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74100000021

第21章 论经商(1)

1.训练商家之眼

李嘉诚语:准确而又有远见的预测对于一个商人的成功至关重要。

眼光独到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少年李嘉诚辞去茶楼的工作,去了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

他已经熬过最艰辛的一年,老板给他加了工钱,他能够像其他堂倌一样,轮流午休或早归。茶楼工作出息不大,但他感谢茶楼老板,老板成全了李嘉诚养家煳口的基本愿望,给予他极好的人生锻炼。

李嘉诚进了舅父的公司,舅父不因为嘉诚是外甥而予以特别照顾。李嘉诚从小学徒干起,初时还不能接触钟表活,做扫地、煲茶、倒水、跑腿的杂事。李嘉诚在茶楼受过极严格的训练,轻车熟路,做得又快又好。开始,许多职员不知李嘉诚是老板的外甥,他们在庄静庵面前夸李嘉诚,说他“伶俐勤快”,“甚至看别人的脸色,就知道别人想做什么,他就会主动帮忙”。

李嘉诚进中南公司的目的,是学会装配修理钟表。他利用打杂的空隙,跟师傅学艺。他心灵手巧,仅半年时间,就学会各种型号的钟表装配及修理。

庄静庵对少年李嘉诚刮目相看,将李嘉诚调往公司属下的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

李嘉诚在茶楼,已学会与人打交道;进中南公司,经过装配修理的学艺,对各类钟表了如指掌。他很快就掌握了钟表的销售,做得十分出色。与李嘉诚同在高升钟表店共事的老店员,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嘉诚来高升店,是年纪最小的店员。开始谁都不把他当一回事,但不久都对他刮目相看。他对钟表很熟悉,知识很全,像吃钟表饭多年的人,谁都不敢相信,他学徒才几个月。当时我们都认为他会成为一个能工巧匠,也能做个标青(出色)的钟表商,还没想到他今后会那么咸水(显赫)。”

这个高升店年纪最小的店员时刻关注钟表业的市场信息,经过半年的观察和分析,李嘉诚对钟表业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成熟的看法。

1946年初,17岁的李嘉诚突然辞别舅父庄静庵。临行前,他对庄静庵就香港钟表业的前途做了一番今天看来依然堪称大商家眼光的分析。

世界钟表市场的态势:高档表市场为瑞土人独霸,中档表市场为日本人独步。

这样,中低档表市场就是可开拓的空档。李嘉诚建议舅父迅速抢占这一滩头。

历史已经证实,后来的香港就正如李嘉诚所预言,以价廉物美的中低档表迎合中下层顾客的需要,成为世界继瑞士、日本外的又一大钟表基地,中低档表生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

可惜又所幸的是,商业天才李嘉诚志不在此。

后来,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成为香港钟表业界的巨擘,这其中是否与少年李嘉诚的建议有关联,就无从考证了。但不管怎样,李嘉诚此时的商业眼光已经具备了大家风范。

感悟:

商家的眼光应当是敏锐的,能看到潜藏的各种商机,从而做到先人一步。当然商家眼光是需要不断被训练的。

2.不为股市暴利心动,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

李嘉诚语:经商一定不能缺少勇与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凡遇小利能沉着冷静者,必当能在商战中谋取大利。李嘉诚趿入股市时,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心动,追求稳健发展之路,终于在股市中扎住根基,平稳前航。

香港注册的公司在伦敦上市并不稀奇。令人瞩目的是长江实业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挂牌买卖之先河。1974年6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促成下,加拿大政府批准长江实业的上市申请,长实股票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发售。

李嘉诚全方位在香港和海外股市集资,为长江的拓展提供了厚实的资金基础。将公司上市,是壮大自身实力的一条快捷而有效的途径。立志赶超置地的李嘉诚,及时跻身股市。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嘉诚在股市比他办实业更具天赋。

李嘉诚找到了发挥专长的最佳舞台。海外上市,更使李嘉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长江上市,是李嘉诚事业的一次大飞跃,上市之后,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李嘉诚是个从传统文化氛围中走出来的新型企业家,他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剔其糟粕,取其精华,与现代商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我们回顾李嘉诚走过的历程,会发现他的行为轨迹,与古人推崇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惊人的相似。西方经济学家探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奥秘,惊奇地发现东方传统文化的神奇作用。

