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600000035

第35章 净心行善法无高下分(1)

日面佛月面佛,如虚空闪电,了不可得!何须柳毅传书信,洞庭春水早满潮。俞道婆悟一个无位真人,这无相无作的威力,劈开华山,直达峰顶,始知流水落花,千年万年,满山花枝披红戴绿。《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无相第一义,无自无弛作;因缘本自有,无自无他作。

法性本无性,第一义空如;诸有本有法,三假集假有。

无无谛实无,寂灭第一空;诸法因缘有,有无义如是。

有无本自二,譬若牛二角;照解见无二,二谛常不即。

解心见不二,求二不可得;非谓二谛一,非二何可得。

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

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华;如影三手无,因缘故诳有。

幻化见幻化,众生名幻谛;幻师见幻法,谛实则皆无。

名为诸佛观,菩萨观亦然。

万物皆依缘假合存在,无有真实,凡有名相皆假,身心感受皆假,诸法权巧设立,幻化亦假,所以《金刚经》才反复剖解无自无他,无法无相,引导吾人通达幻法,入第一义谛。

世奇首座是成都人。他四处云游参访,后来到龙门佛眼的门下为徒。

一天,世奇闲坐无事,不觉瞌睡起来。忽然间,响起一片蛙鸣,世奇被惊醒,误以为是寺中的打板声,于是急急忙忙奔向斋堂。到了斋堂,才知道自己把蛙鸣当成了板声。

世奇到方丈室去参谒佛眼,佛眼刚要对他指示,世奇挥手止住道:“师父不必说,让弟子自己去看。”他呈上一偈:

梦中闻板声,醒后蛤蟆啼;

蛤蟆与板声,山岳一时齐。

世奇得悟之后,更加用功修习。佛眼十分器重他,要提拔他,但世奇坚辞不肯,表示自己愿意服弟子之劳,不为人师。佛眼对他的谦卑很赞赏,曾用一首偈赞美他:

有道只因频退步,谦和原自惯回光;

不知已在青霄上,还将自身众中藏。

世奇到了晚年时,在众人请求下,才领众修行。在最后一次讲法,他说了一偈:

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诸法空;

诸法我心无别样,只在如今—念中。

他问众僧:“你们说是哪一念?”众僧都回答不出,世奇喝一声即逝去。

世奇首座闻蛙鸣得悟,蛤蟆板声无别样,都是假合不真,泯绝诸法妄相,一念我法撒尽,万法我心,只在一念。吾人于热恼浊恶的缘境,如盲人摸象,焉知实相全体?一念不生我相,心空及第,喧默动止,来去作灭,我心诸法只同一样。学佛修行,把握一念清明即一念佛,一日安定无乱即日面佛,从一念持续到昼夜六时,念念如清珠投水,这一日的修行,即圆满一日的净土。我提出“一日的修行”,让大家也能领会一点,心意澄清,涅槃寂乐的法味。

(一)少看少听眼目明。

(二)少言少论耳根净。

(三)少思少虑心境闲。

(四)少执少求甘露门。

我们要深解《金刚经》的般若微妙,先从减少欲望起步,由“止”到“观”,再入实相空无的法界,不昧圣凡因果,不落野狐活计。佛陀肯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宝,如大鉴禅师言:

身喻世界,人我喻山,烦恼喻矿,佛性喻金,智慧喻工匠,精进猛勇喻錾凿。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烦恼矿,烦恼矿中有佛性宝,佛性宝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凿破人我山,见烦恼矿,以觉悟火烹链,见自金刚佛性。

我们要见自金刚佛性,要借般若工匠,凿破人我山,悟解人人有个佛性宝,发勇猛精勤心,持续地錾凿,才能令金刚宝出头放光。

禅和子至少要虚心随师学习十年,得个人手处,才有资格游方参学。

一天,天王禅师参访南隐禅师。天王已随侍老师十年,并领众修行,上堂说法。碰巧此时阴雨连绵,天王穿着木屐放下雨伞,入室向南隐禅师问讯顶礼毕,正要开口问法,南隐问道:“我想你已把木屐留在门廊边了,只是想问你的雨伞究竟是放在木屐的右边还是左边。”

