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我记住的一点点,来个“自家评”吧。要行菩萨道,不但要功夫好,见地明确,还要行布施。布施有几个意向:法布施;身布施;财布施;无畏施。
要行法布施必须先自度,从此岸到彼岸叫“度”,这是用的形象比喻。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动荡不安,因此要度到常、乐、我、净的涅槃彼岸去。要度过生老病死,无尽流转的人生苦海,就要有个方法。这个方法假名为“无为法”。在行、立、坐、卧四威仪中,你做到了没有思想、忘记了身体的存在,你就明白什么是“无为法”了。那状况要用大脑来想,是永远想不清楚的,因为那是大脑停止思想之后的事情。
学到了这个“没有方法的方法”,并“保任”熟了,稳定了,才叫“自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说法,然后指导别人,让别人也学到这个方法,那叫“度他”。自度可以出世,度他就要入世了。
所谓“财布施”,就是把个人所拥有的一切身外之物送给别人。这里,还有些些讲究:如果吸毒者毒瘾发作,问你要钱,你是给呢?还是不给?
佛教产生在两千多年前,那会是奴隶制社会,老婆孩子是个人财产范畴,也是可以送人的。现在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文明社会,就不能那么做了,所以菩萨行法要“知时、知处”。在某个时代,就要遵守某个时代的道德规范,在某个地区,就要遵重某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切不可“食古不化”。
所谓“身布施”:身体的一切器官,以及生命,都是可以送给别人的。菩萨发大心,要度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而学,所以菩萨的生命属众生的。知道众生有困难,有麻烦,菩萨要主动上门帮忙,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嘛!人家说要割肉了,菩萨感到高兴,因为这生命本来就是众生的,知道别人想要,该自己送去才对,这会人家来要,省了很多事。菩萨要说:“哥们说话,想要哪块我割哪块,不用客气。我谢谢您亲自来拿。”
所谓“无畏施”,如果有人失意,要跳楼自杀,被你遇上了,你劝说别人不要轻生,别人信了你的话,改变了主意,不自杀了,你的“无畏施”就成功了。
布施的原则是“三轮体空”。没有施者,没有受者,也没有所施之物。也就是说,好事做了和没做一样,但还是要做。没有三轮体空的理念,布施什么都白搭,反而增加执着。要向圣人学习,自己量力而行。
“一切布施以法为最”,释迦牟尼佛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把修证成佛的方法传了下来。
学佛几个月下来,如果生理上一点反应都没有,要么是方法不对,要么是不认真。如果认真学佛打坐,最先反应的是打嗝放屁,那不过是最初的反应而已,还没入门呢。往就是那些屁事都没有的人,喜欢折腾理论。今天赶这个庙会,明天跑那个庙会的,师父多多。什么这个咒子厉害,那个真言要紧的,扯不清楚。
我的见解并不高明,只不过是根据我的体会而言,不足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