕的命运。他巧舌如簧,他胆大坚毅,他用兵如神,热烈拥抱乱世的到来!刘邦:辟非,吾之左膀,汉之右臂。郦食其:小刘将军虽然没有我会说,但胆子比我大。韩信:吾善用水,独羡慕小刘将军火攻之术。
  • 都市之傲世战神

    都市之傲世战神

    人可负我,但因果不负!这一世,他归来,便是巅峰无敌!
  • 狂战星野

    狂战星野

    异世的大陆,人人拥有一种名叫龙魂的灵魂体。然而一场战争,打破了星野大陆人们平静的生活。异世的主角,痛失双亲,遭众人唾骂,忍辱负重,踏上那黑暗的未来。然而亲情与朋友,利益与窘迫,他到底该如何选择。让我们一起叱诧风云,看着异世的万般变化。
  • 小丑的谢幕

    小丑的谢幕

    有时候打败自己的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被现实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