我们不得不折服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心动,稳健地走他认准了的正途--房地产业。而不少房地产商,放下正业不顾,将用户缴纳的楼花首期(款),将物业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全额投放到股市,大炒股票,以求牟取比房地产更优厚的利润。炒风愈刮愈炽热,各业纷纷介入股市,趁热上市,借风炒股。连众多的升斗小民,也不惜变卖首饰、出卖祖业,携资入市炒股。职业炒手更是兴风作浪,哄抬股价,造市抛股。

香港股市处于空前的癫狂状态。1972年,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指出:“目前股价已升到极不合理的地步,务请投资者持谨慎态度。”桑达士的警告,湮没在“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喧嚣之中。

1973年3月9日,恒生指数飚升到1774.%的历史高峰,一年间,升幅5.3倍。初入股市的李嘉诚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动,他深知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他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显出了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

果然物极必反。在纷乱的股票狂潮中,一些不法之徒伪造股票,混入股市。东窗事发,触发股民抛售,股市一泻千里,大熊出笼。

当时远东会的证券分析员指出:假股事件只是导火线,牛退熊出的根本原因,是投资者盲目入市投机,公司盈利远远追不上股价的升幅,恒指攀升到脱离实际的高位。恒生指数由1973年3月9日的1774.96点;迅速滑落到4月底收市的816.39点的水平。是年下半年,又遇世界性石油危机,直接影响到香港的加工贸易业。1973年底,恒指再跌至433.7点;1974年12月10日,跌破1970年以来的新低点--150.11点。其后,恒指缓慢回升,1975年底,回升到350点。

除极少数脱身快者,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弃甲而归,有的还倾家荡产。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哀声恸地。

长实自从上市那天起,股市便成了李嘉诚重要的活动领域,他日后的许多震惊港岛的举动都是借助股市进行的。

70年代初,股市无论对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都是个陌生的课题。人们普遍表现出盲目幼稚。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显出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显而易见,李嘉诚是这次大股灾中的“幸免者”。长实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实际资产并未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

李嘉诚步步为营的作风又一次保证了长实平稳前航。

李嘉诚在这个大举动给我们的启发是,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确定发展的原则方略,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炒一把再说。而偏离轨道,也许会赚一两次,但长此以往,没有自己的原则,终不是成大器之所为。

虽然我们不敢说李嘉诚的经商法则是唯一可行的,但以李嘉诚的今日的巨大成就,足以让我们去深思、去探究。

感悟:

3.“空手套白狼”的迂回战术

李嘉诚语:天时地利人和是商业兴隆的因素,但必须靠个人去创造和争取。要想取胜,单刀直入有时不如迂回前往,稳步推进。

香港正式的股票市场活动早在1891年就已经开始,但股票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则是1969年前后的事,而股票市场真正形成规模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规模停滞不前,其原因是:第一,由于与中国内地的特殊关系,内地政治的任何波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香港前途;第二,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海外市场能为香港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至少海外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比香港市场要丰富些;第三,1961年以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使贷款变得比较容易,相对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

另外,在未有其他交易所成立之前(1969年之前),香港所有股票买卖活动均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俗称香港会)进行。当时香港会的会员大部分为外籍人士及通晓英语的高级华人,而上市公司则主要为外资大银行,股市为香港本地工商企业集资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对众多欲上市的华资企业来说,香港股市可望不可及。香港会上市条件之苛刻,使不少条件具备的华资大企业,长期被拒之门外。

证券经纪,是股市与股民间的桥梁。香港会只使用英语,把不谙英语的华人经纪排斥在外,这样,无形中又把占香港人口大多数的华人投资者排斥在外。投资者难以入市,股市自然萧条;股市萧条,投资者越发望而却步。

1969年12月17日,由李福兆为首的华人财经人士组成的“远东交易所”开始营业,打破了香港会一所垄断的地位。远东会放宽了公司上市条件,交易允许使用广东话,开辟了香港证券业新纪元。香港经济经大动荡后恢复并开始起飞,急待筹资的企业纷纷触发上市的需求。1970年,远东会的成交额高达29亿港元,占当时香港股市总成交额的49%。

其后,金银证券交易所(金银会)、九龙证券交易所(九龙会)相继成立。加上原有的香港会、远东会,形成香港股市“四会”并存的格局,从而使公司上市变得容易,为上市公司集资提供了更多的场所,大大刺激了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股市成交活跃,恒生指数攀升到1971年底收市的341点。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出世,一派兴旺。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李嘉诚萌动并筹划将长江上市。公司上市,绝非易如反掌,李嘉诚为此也几经思忖,颇费周折。

