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家和父母说了结果,秦超很支持他,说道:“我也当服过兵役,虽然没上过战场,不过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你放心,在林司令的带领下亚洲军区是很干净的,只要好好表现,立功晋升是很快的。”
沈丹朝丈夫瞪眼道:“还立功晋升?我只要儿子服役满三年平安回来就可以了!”接着转头对秦宇说道:“万事别想着出风头,能躲在后面就躲在后面,我就你这一个儿子,安全第一,知道不?”
秦宇无奈地点点头,想混过关,却发现母亲的眼睛红了,流出了眼泪,他急忙安慰道:“好好,我一定小心,你相信我会安全回来的。”
秦超把沈丹的头放到胸前,拍她的背安慰她,对秦宇说道:“努力训练学好技术,上阵打下几架战机,晋升后争取调个文职,以你计算机方面的实力配合即将成型的智脑,去搞搞战机系统什么的是可行的,这样最保险了。”
看到秦宇点头答应了,沈丹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接下来三天,秦宇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太空战机的驾驶方法、结构与常见故障,还有王牌驾驶员的心得等等,先预习起来。他的父母暂时停止了工作,给他做了很多好吃的,专心陪他。
2085年4月6日,秦宇在指定的时间到达离家三百多公里的太空新兵训练营。这个训练营外面是一片荒地,而内部比想象的要小的多,只有几幢大楼和一片周长千米的操场,低矮的围墙上装着一些报警器,几个持枪的士兵在门口站岗。
秦宇看到陆陆续续有新兵进去报到,他在围墙外停好车,然后跟着进去,在门卫上登记了新兵代号“Z09054”和姓名后,跟着一名士兵进入了一幢大楼底楼的阶梯教室,士兵让他自己找位置坐下,然后就离开了。
里边已经有不少人了,秦宇找了个靠边的座位坐下,旁边就有“战友”问他一些如年纪、工作、籍贯等问题。通过交谈秦宇得知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而退役老兵和在校大学生居多。
到了八点,一位少校上台开始讲课,内容主要是宣导当前形势,勉励大家努力训练,还有说明一些待遇奖励问题等等。对于秦宇来说待遇奖励什么都没放在心上,只有二条信息引起他的注意,第一条是训练计划:第一个月偏重身体锻炼,第二个月偏重模拟战机对抗,第三个月安排了新兵大赛和技能考核;第二条是晋升系统,只要当上太空战机驾驶员最低是少尉衔,击毁一架或协助击毁三架敌机就可以升中尉,击毁三架或协助击毁九架敌机就可以升上尉,以此类推,而战舰按十架战机算。作为一位准男人,22岁的秦宇既然当兵了,自然希望能当个校级军官然后光荣退役。
几位军队高官轮流讲话后,500多新兵根据代号的首字母,分成26组,跟着各自的长官离开了教室。这位长官是太空军的上尉衔,显然是有过战功的,年纪约三十出头,身材高大,方脸,没有什么表情,看起来是一位正统的军人。
长官先带他们看了看宿舍,和想象的宿舍一样,既没有家政机器人和安神床,也不是单人间,而是四人一间房,二人一套的叠层床。因为宿舍较多,只安排三人一间,每到一间房,长官就报三个代号,秦宇听到他与Z09055和Z09056同住一间。
安排好宿舍就到了操场,长官教他们站军姿,然后简单介绍了自己,他外号“海豚”,有击落四架塞罗战机的光荣战绩,听到这个新兵们都很羡慕。接着他带着这二十个新兵跑步,开始了身体锻炼。
跑了不到二千米,没有经过锻炼的秦宇感觉上气不接下气,几乎要昏倒了,强撑着走到了终点,不过他没有脸红,因为还有大多数新兵和他情况类似,长官看到他们的样子摇摇头,严肃地说道:“身体是本钱,你们脑力再好,没有身体支持,上了战机做简单的动作就会晕,不要说作战了,接下来要好好锻炼,争取补上。”
秦宇等人对前辈的话不敢质疑,大声答应。然后开始做引体向上,这也是秦宇头疼的项目,他的力量举个键盘、端个饭碗什么的还行,要他把自己拉起来就难为他了,五十个标准,他只做了五个,而这五个动作达标的一个都没有。长官看到后,仔细看了看秦宇,大概一米七五的样子,不胖不瘦,长的很平凡,把他单独留下训练。
大半天的训练把秦宇累的半死,回到宿舍就想睡觉,二位舍友已经在整理携带的物品了,看到秦宇来了,很热情地招呼他,并介绍自己,秦宇只好强打精神和他们聊了一会,一位叫陈旦,25岁,工厂工人,长的很魁梧,有些胖,皮肤黝黑,眼睛又圆又大,像张飞似的;另一位叫李浩,21岁,也是大学生,中等身材,有些瘦,长的文质彬彬的。
秦宇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他们后,李浩拿出相机,来了张合影,然后把相机吐出的照片分给二人,秦宇感谢他后,奇怪地问道:“你当兵还带相机?”
