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84500000031

第31章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富士山?(3)

在日本人心中圣德太子是一位永远的圣人。圣人与富士山有关联,富士山也就成了日本人心中的灵山。历史上日本很多宗教团体都喜欢在富士山周边密集,就是出于这个缘故。现存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国宝《圣德太子绘传》,是最为古老的描绘圣德太子生涯的绘画。时间大约是在1069年(延久元年)。这是依据917年成立的《圣德太子传历》中的故事而创作成的,有初期“大和绘”的代表之称。画中的富士山是细条的圆锥台形,据说这一艺术手法是为了强调富士山的高度。

江户时期女性穿着的正规和服上也有许多采用描绘着富士山的图案。除了日常华丽的衣装以外,令人感兴趣的是武士们的战斗用具上,例如:全身铠甲、护身、征战装、刀鞘及刀柄等,也描绘着富士山。使用南蛮胴(将西洋铠甲改造成的日本铠甲)做成的征战用具,背上的图案是富士山。浴血奋战的武士们靠“富士(FUJI)”与“不死(FUJI)”的谐音,祈求自身的安全。传说丰臣秀吉爱用的黑黄罗纱的征战服上,也画有三座山峰型的富士山顶上的熊熊神火,祈祷作为灵山的富士保佑的心愿。

这里的逻辑点在于:太子信仰是日本人的一个基本信仰。而太子又与富士山有关联,所以富士山也就成了日本人的信仰山。但问题在于,圣德太子这个人物是否属于“实在”,现在还是日本学界争论的一个话题。占主导地位的意见认为圣德太子这个人物并不存在。用一个不存在的人物来虚构所谓的信仰,这个信仰不就成了富士山顶上飘忽不定的云彩?

(十) 作为诗歌的富士山文化

富士山是火山造化而成的大自然馈赠物。千百年来日本人为此顶礼膜拜,文人雅士们更是竞相讴歌。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万叶集》就已经收有11首描写富士山的诗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8世纪奈良初期的宫廷歌人山部赤人,他赞美富士山的名句为:

出了田儿浦,

遥看富士山。

皑皑白雪降山巅。

日本文艺评论家小林秀雄说,假如你觉得这首歌很美,恐怕不在字面意义,而是赤人眺望富士时产生的不可名状的激动心情打动了你吧。在山部赤人的笔下,富士山是个超时空的存在。如果说西国的筑波山是个亲切与平凡的集合概念的话,那么东国的富士山则是个高贵与神秘的集合概念。由于高贵受到尊崇;由于神秘受到敬畏。在主观意图上,赤人的诗歌并没有涉及富士与人间生活的关联,再次表明了富士山是远离俗世人间的神圣存在。

赤人的这首短歌,被日本人视为咏唱富士山最古老的一首。之后是东歌,也就是东国的民谣,年代难以确认,或许比赤人还要古老,但没有富士诗歌残存。再之后是高桥虫麻吕,他从甲斐侧面咏唱富士山。同样是描述富士山,赤人的笔下是雪富士,而虫麻吕展现的是火富士。在长歌中他写道:

甲斐与骏河,富士立其间。

山高云不过,飞鸟越巅难。

火为落雪灭,雪为火融减。

他可能看到了火山爆发后的富士山,所以他的笔下是火富士,是个“其灵无以名,其妙无以言”的火富士,而赤人有神山的意识,所以他笔下的富士山也只能终年白雪皑皑。

完成于905年,由醍醐天皇下令编撰的《古今和歌集》,则把富士山描写成燃烧爱恋的象征。如藤原忠行的诗句:

与君相见面,能否不分明。

富士山头火,常燃是我情。

有“樱花歌人”之称的西行,有一首生涯中最为自信的和歌:

富士起云烟,随风飘天边。

不知逝何处,宛若吾遐念。

西行还有其他三首咏唱富士山的和歌,都不见精彩。属于即便不看山也能作诗的一种。但是这一首和歌确实是看了富士山后才咏唱的。他曾经二次从京都来到关东,在京都看不见的震撼,在关东看到了。他眺望到了富士山峰上随风飘动的孤云,以此遐思俗世尘间。

