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3700000001

第1章 先王耀德不观兵

【名言】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日:“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

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周语上·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要义】

耀德,是指彰明美德,“耀”即明。观兵,指炫耀武力,“观”即显示。夫,发语词,无义。戢(ji),意为聚集、收藏。威,指威力。玩,指轻慢,引申为滥用武力、穷兵黩武。震,指震慑力,使惧怕。懋(mao),指勉励、鼓励。厚,指敦厚淳朴。性,指性情。阜(fu),指富、大、多。器,指兵器农具之类的东西。明,指阐明。乡,指处所、地方。文,指礼法。

滋大,指发展壮大,“滋”的意思是增益、加多。

约周穆王十年(前967年),西周穆王为了振兴王业,想要征伐犬戎。

祭公谋父以“先王耀德不观兵”立论,表明为国者要以德服人,不可滥用武力,劝谏穆王不要攻打犬戎。

祭公“耀德不观兵”的思想发轫于周公“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德治思想。后来孔子继承其观点,主张“为政以德”,他在《论语·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则发展成为仁政思想,反对滥用武力。汉人在总结治国的历史经验时,以这一思想为基础,提出“以德为主、以刑为辅”的治国手段,这一手段为以后历代遵循,产生了深远影响。另外,祭公在“耀德”的问题上,非常强调美德的修养,要求人们必须净化内心世界,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以内在的美好德行做基础,才能得到人民持久的拥护和爱戴以及其他国家的友好和帮助,而强权和武力带来的只能是仇恨和战争。

【故事】

西周时,周昭王南巡,劳民伤财,激起了人民的怨恨。

楚人想了个办法要惩治周昭王。他们在周昭王准备渡汉水的时候,让昭王坐上一艘用胶水粘成的船。结果船到江中不多一会儿,胶便溶了,船身解体,昭王沉水而死。于是穆王即位。当时周王朝的国力衰弱,也得不到外族的尊重,已经五十多岁的穆王虽然年纪不小,但颇有雄心,一心想振兴王业,便采用了穷兵黩武的政策,准备以犬戎没有按时进贡为罪名去攻打它。

祭公谋父听说这件事后,便劝谏穆公说:“大王啊,不可征伐犬戎!

从前的圣王们都是彰明美德而不炫耀武力。如果平时聚集武力但只在必要时使用,那么一动用就会显示出威力而使别的国家敬畏顺服;而如果轻易地炫耀武力,就是穷兵黩武,穷兵黩武就会失去原本应有的震慑作用。所以,周公在歌颂武王时说:‘把那干戈都收藏,把那弓矢收进囊。我们将美德崇尚,广施仁德于四方。永保祖上美德啊,真是贤明周王。’从前的圣王们对于百姓,总是勉励他们修正德行,从而使民众的性情敦厚;为他们扩大财源,使他们富有,而且使他们的器物用具都能得心应手;为他们明辨利害关系,用礼乐文治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这样他们才会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权威。这就是从前的圣王们的基业能世代相承,而且不断壮大的原因啊!”

“到了武王时,不但继承了前人的美德,而且更加仁慈和善,百姓无不欢欣喜悦。而当时的商纣王却为人民所痛恨,民众不能忍受他的残暴统治,都乐于拥戴武王。这样,武王才不得已而出兵讨伐纣王。由此可见,先王使用武力,完全是因为忧虑民众的疾苦,而为他们排忧解难、清除祸患呀!而在对待番邦的问题上,也是以我们的礼乐文德去感召、教化他们,”

“现在,犬戎的两位君长去世了,他们的继任者已经按照礼制来朝见了天子。而大王却要以没有按时进贡为罪名去攻打它。这岂不是背弃了先王们的遗训,败坏了自己的美德吗?这样滥用武力肯定是要失败的呀!”

面对祭公的谏劝,周穆王竭力为自己进行辩护。他认为自己使用武力是为了振兴王业,所以是合乎道义的、是正确的。针对他的辩解,祭公又说:“区分正确地使用武力和穷兵黩武、滥用武力的时候有两个标准需要遵循:一是看对百姓是否有利,能否解除百姓遭受的苦难,受到百姓的拥护;二是看是否遵守礼制,即看是否是正义的战争。现在这两个条件我们都不具备啊!”