天王汗颜惭愧,一时无言以对。他知道自己尚未达到念念皆禅的境界。于是他拜南隐为师,在他的身边随侍奉承,经过六年的岁月,才把握到念念分明,得到禅心的要旨。

我们的心念追逐根尘妄境,白天黑夜掉举无明,谈开悟见性,就像觅世求兔角,缘木求水鱼一样。天王禅师为了不知道雨伞究竟放在木屐的左边或右边,甘心承事南隐,六年苦行,最后领会悟道不在过十万亿佛土,是活在现前,念念清楚。

禅门中,搬柴运水,穿衣吃饭,语默动止,乃至横眉竖目,平常日用事,皆是悟道的机缘。《金刚经》也是从“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般身边事,启开般若无上妙法,展现六度波罗蜜炯炯明照的本地风光。

此分虽言佛陀“无有少法可得”,实乃佛已自净无垢,伏诸妄想分别。吾等凡夫,未臻无为法境地,不可拨无因果,自断慧命之根。应以般若为眼,明识正法,依法入径,口诵心行,通达成佛大道。在《大方广宝箧经》卷中,为我们验证何谓佛法:

甘露法者,是名佛法。安隐法者,是名佛法。无戏论法,是名佛法。无过恶法,是名佛法。无结使法,是名佛法。无怖畏法,是名佛法。无分别法,是名佛法。不执自他法,是名佛法。无讥呵法,是名佛法。作舍,作依归,作洲渚,作守护法,是名佛法。自净无垢照明之法,是名佛法。无诸妄想善调伏法,是名例法。善教善导随宜之法,是名佛法。自说说他法,是名佛法。如法调伏诸外道法,是名佛法。降诸魔法,是名佛法。断生死流法,是名佛法。

正道法是名佛法,正流入故。三昧法是名佛法,究竟寂静故。智慧法是名佛法,贯穿诸圣解脱法故。真谛法是名佛法,无忿恚故。诸辩法是名佛法,法辞及义,乐说无滞故。明了无常苦无我法是名佛法,呵毁一切诸有为故。空法是名佛法,降伏一切诸外道故。寂静法是名佛法,趣涅槃故。波罗蜜法是名佛法,至彼岸故。方便法是名佛法,善摄取故。慈法是名佛法,无过智故。悲法是名佛法,无逼切故。喜法是名佛法,灭不喜故。舍法是名佛法,所作办故。禅法是名佛法,灭骄慢故。不断三宝法是名佛法,发菩提心故。一切安乐无苦恼法是名佛法,不求诸有故。

以法为洲为渚,为护为舍,息去戏论,灭自他假相,明了苦空无常无我的实谛,以此照明自心。心寂静安隐故,勘破浮生事,时人竞向白云深处去,眼前杏花黄鸟吟诵千章,山光潭影随处栖身。

习题:

1.须菩提为什么肯定佛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

2.习行般若波罗蜜,有何功德?

3.“无有少法可得”,此句有何含意?

4.什么是一日的修行?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①

【原典】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②,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③,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译文】

其次,须菩提!人不分贤愚圣凡,其真如菩提绝对平等的,没有高下的分别,所以才名为无上正等正觉。只要众生不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妄想分别,去修持一切善法,那么即可悟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所谓的善法,也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怎能执为实有?修一切善法,不可著相,善法之名,不过是随顺世俗事相而言。

【注释】

①说明一切法性本来平等,无有高下,故一一法皆不可分别执著。以此平等清净心,不著人、我、众生、寿者四相,而修一切善法,便契真如法性,照见本来面日,而得无上正等正觉。

②法平等有二义:(一)法相缘起平等,比如说,此法生起,必以彼法为助缘;此法为主,彼法为伴,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若彼法生起,则又有另一个法为伴,如此主伴因缘,重重无尽,互为主伴,如此看来,岂不平等?(二)法性普遍平等,即指二空般若智所显出的真如实相,法尔天然,普遍平等。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本来就没有高下胜劣之相,由此更显出法法平等的实义。

③善法:指合乎于“善”的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五戒、十善为世间的的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的善法,两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

【讲话】

前分说佛陀所证得的无上菩提,实“无有少法可得”,此分再深入释解“无有少法可得”的缘故,乃为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其真性一同,平等无异,并无高下的分别。此分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与十七分所言的此法“无实无虚”,同为阐发人人本具的平等理体。

一、平等法性远离四相。

二、修一切善心无善法。

佛陀于前分说“无有少法可得”之理,此理甚深玄妙,恐有人心生怖畏,妄起俱空谬见,因此再明示法身菩提,实相妙法,上与十方三世诸佛“平”,下与九界众生“等”,所以菩提无上心法,为平等无异。由其平等故,虽然诸佛于俗谛的差别事相上,高于其他九法界的一切众生,但在菩提心法中,无有诸佛众生高下的分别呢!