到了镰仓时代,那时已经有很多日本人看到过富士山了。如镰仓幕府的开创者源赖朝的歌:富士烟火遮晴日——就是看到了富士山。但他的儿子源实朝对富士山缺乏感觉,在众多的诗歌中,只留下恋歌富士和雪中富士两首诗歌。

同样是富士山,芭蕉的——

阵雨忽降忽停,云雾缭绕。

不见富士山的日子亦别有一番情趣。

他从不同的视点抓住了一个观念上的富士山。到底还是芭蕉来得老辣。

与芭蕉同时代的,即元禄时代国学者契冲(1640~1701年),他感受到了富士山精神性的一面,仅富士题材的诗歌就写了百首以上。日本文化最为纯粹的东西,通过富士山得到了体现。所以与景色相比,契冲咏唱的是日本精神的真髓。在观念上自觉地将富士山与日本精神相结合,大概是从契冲开始的。

在歌舞妓狂言《争风吃醋》中,有这样的脍炙人口的台词:

西有富士岭,北有筑波山。

两者不相上下,宛若伊达小袖。

京都的俳人与谢芜村回想着自己的江户之旅,留下了生动鲜活的千古名句:

新绿叶丛淹没中,

只余富士一孤峰。

在江户时代的安永年间出版的一部提名《名所方角集》的俳句集里,在富士远眺的题目下,辑录了如下几首俳句:

明月皎皎骏河町,朦胧可见富士影。(素龙作)

富士山顶雪飘飘,此景五分属江户。(立志作)

今日除夕,远眺富士,以忘旧年。(宝马作)

当然,提及富士诗歌,不能忘记的是太田道灌(1432~1486年)的诗作。这位江户城的最初打造者,在回答天皇问及他的住居情况时,用诗歌回禀了天皇:

下臣之隐庵,近海连松原。

富士山雄姿,隔窗入眼帘。

原来,居住在京都的天皇,对富士山并不知情。而对这位风流倜傥的战国武将来说,富士山却成了自家屋檐下日常风景的一部分,用他的诗话来说是“隐庵”。

有“日本李杜”之称的石川丈山(1583~1672年),写有汉诗的富士山,堪称汉诗杰作:

仙客来游云外巅,神龙栖老洞中渊。

雪如纨素烟如柄,白扇倒悬东海天。

后人常说的富士山“扇悬东海”就是出自这首诗。把宏伟的富士山形容成一把手摇纸扇,这里玩的是轻巧与微缩,表现了万物先往小里缩的民族性。“白发三千丈”之类的并不是他们的最爱与擅长。

诗人北原白秋(1885~1942年)也是在看了富士山后被其秀丽感所迷惑。在这之前诗人对富士山一点也不关心。为了能写出更多更好的富士诗作,他特地搬家至每天能看到富士山的三浦岬附近。后来与人妻私通,被其丈夫以通奸罪告发,但仍坚持创作富士诗歌。最后得了白内障,看不见富士山了,就以他人叙说的富士加以咏唱。他的名作《恋情》小诗,表面上是写一位姑娘,但实际上是写那光彩熠熠的富士山:

跳舞的那个姑娘

你,只有你,

在昏暗中光彩熠熠。

有日本评论家说,富士山在北原白秋的心中是永远的生。

当然,不能忘记的还有草野心平的《富士山 作品第九》:

莽原吞息。

鬼镜的月。

清澈鲜明。

(十一) 作为小说的富士山文化

日本最早的故事作品是《竹取物语》。其结尾处有写富士山顶上的烟:

骏河之国的富士山顶燃烧起了不死药的烟,至今还缕缕上升。

据考证,这是对富士“贞观大喷火”的描述,有了最初的“科学考察”的意味。

而稍后的《伊势物语》中的主角在原业平是个有名的好色美男子。生涯中他与女性缠绵的人数据说达到了3733人。为什么是3733这个数字。据说这个数字相当于富士山的高度。千年前的日本人就会玩黑色幽默?难以入信。但富士山接近这个高度倒也是事实。