但穆王没有听从祭公的正确意见,还是执意出兵征伐了犬戎,结果大败而归,伤威毁信。从此以后,周围的番邦再也没有朝见周天子,周朝也就继续衰落下去了。

同类推荐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的魅力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热门推荐
  • 她似火灼

    她似火灼

    转学第一天,宁声发现和自己合租的是个软妹子。转学第二天,宁声被同桌好心提醒:“建议你离十六班的姜璟远一点。”“为什么?”他不解。“这么说吧,我们八中有句话,想要活的久,绕着姜爷走。”转学第N天,八中学生口中的姜爷却软着声对他服软撒娇。“声哥,我保证不抽烟了,你别生我气好不好?”“声哥,我没想过自杀,至少,遇见你之后,我再也没有想过。”以及最后…“声哥,我们持证上岗吧。”
  • 剑影门主

    剑影门主

    四象非无相,玄冥耀乾坤,此生须无意,醉笑与秋风!
  • 西游风云传

    西游风云传

    西游再起风云。一个小混混在西游世界大战孙悟空,收服牛魔王,征服女儿国,推到白骨精……重生西游,昊天壮志踌躇,豪气干云。他在练功房YY着,怎么与斗战胜佛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的时候。家族要求他成为“人种”……欲为人种,昊天心头鹿撞,喜笑颜开。他在闺房中YY着,第一个新娘是小萝莉还是御姐的时候。一个彪悍的寡妇把他推到了……晋升仙人,逃离氏族,成为天兵。昊天雄心万丈,意气飞扬。他在军营中YY着,怎么从一个小天兵爬上天王宝座,甚至成为天庭之主,掌控三界(天界、凡界、阴界)的时候。如来佛祖领导的大雷音寺,对天庭西天门发动了雷霆袭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猪宝宝霸上我的床

    小猪宝宝霸上我的床

    一觉醒来,她变成男人怀中一只迷你猪!抓狂!逃闯!不料却与富可敌国的他结下了不解之仇!怀阴爪、杀猪劫、迷魂大法、溺水功、成人游戏,她应接不暇。再醒来,她又变回一个女人!聪明漂亮,贪玩淘气,鬼点子多,成为男人们的焦点!谜一般的身世,一次一次把她推向了不可预测之境。
  • 爸爸妈妈可不可以不要闹了

    爸爸妈妈可不可以不要闹了

    包办婚姻走在一起的一对农村夫妻育有两个孩子,带着孩子外出打工,眼看着这段婚姻要走到尽头,孩子们该何去何从……
  • 水何澹澹

    水何澹澹

    她曾经走在他身后很多年,等到他终于为她所动的时候,她却离开了。旧爱重逢,是否可以温暖如初?你知道的,只要有你在,我就不会怕。我会一直在,所以不要怕。
  • 留学仙界

    留学仙界

    【起点第五组编辑签约作品】钱多乐收到了仙界的录取通知书,而赴仙界留学,认识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仙界,没有门派,却有学校,仙帝是轮流上岗,学校分为九年制,和大学很像,学习的却是移山倒海,撒豆成兵的仙术!意外知道身世秘密,父亲未死的消息,踏上了寻父之路,穿越时空,去秦朝,去三国,去游戏世界,到处都有父亲的痕迹,仇家到底是谁?玉帝时代又为何终结?当命运降临,钱多乐将要何去何从?敬请期待!新人新书,希望大家捧场支持,点击,推荐,收藏对我都是最大的动力~
  • 为什么我的房客都不正常

    为什么我的房客都不正常

    一个普通人与一群奇葩房客的故事。PS: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写了,就这样吧。
  • 南山之下青水以东

    南山之下青水以东

    羽人族公主逃婚到人界寻找话本中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行侠仗义之时,真的遇到了理想中的翩翩公子容溪,满心欢喜带容溪回家见父母,却不想害了羽人全族,心心念念的翩翩公子,却是背负仇恨的上古神龙,原来他对自己的千般宠爱万般缠绵都只是为了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