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建县始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初治白峤,后迁海游。自晋至隋,历经兴废。唐永昌元年(689)复县,设县治广度里,迄今已1300余年,县治基本未曾搬迁。
县治广度里自明朝中后期起,渐变名为“缑城”。“缑城”之名来自何处?历来有民间故事传说。
宁海当年建县时,因城垣布局意见分歧,犹疑难决。时值隆冬,骤降大雪。忽见一猴在雪地上绕行,人们以为瑞兆,遂以猴之脚印筑城,名日“猴城”。因“猴”字为“犭”旁,其字不雅,故改“犭”为“纟”,名日“缑城”。
“缑城”之名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为纪念方孝孺,故改广度里为缑城里。方孝孺的故居在宁海堠城里(今大佳何镇附近),不是“缑城里”;方自称“堠城子”,不是“缑城子”;人称方为“堠城先生”,不是“缑城先生”。“堠”、“缑”两字,也不是后人笔误。其说不仅与《逊志斋集》记载不符,而且没有揭示以“缑”代“堠”之奥秘。
广度里始见于南北朝时之文献。梁天监元年(502)择地广度河畔建妙相院(今城中粮站),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妙相寺。梁太清二年(548),侯景叛乱,梁殿前将军田什保梁王子萧伦避居宁海。叛乱平定后,田什定居广度里,其坟墓在今城关西门邮电局。自此之后,历经隋、唐、五代、宋、元,直至明朝前期,宁海县治均称广度里。
1573年,年仅10岁的万历皇帝登基,著名改革家张居正是托孤重臣,既是内阁首辅,又是侍讲大学士。有一次讲经结束,万历帝问:“靖难之役,建文出走,削发为僧,是否事实?”张居正坦诚相告:“史无记载,这是传说。然而方孝孺为此而灭十族却是事实。”并陈述了创业艰难、守业谨慎的道理。据说万历帝为之感动而流泪。为表彰方孝孺的业绩,他下诏在“台群缑城建,宁海县令王演畴于城东建“缑城书院”,并请任大治撰《缑城书院文昌阁碑》。“缑城”之名自此出现在中央和地方文献上。康熙、光绪、崇祯三部《宁海县志》皆称县治为缑城,宁海各地宗谱、墓碑、桥梁,凡涉及县治皆书县城为缑城。历史上的广度里自此为缑城所替代矣!
至于“缑”与“堠”之说的奥秘源于避讳。万历皇帝之父是隆庆皇帝。他姓朱,名载垕。“堠”与“垕”既同音”字却与“堠”字,形相似、义相近,且不同音,故而以“缑”代“堠”,把堠城里改名缑城里,简称日“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