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有什么能量?】
问:有些搞心理的,常把“能量”挂在嘴边,心理有什么能量?也按虚实盈亏盛衰这些套路?现在还有什么正能量、负能量之说,您怎么看?
答: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规律其实并不模糊,其他动物也有心理活动,它能量从哪来?这是文化杂拌,心理学是不玩能量的。动机、情绪反应强弱、具体能力大小还靠点谱。
正能量负能量的误解在于,认为“负面”心理就是非正常心理。正确的理念是负面心理都是正常心理,是人所必需,具有重要的适应性价值,没有负面心理的比对,所有“正面”不复存在。只有在调节功能失常的情况下,失去平衡的心理过度表达,这才构成病态一说,但主体的认知功能是完整的。
【婚后完全不浪漫?】
问:很多女性抱怨另一半不懂浪漫,婚前婚后判若两人。
答:这是典型的两性差异,追求的时候取悦是必要策略,婚后男性将自觉降低你对浪漫的预期,浪漫的核心元素的新奇、刺激对配偶的稳定性来说构成威胁,对浪漫的期待即是对诱惑的期待,所以男人本能地不再跟你玩什么浪漫了。
其实浪漫的真相是,女性爱浪漫,喜欢感动浪漫。事实上真正懂得浪漫、会制造浪漫的只有男性,证据是几乎所有的文学艺术领域、感知觉的创造领域,男性以不可比拟的优势搭建了可资浪漫的环境平台。女性热爱浪漫的心理动机在于择偶竞争中的可炫耀和优越感。如果你没有满足这份需要,肯定会被定义为不懂浪漫。
【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怎么区分?】
问:很多人分不清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有通俗的讲解吗?
答: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拿计算机做比喻,精神障碍属于机器设备有了问题,即大脑本身的病变引起认知的混乱;心理障碍属于运转程序有了问题。所以要先保证机器是完好的,才有可能得到心理的正常或矫正。
在生活中,精神错乱和人格障碍也不能混淆,其差别巨大,前者在法律上免责,后者须受到制裁。精神错乱属于自发而无意志控制,其行为不可预测。
【相由心生,能读懂表情?】
问:因为美剧《别对我撒谎》的缘故,微表情分析很流行。这到底怎么回事?日常怎样才能读懂表情?还有,这和看相有什么联系?
答:和你交流时他(她)额头正对的方向,代表着他(她)的整个世界,眼球的运动意味着视觉参与了思维加工,要么向左,要么向右。75%始终维持着同一个方向。向右瞟,左脑在加工,侧重理性分析;向左瞟,右脑多参与创意,有很多的联想。
至于看相,其实脸部肌肉运动方向和心情基调是有关系的,所以相由心生。眼睛会透露既往的情感历史,人没法控制,下巴和唇线与激素有关联,虽是娱乐,也和科学沾点边。
【老做噩梦,心理有病?】
问:很多人不解为何老做噩梦。是因为心理创伤?
答:噩梦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创伤性的经历。我们睡眠分快速眼动和慢波睡眠两部分,前者在做梦,后者是真正放松的舒适状态。慢波时间90分钟,做梦10分钟。噩梦告知了你的睡眠质量不好,两种睡眠节律失衡,即慢波睡眠减短,做梦睡眠变长了。做噩梦意味着有消极情绪干扰你的日常生活。所以,休息好噩梦少。
【伪剧透最可怕】
问:在电影电视剧上映之前,导演们很怕内容被剧透,影响票房收视率,观众也特别讨厌剧透,怕预先知道了不该看的故事情节,正式观看的时候不爽。像豆瓣上,专门设置了评论要求,提醒评论内有剧透。您怎么看剧透?