问题在于《源氏物语》。这部集日本故事的大成,号称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有写富士山吗?人们的关心度自然会很高。为此日本的源氏学者们考证来考证去,终于发现了在全卷54帕中,有两处提到了富士山,一处是在“若紫”卷:

赏玩之后,源氏公子回到寺内,诵了一会经。近正午时,便开始担心疟疾是否发作。随从说道:“公子不如到外去散散心,倒可忘掉那病根也未可知。”他便依言出得寺来,登上后山,向京城方向眺望。但见云霞满天,四处弥漫;万木葱茏,时隐时现。他赞道:“真像画儿一般。住在里面的人,定如神仙般无忧无虑。”随从中有人言道:“这风景还算不上最好的。如果公子再走远些,到那高山大海边去,一定更是开心,那光景才胜似图画呢。譬如东国的富士山,某某岳等。”也有人将西部的某浦、某矾的风景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这些人说东道西,好让公子释怀,终于忘了疟疾。

这里,从随从的口中提到了“东国的富士山”。照理说,身居京都城的作者紫式部是看不到富士山的。她是从哪里来的富士意象?这是个谜。是当时时有所闻的富士大喷火?如是这样的话,富士山应该是个恐怖的形象。又从何而来“胜似图画”的“光景”? 实际上不但紫式部没有看到过富士山,最终连源氏公子也没有见过富士山。他的一生都是在西国度过的。如摄津的须磨、播磨的明石等地碾转往往。

还有一处是在“铃虫”卷:

第二年夏天,正值六条院荷地中莲花繁盛。尼姑三公主所供奉佛像落成,便举行开光典礼。源氏亲自操办此事,一切应用物具均置办周全备至。他通过三公主所在的西厢时,向里探望,但见里面集聚着五六十个严妆侍女,显得拥挤不堪,暑热难当,有些侍女被挤出,站于北厢廊下。四处置放的香炉香气流溢,黎郁芬芳之气弥漫四处。源氏走进去,教那些无经验的侍女道:“焚烧熏香,须以微火,令人不知烟从何处出方好,如同富士山顶的烟那般浓厚,便大煞风景了。”

这里源氏将香炉之烟联想成富士山顶之烟,表明平安时代的人们,对富士山的印象就是终日燃烧之山,连神也不能将之扑灭。

一个是“胜似图画”的富士山,一个是“大煞风景”的富士山。作者紫式部写了个矛盾的富士山,写了个阴阳不明的富士山。

到了明治以后,夏目漱石写《三四郎》。小说中写主人公上京赶考,碰到一位留着胡子的绅士,便开始交谈。那位非常诚恳的绅士跟主人公说了这么一番富士山的话:

“啊啊,非常优雅啊,西洋人到底非常优雅啊!”于是又说道,“我们两个人真是可悲啊!这样的脸、这样弱的身体,不管再打多少次日俄战争的胜仗,即使成为世界一等国家,都不行哟!且看看我们的房子和庭院,都跟我们的脸差不多。你这次初去东京,富士山还没见到过,不是吗?现在能看见富士山,请您看一下,那是日本最有名的哟!除了富士山,其他没什么东西可以自豪。但是富士山是天然的、自然的,从以前传下来的东西,遗憾得很,它不是我们所建造的东西哟!”

