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他!
看着眼前的不速之客,雪晓琦心中微微一惊:来客名叫张晓伟,她和他曾有一面之见。那天她只是以开玩笑的口吻告诉他她家的地址,没想到他真的找上门来了。
那是半月前,雪晓琦独自乘车去市里参加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培训。因为晕车一路昏昏沉沉一直在打瞌睡,五个小时的路程不觉悄然结束。
等下了车,雪晓琦却傻眼了,原本说好前来接站家住市里的同学因有事耽搁没能来,她不知道下车后的这一段路怎么走。
等了好久,眼看车上的人都快走完了,雪晓琦只好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出站。她看见许多人往左拐,于是也跟着向左走去。
终于一大帮人说说笑笑各走已路,前面只剩了一个修长年轻的背影。他穿着深蓝色的制服,迈着两条长腿精神抖擞地向前走去。雪晓琦才上班不久,分不清穿制服的是政府哪个部门的服装,但她觉得穿制服的人应该不是坏人。
雪晓琦放慢脚步跟在那年轻的背影后慢腾腾地走着。她有点惭愧,这是她第一次来市里。她不知道路,又不敢打的。她怕自己不熟悉路,不怀好意的司机趁机会敲她竹杠或将她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扔下不管。她听过看过许多年轻女孩子在异乡上当受骗的故事,总是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充满了没来由的戒备。
雪晓琦是一个方向感很差的人,特别是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她的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城市的钢筋水泥散发着冷冰冰的气息不断袭来,游人如织的繁华让她辨不清东西南北。
也许那个年轻的背影感觉到了有人跟在身后,他突然转过身来,很友善地对雪晓琦说:“你也要去一只船路吗?”
一只船是这个城市的一个地名。雪晓琦一听就知道自己走错了,连忙说,“不是,不是。”她说了要去培训处的地名。
“哦,那你应该往那边走,离这已经不远了。不用坐车,步行大约五六分钟就到。”年轻的笑脸很热情地用手比划了一下,望着雪晓琦微笑着说。
他的笑容很和善,白白净净的脸上,两条眉毛都笑成弯弯的月儿了。在说“谢谢”的同时,雪晓琦的脸早已像熟透的苹果那般红彤彤了。
人在旅途,即使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让心底生出些许感动的温暖,况且那是一张年轻而英俊的脸。自从木子枫离开的这段日子,很久都没有异性这样温存地和她说话了,雪晓琦对这个偶然相遇的人产生了几分其名的好感。
雪晓琦回以温和的微笑后向那男子说的方向走去,她相信他没有理由会欺骗她。
原以为只是擦肩而过的人,没想到一周的培训结束返回的途中,雪晓琦在车站又一次碰见那张热情的“笑脸”。两人都为这无意的重逢相视而笑,于是结伴而行。
那男子告诉雪晓琦他叫张晓伟,来市里出差。交谈中得知他工作的地方离漠北不远,他说没想到竟然这么巧,会两次和雪晓琦相遇在同一个地方。
两人把座位调换到一起,一路谈天说笑不觉就到了各自的目的地。分别的时候,张晓伟主动要了雪晓琦的联系方式说有空去找她玩。
虽然萍水相逢,雪晓琦感觉张晓伟彬彬有礼,不像是那种无聊之人,就把电话留给了他,再说她也不相信他真的会来找她。旅途中相遇的大多人都会说“有时间我去看你”“但愿我们成为永远的朋友”不过是一句客套话而已。
没想到今天张晓伟真的来了。
那个长得威武雄壮的警察是张晓伟的姐夫,今天姐夫是专门陪小舅子来“相亲”的。雪晓琦得知事情的原委后,有一点点感动,但更多的是惊讶,她没有答应张晓伟的一片热忱之心。
她虽然不讨厌张晓伟,可是要说喜欢和爱还谈不上。再说她根本就没想过她和他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更重要的是,她还没从几个月前失败的恋情中走出来,她不想这么快就进入一场新的爱情。
开始一段新的恋情来忘记心底深处的那个人,或许那是最行之有效的快捷良药,但却是最愚蠢的做法,因为孤独和寂寞让你分不清爱与不爱。
如果稀里糊涂就接受了别人的感情,等人家真正投入了时间精力等等,你又说不合适,这分明就成了欺骗。而欺骗一个人的感情是多么残忍的事情,比骗财骗物者更可恨。
在雪晓琦家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张晓伟和他姐夫就礼貌地告辞了。
虽然雪晓琦没有答应“相亲”的事,只是以普通朋友相待,张晓伟却热情依旧,痴心不减。
张晓伟工作的地方距离漠北尚有一段距离,每次上下班需坐班车。每逢周末张晓伟都会如期而至来找雪晓琦。他不似原先那些追求者,天天跟在女孩子身后,时时就那一句话逼问人家“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或“你什么时候嫁给我”,他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细微的行动去打动雪晓琦。
有时候一个电话一句问候,有时候雪晓琦正需要帮忙的时候他就会不请自到。张晓伟举止大方,表现得体。他像一位相识已久的老朋友,又像一位会关心体贴人的大哥哥,更像一位亲人只愿付出不求回报。
雪晓琦的父亲多年前就患有心脏病,当他得知雪晓琦和木子枫的事情没了着落时,又急又气之下病又犯了,不得已雪晓琦和母亲把父亲送进了医院。医生说要动手术,在体内装置一个心脏起博器。这样的手术必须去省城大医院做,且费用大约在十万以上。
医生的话使全家顿时陷入了困顿,整天愁眉苦脸打不起精神。在漠北一名普通公务员每个月的工资才七八百元,十万元钱于雪晓琦一家无疑于天文数字。虽然父亲有医保,可以报销部分费用,但公家报销部分得出院后方可办理。
全家聚在一起想办法,该借的都借了,该腾挪的都腾挪出来了,可还是差将近一半的钱。
父亲为了这个家、为了拉扯四个孩子,无怨无悔付出了一生。四个孩子中有三个上了大学。正当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能够为家庭分担一些责任,他终于该歇一歇了,不想疾病却纠缠着他不放。
雪晓琦和哥哥上大学那会儿(妹妹现仍在读大学),父亲每月工资只有680元,给三个孩子各寄200元,剩下80元,他和母亲凑合着就是一月,50元钱买袋面,几乎没吃过什么新鲜蔬菜,每逢春天来临母亲还像个农村妇女去城效附近村子的地边上挖野菜。
那时候日子虽然过得不尽人意,孩子们一个个学习用功且听话懂事努力上进,父母心里都高兴着呢踏实着呢。四个孩子是他们的期盼,也是他们的骄傲。
此刻,父亲像一头生病的老黄牛,静静地卧在病床上,花白的头发稻草般乱扎着,看上那么衰老,显得可怜无助。雪晓琦一家心急如焚,除了把每天的开支减少到最低,就不知到去哪里筹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