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600000032

第32章 解脱真性无法可说分(1)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①

【原典】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②’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③”

尔时,慧命④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⑤

【译文】

“须菩提!你不要认为我有这样的意念:‘我当有所说法。’你不可有如此生心动念。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的念头,那是毁谤佛陀,因为他不能了解我所说之故。

“须菩提!一切言说是开启众生本具的真如自性,为了祛除众生妄念,随机化度,随缘而说,何来有法?这种种言声的说法,也只是一时的方便言语,暂且给它一个‘说法’的假名。”

这时候,深具智慧的须菩提了解佛陀的深意,但又怕末世众生听闻无法可说,无说法者,这番言语,狐疑不信,于是,便请问佛陀道:“佛陀!将来的众生听了您今日‘无说而说’的妙义之后,能生起信心吗?”

佛陀当下便釜底抽薪,破除弟子们对怫与众生们的分别见,说:“须菩提!他们既不是众生,也不能说不是众生。为什么呢?就法性空寂而言,他们也是佛,是尚未了悟真理的佛。佛也是众生,是已悟道的众生。但是,又不能不称之为众生,因为他们虽已经听闻佛法,生起信心,但还未能悟道,所以于事相上说,称他们为众生。须菩提!从真如本性上来说,众生即佛,原来没有什么众生不众生的,‘众生’也只是一时的假名而已。”

【注释】

①此经始终要破除人们所执的见相,前分关于佛身的见相已破除,此分更欲深入破除佛语的见相。所以,佛陀一再为众生解粘去缚,破其执见及所知诸障,希望众生能随说随泯,悟入般若妙境。“法无所说,所说非法”的用意,即在于此。

②佛陀说法,无非是应机而谈,随机而说,众生听声音、看到文字,就以为佛陀在说法。其实,从法身理体之处来看,哪里有可说的法、能说的人?

③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无法可说,是因为法本具不可说,法自证不可说,是顺真谛而言;“说法者”,是如来顺俗谛而言;“是名说法”,是如来即俗即真,即空即有,顺中道第一义谛而言。

④慧命:法身以智慧为命,须菩提已能深解般若大法,能担如来慧命家业。另一层含意,佛教尊称长老、比丘为慧命,表示道德智慧圆满,所以言“慧命须菩提”。

⑤在未来世间的众生,若能闻是法而生信心,就表示他能信般若,即信自心,自心即佛,那他就是佛。只是因为他惑业未尽,相好未全具,所以虽是圣人之心,尚且还局限于凡夫之相里面,所以说“非不众生”。这圣性众生,实已非凡夫之众生,正因为他已悟达实相空理,终要成佛作祖的,所以说“众生众生”之名,只是短暂称呼的假名而已。

【讲话】

前分关于佛身(圆满报身)的见相已破除,此分更深入破除佛语的见相。《金刚经》始终以空去声色耳闻的见相为主题,二十分破“佛相”有为的诸相,把一个朗净平等,人人本具的法身佛,满盘托出。二十一分再破“法相”,以真性无法可说,非言语可到,佛陀四十九年说法,不过遇缘即施,缘散即寂,未著一字一言之相。

一、随缘说法不著法相

二、闻法无住假名众生

佛陀告诫须菩提,不可起心动念,将谓如来有所说法,因为佛所说之法,无非对症发药,原无定相,不过去众生执著之病也,佛并无动念说法之相。

一、随缘说法不著法相

佛陀教示大众,莫作是念,作念者,所谓起心动意同作,明记不忘为念。即是要吾人明白,不可起心动念,佛有所说法。在第六分中,佛陀要吾人“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空去法非法相,今再上一层楼,要人连佛陀有说法的念头,都不可生起住著。

佛陀临入涅槃时,文殊菩萨请佛住世,再转法轮。佛陀喝斥文殊一句:“我四十九年住世,不曾一字与人,你请我再转法轮,是生心动念我转法轮之相!”

