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泊之战是清军与噶尔丹策零之间的一次战役。噶尔丹策零是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之子。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即位,他在内外政策上基本遵循其父制定的方针,反对沙俄侵占准噶尔部土地,同时没有放弃向东扩张的意图,并屡次进犯喀尔喀。1729年3月,雍正下令两路进军,讨伐准噶尔,命侍卫大内大臣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统一指挥北路军曰川陕总督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统一指挥西路军。噶尔丹策零闻讯十分惊恐,马上遣使赴京,愿听从清朝命令。雍正下令暂缓进兵,召傅尔丹、岳钟琪进京商议军情。1730年冬,噶尔丹策零派兵两万突袭西路清军大营,清军损失惨重,岳钟琪回到西路军大营,谎报军情,以败为胜《傅尔丹回到北路军营也不积极备战。1731年,策零又派大、小策零敦多卜领兵3万,向清军北路军大营扑来,傅尔丹有勇无谋,中了策零的奸计,率领一万人轻装冒进,在和通泊今蒙古国科西布多)与两万敌军相遇,结果,清军几乎全军覆灭。和通泊之战是噶尔丹策零以伏兵击败清军的一次战役。
光显寺之战
光显寺之战是雍正时又一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军事行动。和通泊之战后袁策零亲率大军,越过阿尔泰山,一路向东追来,进犯喀尔喀部,喀尔喀亲王丹津多济、额附策凌在楚勒截击准军,给予沉重打击。1732年,小策零敦多卜率军3万,乘额附策凌外出,突袭其帐,额附策凌闻讯,立即返回救援,并立报清抚远大将军锡保,请求夹击。额附策凌率两万军队,乘夜绕到敌军身后,大呼而下,准军梦中惊起,仓皇溃逃,额附策凌率军紧追,追到鄂尔浑河边的光显寺。光显寺在河山之间,地势险要,准军无路可走,锡保未至,额附策凌乘黄昏向准军发起猛攻,敌军3万人马,大部被斩或淹死,小策零敦多卜乘夜突围,向西逃窜。光显寺之战后,噶尔丹策零无力再战,首先提出议和。从此,准噶尔部割据势力和清朝之间的矛盾得以暂时缓和,维持了近20年。
《布连斯奇条约》
《布连斯奇条约》是在雍正时期划分中国北部边界的条约。雍正时,俄国派使团到北京进行谈判。1727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这是一个关于北部边界划分的初步协议。条约规定院东起额尔古纳河,西到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西北角,以南属中国,以北属俄国。《布连斯奇条约》签订后,中俄双方又于1728年签订了《恰克图条约》,条约共21条。条约还规定了俄国向中国派遣留学生,俄国在北京的俄罗斯使馆内建教堂、增派教士等。通过《布连斯奇条约X恰克图条约》,沙俄得到巨大的利益,俄国侵略者不仅巩固了以前已侵占的我国蒙古地区大片土地,还通过划界进一步侵占了我国蒙古地区更多的土地,把贝加尔湖一带和唐努乌梁以北的《尼塞河上游地区都划归了俄国的版图。
宽严相济的乾隆
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1736年至1795年在位。1735年8月13日,雍正病逝,把皇位传给他心爱的儿子,早已预定好的接班人弘历,弘历登基,改第二年为乾隆元年。乾隆25岁即位,继承的又是一份令所有帝王感到羡慕的基业,经过康熙、雍正两朝之后,国家国力增强,既无边患,又无内忧,一片升平景象,但乾隆并不甘坐享其成,在位时励精图治,统治前期清王朝达到极盛。乾隆为缓和其父严厉统治13年的紧张政治气氛,调和矛盾,对雍正时的政策作了较大的改革和调整,提出中道政治”和宽严相济”的施政方针。“宽”就是爱民,与民休息,去民之扰,他一再告诫臣下,把宽大与废弛区别开来。“严”就是要对异端邪说,大逆不道,贪官污吏绳之以法,决不姑息。晚年自称十全老人”,陶醉于自己的文治武功,清朝由极盛开始走向衰落。
乾隆六下江南
乾隆六下江南是为了河工,更是为了炫耀皇恩浩荡”,也是为了自己游玩而进行的巡视活动,乾隆称自己的南巡为法祖省方”,即效法祖宗,视察地方。1751年正月,乾隆声势浩大的第一次南巡正式开始。3月抵达杭州,渡钱塘江,祭祀禹陵后,又在杭州召见地方人士。5月返回京师。此后,又先后进行了五次南巡,与其祖父康熙的六次南巡次数相同,前四次乾隆南巡也与其祖父康熙一样打着奉太后巡幸的旗号,侍奉皇太后南巡。乾隆南巡队伍庞大,除了随行的后妃、皇子外,还带有一整套政务处理班子及王公、章京、侍卫等,2500多人。走水路大小千余艘船只,仅乾隆乘坐的龙船共6班3600个龙须纤”河兵,每天仅供乾隆一人生活所需的人就有几千人。乾隆南巡也打着视察河工,特别是对杭州海塘的治理,并大见成效,但从所花时间和精力上讲,乾隆已远不及其祖父重视河务。乾隆南巡目的是关心民间疾苦,每次南巡都要向百姓炫耀‘皇恩浩荡”。六次南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国家财政和人民生计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六次南巡的各项花费,总数达2000万两白银。乾隆南巡造成的经济恶果和社会奢侈糜烂之风,已无法挽回,真是盛有他隆,败也他起。
平定金川
平定大小金川是乾隆时期对四川西北部藏族土司叛乱进行的平叛作战。大小金川在四川西北部大渡河上游,是藏族定居的地区,并实行土司制度。1723年,曾随岳钟琪入藏平叛有功的莎罗奔,被授为大金川安抚司,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势力强大起来后,起兵攻击附近各部落。1747年,清政府派云贵总督张广泗率三万大军进剿,久而无功,乾隆三易主帅,损兵折将,也未能攻下大金川,最后起用岳钟琪,才招降了莎罗奔,第一次金川之战结束。10年后,莎罗奔的侄子郎卡继位为土司,发起更大规模的兼并战争。1766年,乾隆再次派兵进剿,清军遭小金川袭击,4000多官兵阵亡,乾隆大怒,清军分三路合击小金川,经五昼夜激战,再次征服小金川,随即进攻大金川。到1776年,金川寨中弹尽粮绝,郎卡率残部2000余人出寨投降,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结束。