一般认为,这段经典语录是夏目漱石对当时高扬富士国粹主义的一种批评。特别是针对地理学家志贺重昂的《日本风景论》的一种批评。国土美、富士美与民族精神接轨,与意识形态挂钩,是从他的这本书开始的。当然,《日本风景论》中也有不少写富士山的名句。如:秋高气清,天长无纤云,富士高峰,巍然耸立在武藏野地平线上,月中高处芙蓉万朵。

而那位生于希腊、长于柏林、学于英法,完全被日本文化的魅力所迷倒的英国人小泉八云,在改名的第二年,即1897年8月24日的早晨3点30分,从富士山东麓的御殿场登山朝拜,写下了著名的散文名篇《登富士山》。文中最为精彩的几段:

“给我十亿美元今天我也不愿前进一步。时间是下午四点四十分。高度一万零六百九十三英尺。”

他看到了富士山辉煌的落日:

“要转身不看这样一种奇观是不可能的。我观看了又观看,直到落日改变了云的颜色,把絮之海变为金羊毛。半绕着地平线,一条黄色的光带扩大着、辉耀着。”

第二天。

“晨六点四十分——向山顶进发。”

“一万二千英尺,主要的是——绝顶!时间早晨八点二十分。……小石屋!神道教的有牌坊的神祠;冰凉的水泉,人们称之为金泉;刻有一首汉诗和一只老虎图样的石碑。”

这就令人神往了。那是一首什么样的汉诗呢?那神符一般的文字符号,竟然多少年前就现身在异国的圣境。难道神意在绝顶?如我登临。

进入到昭和年代,太宰治1939年创作的《富岳百景》是其代表。小说的开头就打破了一种美的幻想论:

富士的对顶角,广重画的富士为85度,文晁画的富士为84度左右。但根据陆军的实际测量而制作的东西及南北断面图来看,东西纵断对顶角为124度,南北纵断对顶角为117度。不仅广重、文晁,一般画中的富士大都是锐角,山顶细高而苗条。但富士山绝非挺拔秀丽的高山。假如我被鹫从印度或者某个国家攫来日本,掉落在沼津附近的海岸,猛然看到富士山的话,大概也不会怎么惊叹。

富士山不挺拔不秀丽?所以只能是 “月见草与富士山最为相配”? 太宰治的这句名言,至今还刻写在石碑上,矗立在富士河口湖町的御坂山腰处。

他还写在一个冬天,独住一室的小木屋。杯酒下肚,一夜无眠。站起来小便,从厕所的四角窗口处,看到了富士山。小小的,全白,左侧方有点倾斜,富士山不能忘。

这就是有名的“从厕所看富士”。厕所总是与肮脏相连。但人的基本生理又必须在这里完成。从这里能看出伟大和雄浑?只能是这位“无赖派”突发奇想了。这当然是难以忘怀了。

同类推荐
  •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风俗和节日,大家知道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指什么吗?在这些节日中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样的禁忌吗?大家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是怎么的一种场面吗?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有着怎么的来历吗?一年分为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妈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黄帝陵祭典是人们对先祖们表示尊敬的仪式,想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的经历吗?打开本书吧,它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本书分为八章,阐释了善恶报应习俗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善恶报应习俗盛行的原因善恶报应习俗的分类与内涵剖析等内容。
  • 中国民俗学通识

    中国民俗学通识

    本书对民俗的概念、特征、功能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民间信仰、节日风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等的研究,具体详明;讲解各种对联、请柬等民俗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深入浅出。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价值较高。《中国民俗学通识》是一门大学“通识课”教材,既适宜于文科生,也适宜于理科生。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热门推荐
  • 影后黑粉有点多

    影后黑粉有点多

    【已完结】上辈子苏桑田从一个花楼戏子逆袭成了宠冠后宫的红颜祸水;重生后苏桑田成了一个糊穿地心的花瓶演员;她发现这里的演员跟曾经的戏子大同小异时,她只想当个小透明安稳过完这辈子;奈何这里的“网络”太发达,她被无脑黑天天上热搜;【十八线小龙套背后的金主大起底??】【某靠脸小演员陪酒半夜未归高清大图??】【苏花瓶买热搜蹭某当红影帝的流量!!】【某新晋影后的含金量有待考证,或重金买奖!!】.......后来苏影后在人生巅峰期宣布“已婚”,黑粉们表示不扒出男方身份,坚决不脱黑粉圈,结果越扒越.......
  • 霸气逆袭:老公,等等我

