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600000001

第1章 法会启建因缘分

法会因由分第一①

【原典】

如是我闻:②

一时,佛在舍卫国③祇树给孤独园④,与大比丘⑤众千二百五十人⑥俱。

尔时,世尊⑦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⑧。于其城中次第乞⑨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

《金刚般若》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到佛陀这样说的:

那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随侍左右。

有一天,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佛陀穿上袈裟,拿着饭钵,带领着弟子们走进舍卫城去乞食。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挨家挨户地托钵,乞食后,回到给孤独园中,吃过饭后,佛陀将衣、钵收拾好,洗净了双足,铺好座位便盘腿静坐。

【注释】

①本分是叙述此经启建缘由,祇园法会由此揭开序幕。发起这个法会的主因,是如来在穿衣吃饭处,显示般若的妙趣,以宣说此经,令众生都能在口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间,去体会般若的生活。

这次法会的因由已具备了六种成就:一、大众对佛法的信心已建立——信成就;二、大众都已具备听闻佛法的资粮——闻成就;三、讲说的时机也最为确当——时成就;四、讲经的处所是非常的适合——处成就;五、说法主佛陀正欢喜宣讲——主成就;六、听众都全部集合到齐——众成就。

②如是我闻:为经典之开头语。佛陀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阿难阐述其一生所说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佛陀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众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佛陀的言行。

③舍卫国:本为北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别于南憍萨罗国,故以都城代称。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产胜物,故称闻物国。

④祇树给孤独园:指祇陀太子布施树林,给孤独长者布施黄金买园,共立精舍,请佛陀及比丘僧众在此办道修行,又称祇园精舍。

⑤比丘:乃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比丘有三义:一、乞士,上乞诸佛之法,以养慧命;下乞众生之食,以滋色身。二、破恶,出家能破烦恼恶法。三、怖魔,出家趣向光明正道,能令邪魔怖畏。

⑥千二百五十人:即常追随在佛陀左右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他们分别是:佛陀度三迦叶,即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及其随众等一千人;又度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人;更度耶舍长者之子共五十人,计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些人最初修持外道法门,但徒劳无功,不能解脱,直到遇见佛陀,才证得圣果。为了报答佛恩,便发愿常相随待佛陀左右,帮忙佛陀弘法利生,也是佛门中所谓的“常随众”。

⑦世尊:如来十号之一。即为世间所尊重者,亦指世界中之最尊贵者。如来的十号,即一、如来,如如不动,而来人间度化众生;二、应供,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三、正遍知,正确遍知诸法之理;四、明行足,神通广大;五、善逝,扰言“好去”,即入无余涅槃,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六、世间解,一切有情、非有情事相无不了解;七、无上士,在一切众生中,佛为至上,再没有比他更高的;八、调御丈夫,善于教化、调顺众生;九、天人师,人、天的导师;十、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⑧乞食:又作分卫、托钵、行乞等。系十二头陀行之一。其原始意义有二,即一、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为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田的机会。

⑨次第乞:指佛心平等,不择贫富,不拣净秽,不受别请,挨户次第依序行乞。托钵不超过七家,以乞满一钵为准。若乞不满钵,亦须归去,不可超过规定的时间。

【讲话】

这一分所讲的是佛陀演说般若法会的因缘。从如是我闻到佛陀入舍卫大城乞食……洗足已,敷座而坐。看起来和一般人一样的去来行住、穿衣吃饭,日用家常生活无异,为什么却以此经文来揭开甚深般若一会的序幕呢?我分四点分别讲说它的内涵和意趣!

一、六成就的重要

二、如是我闻的我

三、一时师资合会

四、生活即是六度

这四点是了解启建“金刚法会”因缘的眼目,也是般若妙用无穷的流露。经典上说:“见因缘法,即见佛。”若能由此信解法会因缘,那么入般若室,得般若珍宝,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一、六成就的重要

成就的意思是因缘果熟。就像世间的人事物的成就,其中的每一个因缘都不可或缺。比如:一个人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这过程必须有父母养护、师长教导,乃至各行各业供应衣食住行的因缘等等,一个人才可能平安健康的长大。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也是一样,要具足土壤、空气、养分、露水等因缘条件,才可以从一粒种子长成绿荫遮天的大树。因此世间的人事物都离不开彼此因缘依存的成就,更何况出世间的佛法呢?佛陀每每在宣讲法音妙谛时,首先必须具备六种因缘的成就,哪六种成就?

