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3700000022

第22章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名言】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一《周语中·单襄公论邵至佻天之功》

【要义】

单襄公在论述了邵至“佻天之功以为已力”之后,认为他的所作所为会招致天命的抛弃、晋国其他七卿的怨恨和人民的反叛。在这里他引用了《尚书·泰誓》中的这句话,大意是说:民众所希望要求的,上天必定会依从他们。单襄公以此来说明邵至的灾祸难以避免。

在我国古代,一般认为君权来自于天,所以君王又称天子。由于天意、天命无法预测,一些贤明的君王和大臣便把天意天命与民意民心联系起来,认为民心民意就代表了天意天命,并以此来作为警戒,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君王顾及民生的疾苦,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而我们从中国几千年的王朝更替与兴衰中也的确可以得出一条规律,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历朝历代的明君、贤臣、圣哲都曾有过“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尚书》中除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之外,还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从而简洁明快地道出了“民为万世之本”的真理。孔子曾将君民关系生动地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孟子更是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吕不韦在《吕氏春秋·顺民》中也表述了这一思想:“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提出执政者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必须首先考察民心所向,然后才能决定是否可行,也就是说必须得到人民支持。而那些最终亡国灭身的君主也都是与人民离心离德之辈。

【故事】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统治者实行暴政,从而丧失民心,进而引发民众造反推翻旧的统治者的事例不断地发生,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典型的一例。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对老百姓实行严刑酷法的高压统治政策。他为了抵抗匈奴,建造了长城,发兵三十万,征用了几十万民工;为了开发南方,他又动用了三十多万军民。为了满足他的奢侈欲望,他动用了七十万囚徒为他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到他的儿子秦二世即位的时候,又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和民工修建秦始皇的陵墓,他们把大量的铜融化以后灌下去铸造地基,在地基之上又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秦二世叫民工在坟墓里挖出江河湖海的形状,并灌了水银,为他父亲建造了一个地下的山河。

最为残酷的是,建造完之后,秦二世害怕工匠以后领人来挖坟,就把所有造坟的工匠都活埋在墓穴里。

那时候,全国人口不过几千万,经过修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秦始皇陵数次的征用,全国动用的人口已达近三百万,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人民怨声载道。而且,秦二世还不罢休,要在他父亲的基础上,把阿房宫修得更奢侈,于是继续征用民工,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心中都在怨恨残暴的皇帝,盼望秦朝快点灭亡。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的一天,从阳城被征用来的九百名民工在两个军官的押解下前往渔阳去防守。军官从这批人中挑了两个比较精干的人做屯长,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这两个人都比较有远见,特别是陈胜,一直想做出一番大事业。陈胜和吴广本来并不认识,后来都被征集到一块做民工,就同病相怜,很快成了朋友。

这支队伍走到大泽乡的时候,赶上大雨,道路被淹没没法通行,行程就被耽搁下来。按照秦朝的法令,如果被征用的民夫不按时到达的话,就要被砍头。大家都急得不得了。这时,陈胜就跟吴广偷偷商量:“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无论如何我们是赶不上了,难道我们白白走几千里地去送死吗?”吴广道:“要不行,咱们就趁机溜掉。”陈胜说道:“溜掉被抓回来死得更惨。反正都是死,干脆我们起来造反。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得够多的了。听说现在的皇帝本来并不是太子,该当皇帝的应该是扶苏;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也是立过大功的,咱们现在可以借着他们的名义起义,一定会有许多百姓来归顺咱们的。”吴广完全赞成陈胜的主张。

那时的人都很迷信,为了让老百姓有起义的勇气,他们就制造了一些怪异现象,比如在鱼肚子里塞上布条,写上“陈胜王”,还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等。大家都很奇怪,对陈胜有了些敬畏。一天,吴广故意跑去找两个军官,劝他们散伙。两个军官大怒,开始责打吴广,吴广就夺过宝剑杀了一个军官,陈胜杀了另一个。这时,民工们都围上来,陈胜趁机讲道:“男子汉大丈夫,死要死得有名堂;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该富贵吗?”大伙齐声喊道:“我们昕您的号令。”陈胜说:“那好,秦王朝对我们如此暴虐,我们是不是应该揭竿而起推翻它?”大伙又齐声喊道:

“是,推翻它!”大伙推选陈胜、吴广为首领,并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后,也纷纷前来参加。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第一只农民起义军。