    霸气逆袭:老公,等等我

    前世,她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被渣男欺心,骗家产。落了个凄惨的下场。重生后,她步步为营,把前世的债都讨了回来。一不小心还拿了男神的心。他,人们心中不可触犯的男神,却为了她一次又一次的破例。“老公~刚刚看见一个女的,她说她是你未婚妻呢...”某女把玩着手指上的戒指,漫不经心的说道。没等她说完,某男就拿出手机道:“刘秘书,把那家人赶走,永不得进入。”“不用。”“再把那家人资产全吞了。”某男讨好的看着某女,某女笑笑。
  • 情动彼岸花

    情动彼岸花

    她绝代风华,留恋花丛,看似魅惑众生,水性杨花,身后却隐藏着真情......“公子,不请我喝杯酒吗?”安易菲媚眼如丝......
  • 吾以吾血平天下

    吾以吾血平天下

    她天赐一身绝妙修仙筋骨,帝王将相之才。可不是所有的好事都能一个人占了……兄长战死疆场,姐妹惨死宫中。她终究弃了仙门,仙门也弃了她。如今近仙似妖,半人不魔。“凤枳歆,你别忘了你是谁!”“我当然记得,”她回头,“我乃凤家凤枳歆。”
  • 巡夜人之路

    巡夜人之路

    现代都市,以前的牛鬼蛇神要么学会化作人形,要么远遁,天朝本地的神仙妖怪早已熟知如何与人类相处,而近代以来为了逃离西方教会的屠杀而跑到天朝的西方怪物越来越多,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自此一个松散的管理组织出现了,巡夜人,由命运选择出来并担任管束职责,由此产生的各种血与泪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圣灭之愿

    圣灭之愿

    “卡里米尔,你所做的一切都将是徒劳的,暂时的枷锁,终将被时间的流逝所朽烂。”“亚瑟斯安,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正义,即使你身上的枷锁朽烂,也会有像我一样的人出现。”“像你一样愚蠢的人吗?带着所谓的正义消灭邪恶与黑暗?我倒真想看看…”卡里米尔消散于世间,亚瑟斯安陷入长眠。几百年前的恩恩怨怨,谁来代替他们偿还。圣器卡密诺尔的寓言,像是诅咒传遍世间。牺牲不代表死亡,只代表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卡里米尔所谓的牺牲,不过是为了逃避责任,背叛承诺的人,我永远不会原谅你——卡密诺尔百年的恩怨,渐渐浮现魔族的报复,开始实现和平的家园,断壁残垣唯有的圣章,了结恩怨
  • 青梅请遵守

    青梅请遵守

    【清纯校园恋爱】儿时的相遇代表了缘分的开始,分离前定下的约定,代表着一定会再次相遇,再次的相遇却是遗忘。“别想悔约,别想跟别的男人在一起,你只能是我的!”他手臂用力把她拉了过来紧紧抱住她,用力的,使劲的,满满的占用欲。她只能是他的。渐渐地喜欢、爱上,后面还成为了男女朋友,谈了一场甜甜蜜蜜的恋爱,渐渐的深入,发现彼此已经离不开了对方了。喜欢你、爱你已成了习惯。
  • 三国之单挑猛将2

    三国之单挑猛将2

    曹晓不告而别,她和少爷的故事当然没有结束。公孙馨还是那个不怕死的公孙馨,就算瘸了一条腿,她的武艺也不错,至少她敢单挑邵也,她该有个孩子,无论男女,都应该像她的性格。霍蓎是名门之后,应该是能母仪天下的。工雅应该是后宫中最长寿的,一个不能说话的人,自然会少许多是非。丁咚也该出现了,只不过她的出现,会让邵也头痛,凡事毕竟都不尽如人意,她将是少爷最大的对手。至于邵也,人红是非多,人怕出名猪怕壮,找他单挑的人还有很多。一根烟杆挑三国,两颗铁胆震乾坤!带你见识现代特种兵与三国猛将的巅峰对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