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是乾隆时期平定边疆叛乱的斗争。1754年,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与达瓦齐大策凌敦多布之孙)发生冲突,力不能胜,率众投降清朝,受封为亲王。1755年春,为了平定达瓦齐割据势力,清军分北、西两路向伊犁进军,在清军的进剿下准噶尔部纷纷迎降袁有的更直接参加了平叛战斗袁叛军很快土崩瓦解袁达瓦齐向天山以南逃窜,被维族擒献清军。不久,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阿睦尔撒纳的政治野心又膨胀起来,他自认为参加平叛有功,一心想做厄鲁特四部总台吉”,专制西域,这一企图破灭后,遂于1756年在伊犁发动叛乱。第二年,清政府出兵平叛,阿睦尔撒纳迅速溃败,逃往俄国,因他同沙俄早有勾结,所以沙俄对他百般庇护,拒不交出,直到阿睦尔撒纳病死,沙俄政府才把他的尸体交还。至此,准噶尔部封建主的长期叛乱终于被镇压下去。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率兵分驻伊犁、塔城等地,巩固了对天山北路的统治。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清朝对维吾尔族叛乱的军事斗争。回部即维吾尔族,是清朝对新疆南部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通称。维族首领玛罕木特长子,因其父为摆脱准噶尔部贵族的统治,他和弟弟及其父被俘至伊犁禁锢,乾隆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割据势力,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其弟小和卓霍集占)获释,然而,大小和卓并没以此感恩于清廷,相反却打算利用地势偏僻,清朝出兵困难等客观条件,积极进行分裂国家的活动。1757年,大小和卓起兵反清,一时从者数十万。1758年,清朝出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军初战失利,后清军增兵,攻势猛烈,大小和卓不能敌,欲奔今阿富汗东北。1759年,清军在各族人民大力协助下,粉碎了这次叛乱活动,叛乱头子大小和卓狼狈逃到巴达克山境内,当地人将大小和卓兄弟捉杀后把尸首献给清朝。至此,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取得最后胜利。
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土尔扈特为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17世纪20年代,准噶尔部强大起来后,土尔扈特不堪忍受准噶尔部的欺压,于1628年在领袖和鄂尔勒克的率领下,5万多牧民离开他们原来的牧场向西迁移,来到人烟稀少的伏尔加河下游,形成一个独立的游牧汗国,但土尔扈特却受到曰益强大的沙俄的威胁和侵略。1761年,19岁的渥巴锡继承土尔扈特汗位。1770年11月,渥巴锡誓师东迁,17万土尔扈特人拿起武器,赶着牛羊,浩浩荡荡踏上重返祖国的征途。舍楞率精锐部队做开路先锋,渥巴锡率两万骑兵走在两侧和最后,边走边和追赶的沙俄军作战,历经艰难险阻,于1771年5月,在伊犁河流域与前来接应的清军相遇袁终于返回祖国。清政府把土尔扈特人安置在伊犁一带袁乾隆帝接见了渥巴锡。
反击廓尔喀入侵
反击廓尔喀入侵是清朝对今尼泊尔入侵的军事斗争。廓尔喀即今尼泊尔,1788年,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廓尔喀军两次入侵西藏,抢劫班禅居住的札什布伦寺,造成边疆危机和全藏恐慌。乾隆第一次派巴忠率军入藏,以不利的条件议和罢兵,酿成后患。1792年,乾隆命福安康为大将军,率大军入藏,很快打败了廓尔喀侵略军,胜利完成驱逐廓尔喀侵略者的任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接着进入廓尔喀国内,六战六捷,歼敌4000多人。8月初深入敌境700余里,到达距廓尔喀首都加德满都仅几十里的纳瓦科特,反击廓尔喀入侵取得了胜利,廓尔喀国向清朝乞降,签订了和约,并答应入贡,遵守清朝约束等停战条约。
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
达赖喇嘛是西藏喇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之一。达赖,蒙语意为大海曰喇嘛,藏语意为上师。1580年,土默特蒙古俺答汗尊黄教领袖锁南嘉错为达赖喇嘛即达赖三世,追认前二世)。1653年,顺治皇帝册封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错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正式确立了达赖喇嘛”的封号和地位,但西藏某些反动农奴主如第巴桑结等人,表面上归顺清朝,暗地里却与噶尔丹勾结,蓄谋叛乱。
1682年,五世达赖去世,桑结等盗用达赖名义,把持西藏政权。1705年,桑结谋害拥护中央政府的拉藏汗未成,被拉藏汗杀掉。1716年,准噶尔叛军在西藏反动势力勾结下窜入西藏,杀害拉藏汗,给藏族人民造成沉重灾难。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正式设置两个驻藏大臣,分驻前后藏,以监督西藏地方事务,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从此,历世达赖喇嘛”转世,必经中央册封,成为定制,现已传到第十四世。“班禅额尔德尼”也是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之一。班,焚语意为精通五明五种学术)的学者《禅,藏语意为大《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1601年,罗桑却吉坚赞在日喀则就任扎什伦布寺主持。1645年,和硕特蒙古汗尊黄教领袖人物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即班禅四世,追认前三世),1662年圆寂于扎什伦布寺。1713年,康熙帝册封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五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从此开始。康熙的目的在于提高班禅地位,与达赖共掌喇嘛教。此后,历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现世班禅额尔德尼为十一世。