答:客观的、必要的剧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加入了商业功利性质的剧透和影评。国人为什么反感剧透?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怕自己的观点被左右。在观影前如果被剧透,多多少少会被影响,尤其是这些剧透如果带有某种操纵性。
【海明威家族的自杀诅咒之谜】
问:海明威29岁时,其父就因严重抑郁症自杀身亡。之后,海明威赢得了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但这些都无法阻止他在62岁时开枪自杀。之后,海明威的妹妹厄休拉身患癌症和抑郁症,自杀身亡。又过了十几年,海明威唯一的弟弟莱斯特和他的孙女玛尔戈也相继自杀身亡。作家们似乎特别容易有心理问题,比如闹得人尽皆知的南派三叔。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抑郁症是有家族遗传的。我也是看到《科学美国人》上一篇论文,大吃一惊,而且家族遗传和自杀几率显著挂钩。
答:是的。在抑郁症标签下,多种类型形成机制并不相同。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抑郁症,必须通过药物治疗。类似海明威一类的作家或艺术家,更多是躁狂抑郁双向障碍,创作时期激情澎湃,然后深陷抑郁黑洞,且自杀几率高。
【性格色彩是忽悠吗?】
问:朋友说性格色彩培训在成都很火,据说有的城市还开了性格色彩的培训班。还有乐嘉也推出类似的书了。这些东西靠谱吗?
答:别花这冤枉钱。不会有一个心理学家用这种方式解读和归纳人的性格。每个人具备5000种以上的性格,你会智能化地结合情境自动搭配组合,如果你不具备他人性格,人际间的分享和理解是件灾难性的结果,你的应变和适应也存在巨大隐患。而性格的各种差异决定因素是体内的生化递质。江湖从来骗子多,被骗的人更多。要小心了。
【假日旅行怎么变成购物了?】
问:很多人一放假,就安排去旅游,几天几地,到处跑,咱们中国人又多,到哪都人山人海。而且旅游基本上都变成了购物。您怎么看?
答:假日基本上就是消费。一宗大额消费即使偶一为之,也比不了一组小规模的零碎购买行为带来的快乐。小额购买行为会更频繁重复,原因在于购买完成后的经验分享会延续购买愉悦,还有人际关系的收益。豪华消费让人不得不关注价格本身,经验愉悦跟所花费的金钱相比,或许变得微不足道。这么赶着游,能不能放松还真是个悬念。最好的旅游状态一定得表现出游手好闲的一面,而不是清单列表的执行。奔波季和闲散季心理状态上没转换,还不是突出一个“忙”字?
【为熊捐款的北欧男孩】
问:芬兰一个12岁的小男孩,用了一夏天在森林里采集小浆果,并在祖母的帮助下做了400瓶果汁,共卖掉200欧元。初衷是因为他一年前在动物园里看到一只情绪低落的熊,现在他把这200欧元捐给动物园,希望给熊买一棵可以爬的树。虽然说事后有调查,动物园的熊其实是因为气候原因才不爽的。男孩给熊捐款的故事,温暖了无数人的心。我当时看了一眼也被感动了,立刻加入转发。
我就琢磨,那种打动人的东西,是不是有关乎“人性”的理解呢?最早是一个叫“北欧小熊”的女生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挺温暖的新闻,不到两天,获得接近十万的转发。这次我们就来聊聊人的同情心吧。尤其是,人对动物都如此关爱。“熊与男孩”为什么获得超人气关注?
答:这条微博被高度关注是由于人们被一种温情打动,造就这番温情的主角是一位半大的孩子,还有配合他完成心愿的祖母。我们赞叹教育的成功,如同现实里重温人性的童话。他的行为表达人性中强烈而持久的同情心,同情心是换位思考的基础,巨大的同情心带来帮助弱者持续的驱动力。
【宇航员情绪更稳定?】
问:宇航员,还有飞机师,是不是情绪都很稳定?
答:宇航员选拔经过特殊的心理素质筛查,他们在生活中要远比常人无趣冷淡,私底下也不会活泼可爱,这种大脑对常态的刺激反应会极其平淡,这才能保证复杂环境下的理智处置。还原到正常人时也许不是幸事,类似的人群如探险家、跳伞运动员、喜欢攀岩或蹦极的人,他们需要惊险刺激方能感受到生命存在。
【嗅觉影响有多大?】
问:温岭杀医事件让人发觉几例类似均在耳鼻喉科,很让人惊讶。我自己也有鼻炎,的确觉得很影响情绪。一方面医患关系恶劣让人担忧,另外一方面,空鼻症对心理的影响真有那么严重吗?
