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31000000022

第22章 11个“不要”,让妈妈远离教育误区(5)

一句“看我怎么收拾你”看似虚无缥缈,但是在孩子的心中必然掀起“惊涛骇浪”。这句话意味着一种即将实现的惩罚,也可以理解为惩罚前的心理施压或者心理惩罚。因为惩罚尚未实施,但此话先行却已经对人的内心构成了某种威胁。妈妈对孩子说这句话时,孩子已经预感到即将面临的“待遇”,再加上这句话有着遐想空间,孩子就会有末日降临的感觉。在这种恐惧中,孩子会变得胆战心惊。如果常常被这样训导,孩子就会养成一种怯懦的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犯了错,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惩罚不等于伤害,更不是心理虐待和歧视。对孩子实施惩罚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惩罚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让孩子内心充满恐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看我怎么收拾你”无疑就是一枚制造恐惧的烟雾弹,是心理虐待的一种方式。在这句话中没有尊重孩子的意味,让孩子感到的是纯粹的威胁,对于孩子的心理而言是极大的伤害。对孩子可以适当的惩罚,所谓小惩大戒,只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能力之内的责任即可,而没必要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高压的创伤,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惩罚的前提是尊重,这个说法并不荒谬。惩罚的方法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其目的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1922年美国国庆日的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一座桥边放了威力很大的爆竹,巨响引来了警察,结果把男孩带进了警局,原因是男孩违反了当地的禁令:使用烟花爆竹。警察告诉他,除非交了145美元的罚款,他才能重获自由。当时145美元数目很大,男孩没办法只好找来父亲。父亲告诉他:罚款我先替你交上,这是我借给你的,你需要偿还。重获自由的孩子开始努力工作挣钱,他干过擦皮鞋、送报纸的活,最终一年之后把钱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就是美国的里根总统。

孩子做错了事情需要惩罚,但是不能肆意地对孩子说“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之类的话。经常对孩子说这些话对孩子来说大多会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感到恐惧,产生离家出走的想法,想要逃避惩罚;二是感到无所谓,对妈妈失去信任。

对孩子的惩罚应该适度,给孩子的惩罚,要因人因事而定。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敏感,也许瞪他一眼,或者冷落他一会儿他就受不了。而有些孩子则比较调皮捣蛋,即使妈妈打他的屁股他也无所谓。所以,妈妈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免惩罚过度。另外,还要明事理,不要事事都责罚孩子,不要放大孩子的过失。

做一个优秀的妈妈,不要说“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营造轻松的心情,让孩子在人生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你看隔壁家的××,比你强多了”

每个妈妈都想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往往孩子高人一筹,做妈妈的也感到荣耀。于是,在生活中就出现了妈妈们拿孩子攀比的现象。一些妈妈喜欢把孩子与别人作比较,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但是并不是每次比较都能够得到预想的结果,而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自己的孩子总有一些地方不如别人的孩子,这个时候有些妈妈心里就有了怨气,在她们的潜意识里就会形成自己的孩子不行的观点,于是在教训孩子的时候,也会透露出攀比的口风:“你看隔壁家的××,就比你强多了。”

也许妈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本意只是为了激励孩子,让孩子有学习的榜样,然而她们却用错了方法。虽然这种口头的攀比并不被家长们放在眼中,很多妈妈也不以为然,但是其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你看看姐姐就比你用功多了”、“你看人家小明学习好人又乖,哪像你啊”,这些话首先传递给孩子的就是不被重视和不被信任的信息,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妈妈喜欢别的孩子而不喜欢他,而导致孩子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如不开心、无安全感、愤怒和嫉妒等,这些情绪困扰下的孩子也就会出现一种恶性循环的情况。

有些妈妈会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其实这是一种极端的观念。事实上确实有不少妈妈是有意把自家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以此来激励孩子的,这种做法相当极端。毫无疑问,没有比较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人生也就没有进步,但如果一个人的竞争对象是四周的人,他的对手是所有的人,也就是说他要打败所有人,才能算是成功的,那么这个人的一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不论走到哪里都是四面楚歌。如果妈妈把这样的期待和压力放在一个孩子身上,这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作为一位妈妈,你知道孩子被数落时的心情吗?