西方国家的经济入侵
经济入侵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的旨在打开中国国门的经济侵田各活动。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荷兰、沙俄等殖民主义者大规模入侵活动暂时有所收敛,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用种种卑鄙手段,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活动,尤其在18世纪及19世纪初,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大力发展,力量更非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沙俄所能比拟,他们到世界各地进行肮脏的掠夺,也陆续来到中国沿海进行各种罪恶活动。因此,中国人民面临着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的严重威胁,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成为中国人民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英国同中国的商业往来开始于17世纪上半期,1637年,英国商船第一次来到广州海面。17世纪中《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家政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18世纪末英国又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的工业飞跃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市场,成为英国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英国殖民者在控制了印度后,更垂涎富饶的中国,因此他们积极要求开发中国的市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法国是继英国后积极向中国发展的又一个资本主义强国,1698年,法国第一艘来华商船到达广州,运回大量中国丝绸和瓷器,在以后很长时间,法国对华贸易虽有发展,但数额不大。美国在脱离英国的统治后,经济上也逐渐摆脱对英国的依赖,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来华,开辟了中美之间直接贸易。英、法、美资产阶级虽极力想通过商业贸易,对中国实行经济掠夺,但当时清政府实行的却是闭关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是清朝政府对西方各国采取的政策,即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清朝政府施行闭关政策的目的是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在沿海各地滋扰生事”,所以对外商加以种种的限制。顺治时期,为了断绝东南沿海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物资供应,清廷严厉海禁”野寸板不许下水”,来华的外国商船,也只准驶泊澳门一地。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后,清政府虽曾开放海禁,并于广州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南云台山设立海关,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但后来由于英国等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1757年,清廷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准在广州一处通商,并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统一经理外商来华贸易事宜。同时,清政府还制定了许多条规和章程,对广州外商贸易的限制也越来越严。随着当时海上商业的发展,清朝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也日益严格,清朝的闭关自守,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乾隆、嘉庆时期。清朝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对于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另一方面,却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性,使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滋长起来的进步的手工业生产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也使中国失去了学习外来先进技术的机会,从而导致中国近代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不能不说是闭关政策的恶果。
洪仁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