信成就——大众对闻法的信心已经建立了。(如是)

闻成就—一大众都已具备闻法的福德资粮。(我闻)

时成就——讲说的时节因缘已经成熟。(一时)

主成就——说法主正欢喜地演说妙法。(佛)

处成就——法会的地点非常的合适。(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众成就—一闻法的信众都集合到齐。(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要启建一场法会,必须有六种因缘的成就。宇宙间无一事无一物是违背因缘法则,而可以单一的存在。《长阿含经》吹法螺的故事,可以引喻因缘和合的关系。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那里的人从没有听过法螺的声音。有一天,一个善于吹法螺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国家,走到一个村落里,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然后把法螺放在地上,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听到这个声音,都十分惊奇,纷纷跑来问这个年轻人:“你吹的是什么音乐,怎么如此婉转悦耳啊?”年轻人指着法螺回答:“是这个东西发出来的声音。”村民们用手碰触法螺说“喂!你可以再发出声音来吗?”法螺却默然不响。年轻人再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空中又再度回荡美妙的音声。村民们才恍然大悟:“优美悦耳的声音,并非是法螺的力量,必须要有手、嘴、气彼此合作,法螺才能发出声音!”

二、如是我闻的我

佛法诸多的经论都讲“无我”,也都一再强调“我”是烦恼的根源。为什么佛经里却都要安置一句“如是我闻”的“我”呢?佛经里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为什么不是其他的大弟子?因为佛陀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阿难嘱咐,经藏之卷首必须置有“如是我闻”,以区别外道的经典。另外,在佛陀灭度后,在七叶窟结集经典,阿难因为平生侍佛不离,因此大众公推他登座诵出佛陀曾经说的经文。由于阿难尊者多闻又兼慧解,所以佛经之卷首都有“如是我闻”,表示是阿难听闻佛陀亲口所说的。

这是事相上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但在一个真如理体上,不过是随顺世谛,假立宾主。我闻,主要是令众生启发信心,显示般若实相。

佛——无说一法(我:假立宾主,随顺世谛。闻:根识和合,无闻无得。)

为了进一步阐释众生执假相为“有我”,继而产生愚痴的知见,《杂譬喻经》瓮中影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一点警醒的作用。

有一对新婚的夫妇,感情十分恩爱。有一天,丈夫对妻子说:“你到厨房去拿些葡萄酒,我们一起来享用。”妻子到了厨房,打开酒瓮,瞧见一个女子的身影映在酒瓮里,以为丈夫另有其他的女人,气呼呼的回到屋里,指着丈夫说:“你这个没心肝的人,你竟把女人藏在酒瓮里,还娶我做什么?”丈夫不明所以,跑到厨房去探个究竟,也打开酒瓮,看见一个男子的身影,生气他的妻子,竟然敢在酒瓮里私藏一个男子,两个人彼此相互指责,怒骂对方的不忠。

这时候,有一个出家人,恰好来到他的家里,问明夫妻俩争执的原因,出家人带着他们到厨房里说道:“我帮你们把瓮中的人赶出去。”出家人就用石头砸碎了酒瓮,一切男女影像都不见了。这时候,夫妻俩才明白自己的愚痴,把瓮中影像误认为是实有的。

三、一时师资合会

佛经里一概没有交代讲经的年月日,都用“一时”来交代。为什么佛陀不明确表明时间?因为所谓的时间概念,不过是缘于众生业感果报不同。例如: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的时间都不一样,台湾的时间是下午一点钟,美国已经是凌晨了。一个地球因为地域不同,就有“时差”的分别,更何况佛经里的“十法界”的时空,又哪里能用娑婆世界的时间能够涵盖得了?

佛经的“一时”,泯除众生对有限时空的观念。在诸法平等性中,只要我们和佛陀能师资合会,虽然只是“一时”感应,在法性里却是亘古无穷的受用。

四、生活即是六度

《金刚经》的第一分,主要叙述佛陀着衣持钵、次第乞食、洗足敷座等等日用寻常事。已经觉悟的佛陀具足有六种神通,为什么还要穿衣吃饭?吾人若欲信解《金刚经》,受持《金刚经》,圆满《金刚经》,要能会得佛陀这一段般若风光,要能明白般若无二般,一切现成而已。

唐朝有一位慧海禅师,初次参访马祖道一禅师。

马祖道一问:“你来我这里,有什么事吗?”