“是啊,我喜欢摄影,你看这是训练营的外景。”说着调出一些照片给两人看。秦宇心想不知道军队让不让拍呢,不过不关他事,他也懒得说。
陈旦说道:“当兵没什么意思,训练很轻松啊,只有中午那顿饭很有味道,而且量又足。”
李浩显然也是肌肉不发达的那种,和秦宇一起干笑了几声。
说了一阵,三人都熟悉了,陈旦把二个下铺位置让给了两人,自己睡了秦宇的上铺。秦宇和家人通过通讯器聊了几句后,就早早的休息了。
接下去每天白天重复着早晚二次三千米,站二小时军姿还有五十个引体向上,秦宇开始跟不上经常被留下“加餐”,十几天后,也就适应了。而晚上秦宇就躲在被子里用加载微型计算机的通讯器和父母连线,解决他们遇到的一些困难。
二十天后,“海豚”长官看他们的身体锻炼进度较快,就减少了一些训练量,增加模拟战机的项目,他带着新兵们到了三楼的一间训练室,然后详细讲解有关太空战机的知识:“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人类太空战机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秒600千米,这个速度有多快呢?没有驾驶过战机的人可能没有概念,简单地说,就是一秒可以绕一座小城市几圈,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感知的速度,所以开发了脑波契合器,你们都经过资格测试,也接触过这个科技产品,它可以将雷达探测到的立体信息直接投影到脑海里,并让几万千米的战域缩小千倍,同时,相对速度就跟着降低千倍,以便适应人类的反应速度。当然驾驶员的反应越快,倍数就可以调小,这样目标就变大,攻击准确性就高。同样计算和估计能力强,命中率也能提高。接下来每天有半天时间让你们熟悉驾驶技术,我将不定期教一些战机战术和动作,好了,现在各自找个对手,坐上去试试吧,里边有教学作战,不过推荐大家先测试一下适合自己反应能力的倍数。”
李浩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拉着秦宇坐上了一台模拟器,秦宇面前是一个头罩和一些选项按钮,他戴上头罩,然后按了个绿色的按钮,上面写着“倍数测试”,眼前忽然一黑,在脑海里投影出自己在空间中飞行,前面飞来很多光束,秦宇自然躲开光束,开始很容易,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躲得越来越艰难,随着被一段光束击中,这样反复了三次,光束一次比一次快得多,测试完毕后,屏幕上显示851倍。秦宇想这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倍数了。
对面的李浩看秦宇测试完了,问道:“我832倍,你多少?”
“851倍。”秦宇回答道。
“差不多,我们模拟作战吧。”
秦宇答应后,按下了“教学作战”的按钮,他的脑海中出现一个巨大的空间,背景是星空,他就坐在战机里。战机是标准版的蜂鸟战机,长15米,高宽各4米,炮5门,前部一门,左右短翼各2门,可乘坐1-2人。战机的每一个参数都直接映入他的意识中,他根据教学提示,试着让战机动起来以及转向开火等动作。等做完了教学安排的所有基本动作,计算机就把对方的位置告诉秦宇,秦宇开动战机向李浩飞去,同样,李浩也在接近。
秦宇预习过一些战机作战理论和知识,知道直线是最容易被击中的,所以他一会向左侧偏一些一会又向右偏一些,努力保持“S”型飞行。双方距离一万千米,进入了攻击范围,在851倍状态下的几千米的空间中,秦宇“看到”对方战机就是一个米粒大小的黑点,而发出的激光炮比头发丝还细,他感受到在太空战斗中要准确击中对方是相当困难的。
而李浩飞着直线就冲了过来,秦宇有些紧张,几轮激光炮射击都打偏了,他控制战机侧飞,躲过李浩,然后绕到他身后开火,终于在命中三炮后,李浩的战机爆炸了。
秦宇有些莫名了爽快感,他摘下头罩,用手揉了揉有些发热发胀的头脑,让自己冷静下来。而李浩感觉秦宇驾驶的战机飞行路线极为飘逸,根本没有办法瞄准,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就被追击爆炸了,他不由地问秦宇道:“你以前驾驶过太空战机?”
“没有,我只是预习了一些战机知识和战术。”秦宇怔了怔回答道。
李浩笑着说道:“难怪看起来很有经验的样子,你教教我好不?”
秦宇很爽快地告诉他一些要点,接着两人继续模拟作战,这一幕被长官看到了,看到两人新兵一个在教一个在学,他有些奇怪,因为太空战机的退役老兵是不会进新兵训练营的,于是他把主控机的画面切到两人的战局,观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