前文(第十七分)说过,菩萨远离我等四相,通达无我法者,谓真是菩萨。菩萨已无我法之相,佛陀又哪里会住著于“有所说法”呢?因此佛陀才会说,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深解如来说法的旨趣。禅门中有一首偈语: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

若要纸上谈人我,笔影蘸干洞庭湖。

佛陀临涅槃之际,喝斥文殊菩萨,不可有佛陀转法轮之相,于《金刚经》中,也同样一番婆心,要与会大众,乃至末世众生,若作是念,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临济录》说:

道流!即今目前孤明历历地听者,此人处处不滞,通贯十方,三界自在,入一切境差别,不能回换。一刹那间,透入法界,逢佛说佛,逢祖说祖,逢罗汉说罗汉,逢饿鬼说饿鬼,向一切处,游履国土,教化众生,未曾离一念,随处清净,光透十方,万法一如。

若有人出来,问我求佛,我即应清净境出;有人问我菩萨,我即应慈悲境出;有人问我菩提,我即应净妙境出;有人间我涅槃,我即应寂静境出。境即万般差别,人即不别;所以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佛陀三界自在,处处不滞,游化国土,教化有情,随处清净,应物现形,如水中月,而月体光透十方,无一切境界差别。

有一个姓张的儒生,他博览古今经论,无所不懂,时人称他“张百懂”。有一次他去拜见洛京南院和尚。和尚问他:“你叫张百懂吗?”张百懂谦虚地说:“惭愧!”南院和尚用手指在空中画了一杠,问他:“这你懂吗?”张百懂茫然的答道:“我不懂。”南院和尚说:“一你都不懂,哪里来的百懂?”

博览古今学问,懂得纸上知解,心地一如之法,非世间的见闻觉知可以思议,如南院和尚的手指一划,当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哪里是恒河沙数的思维能及的?

“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此三连句,是三谛之理。

“说法者”,如来现身说法,无非应机施设,皆是向无色相处现色相,而于无言说中示言说。言说法者,原是如来顺俗谛也。

“无法可说”,真如法体,哪里是可以言诠道尽呢?如来说法,为治众生妄想执著之病,无有一定空有之法,若众生病除,则药亦应弃,如来心无所住说法之相。此为顺真谛之说。

“是名说法”,如来即俗即真,即空即有,顺中道第一义谛。谓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正是四十九年,不曾说着一字也。

佛陀要吾人,深解终日说法,心无所住的般若奥义,已成就福慧庄严的佛陀,说法时,如空潭现月,心无动摇生念,同时也教示吾人在听受读诵《金刚经》,为他人说,亦不可住著“一切世间,人天所应尊敬供养”。住著有说法相,即为谤佛,心起法有高低,动念应受尊敬供养,则是背道而驰,不能解如来所说。

有个法师来见大珠和尚说:“我想问个问题,你能回答吗?”大珠说:“深潭月影,任意琢磨。”法师就问:“什么是佛?”大珠答:“清潭对面,不是佛是谁?”众人听了都茫然不解。法师又问:“请问大师讲什么法来度人?”大珠说:“我没有一法可度人。”法师说:“禅师们全是谈空说妙。”大珠反问他:“那么大德是说什么法度人呢?”法师说:“我讲《金刚经》。”大珠问:“这经是谁说的?”法师生气说道:“你存心戏弄我,谁不知道这是佛说的?”大珠说:“如果说如来有所说法,这就是诽谤了佛,是不了解佛的心意。如果说这经不是佛说的,那又是诽谤了经,请大德解释解释。”法师茫然失措。

大珠和尚无一法可以度人,是深解佛的心意,诸佛经教不过是揩拭吾人心窗的布,让众生看到自家的种种宝物,心窗明净,何须破布再障蔽景像?

佛陀一再护念咐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行者,要空去众生相,佛身相,说法相等,皆是要吾人做个“不受惑”的自在人,返归本心,度尽恒沙界妄想的自性众生,不被佛相、法相所缚,如是降伏其心,即见明晃光洁的法身如来。

《金刚经》像一把镰刀,割去心田里的杂草,为我们整出平坦的田地,播下菩提心种,导引般若的清泉,结无漏的华果。《金刚经》要我们息诸外缘,心不住桐,不再抛家散走,自身即有佛的清净境,菩萨的慈悲心,涅槃的寂静乐。涅槃不在他生,更不在别处,觅即不得,当下即是。

以柔和自安,以戒法自净;

以平等自在,以寂灭自乐。

天童咸杰禅师是福州人,其母夜梦一个老僧走进屋而生了他。他自幼聪明颖悟,长大后出家为僧。天童四处游方,遍访丛林山岭的大德,不畏路途艰辛。后来他去参谒应庵禅师,他屡次遭受应庵的棒打呵斥,仍是安然无嗔,精进向道。

一天,应庵问他:“什么是正法眼?”他答道:“破沙盆。”应庵听了很高兴。于是送给他一首偈:

彻悟投机句,当阳廓顶门。

相随已四载,诘问洞无痕。

虽未付钵袋,气宇吞乾坤。

却把正法眼,叫作破沙盆。

天童有一次上堂对众僧说:“金峰和尚曾说过,二十年前,他有老婆心,二十年后,他无老婆心。当时就有人问金峰,什么是二十年前有老婆心?金峰说,问凡答凡,问圣答圣。又有人问金峰,什么是二十年后无老婆心?金峰说,问凡不答凡,问圣不答圣。”

天童讲到这里又说:“要是我,就和金峰不一样,我听到这样问答,就冷笑两声。金峰老汉要是听见了,就不会入圣凡窠臼。”

同类推荐
  • 培养青少年学习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学习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哲理小品外国卷

    哲理小品外国卷

    本书精选的外国哲理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真谛,其中的智慧既可以帮助人们去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开拓潜力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开拓潜力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任务就是成长的机会

    任务就是成长的机会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任务,如何才能把握机会,如何才能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在本书中,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大量的实例展示,向我们指出了详尽的办法与操作步骤。抓住成长的每一步,就在此中。
  • 你为什么想不到

    你为什么想不到

    《你为什么想不到:打造不可替代的自己》为美国执业心理医师玛德莲·赫克所作。全书分为11章,每一章均以“盲点”和“策略”两部分揭示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的十大思考及生活盲点,深入剖析了盲点产生的原因并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消除盲点的策略。
热门推荐
  • 她来自异乡

    她来自异乡

    本文讲的是八岁的女孩经历了家庭破碎,异族侵略,不得不踏上复兴家族的道路,与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孩发生的爱情故事,文中波澜起伏,遇到了重重困难,两个人相互依靠,共同阻击!
  • 你是我的小女仆

    你是我的小女仆

    “你只不过就是给伯爵大人打杂的小女仆,你有什么资格和我这个公主比拼!”安潇潇掐着水儿的脖子,“你要是再敢接近我的伯爵,我让你死无全尸!”水儿说,“你要是不让我靠近他,你让我怎么打杂啊。”“那你就去死吧!”安潇潇拔出手枪,“去死吧你!”“住手!”端木松挡在水儿前面,手臂中弹,“水儿,你没事吧。”“我没事,伯爵......我们分开吧,这样我可能真的会离开的。”“你是我的小女仆,我不允许你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老师宠溺爱

    霸道老师宠溺爱

    她沫芷晴的身庭条件虽然好,但毕业后想找份工作,却又不知道找什么工作。自己喜欢小孩子,就选择了当幼儿园的老师。可,她没想到的事,自己竟然惹上他。原来他的身份是……
  • 当代女人的婚姻

    当代女人的婚姻

    婚姻里的两人最初都是奔着幸福去的,往往结局却让人痛心不已。婚姻中的女人是最可怜的付出未必有回报。女人最后一刻才知道。在这个世上,已无依无靠,只能自食其力。存活!
  • 漫威之神级治疗师

    漫威之神级治疗师

    塞缪尔眼中的漫威世界是这样的:顶着最脆的血皮,挨着最毒的打。塞缪尔:这个世界的超级英雄都很强。强就强在他们都很坚强。作为唯一的治疗师,塞缪尔决定扛起自己的使命,骨折不要怕,吐血不用愁!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再给你缝回去就是了!区区致命伤!不在话下!偶尔闲着了,治疗师也是可以上场打打架的!更别说他的真实身份超强的,他可以一个打十个!漫威众: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员请撤离,非战斗人员请撤离!说的就是你!请撤离!塞缪尔:我不!求助!治疗师总往boss面前跑,怎么办,在线等,急!
  • 三个影子

    三个影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从生下来一直陪伴自己,直到死去。世界上有一个人没有影子。不幸的尤朵拉没有自己的影子,六岁那年她的影子突然消失了,于是她成了在普通人眼中的怪物,没有影子的怪物。尤朵拉每天躲在黑暗的屋子里不敢出门,她受不了别人见到她就躲闪的样子和指指点点的眼神。却期待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最终,他的父亲赫尔多伯爵认为她是不详的人,抛弃了她。尤朵拉从那以后再也没见过人类。直到十年之后的某一天。尤朵拉,可爱的,美好的赠礼的意思。
  • 幻梦之灵魅

    幻梦之灵魅

    “浮生若梦,梦溯三千,三千有你,吾甚幸矣。”
  • 终须忘记

    终须忘记

    苏了了,苏炳,沈博年,Roy,王一佳,高磊,李旦等等,男男女女相爱分离,所有人都期待对方是自己的唯一,可是有谁做到了。承诺那么多。到最后都是镜花水月,所有人的幸福,究竟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