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丹尼尔·洛维洛一个人来到纽约,他步履匆匆出入于几家银行之间,做着自己儿时就想做的事情———借钱买船。他想买一艘船,并将其改装为油轮,因为当时载油比载货更能赚钱。银行的人问丹尼尔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做抵押。丹尼尔说,他有一艘老油轮现在正在水上跑运输。随后,丹尼尔就将自己所有的打算一一告诉银行的工作人员,他打算把自己的油轮租给一家石油公司,这样的话他每个月就能够收到一部分的租金,而这笔租金正好可以每月分期地付给银行这笔贷款。所以,丹尼尔提议把这份租契交给银行,然后由银行定期向那家石油公司收取租金,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他在分期还款。这种做法看起来很荒唐,但是实际上,对银行来说它却是很保险的。丹尼尔·洛维洛本身的信用或许并没有那么高,但是那家石油公司十分可靠。
银行可以确定的是,石油公司每个月会定期付钱给银行,除非有一些预料不到的重大经济灾祸发生,而实际上,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并不大。最后,这些钱真的转到了丹尼尔的手中。而丹尼尔·洛维洛真的用这笔钱买了一艘他要的旧货轮,然后成功地将其改为油轮并租了出去,之后他再利用这笔油轮的钱去借另一笔款子、去买另一艘船。如此往复,几年后,每当一笔债务还清,丹尼尔就成了某条船的主人。后来,租金不再被银行拿去,而是直接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就这样,丹尼尔·洛维洛一分钱也没掏,便轻轻松松地拥有了一支船队,并赢得了一笔可观的财富。真可谓是空手套白狼。
初涉商场的经营者创业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资金,那样才能使自己的事业有效地运转起来。在现实生活中,筹措资金的方法不止一种,而借贷是筹措资金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总是有很多经营者,瞻前顾后,不敢借贷,也不愿借债,以致错失良机,耽误了许多发家致富的大好机会。
记得美国著名的小商品经营大王格林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商人敢于拿妻子的结婚项链去抵押。”这句话不正是提醒人们在经商过程中要勇于借钱做投资吗?如果只想着谨慎行事,这样往往不会在商场上有什么大气候。相反,只要你大胆地前进一步,勇敢地向银行贷款、举债,然后将这些贷款用于投资,那么你就有可能会走向成功。其实,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如果借一些贷款,完全可以帮你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
不愿借用别人的钱,也不愿意负债,那么,只能“保守”地守着自己的摊子。根据有关资料刊载:美国著名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董事长伍德拉是一位相当保守的金融家。他一生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负债。在经济萧条的前夕,他刚好偿清了公司的所有贷款。有一次,当公司里一位财务负责人建议以975%的利息去借大约1亿美元的资金来建一栋建筑的时候,这位总裁马上否定他的建议说:“这样的人赶紧撤了他,可口可乐永远不借钱!”伍德拉的不借款战略使可口可乐公司在经济大萧条中免遭灭顶之灾,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那就是可口可乐公司长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总是不能顺利地进入美国大公司的行列。
后来,戈苏塔接替了伍德拉,担任了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他一改前任董事的谨慎作风,看准发展的方向,大举进行借款。当他接手公司的时候,可口可乐公司资本中不到2%是长期债务,但是从他接手以后,戈苏塔把长期债务一下子增加到资本的18%,这种举动使他的同行们完全惊叹了。戈苏塔用这些资金来改进可口可乐公司的瓶装设备,并且他还大胆投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用他的话来说:“一旦看准了兼并对象,我就不会惧怕增加公司的债务负担。”戈苏塔这种不怕负债的勇气不但把可口可乐公司从经营的困境中解救出来,还使公司的利润一下子增长20%,股票也开始快速上涨。他这种操作模式并不是滥借贷款,加重公司负担,而是将那些庞大的债款用到公司生产的关键环节上。这样,暂时的负债会赢得长时间的赢利,可口可乐公司的债务肯定可以彻底清偿。如果戈苏塔畏首畏尾,像他的前任那样不敢冒借债的风险的话,那么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就会永远失去发展的机会,结果必然会在竞争中失败。