慧海回答道:“我是为求佛法而来。”

马祖道一说:“我这里连一物也没有,你跑来这里求什么佛法?你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哪里有什么佛法可求?”

慧海无奈的问说:“那么请问禅师,什么是慧海的自家宝藏?哪个是慧海的本来面目?”

马祖道一说:“现在问我的那个当下即是你的宝藏,一切具足,全无欠缺,你何苦向外觅求?”

佛陀于此经中示现的日常生活,旨要吾人打开昏矇的心眼,在穿街过巷,觅食求衣,当下那个即是,因为生活即是六度,六度要在人间生活展现般若的光明。

六度的生活:

着衣持钵:由身律仪的肃静、安详,显示持戒的摄用。——持戒

城中乞食:令众生能有见佛闻法,广植福田的因缘。佛陀乞食,以法味布施众生。——布施

次第乞已:乞食要依次第的规矩,不可拣贫富贵贱。不论满钵或空钵,食物好坏,都要以忍辱心平等视之。——忍辱

饭食讫,收衣钵:这是精进波罗蜜的示现,世尊从入城乞食到收衣钵,一切都不假手他人精进。——精进

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是禅定波罗蜜的实践。——禅定

以上圆满——般若

佛陀一日的生活,从穿衣吃饭到洗足敷座完成六种波罗蜜。这些呈现于外的日常形相,是般若的“相”;也都是从般若的“体”流露的,应用于生活的行住坐卧则是般若的妙用。

六度的示现:

持戒波罗蜜:着衣持钵——手上放光

布施波罗蜜:城中乞食——足下放光

忍辱波罗蜜:次第乞食——眼睛放光

精进波罗蜜:饮食讫收衣钵——口中放光

禅定波罗蜜:洗足已敷座而坐——通身放光

般若波罗蜜

六度以般若为导,修行以般若为炬,佛陀示现这段般若放光的六度生活,没有扭捏作怪的展现神通,是要我们自己往内心去觅求。如何过一个“放光”的般若生活,打破内在的黑暗执迷,而不是去依靠上师的灌顶加持,也不是求圣水符咒就能消灾免难。《地藏经》云: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诸佛菩萨要成就度化的事业,是谦卑如地,含笑亲手布施,般若是光,光是没有染污,清净自在的。放光不是诸佛菩萨才有的,只要在生活里,我们说柔软的爱语,不也是口里放光?能亲手为别人服务劳动,不也是手掌放光?对于他人的轻贱垢秽能含容不二,这难道不是通身放光吗?《楞伽经》说:“一念不生,即如如佛”这一念不生即是般若放光的生活。

如何有般若,如何能开悟见性,别人代替你不得!我引用“不能代替”这则公案,做这一分的结语。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行脚参学,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三番两次的闹着要回去。

道谦就安慰他说:“我们发心来参学,现在半途而废实在可惜。我知道你很倦累,那么从今以后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代劳,只是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哪五件事呢?”

道谦笑答:“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道谦的话,宗圆终于领悟,这一切是代替不得啊!

习题:

1.六成就是什么,和我们的人间事有什么关系?

2.佛经都讲“无我”,为什么还会有“我闻”的存在?

3.一时的含意是什么?

4.经文的乞食、洗足、敷座等和般若有什么关系?

同类推荐
  • 呵护你的梦想(下)

    呵护你的梦想(下)

    生活就是一个自己动手的项目。谁能比这个说的更明白?你今天的生活就是你过去的生活态度和所选择的结果。你明天的生活就是你今天的生活态度和选择的结果。
  • 给生活一张漂亮的脸

    给生活一张漂亮的脸

    尽管时下的生活让人眼花缭乱,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生活中一直充满着爱与感动,这才是支撑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源泉。这本书其实一本关于爱与感恩之书,感恩于父母兄弟、师长朋友,感恩于那一个个让我们心灵震慑的生命历程,感恩于那一段段影响深远的温馨时刻。
  • 求职口才

