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35200000003

第3章 做孩子情感的守护者(2)

父母离婚了,孩子只能和母亲在一起住一阵子,又和父亲住一阵子。和父亲住的时候,母亲打电话给他,他对母亲说:“我再不叫你妈妈了,我讨厌你。”父母在争夺抚养权的时候,他还按照爸爸的要求给法官写信,直呼母亲的姓名,并请求法官对母亲这样的人保持警惕。

后来,母亲取得了抚养权,他又在网上大骂自己的父亲是“神经病”、“变态狂”、“混蛋”等。父母离婚对他本来就是一种伤害。他跟着父亲,父亲对他说很多母亲的坏话,他就抱怨母亲。跟着母亲,他又从母亲那里听到很多父亲的错误,于是又开始抱怨父亲。这样左右摇摆,身心都不能够健康成长。

心理专家对这个孩子的行为做了分析,确定这个孩子是一个比较敏感且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的孩子。跟着母亲的时候,就站在母亲这一边反对父亲。跟着父亲的时候,就站在父亲这一边反对母亲。这种对亲生父母反复不定的极端态度,不是一个9岁孩子的情感本质,而是他处在父母矛盾夹缝中痛苦的心理扭曲的反应。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遭遇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一旦和丈夫产生矛盾以后,就把孩子当做中介,对孩子讲述自己的委屈,让孩子去和父亲较劲。完全从自己的感知和角度去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00而这个时候,丈夫因为对妻子的行为感到气愤,也没有收敛自己的愤怒,往往当着孩子的面控诉妻子是一个完全不可理喻的人。这样一来二去,孩子没办法躲避父母之间的战争,反而在战争中越陷越深。很多孩子最终选择用自闭来躲避父母之间的纷争,父母在他们的耳边大吵大闹,孩子总是呆呆地坐在一边,自顾自地玩耍。待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为他们这种互相谩骂的方式“埋单”的时候,已经晚了。

孩子年幼的心灵本来需要父母用爱来呵护,他们无法承受成人世界的那些烦恼和争执,更别说是最亲的父母之间的互相中伤。

如果说孩子因为父母之间无休止的争执或吵闹变得越来越封闭是极端的例子,那么不可否认的是,父母之间的吵闹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伤害。而且,这种心灵的伤害会一直影响孩子成年以后的生活,给孩子留下一辈子无法抹去的阴影和烦恼。

很多母亲都会在孩子的面前说自己的丈夫:“看看你爸爸,多不负责任。他管过这个家吗?从小到大,他为你操过多少心?除了给点钱,什么事情都不管。没送你上过学,没给你买过一件衣服,就连你过生日,他有空的时间都特别少。”作为母亲,在孩子的面前这样评价他的父亲,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对父亲产生疏离感。有时候,父亲也喜欢在孩子面前评价母亲,比如说:“你看你妈妈,真是唠叨,总是这么没完没了的,真是没有素质。”

无论是母亲评价父亲,还是父亲评价母亲,在孩子面前都是一种不应该的行为。一个家庭要想和睦友爱,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夫妻之间的问题可以在私下里解决好,不要拿孩子当借口,或者把孩子推到夫妻战争的前沿。

三十多岁的朱女士和父母住在一个城市里,从懂事的那天起,她就希望自己的家里能多一点温情少一点争执。父母总是说不到三句话就开始吵架。年幼的她往往为这事很苦恼,每当想到父母的时候,她总是异常矛盾。其实父母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矛盾,但是两人就是喜欢相互指责。年幼的时候,她一会儿觉得妈妈有理,一会儿又觉得爸爸没错。恨妈妈一阵,又怪爸爸一阵。每次回家都提心吊胆,家从来没有给过她温暖安全的感觉。所以,她特别缺乏安全感。

这种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行为,不但影响了她的日常工作,也影响了她婚后的生活。每当丈夫晚归的时候,朱女士就开始胡思乱想,每当丈夫有应酬的时候,她就一次一次地打电话。最终,朱女士无法承受这种心理压力,只能求助于心理医生。

孩子需要在和谐的环境中长大,需要同时体会到爸爸的关心和妈妈的呵护。无论大人之间发生什么,对待孩子的时候,都应该宽容和理智。这样,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别让孩子觉得你的爱是负担

父母的爱有时候会给孩子带来负担。很多父母可能没有感觉到,他们会很奇怪地问:“我们那么爱孩子,怎么就成了孩子的负担?”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需要适度,家长爱孩子也是一样。溺爱孩子是错误的爱孩子的方式,而过度地保护孩子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多困扰和负担。