1972年7月31日,李嘉诚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随即,委托财务顾问拟定上市申请书,准备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实绩、各项账目等附件。同年10月,向香港会、远东会、金银会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获准挂牌,法定股本为2亿港元,实收资本为8400万港元,分为4200万股,面额每股2元,溢价1元。包销商是宝源财务公司和获多利财务公司,分别在香港、远东、金银等三间交易所向公众发售。

选择好恰当的时机,长实骑牛上市,倍受投资者青睐。上市后24小时不到,股票就升值一倍多。“僧多粥少”,认购额竟超过发行额的65.4倍,包销商不得不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谁是长实的公众股东。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股票升值一倍多,意味着公司市值增幅一倍多。消息传来,长实职员惊喜若狂,买来香槟庆贺。此时的李嘉诚,并未显出特别的欣喜。他深知股票升值,并不表明投资者独钟长实,而是大市的兴旺所致,其他上市股票均有升值,有的比长实股升值更惊人。要使投资者真正信任并宠爱长实股,最终得看长实的未来实绩,以及股东所得实惠。

有着多年商场搏杀经验的李嘉诚敏锐地意识到:股票升值如此神速,那么缩水也就会是瞬间之事。证券市场变幻无常,风险远远大于其他市场。

从1950年创业,李嘉诚经历了独资、合股的漫长岁月,现在终于跻身上市公司之列,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不足、筹措无门的问题。从此,长实必须按上市公司规则运作,接受证交所和证监会的管理及监督,向证交所提交由独立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量必须在25%以上;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必须向公众股东公开;重大决策,必须经董事局甚至股东大会通过……这些规则,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大股东和经营者的手脚,是他们所不希望的。但李嘉诚必须这样,他是个对新事物抱有浓厚兴趣,渴望从事具有挑战性事业的人。

李嘉诚是个“儒”商,其经营方略的一招一式莫不浸透着古老的东方哲学。

李嘉诚是个“情”商,其发展过程的一步一节无不闪烁着拳拳赤子的报国雄心。

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暴利所心动,“众人皆醉我独醒”,虽然这会令他损失不少既得利益,他仍稳健地走他认准了的正途--房地产业。此举的确令人折服。

股市是个奇妙的天地,长实自从上市那天起,股市便成了李嘉诚重要的活动领域,他日后的许多震惊香港的大事,都是借助股市进行的。

20世纪70年代初,股市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上市公司,都是个全新的课题。人们普遍表现出盲目幼稚。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显出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

在香港股市的这次暴跌中,毫无疑问,李嘉诚是这次大股灾中的“幸运儿”。长实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实际资产并未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

长实上市时,拥有收租物业约35万平方英尺,年租纯利390万港元;发展物业7项,正兴建或拟建,其中独资拥有的地盘3个,合资共有的地盘4个。上市时将25%股份公开发售,集得资金3150万港元。这笔巨资,加速了长实的物业建设。与其他地产商合资发展的楼宇,均作出售;独资兴建的楼宇,做收租物业。

感悟:

所谓“空手套白狼”是指一种从无到有的经营手段。这种手段需要的是智慧和技巧、李嘉诚“骑牛”上市借以融资的做法,可以说是巧妙运用这一手法。这种手法在股市也多有人运用,但拿捏如此之妙者,股海之中未有几人,我们可以从以上文中细细解读,定能出些许借鉴。

作为投资者,应确定自己开拓发展的原则方略,坚持独行,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炒一把再说。

4.鸡蛋分篮,分散投资

李嘉诚语:根据投资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1988年,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以及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旗下的太平协和世博发展公司(李嘉诚占该公司10%股权),以32亿港元投得“1986年温哥华世界博览会”会址的一幅2百英亩的市区边缘黄金地段地皮,将在上面建筑加国规模最宏伟的商业中心及豪华住宅群,预计10-15年完成。李嘉诚约占50%股权,其余50%为各大股东分有。预计整个建筑费在100亿港元以上。李嘉诚等华商的大举扩张,引起当地一些居民的不满,有的地方还出现排华情绪。1989年3月,李嘉诚等华人财团,投得世博会场址地皮后,卑诗省温哥华出现一张告同胞书:

加拿大同胞们,请制止癌症扩散!