西方商界有句名言:“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而美国著名的亿万富翁马克·哈罗德森也说:“别人的钱是我成功的钥匙。把别人的钱与别人的努力结合到一起,然后再加上你自己的一个梦想以及一套奇特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些基础条件完备之后,你再走上舞台,尽情地发挥你的经营才能。这种行为的结果是,富人会认为你的行为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或者明白你的行为不过是借别人的鸡下了个蛋而已。但是,在世人的眼中,却会认为你这可以出奇制胜。因为,一般的人根本没有想到,你竟能用别人的钱为自己做买卖赚钱。”
空手套白狼,借钱做投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第十节敢于冒险,方成大事
在商场上打拼,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风险越大,获得的利润就有可能越高。只有敢于冒险,才能做成大事,赚上大钱。投资者们要大胆去投资,放手一搏。
当然,投资的过程中也要权衡利弊,有“斗胆”,同时也需要有“秤心”,心中思量再三,计算出利害得失,不做无谓的冒险,只有这样,才能成大事。
不拼难以赚大钱
在商场上打拼,只有敢拼敢闯,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些商界的精英们,无一不是敢于冒险的人。通过冒险,他们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传奇,因为敢于冒险,他们才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急需发展纺织、水泥、塑胶等一批弱势工业。中国台湾当局把发展台湾塑胶工业的希望寄托在化学工业基础雄厚的“永丰”老板何义的身上。何义到国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考察之后,发现市场上的塑胶业竞争相当激烈,自己很难有立足之地,于是便打起了退堂鼓。但是“名不见经传”的王永庆却像吃了豹子胆一样,毅然决然地决定投资塑胶业,他的这种行为引来了一片非议:“不懂行情”“不识时务”“何义都不做的事业,一定难做”。所有的业内人士都认为他的这番行为是冒险的。
1954年,王永庆筹借了50万美元,然后创建了台湾地区第一家塑胶公司,到1957年的时候建成投产。事情的发展果然像何义判断的那样:塑胶原料确实是生产出来了,但是当地市场上的日本同类产品不但品质很好,价格也很实惠。在这种前提下,台塑产品严重滞销,仓库里堆积着卖不出去的产品,成本无法及时收回来,股东们也变得心灰意冷,王永庆因此陷入了绝境。
尽管情况不是很乐观,但是王永庆对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包括对于失败的理解。世界上失败的人很多很多,但是能够真正爬起来的却是少数。经过一番“检讨”,王永庆又像以前那样,承受着众人惊讶的眼光,采取了两条令人吃惊的措施:
首先,他以一般人所没有的胆识,采取了近乎“以毒攻毒的策略”,他大幅度增加产量来压低成本,从而获得压倒一切的竞争能力。对于这个方法,股东们一致反对。但是,他毅然购下“台塑”的所有股权,开始独自经营。
其次,造成“台塑”濒临绝境的另一主要的原因是下游加工厂对自己的产品不愿意降低销售价格,这样的做法致使销售量一直无法大幅度增加,因此居民们对塑胶原料的需求量提不上去。王永庆对那些零售商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百般劝说仍然毫无效果之后,他毅然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加工厂——南亚塑胶,从而建立起塑胶原料与加工相连的“一体化发展体系”。
事实表明,王永庆的这种拼命似的决策是正确的,他的经营策略也是成功的,正如他自己在美国华盛顿企业学院的一次演讲中所说:“只有不断努力,才有立足之地。身处逆境的时候,不能灰心丧气,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实力,拥有勇于拼搏的精神,这样才能扭转颓势。当然顺境来临的时候,也不能因此自满懈怠,否则会脆弱瓦解。”
王永庆认为,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要主动去迎接挑战,学会拼搏,并接受一定的压力。当然这个拼搏的过程应对个人和企业的成长不但没有任何害处,而且是十分有利的。
在1973年首次世界石油危机之后,王永庆的脑子里形成了“在美国投资设厂——掌握原料来源——适时回供台湾”的战略构想。当时,又适逢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这种现状,业内人士大多都持观望态度,很少有投资的想法。但是王永庆却独具慧眼,他再次发挥自己勇于拼搏的优势,力排众议,毅然下决心向海外进行投资,因为当时美国拥有丰富的原油、电力及天然瓦斯,那里的投资软环境十分优越。尽管王永庆在赊购路易斯安那州一家化工厂时受到了一些挫折,但是这并没有打消他的信心,他继续做着一些在别人的眼中看起来是很冒险的事情:他决定在得克萨斯州自行建厂,随后又在美国投下巨资,先后买下10多家生产RVC树脂以及一些制造RVC化学原料的工厂,这些交易总额达5000万美元。