数落孩子并不合适,即便你说的都是事实,也不要总是拿孩子来比较。“人家回到家就复习功课,你就知道玩游戏!”“你就不能像……”“人家怎么能考满分,你怎么就不及格,不是一样在听课吗?”当被数落的时候,孩子也知道这些都是事实,因此也无力反驳和辩解,但他们会感到气馁,对自己也逐渐丧失了信心,慢慢地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多余的”,是“没用的”,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了。孩子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也就会形成严重的自卑感,失去人生的斗志,对学习和生活失去热情。即使他有其他方面的天赋,也会由于自卑,变得自暴自弃,最终一无所成。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需要雕琢的璞玉,而在雕琢之前,就要有识玉之人。春秋时楚国荆人和氏在荆山找到一块璞玉。他进献给楚厉王,结果被认为是石头,便以欺君之罪被砍去一只脚。到武王即位,他又去献玉,武王找人鉴定结果还是石头,他又被砍去一只脚。等到楚文王即位后,和氏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文王听说了和氏的事情,就命令工匠剖雕璞玉,果然在石块中得到了宝玉,这块宝玉就是价值连城的“和氏之璧”。每个孩子就如同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而妈妈就是识玉雕玉之人。这块璞玉是否能够褪去“石头”的外壳放出光芒,就得看妈妈如何去教育了。

虽然每个孩子确实存在差异,但各有各的优势。你的孩子可能在数学上不好,但是也许他乐感出众;你的孩子也许不喜欢紧张的学习,但或许他更喜欢自由的学习。而作为妈妈,不能只拘泥于某一方面去看待孩子,应该全面地看待孩子的能力,发现孩子的优点。为什么要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而不对他的优点多加肯定和赞扬呢?这样的激励难道不比那种令孩子难以接受的攀比来得更轻松吗?

做一个优秀的妈妈,重在鼓励和支持孩子,而不是拿孩子相互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对妈妈也失去信任;而鼓励和支持孩子,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这样做能够让孩子得到信任的感觉,因而孩子心中充满力量。要鼓励孩子就要把握孩子的心理,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要盲目地刺激孩子。

“别以为你长大了,我就管不了你”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变得更加懂事了,这种变化让很多妈妈都倍感欣慰。孩子长大了,妈妈也可以放开双手,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幸福和圆满。

然而一些孩子的父母并不满足,尤其是妈妈,她们总是难以摆脱“孩子还小”、“孩子始终都是孩子”的观念,对已经长大的孩子们依然千方百计地加以控制和管教,毕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妈妈付出了很多,在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管理上妈妈们也从来都是手把手地照顾。所以即使孩子长大了,她们也依旧不愿意放开对孩子的管束,而长大的孩子需要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在妈妈和孩子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

孩子说:“我自己知道怎么做,你不要管。”妈妈很愤怒地说:“你长大了,翅膀硬了,就以为可以飞了,不要我管了?”孩子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自己去做这件事情。”妈妈说“别以为你长大了,我就管不了你。”孩子沉默了,妈妈继续唠叨。

“别以为你长大了,我就管不了你”,这是在威胁,还是在挽留威严?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并且生活幸福。但是要想实现这一愿望,作为妈妈就要做到,放手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当妈妈面对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时,可以静心想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当孩子不再服从“管束”的时候,妈妈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管得太多了。放开双手,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也给自己一个空间。

妈妈紧抓着孩子不愿放手,束缚了孩子的发展,让孩子感到不快乐。那些乖孩子也许会服从,但是他不会快乐,因为他不能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那些叛逆的孩子则会第一时间和妈妈大吵一番,孩子心情也大受影响。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慢慢成长起来了,就必须要有自主权力,没有自主权力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

妈妈“不愿放手”不但让孩子失去快乐,还会让孩子失去自主生活的能力。其实,妈妈在对孩子说“别以为你长大了,我就管不了你”时,就是在挑战孩子的尊严,因为孩子始终都要靠自己去打拼,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最终有一天,妈妈是要离开孩子的,而孩子始终都要自己去生活。妈妈可以管一时,但不能管一世。放手让孩子自由飞翔,不仅成就了孩子,最终孩子的优秀也成就了优秀的妈妈。

做一个好妈妈,就要学会放开双手,让孩子拥有自由快乐的生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自然也有自己的主张,即使年纪还小,妈妈也不可否认他们存在的想法。随着他们慢慢长大,妈妈就应该慢慢地放开双手,逐渐地收回在孩子身上的管束,让孩子自主生活。