正在念高中的刘翼说:“平时我妈妈连水果都不让我自己削,我掉一根头发,我妈都要心疼地说上半天。”说话的时候简直有一种咬牙切齿的感觉。刘翼的说法并不夸张,他的很多同学都知道他有一个很厉害的妈妈。刘翼的爸爸是个军人,工作比较忙,不怎么在家里。平时他们家里就是刘翼和母亲。刘翼头脑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但就是没有好朋友。

其实刘翼在学校是个很热情的孩子,喜欢帮助同学。如果有同学向他请教学习的问题,刘翼一定会耐心地给同学讲解。但是,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只是局限于学校里。在课余时间里,刘翼根本就没有机会和同学交往。

开始的时候,有很多同学打电话到刘翼家,向他请教问题或邀请他出去玩。这个时候,如果是刘翼的妈妈接电话,一定会跟打电话的同学说:“刘翼现在没空,在学习呢。”或者说:“刘翼没有时间和你出去玩。”刘翼的妈妈对他说:“出去玩就是浪费时间,你在家里看书、看电视、玩电脑都比跟他们出去玩要好。出去磕着碰着就不说了,我就是害怕你被别人带坏了。”总之,妈妈就喜欢让刘翼在课余的时间里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待着。那些很想和刘翼做朋友的同学知道他有一个厉害的妈妈以后,都不再打电话到刘翼家里了。

妈妈不让刘翼在外面吃东西,说不卫生,连矿泉水也不让刘翼喝,说不干净。平时,刘翼上学的时候都带着一个保温瓶,瓶里是妈妈给他装好的白开水。刘翼如果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3个小时,妈妈最起码要进来6趟,一会儿给他送杯水,一会儿又给他削个苹果,一会儿问问他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等。刘翼虽然很烦,但是又不忍心拒绝妈妈的好意。

高中的时候,刘翼就开始住校了。他以为这下可以摆脱妈妈的监管了。但是,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近,所以,妈妈总是在中午的时候带着饭菜到刘翼的学校。有时候,甚至早晨妈妈也会带着早餐到学校去给刘翼吃。妈妈说:“学校的饭菜不卫生,我不放心让孩子吃。”刘翼被妈妈弄得不胜其烦。最后,刘翼的妈妈主动找到老师,希望可以让他回家里住。

不仅如此,刘翼的妈妈还隔三差五地请老师吃饭,她希望老师能在学校里盯着刘翼,不要让他和坏孩子接触,平时上课的时候要多提问刘翼。刘翼回家住以后,他的妈妈还是经常往学校里跑,跟老师谈话,或者询问老师刘翼的情况。而且无论刮风下雨,晚自习结束的时候,刘翼的妈妈一定等在学校的大门口。

很多同学都说刘翼是被妈妈“从头管到脚”。刘翼早就对这样的生活厌倦了,他渴望有自由的时间、自由的空间,母亲的“看管”让他常常有透不过气的感觉。在高考将要临近的那段时间里,刘翼的妈妈更是变本加厉地“看管”他。哪怕咳嗽一声,妈妈都要把他领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这让本来就很有压力的刘翼彻底崩溃了。他从家跑了出来,躲在一个同学家里,不愿意见到母亲,也不愿意参加高考了。

孩子平时在学校里学习,受到的是学校的监管。学校里都有学生守则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回到家里,孩子希望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再对孩子管头管脚,无疑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于彬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是某中学三年级的学生。他平时学习很努力,小测验的成绩一向都很出色。但是,一遇到大考,他的表现就比较差。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眼看着就要参加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了,如果于彬一直维持这样的状态,根本不可能考上重点高中。于彬的父母为此很着急,他们带于彬去看了心理医生。但是,于彬说自己根本没有心理疾病,他考试的心理素质也不差。自己之所以会这样做,就是想让父母失望,不管自己最好。

于彬的父母都是老师,对他的期望一直很高。在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给于彬定下了考上重点大学的目标。从那以后,父母的眼睛没有一天离开过于彬。

不管是大事小事,父母都替于彬办了,父母对于彬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于彬的生活就像例行公事一样,没有一点乐趣可言。几点钟起床,吃什么样的早餐,穿什么样的衣服等,他统统没有选择的自由。父母只给于彬吃他们研究过的有营养的早餐,对记忆力好的蔬菜水果等。平时看的书也是父母为他挑选好的,他没有选择的自由,因为父母说除了和重点大学有关的书都不要看。