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起义军迅速打下了陈县,他们的口号就是征伐暴虐的秦国,这一口号得到老百姓的积极响应,有很多人参加到起义军中。陈胜被拥戴为王。后来,起义军的力量不断得到壮大,秦王朝很快就被推翻了。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祖国的自然保护区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祖国的自然保护区

    提起自然保护区,人们常会想起雄伟壮观的长白山,美丽而神奇的西双版纳,林泉辉映的九寨沟……每一个自然保护区都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你知道自然保护区的确切含义吗?它们的设立,仅仅是因为它们风光绮丽吗?
  • 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

    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

    本书涵盖了南怀瑾先生有关老子、庄子、孔子、孟子以及禅佛等著作中的精华观念和讲解,甄选了南怀瑾先生国学经典著作中的原话作为每一章的标题和主旨,加入了新鲜的、贴合当下人们生活的案例加以阐述,力图将晦涩难懂的国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出来,同时再现南怀瑾先生的经典阐释。
  •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茶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茶文化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罪之花

    罪之花

    幸福是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曾经,她以为幸福离她很远。现在她觉得幸福离她很近。曾经,她以为眼泪对她是奢求,现在她知道即使流泪也能如此温暖。但是,为什么却总是有人要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她的幸福?她,绝不容许任何人毁灭她的幸福,伤害她的家人,任何伤害她家人的人,她都将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她是——蓝雨薇。【PS:关于安德鲁与蓝雨薇的前半段故事,可阅读深沉另一本小说《二战悲歌:梦断莱茵河》】
  • 满天飞沙:沙尘暴灾害的防范自救

    满天飞沙:沙尘暴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红尘之作品位面轮回

    红尘之作品位面轮回

    从斗罗魂兽开始,沉睡百万年,蓦然回首沧海桑田:第一次剧情没有抓住,第二次我怎能落空。我曾见证本体宗的崛起也看过唐门的衰落,更看过魂导器代替冷兵器成为时代的主流。我是牟元,我将带你进入作品位面的轮回传奇。
  • 女孩好命的13堂心理课

    女孩好命的13堂心理课

    本书是畅销书《女孩好命就这么简单》姊妹篇,专门为处于幸福迷惘期的女孩开设了13堂心理课,旨在帮助她们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从根本上解决诸多心理难题。内容包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人最好命、成为不讨人厌的“利已”主义者、不知足的女孩嫁给谁都会后悔、嫁得好并且干得好的女孩才能真正好命等。
  • 无限计划

    无限计划

    精心的计划,慎密的布局,到头来却是别人的弃子无限的世界,主宰的空间,或许不过是神魔的玩物你看到的仅仅是计划的一部分——————————————————建了一个群,有爱请加入,欢迎带家属:169212404
  • 周世家

    周世家

    轩辕王朝,文昌七年周庆良出生同时在同一时间平行时空华南政法大学单身女博士发生过劳性猝死法学女博士带着记忆转生到从来没听过的王朝并带领家族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 世末守望

    世末守望

    过去认识我的人看到我现在这幅模样,都会用一脸惊讶的表情问我为什么不为什么我每次都会这么回答我只是想去守护我想守护的东西仅此而已
  • 娘亲爱作战

    娘亲爱作战

    娘亲,别打了,再打就打死了。娘亲,停手了,已经打到成猪头了。娘亲,别闹了,再闹下去就又要开打了。娘亲,安静点,不然被听到他们可不会放过我们的。娘亲~娘亲~娘亲~再打,你儿子就要被人带走了。谁要带走我的儿子?找打?在哪里?在哪里?我一定要把你揪出来狠狠地打一顿。
  • 且去翻墙(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且去翻墙(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所属组别:小说组作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写了作者高中年代的翻墙记忆,以及当中发生的一些故事,以此献给自己的中学回忆。作者在住校的高中生活中,一次次翻过那道矮墙,溜冰场、放映厅、KTV、小吃摊……到处留下了“翻墙党”的足迹,虽然后来翻墙的岁月随着年龄增长远去,但那已经成了青春的一部分。扫地的时候我每每凝望着这个记载过我们最后的疯狂的地方,而后想起老墙当初在无人记起时惨遭冷落,被校长重视后红极一时,充当翻墙党帮凶时所遭受的带有感激的欺凌,最后又因这样那样的缘故在晚年被夷为了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