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巴菲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原则——投资安全性好的企业,利用基本面分析找出市场上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并长期持有的原则;把市场当成仆人而非向导的市场原则;集中投资于少数股票的组合原则;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这些投资原则看似简单,但是想要成功地应用到投资实践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认定了的投资原则,是绝对不会轻易改变的。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美国股市刮起了一场“网络股”旋风,随着股票的不断飙升,众多的投资者如潮般涌向证券交易所争相抢购股票。但是巴菲特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的心态,没有丝毫动心。他知道与一时获得的巨额利润相比,企业的成长潜力永远是最重要的。对投资原则的坚守,使人们感到巴菲特与投资潮流格格不入。甚至当时有人对他的投资原则提出质疑,纷纷规劝巴菲特及时改掉已经不适用了的投资观念,还有的投资者对他冷嘲热讽,认为他性格倔强,不知变通。但是巴菲特不改初衷,依然坚守自己的理念,他说:“我认为自己的投资原则没有过时,我不想随便改变自己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对投资原则的坚持使他受益匪浅。后来出现的网络泡沫,使网络股价格出现大幅度下滑,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甚至倾家荡产。这时他们才开始佩服巴菲特的冷静与理智。一度遭受众议的巴菲特投资原则再次受到人们的认可,巴菲特也再次受到人们由衷的尊重。
巴菲特认为投资讲究原则,不因外界投资形势发生的变化而怀疑自己的原则,也不因外界的相反评论而否定自己的原则,更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投资失败而抛弃自己的原则,才有可能克服一时的失败,取得长期的投资回报。
巴菲特就是这样的投资者,他一直都在坚守着自己的投资原则和信念,严格按照自己的投资理念进行投资,即便是蒙受损失也会对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坚守不渝,并挺过了一次次的金融危机,最终取得了丰厚的回报。这种做法使他在市场发生不利的情况下,也能够成功避险,取得不小的收益。
我不会放弃先前那种我已经非常熟悉的内在逻辑的方法,尽管我知道它应用起来有很多困难,并且很有可能导致相当大的永久性资本损失,但另一方面,这种方法意味着巨大而显而易见的收益。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投资原则,对于每个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坚守投资原则才会避免事后聪明的偏见。这种偏见是指人们往往倾向于利用事件发生之后的结果去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这种偏见在投资者中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的一部分,“事后诸葛亮”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仅如此,如果投资者随意更改投资原则,就难以建立属于自己的投资理论体系,也不会形成自己持久的投资风格,更经不起外界利润的诱惑,一发现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就会随波逐流,将自己的投资原则抛在脑后。这种浮躁的心态是十分危险的,当股票市场出现较大的风波时,这些投资者将难以回避投资风险。
低成本才有高回报
巴菲特一向反对高成本的投资原则,他认为高成本是投资者最容易犯的三大错误之一(其他两个为错误决策和“跳船太快”)。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过度买进或者支付给投资管理者的费用太高。
巴菲特拥有的伯克希尔投资公司在40年的时间里,每股账面价值实现了年均219%的增长,为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增幅的两倍。取得这样的业绩主要与巴菲特坚持以低成本换取高回报的投资原则是分不开的。
为了降低购买成本,巴菲特在购买股票时总要等到公司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才买进,然后静等回升。巴菲特认为自己不是在购买股票,而是持有一部分公司资产,这似乎是对股票原意最好的诠释。
在巴菲特看来,要想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就需要坚持这样的低成本投资原则。如果成本过高,他宁愿选择持币观望。伯克希尔公司在整个2004年里,没有花出一分钱,就是因为巴菲特没有看到任何拥有较高内在价值的公司的股票降到了足以买进的价位。
巴菲特不仅在投资一般市场时坚持这一原则,在保险市场上更加谨慎。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对巴菲特新收购的再保险公司GenRe造成重创。事后巴菲特对这家公司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其明白不能以亏损为代价来扩张市场份额,并对已签下的低估了恐怖威胁的保单进行全面清理。
2006年,美国保险行业进入繁荣期,受卡特里娜飓风的影响保单价格开始下降,在行业出现繁荣的时候,巴菲特却决定减少他在飓风上的风险承担,因为只有以合理的价格来承担这项风险才能避免出现亏损。
正是由于巴菲特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坚持这一原则,所以在40年的时间里,巴菲特的保费收入有一半年份是大于赔偿额和运营成本的,还有一段时间的保险资金成本低于长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大大低于行业的平均成本水平。巴菲特说,自己使用别人的资金不但没有支付成本,反而收到了别人给他的钱。
此时巴菲特只要支付6%或10%的资金成本就可以得到保费资金,所支付的成本也远远低于他高达20%以上的投资收益,他为什么要坚持保险资金的零成本呢?为什么不降低保单价格来获取更多的资金呢?
实际上,巴菲特缺的并不是钱,而是成本较低的长期资金。这只能依靠对保险公司制定相对保守的价格来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保险成本不仅是保险业务稳健运营的需要,更是巴菲特投资战略的要求。
有的投资者认为,保险公司可能要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赔付,所以保险公司的资金总是很长期的,但一旦定价发生错误,保险公司很可能被要求提前赔付损失,而且还有可能是一次性的全额支付。如果公司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有可能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出售那些很能赚钱的股票,这是任何投资者都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可见对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对于获得长期资金的重要意义。
正是靠着低成本的投资理念,巴菲特所属的伯克希尔公司才成就了非凡的业绩,取得了市场价值近千亿美元的丰厚回报。其中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吉列、评级公司穆迪,以及金融公司富国银行这五项投资所获得的市场价值就占到了76%。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坚守低成本的投资理念并准确实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常常盯住短期效益,而小的投资者难免会随大流。有调查显示,提供了长期高回报的公司在短期来看往往收益较低,这对巴菲特所主张的低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坚持这一理念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耐心。
不要担心经济形势
巴菲特曾经说:“在投资领域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哪些是最重要的,并且是可以搞懂的东西,而对于那些既不重要,又不易搞懂的东西,就应该忘掉。”他所说的不重要的东西指的就是经济形势。他认为宏观经济就像跑道上的赛马一样,有时跑得快有时跑得慢,没有任何资料能用于对这种形势的判断。投资人既无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分析经济形势,也无必要担心经济是否稳定地成长,利率是否上扬。
1972年,巴菲特付出约2500万美元购买了喜诗糖果公司之后,不久遇到政府实施的价格管制,但是这并没有动摇巴菲特的决断,如果仅仅因为价格管制而放弃购买行为,他就有可能失去这笔后来税前利润达6000万美元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