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有趣的事情,于彬根本插不上话,因为他不知道同学们在说什么。但是,于彬很想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希望能够和同学成为好朋友。于彬很喜欢参加学校的大扫除,因为在大扫除的时候,他觉得身心都是自由的,非常快乐。他根本不想回到家里,回到父母的“监视”里去。为了让父母失望,于彬就想出了这个方法,每次大考的时候,他就故意考得很差,因为父母失望的眼神让他有了解放自己的希望。

每个人都喜欢自由,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平时在学校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就比较严格。回到家里,父母的管教更让孩子喘不过气来,这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感觉非常疲惫。父母的怀抱应该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如果父母一味地对孩子采取紧盯的方式,就会让孩子的心灵承受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孩子势必会做出反抗。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成才,当然是为了孩子好。可是为了实现自己给孩子制定的目标而对他进行“监管式”教育就大错特错了。孩子需要有心灵上的自由,需要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家长希望孩子完成目标的前提是要让孩子的心灵健康地成长。聪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不会选择用“监管”的教育方式。

“听话”不是衡量孩子的戒尺

作为父母,你是不是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这样的话:“看王阿姨家的孩子多听话,看看你,一点也不乖,真是让我头疼死了。”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长都希望孩子很优秀、很听话。

在很多家长的眼中,乖不乖往往是定义孩子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王女士的儿子李冬七八岁的时候,简直顽皮得不得了。舅舅给李冬买了一个变形金刚,很贵的玩具到了他手里,被他三下五除二地给拆掉了。

看着儿子手里被拆得七零八落的部件,王女士生气地打了儿子几下后,厉声质问他:“这么贵的玩具,你把它拆成这样,又装不回去。你这不是浪费吗?你挣了多少钱啊,这么浪费?太不像话了。下次我一定告诉你舅舅,不给你买任何玩具了。”

其实像李冬这样的孩子,生活中有很多。他们不是故意拆掉玩具的,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好奇心作祟。拆掉玩具,拆掉闹钟,拆掉自己所有好奇的东西,孩子不会想到是否浪费,他们想的是:这个东西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好奇心本来就是人的本能,很多伟大的发明家和科学家,都是因为能够保持这样的好奇心,最终才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而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压制孩子好奇心的结果,只能让孩子变得平庸无能。

有一个孩子小时候对什么事情都好奇,尤其喜欢趴在路边研究蚂蚁。有时候,常常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和小伙伴回家的时候,去乡下外婆家玩的时候,只要能看到蚂蚁的地方,他都会盯着,目不转睛,或者跟着蚂蚁的队伍不断观察。

有一次,学校组织野炊活动,这个孩子又因为观察蚂蚁掉队了。老师找了很久,最终才在一个草丛深处找到了他。随后,老师向孩子的妈妈说明了这一个情况。结果,孩子被妈妈罚跪了很久。

这位母亲这样教育孩子:“你简直太顽皮了,因为那些蚂蚁你总是晚回家,作业也不好好做。学习成绩那么差,蚂蚁能帮你吗?我跟你说过多少次,要向邻居家的小哥哥看齐。你看人家多听话,只比你大两岁而已,每天放学后就乖乖地回家,什么都不让家长操心,功课也很好。而你呢,简直就是屡教不改,你到底怎样才能听我的话?”

妈妈希望儿子听话一点,这没有错。但是,因为要让孩子听话就压制孩子的兴趣,却是大错特错。

有些孩子天生顽皮,好奇心强,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些,为了让孩子听话,惩罚的手段也异常严厉。结果打压了孩子好奇心的同时,也给孩子造成很多伤害。

当然,如果孩子能够听话一些,自然是好事。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情,就可能让孩子失去原本属于他的判断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让孩子失去判断力,就是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年纪还小,哪知道什么判断力、创造力呢?让孩子听话,乖一点,才能将孩子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才能让孩子获得成功。其实,很多成功的人都清楚,一个人如果要做到真正的成功,是需要从兴趣出发的。孩子有好奇心,喜欢探索,会给家长带来一些麻烦,但是,家长应该看到的是,喜欢探索的孩子往往才是最容易被引导,也很有可能成功的孩子。

同类推荐
  • 爱的分寸,决定孩子一生

    爱的分寸,决定孩子一生

    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爱孩子是一种本能,怎么爱是一种智慧!对孩子不管不问的放养,孩子误不起;大包大揽的圈养,孩子伤不起!最好的教养:三分靠方法,七分靠分寸。
  • 爸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私房书