这些看似疯狂的冒险行为,最终为王永庆赢得了不菲的回报。在王永庆看来,只有善于拼搏的人,才会有良好的前途,当然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能够成为财富的掌控者。不拼难以成大事,同样,不拼也难以赚大钱。
一旦看准,就大胆行动
在遇到机会的时候,就要迅速把握住。把握时机,然后大赚利润,这是商场致富的一大秘诀,当然也是商人们必备的素质之一。
商场就如战场一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看准了机会,就应立即下赌注,很多商人都是依靠抓住机会而获得了成功的,韦尔就是这些商人中的一员。
韦尔是一个目光敏锐、判断力极准的商人,他能够迅速抓住许多有利的时机,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股票的行情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股票价格也总是飘忽不定,较小的一些交易所往往朝不保夕,纷纷倒闭。但是韦尔的经纪交易所不但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反而慢慢扩大了规模。它不仅乘机兼并了很多规模较小的交易所,还接管了一部分经营状态不好的大交易所。
洛布罗兹公司是一家投资交易所,在华尔街,它的经济实力与韦尔经营的希尔森公司其实是不相上下的,但它的机构设置并不是很灵活,管理方法也非常落后。当时韦尔看到这一点,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于是他紧紧抓住这个时机,提出与洛布罗兹合并。在合并谈判过程中,韦尔刚开始并没有直接站出来,而是先躲在幕后操作。当谈判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他才亲自出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1981年6月,韦尔做了一件令人费解、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大事,他居然把自己辛辛苦苦花费了20年时间经营的希尔森公司出售给拥有80亿美元销售额的美国捷运公司。当时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美国捷运公司尽管是一家经营赊账卡、旅游支票和银行等业务的大公司,韦尔的希尔森公司虽说规模不如它,却是一家很发展前景的公司。因此,许多人认为韦尔这种做法让他吃亏不少,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人们就不得不为韦尔的决策所叹服。因为韦尔在捷运公司的职位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他的股份总额有2700万美元,个人年收入高达5000万美元。
韦尔最重要的一条成功法则就是: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能够迅速抓住机会,一旦看准目标,就开始大胆行动。创业之初,对于合并与否,他能够果断地拍板,到了后来,他先吃小亏后获大利,与捷运公司合并,最终成为该公司第二号人物。这一切与他敢于冒险,迅速把握住一切机会有很大的关系。
把投资当做一种挑战
犹太商经指出:“挣钱的路径并非一条。”很多人都以为赚钱的途径已被人们发掘得差不多了,但是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大家看起来都不以然的东西,只要你善于利用并敢于投资,那么你照样可以心安理得地通过这些东西发大财。犹太商人就有这样一个观点:“冰几乎不能用来换取任何东西,但是几乎不用任何东西就能够换取冰。与此相反的是,钻石几乎没有正当的使用价值,但是却往往需要大量的其他东西来交换它。由此可以发现的是,人们有时候对于财富的某些习惯观点是错误的。”根据犹太商人的这种理论,只要你拥有一定的经济头脑以及经营意识,那些即使是在大家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你也能依靠它们成为富翁,关键是你是否敢于冒险投资,是否敢于挑战。弗雷德克·图德便是这样一个敢于挑战的人。
1783年,图德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家庭。在他13岁的时候,他决定放弃学习,并开始学做香料生意。
1805年,图德参加了一个酒会,是他的一个堂兄德纳举办的,堂兄非常有钱。在那里,图德和他的兄弟开玩笑似的讨论了一条发财之路,就是从附近的弗雷什庞德将那些冰运到南部各港口的可能性。在那些港口,原本不值钱的冰有可能卖出很高的价钱。随后,他们还进行了几次讨论,还对技术以及市场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一个调查,并据此订出了一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