    求职口才

    求职谈话的四个误区,学会推销自己,巧说应聘动机,自我报价,为自己创造机会,面谈策略。
  • 可以没脾气不能没骨气

    可以没脾气不能没骨气

    无论何时,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当我们对生活的失败大发脾气的时候,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沉稳和坚毅,就容易迷失自己。脾气暴躁,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会使我们走向失败。不急不躁、不怨天尤人、不轻易发怒是良好的品质,一个做事光明磊落、生气蓬勃、令人愉悦的人,到处受欢迎。自制力强、冷静沉着的人往往比焦虑万分的人更容易应付各种困难、解决各种矛盾。切记:控制脾气拿出骨气,就会改变命运!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人安身立命不外乎两件事,即做人和做事,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能够影响一个人人生的走势和事业的成败,所以能够做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就可以不断发展自己、成就自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既是做人的修养与品格,也是铸就事业辉煌的谋略和智慧。
热门推荐
  • 我和他的爱情故事1

    我和他的爱情故事1

    和他在一起很久,想把自己的爱情记录下来,毕竟只有一个初恋呀简介无能,萌新开篇,进来看看呗
  • 妖孽警察与鬼畜黑客

    妖孽警察与鬼畜黑客

    鬼畜黑客vs妖孽警察某女:“卧槽!过头了……”太激动,忘收力了某男:“该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家有贤夫:老婆大人您在上

    家有贤夫:老婆大人您在上

    这年头怎么还会发生这种“以身相许”的鸟事啊?幸好!她那比她大4岁的老公只跟她在一起呆了3年之后就远走高飞去了国外,而且一点音信也没有,这可让她开心的快飞上天了!可是,现在又是怎样?都已经过了10年了,他还回来干嘛?难不成是为了要履行13年前未完成的事?什么?!他竟然大言不惭地让她帮他的女友治病?他以为他是谁啊?占着是她老公的名义就想让她做白工?想都别想!一切照给她规矩来!再说了,她不告那个狐狸精来勾引她老公,他就该念“阿弥陀佛”了!还想让她帮她治病?哼!没门儿!
  • 西游癫狂外传

    西游癫狂外传

    本书是一部后现代文学向传统文化取经的幽默搞笑故事集。作者把《西游记》中的人物与现代社会的种种事件有机地串连到一起,并以独到的眼光和角度叙述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无厘头的情节、情理互融的内容,读完本书,你会懂得什么是幽默,什么是戏剧,什么是“潮”,什么是“混搭”,读之一直让你心情250%舒畅ing……
  • 炮灰吃你家大米了

    炮灰吃你家大米了

    校园重生古代重生白莲花娱乐圈穿书文等等等罢了看到狗血剧情有没有想吐一切让最最普通的炮灰来打个脸逆个天?(我喜欢的小说完结所以我决定自己来写!)
  • 《无尽的杀人游戏》

    《无尽的杀人游戏》

    有这样一个在城市间流传的故事,加入一场游戏吧,只要你能够赢下来,那么你将再不平凡。这样的故事以多种版本在凡间流传着...............
  • 仙云殿

    仙云殿

    “燃穴秘典,战斗型法术,通过凝练体内之灵气,将全身各个穴位都用灵气包裹。战斗的时候心念一动,即可通过释放并解锁各穴位凝练的灵气结晶,形成爆破!从而发出无穷战斗力。”练成之后岂不是所向披靡了?项云喃喃自语。可是,这仅仅是仙云殿掉落在外的一个小功法而已!其中更有无数的法宝,功法玉简,甚至有数颗可供凝练的完美星球……项云彻底目瞪口呆。……我欲踏上仙云,凌驾于万物之上。……本书讲述了一个起初只能靠简单的幻术变戏法谋生的少年,逐渐完成惊天蜕变成为一代强者的故事。(新书上传,求支持。已A签,请放心收藏!)
  • 无常——只若初见

    无常——只若初见

    她们,是从小被培育的毒女,身上流的血,是世上难解的毒。一场变故,使她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呵,我是不是很傻,一厢情愿,让你们看我的笑话。当初救我,难道就只是一个阴谋,所有的所有,都是假的吗?”你想要的,我会给你,哪怕要了我的命,我的命本就是你救的。那我们,两清了。“我怎会要你的命,为了你,我把天下都放下了。。。。。。。你难道还不明白?”一切若是如初见般美好,你说,那该多好。可,回不去了。。。。。。。
  • 遥远的风铃

    遥远的风铃

    上个世纪70年代,命运的机缘让一批省城教授、电影导演以及县中教学骨干,兼做了江心洲中学的各科老师。他们凄切而壮美的生命之花,开放在这片浩荡而贫瘠的土地上,激荡着少女小芽的懵懂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