一、平等法性远离四相

何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即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诸佛贤圣,凡夫阐提,个个于真如自性之法,在圣不增,处凡不减,故日平等,既是平等,又何有高下之别?佛陀以平等本体,直示吾人应不生高下的妄想执著,自尊自重,返求一个与诸佛平等无二的真如自性。僧肇法师说:

明此法身菩提,在六道中亦不减下,在诸佛心中亦不增高,是名平等无上菩提。

黄檗禅师说:

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睐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恒河沙劫,终不能得阿耨菩提。

佛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演绎述解,此真如菩提,就像真金宝珠,众生与诸佛,人人无欠无缺,只是众生被无明、烦恼所障蔽,如佛性宝沉泥布尘,不得出头放光,既是佛性宝人人本有,诸佛只是证得此平等理体,原无失落,何有所得,因此佛于无上菩提“无有少法可得”。

报慈院的慧朗禅师说:“三世诸佛,历代贤圣,都只为一件大事而在这世上出现,并不断地向世人传递、宣说。你们明白吗?要是不明白,那么想让你们明白也不容易。”

有一僧问:“那一件大事是什么?”慧朗说:“难道你听来的传言是错的?”僧答:“这样说,我就不再怀疑了。”慧朗说:“可惜你一翳蔽目。”

又一僧问:“什么是学生的眼睛?”慧朗说:“不能再撒沙了。”

有个和尚出来说:“听说三世诸佛都只是个传话的人,那么传的是什么话呢?”慧朗说:“听!”那和尚听了一会儿,什么也没听见,就问:“听什么?”慧朗说:“你不是钟子期。”

佛陀再三告诫我们不要再撒沙了,度生时无我等见相,要通达无我,才名为真实菩萨;于佛身相及万千诸法,不起贪著;于严土熟生,得菩提华果,心平等无住。《金刚经》的每一分,就像慧朗禅师的苦心,要吾等不论沙尘金屑,都是一翳蔽目,不能见如来。明朝憨山大师的《德清法语》说:

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智,生死难出。然此般若,非向外别求,即是吾人自心之本体,本自具足。故今修行,但求自心,更不别寻枝叶。佛祖教人,只是返求息心,故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以我自心,元是般若光明,本来无物,但因一念之迷,故日用而不知,但知有此幻妄之假我,即不知有本来常住法身。即今要悟本来法身,即就日用现前,六根门头,起心动念执著我处,当下照破,本来无我。无我则无人,无人则了无众生。众生既空,则生死根绝,生死既脱,则无寿命。是则四相既除,一心无寄,岂非无住之妙行乎!

一念成迷,日用同起共眠而不知,向外妄求神通妙用,不求除四相了自心。佛陀以平等之法,显露此法人人本有,此平等二字,乃三世诸佛出世之本怀,亦为此《金刚经》之教眼。

同类推荐
  • 静心里,都有最美的风景

    静心里,都有最美的风景

    心不静,路上再美的风景也不能愉悦心灵;心若静,处处是美景。本书以此为主线,通过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了悟,集以散淡智慧的文字,通俗深刻的故事,传达乐观向上的生活理念和工作方式,让读者学会静心应对紧张生活、焦躁心态、工作不顺及人生起落。
  • 满手的好事:星云大师的人生锦囊

    满手的好事:星云大师的人生锦囊

    俗语说“人死留名,树死留皮”,到世间走了一趟,你是否曾想过,我能为世间留下一些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就像能源藏在海底,藏在深山里,需要开发才能显现出来。我们对于世上的知识、财富、爱情等多期望能够成全。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成功的意义是什么?快乐是人人一致的希望,却常常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产生烦恼。星云大师从过尽千帆的阅历中,凝练箴言法语,不怨天尤人、不邪见妄动,给生活忙碌时而迷惘的现代人指引正途。
  • 睿智一生的智慧背囊

    睿智一生的智慧背囊

    为了弥补青少年在人生智慧教育方面的不足,给他们健康顺利地成长提供一份全方位的指南,帮助他们及早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编者编写了这本《睿智一生的智慧背囊》。在面临挑战、遭遇挫折和感到无望时,能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找到成功的方法;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能从中获得指引。
  • 左手宽心右手舍得