    爸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私房书

    本书以一个个即将步入青春期或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女孩的经历为引子,在真诚、坦率但不失尊重的语言里,揭示了青春期女孩生理、心理、情感上的变化和所需要知道的生理及心理知识,让青春期的女孩从容面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学会自我情绪管理,积极快乐地去生活!
  • 养胎保胎育儿

    养胎保胎育儿

    “想要孩子的夫妇,在孕前或孕初了解养胎、保胎方面的知识,对生育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非常重要。虽然后天的喂养和教育与宝宝的智商、身体素质密不可分,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先天的各项条件,如孕前夫妇双方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孕前和孕期营养的补充、孕中的生活调理和防病治病等等。只有先天遗传素质较好的孩子,才有可能在后天的培养教育下,获得较高的智力和强健的体魄。本书对准备怀孕的夫妇应具备的养胎知识、饮食营养和孕妇应该注意的养胎、保胎以及新生儿护理与喂养等方面的知识分别做了详细的介绍,以期能为准备要孩子的夫妇答疑解惑。”
  • 13岁之前女孩一定要养成的61个好习惯

    13岁之前女孩一定要养成的61个好习惯

    13岁的豆蔻年华是女孩们含苞欲放、亭亭玉立的美丽年龄,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习惯基本上形成于这个阶段,所以,女孩们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她未来的前途。本书采撷了伟人、名人在成长和成才历程中的小故事,收录了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发人深省的现实生活故事,让女孩们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学习和养成好习惯。
  •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现在,很多妈妈都快因为孩子的“慢性子”而崩溃了。这些孩子就像小蜗牛一样,做什么事情都不急不忙、磨磨蹭蹭。你急的跺脚,却仍是无济于事!其实要让“慢性子”的孩子快起来,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并且让他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这些孩子完全可以变得积极起来。本书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迅速让孩子摆脱拖拉,变得积极起来: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认同并尊重孩子的做事节奏;妈妈给孩子一些做事的信心;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让孩子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焦急的妈妈们,孩子“性子慢”,拖拖拉拉,也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能够找出其中的原因,完全可以让孩子摆脱拖拉,变得积极起来。
热门推荐
  • 花娉婷

    花娉婷

    如果你看完,你绝对会感动。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样把一本武侠言情小说写成了诗歌。我有信心如果你是一个有感情的女生你绝对会感动,如果不能,我愿意负责到底,决不食言!不以故事惊天下,便用真情动世人!一个作者该有的自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乖乖嫁给我

    乖乖嫁给我

    开什么玩笑!他可是要去那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神秘二度空间——“四方王朝”耶!他老爸和爹地居然还挥挥手,笑吟吟的告诉他:“乖儿子,回来的时候要记得把我们的宝贝外孙带回来哦!”哈?外孙?这也太扯了吧!他未来的亲亲老婆可是个男人耶……
  • 嚣张公子爷

    嚣张公子爷

    “本书无简介,内容为神作!”“这就是嚣张公子爷!”
  • 叶落无痕

    叶落无痕

    窗外是一场壮烈的霞光,团团彩云交织出一道道疯狂的轨迹——据说,人死后,灵魂会从那里经过,然后俯瞰人世最后一眼……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未世改造师

    未世改造师

    未世前,他还是一个平凡的人,未世后系统在手他成为全世界唯一个改造师,看万人之上的他如何玩弄未世
  • 大侠永不为奴

    大侠永不为奴

    当,外星人统治了地球。当,人类变相成为食物,以及用完便弃的一次性用品。当全世界,都在强大力量面前瑟瑟发抖,俯首称臣。你,是选择行尸走肉般自甘为奴?还是站起来,用尽一切手段,反抗到底呢?!‘宇宙黑暗森林法则’——在黑暗的森林里,永远不要发出声音。
  • 八蝉灯

    八蝉灯

    某年冬夜,沈情在自家门口捡到一个孩子,正好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她便给孩子取名初雪。过惯乡野生活的她希望初雪能平安长大,但是事情并不像沈情想的那么顺遂。
  • 雪圣苍宇

    雪圣苍宇

    这是一段爱恨缠绵的故事,也是一段神魔两界的阴谋。雪圣的陨落苍茫的大陆蛮荒的世界重生的她是否还会如同前世单纯善良或者选择力量寻求答案从而登上高峰?PS:这本书不会太监了,这是我的保证。敬请关注《雪圣苍宇》秋雨与您不离不弃,另外本人创建了一个群246017067期待您的加入。
  • 生命的歌

    生命的歌

    这是一个有关生命的故事,描写生命的脆弱和顽强、生命的渺小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