同类推荐
  • 不打不骂教出好孩子

    不打不骂教出好孩子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当代著名教育家、学者王东华曾提出了这样的教育观点,如今它已被许多有识之士及家长们普遍认同。一个孩子在成长之初,如同一张白纸,父母给予什么样的教育,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对于孩子而言,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大学,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是启蒙之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性格形成,习惯养成,心态、能力、品德的培育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可以说,父母的作用无人可替,好父母成就好孩子。
  •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本书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了数千个家庭、数千对父母、数千个孩子,并从那些成功家庭的经验中,总结精练了父母在生活中经常会忽略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50个细节,汇集成本书。
  •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

    徐徐老师继《我减掉了五十斤:心理咨询师亲身实践的心理减肥法》之后,第两本分享式女性成长著作。围绕亲子关系主题,用清晰的条理、生动的表述,剖析了自己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面的亲身经历和个人感悟——如何重新审视家长与孩子的定位关系;如何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疗愈,与孩子建立起正确有益的教养和互动模式;如何理解孩子,用切实有效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支持,并学会接受爱和付出爱;如何经营健康的亲子关系,让父母和孩子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享受美好的人生。
  •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6大方法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6大方法

    孩子自从降生到世上后,就被父母的爱所包围,同时,他也被种类繁多的致病细菌、病毒及微生物所包围。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但致病的细菌,病毒及微生物,则丝毫不理会父母爱子的拳拳之心,无孔不入地攻击与破坏着孩子健康的肌体。本书就有关儿童机体免疫力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儿童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的免疫性疾病作了简要介绍;并就怎样促使儿童的免疫系统完善,增强其机体免疫力,预防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提出了相关的看法与建议,相信这些知识,对那些孩子健康操尽了心的年轻家长们有一定的帮助。
  • 改变孩子一生的36堂人生课

    改变孩子一生的36堂人生课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把他推出门去历经风雨;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让他去错误中寻找真理;如果真的爱孩子,就放手让他自己学会为自已负责,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做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人,让他成为一个完整而健全的人。”
热门推荐
  • 李健吾译文集·第四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四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 我叫凌飞

    我叫凌飞

    我的命运,我来主宰!如果命运如此,我便改命!如果天要亡我,我便逆天!
  • 异度invade入侵

    异度invade入侵

    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上,人类有史以来已知的和未知的,那些幻想,神话,史诗,传说,动画,动漫,电影,游戏,小说...都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你会怎么想?三皇五帝,洪荒至尊,修仙长生,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这些不是虚拟的,是与我们一样真实存在的,你会怎么想?诸天万界,轮回复生,这是超越维度的游戏!是异次元的入侵!你!是选择经历这些层层恐怖与未知去追寻这一切的真相?亦或是,隐匿于黑暗,看着他人挣扎求生?那么!现在!告诉我你的选择?
  • 嘿,别找我麻烦

    嘿,别找我麻烦

    总在自己身后跑的尾巴被别人惦记上了怎么办,徐小恶霸只有一个答案:打跑情敌,压倒小跟班。管你叶舟弱不禁风还是冷若冰山,到了徐正凯这里,只有乖乖被吃掉的份。青梅竹马文,有点养成方向。西子回归的良心文,票票和留言快到碗里来!耽美文,不喜误入
  • 我是个正经道士

    我是个正经道士

    引言:一方瑰丽的世界,百族林立,英豪遍布。在这微妙的平衡中,人族道宗迎来了一个少年。。。。。。。。。修仙划分:求缘叩门入门炼身化气筑基凝神金丹化神大乘地仙玄仙金仙大罗天,这不是纯粹轻松修仙文,本文更注重分享感悟,当然也会爽,但不会种马,反派也不无脑。不水文,也不无脑打斗,本书三观绝对正派,希望通过本书能给书友更多的温暖和热血。书友交流qq群1037856188
  • 三国幕府本纪