答:器官知觉影响心理这一规律的确遭到了忽略,没能更早警觉,网上其实有了“空鼻症”的详细解读。在心理领域,嗅觉是保护生存最重要的感受器之一,花香愉悦,污秽物或腐物带来厌恶和恐惧。嗅觉和情绪记忆及强烈情感紧密相连。嗅觉损伤其实挺关键的,可能一些医生低估了精神方面的破坏力。
杀人犯的心路历程对深具压力的人来说,都可能重演。先是感觉变形,即使医生确诊妥善处理完后,事情并未结束。累积压力下,现实世界的危机不会轻易消失,这是他不断要求反复重检的原因。
【找工作焦虑症怎么破?】
问:现在大学生就业很困难,国家总理都为之操心。找不到工作心理压力大、焦虑,怎么破解呢?
答:应届毕业生的首要任务是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给自己一个合适的目标,放下身架,学习他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主要是两种:
自我疏导。一般来说,急性焦虑在短期内可慢慢恢复。如果症状始终无法缓解,则不妨尝试自我疏导方法调适自己的情绪: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
自我刺激。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差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即可终止刺激。
【贤妻反而被离婚?】
问:看您在成都台做的节目,一位把老公牙膏都伺候周到的贤妻被离婚,她怨恨为何丈夫对她毫无留恋。
答:有种“对你好”是有潜台词的——你不顺我意,想想是否对得起我?这种贤惠变成温柔绳索,是一种隐性的强迫。表面上生活被安排得极有条理,实际另一半是个服从与旁观者。有度才有空间,有空间才有活力。这一种就属于主观的爱,其内核是自私的,为满足自我需要。它侵蚀别人的选择权,常招致对方的愤怒和拒绝。
【对家里人特坏,对外人很好】
问:为什么有一种人会对家里人特坏,稍有不满就翻天覆地,以至于令自己的配偶、父母、亲戚都心存忌惮。然而这个人,却在面对于所有外人(例如同事等)时却是另一副面孔,以至于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人“特有礼貌”。这种错位是否属于一种心理病?
答:这是亲社会面具,是为获得接纳和认同。但持久维持一个不协调的分裂的人格状态,会很累,很可能压抑着本性上的贪婪。亲人间的关系,代表着人更真实更本质的对外部世界的情感,任性和索取甚至喜欢操纵这些,都和反社会人格有关。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真的有用吗?】
问:“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该曲线常常被商品营销运用,从事微博营销的杜子建认为:“记忆是品牌的根,也是重复购买的支点,是首选效应的基础。”遗忘曲线真的有用吗?
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在研究“纯”记忆的表达,主要考察的是死记硬背的本事,跟人类感觉记忆、表征记忆、内隐外显记忆的多种分类有距离。它是记忆研究早期的聪明的实验设置,但整个记忆系统的真正内容要远比这个复杂。
【怎样确定情绪“病了”?】
问:如何判断自己的情绪出问题,严重到需要找心理专家了呢?
答:我曾经给某企业工会系统上解压课,我发现员工普遍抱怨太累太紧张。久居压力之下,人们会对情绪反应是否正当产生疑惑,忙着自我诊断是否病了。实际是情境上的情绪互动哪怕强度不当,也属正常的个性差异,谁都有失控或冲突的机会。当你陷入某种状态难以转换,要警惕情绪有麻烦了。
【失恋了埋头工作,对吗?】
问:失恋了埋头工作,对吗?还有类似的,像出现家庭矛盾或亲人离世,常常有把心思转移到工作的说法和做法。您怎么看?
答:这是不当解压。私域里遭到挫败感,“不去想他”是短期注意力转移策略。所谓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大概是模仿影视剧里英雄超能量的内心世界。现实里它隐患更大,此时要做的是放松并消化悲伤沮丧和愤怒,重新整合你对世界的理解,埋头工作只会更增疲惫,而这是慢性抑郁症的开始。
【十动然拒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