    左手宽心右手舍得

    繁华浮世,歌舞升平,尘世间的诱惑太迷人,人们原本善良纯净的初心轻易就被污染。也许在那些凉如水的夜里你会做一段沉思,醒悟到那些已得到和已失去,短暂地回归真我。于是也就在顿悟之时,获得了一次身心的洗礼,领略到禅的独特魅力,懂得宽心与舍得的处世真谛。
  • 好口碑·得天下

    好口碑·得天下

    好口碑是个人信用的金招牌,可以在人生途中助你一臂之力;好口碑是事业发展的通行证,能够在成功路上让你事半功倍。全书共分十一章,第一章讲述口碑对人生的重要影响,以帮助读者认识好口碑的重要意义;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从端正品行、吃亏是福、克服私欲、展示自我、勤奋实干五方面讲述怎样树立自己的好口碑,告诉读者很多简单易行的树立好口碑的方法与技巧;第七至第十一章,分别从从交际、爱情、职场、商场四个方面教给读者如何利用口碑,推进自己的事业,创造完美的生活。本书思维新颖丰富,对人极富启迪。
热门推荐
  • 大皇帝陛下

    大皇帝陛下

    本作基于《全面战争》的三国MOD和三国志系列策略游戏创作而成,属于架空历史类游戏小说。那一段华夏乱世中,一个原本无欲无求的村野傻蛋被历史的车轮一步步推向皇权大位的故事……本书群号492276549,欢迎加入(初步构思,随着故事的展开,可能会加入同时代的罗马和玛雅文明的东东。)
  • 软饭吃着是真香

    软饭吃着是真香

    "大佬,请问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女人。""大佬果然是大佬......"
  • 合租室友太霸道

    合租室友太霸道

    女主江小仙和男主季晓的合租故事……男主时而霸道时而甜你是喜欢霸道总裁型还是奶狗型?我们男主季晓都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若有命

    人生若有命

    19岁离家,20岁崭露头角,21岁结识3位生死与共的兄弟成为万人之上的战王,22岁人走茶凉。回归故里,易方本想循规蹈矩的生活,但是他知道命运不会允许他这样平凡的。这个故事因他们开始,也必须由他们亲手结束……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梦归云梦泽

    梦归云梦泽

    云梦泽上古尊神东皇太一,尊后黄龙共历万年之劫。厚土泽伏羲女娲意外遭难,人间与云梦泽的通道受到损害,云梦泽仙境不稳,仙气四散,境内万物生存岌岌可危。帝俊暂代境内事务,四大古族临危受命,在各界寻找尊神尊后。多事之秋,白虎族新族长白秦降生,同一日,族长白荻仙逝。那一日,原本不稳的仙境,顷刻间劳如磐石,原本四散的仙气顿时凝固,化成龙形,涌入云梦泽北部,白虎族族内顿时仙气充裕,灵气暴涨,大部分族人受不了暴走的仙气四散逃命,一时间,白虎族境内宛如战乱四起,有人为之疯狂,有人为之丧命。一日后,白虎族族长白秦丢失……危机四伏,云梦泽还能隐于世外,安然无恙吗?一场祭祀,我看到族谱挂轴上的祖先看书吃茶好不惬意……一场梦境,我与先人与古画相遇,可爱跳脱的祖祖竟把带我带到云梦泽的上古桃源……云梦泽古桃源,万年前的归宿,我该从哪里哪里找回记忆与力量,守护族人……
  • 我被强塞进异世界的故事

    我被强塞进异世界的故事

    刚踏入社会的湛蓝,竟被一群大汉强行塞进一个濒临崩坏的异世界。湛蓝(渣兰):我只是个打工仔,你们让我穿越异界当勇士神马的,太难为我了吧!!!
  • 镜理

    镜理

    一个谎言,背叛的交织故事,一个价值观的强烈碰撞,一个起起伏伏的人生。什么才是最可靠的证据?一场推理与辩论的舞台,欢迎你,谢谢。
  • 强者归一

    强者归一

    人体是一座宝贵财富,有着无尽潜力。在这科技见长的星球,凡人亦可以翻山倒海。一个有不凡心思之富家子弟,偶然的机遇,走上强者之路的艰辛历程从而达到传说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