    三国幕府本纪

    三国科普类作品,历史线考据最严谨的三国小说。何遂高优柔寡断,袁本初引狼入室。袁次阳养虎为患,董仲颖反客为主。.......拜师程昱,崛起兖州。执笔一时,戎马一生。...时人歌曰:“生不用封万户侯,愿得一识薛并州!”...193年,为别部司马,协同于禁进攻陶谦。195年,为都尉,单独领军,收复兖州诸县.196年,为典农校尉,于许都屯田,仓禀殷实。197年,为讨寇校尉,于陈国之战,都督粮草。198年,身在濮阳,训练新军。199年,伴随曹操左右,参与政事。200年,东讨刘备,北袭袁绍,薛伯言之名,天下皆知!.....回望过首,已一人之下也!慢热,成长,无系统。欢迎大家书友圈讨论~
  • 金波的星期九

    金波的星期九

    大二学生金波是在几近虚脱的状态下,听到豆蔻的故事的,那种感觉让他终生难忘。有些事情第一次是出于好奇,以后经常做,则是一种惯性了,比如金波去星期九酒吧。至于惯性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他懒得去想。金波第一次到星期九,是感到新鲜,他来这个城市已经有两年了,但是还没到过酒吧。他所在的县城有数不清的餐馆和茶社,但是却独独没有一个酒吧,他在电影中看过牛仔们喝酒的酒吧,也见过有艳舞女郎跳舞的酒吧,还有摇滚歌手们出入的酒吧,在他心目中酒吧是粗犷豪放的,又是优雅迷人的,酒吧象征了一种品位。他要在酒吧里坐着,要一杯酒,浅斟慢饮,那种喝法既不同于他见到的酒席上那种虚伪的客套,又不同于露天啤酒摊上的那种低劣的欢腾。他怀着这样的期待来到星期九,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然后他就看到豆蔻了。豆蔻在唱一支外国歌曲,他没听过,但是隐约分辨出是关于回忆的……她投入地半闭着眼睛,抱着话筒像抱着一件御寒的衣服,她的声音清水一样,飘荡在这个烟酒气息浓重的酒吧里,金波震了一震,感到周身一激灵,他突然想站起来,却发现周围的人大多歪歪地坐着,这时候有人醉醺醺地喊:唱什么鸟语,听不懂,换一个!换一个!甜蜜蜜!台上的女子果然就换了,仿佛没用什么过渡似的,她换了一脸甜蜜的表情,含情脉脉地唱:“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台下有人叫好。豆蔻似乎也陶醉在她所营造的甜蜜氛围里,左右摇摆,一副小鸟依人状,金波注意到她穿着一件金属蓝的T恤,右胸点缀着彩色羽毛,T恤衣领很大,她扁扁的锁骨晶莹透亮,一个拿草绿酒瓶子的男人喊:豆蔻,甜蜜蜜!从那天开始他便成了星期九酒吧的常客。
  • 八零弃妇有空间第二部

    八零弃妇有空间第二部

    叶青荷做梦都没想到她只是伪更了一次,就被云起系统丢去惩罚,穿进吃不饱穿不暖的五零年代文中。收藏决定她生存天数,五星好评会让她强壮,打赏可以开启辣鸡系统?排名进前十才可以回到原来世界?Oh,myGod,这是逼她成大神吗?为了活下去,她从没有追求的咸鱼作者,变成一个努力上进,争当大神的有志作者!纳尼?在本书世界她还有无数隐藏竞争对手?想想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叶青荷表示压力山大,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恐惧感!看谁都像竞争对手!村长家的傻儿子,突然变得冷漠孤傲有点拽!叶青荷摸着下巴眯起眼,这么帅的男人是杀呢?还是留呢?某位帅哥被盯的头皮发麻:“媳妇,我和你一伙的,咱们一起捏死小白花!”推荐自己完结文:《五零弃妇有空间》《穿越八零年代》《重生白富美致富手册》《重生白富美养成手册》
  • 灰色之城里的暗涌

    灰色之城里的暗涌

    危险的男人、女人散发出诱人致命的气息,他们像魔鬼洞悉你灵魂深处的孤寂,如果你逃跑你遗憾终身,如果你留下,你将万劫不复。他们来去自由,不受控制。楚斯斯爱上的人是她好友的未婚夫,露水情缘来去匆匆,可这个恶魔男一步步带领她去他变态恶魔的世界里,她内心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也被挖掘了出来……
  • 花妖册

    花妖册

    半花妖苏小芸与人类夏奕的悲惨玛丽苏爱情故事。民国上海,玫瑰飘香,花的斗争,人类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