醒来吧!否则太迟了!政府出卖我们,鼓励华人渗透,买光我们的土地,提高我们的税,中国人口超过10亿,正像野火般蔓延!我们的前途呢?我们下一代的前途、文化和机会呢?倘若我们不制止这种癌症的扩散,我们的孩子将一无所有!政府辩称这是有利于国家,怎样有利呢?中饱他们的私囊而已!谁得益呢?可以打赌不是我们!如果我们想维持一个民主国家,现在站起来,为着你们的权益团结起来,否则太迟!

同类推荐
  • 别让生气毁了你

    别让生气毁了你

    生气是人类最危险的情绪之一。人在生气时,犹如一只发狂的狮子,肆无忌惮地伤害着自己和他人。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人往往会打破原则,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愤怒是人之常情,但要学会克制。善于控制愤怒的人,总是将愤怒藏在心底深处,并慢慢将其转化成一种惊人的力量。
  • 好人缘让你事半功倍

    好人缘让你事半功倍

    这是一部打造卓越人际关系的处世秘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归因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心灵。人是群居动物,人的成功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游刃有余,才可为事业的成功开拓宽广的道路,没有非凡的交际能力,免不了处处碰壁。
  • 社交与应酬36计

    社交与应酬36计

    人际关系可以说一座让人终身受用的富矿,编织关系网,就像开发矿藏,开发的越多,你就越富有;又如播种,你撒下的种越多,收获也就越多。因此会办事的人,不仅重视和某个人建立关系,更重视和多数人搞好关系。只有搞好了人际关系,并善于利用人际关系,事情才能办成、办对。
  • 遇见最好的自己:写给未来的999封信

    遇见最好的自己:写给未来的999封信

    写了999封信,传递给我们999次感动。在感动背后,我们也学会了坚强。我们不能让生命的能量流失。为了我们最初的固执和真心。我们能够把曾经的信念找回来并与真实的自己相遇,与自己真诚地和解。知道自己有什么要去改变,有什么要去克服,甚至可以大肆庆祝自己的失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不用再逼自己成为更美好的人,也不用再强迫自己成为别人,就像出污泥的莲花已经展开,它生来就是一朵完美的莲花,完全不必与玫瑰比较,也不必努力成为一朵“更好的莲花”,因为现在就是最美好的时刻。
  • 沉思录·员工版

    沉思录·员工版

    《沉思录》,一位罗马皇帝的心灵独白,凝结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和管理智慧,是中外多国领导人的案头书。本书以简易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对《沉思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希望能打开你的心锁、开启你的智慧之门,帮助你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好与工作的真谛。
热门推荐
  • 孤独的剑

    孤独的剑

    穆渊,冥朝的太子,冥朝覆灭时,被其父皇封印了起来,虽然辛免于难,当他再次醒来已经是千万年后,发现整个世界变成了另一个样子,灭掉冥皇朝的雷皇朝也在战火中消失了,虽然二十岁就被封印,但冥皇朝的大梦心法,在睡梦中会自动运功!当他醒来的那一刻他的功力已经到达一个很恐怖的程度!但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没有仇人没有家人没有朋友,他就像进入另一个世界,陪伴他的只有那把跟他一起被封印的剑,直到遇到天州有名的奸商林谦,完全改变了他的一生,故事也由此开始!
  • 今天我是天神

    今天我是天神

    没错,今天我是天神。所有人都得听我的。————————楚辰星傻眼了,她捡回来的那只猫竟然开口说话了,不是说建国后不许成精吗!它竟然还告诉她,她是被选中的天神候选者。什么天神,难道是打开那个纸箱的方式不对吗?作为一个奉行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三好青年,她的世界观被彻底碾碎重启了。
  • 易烊千玺之原来生命曾有你

    易烊千玺之原来生命曾有你

    ”小景,我不会再让你,被他伤害!“”放手吧,我们都累了。“安景然一次次被伤害,又一次次放弃不下,而他心中所想,到底是什么,谁也不清楚
  • 全息网游之老婆打架超猛

    全息网游之老婆打架超猛

    十年后,全息网游时代悄然而至,普及率达到98%的游戏俨然成为第二个真实世界。探索真相,揭开重重迷雾,真实的世界又在经历怎样的变故?书如其名,女主打架超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长亭恨

    长亭恨

    天启十三年,皇五子元拯娶定北大将军之女谢青芜,两室联姻,一堂缔约,世人只当是笑谈。无人不知定北大将军府早些年便日渐式微,而今更是徒有虚名。而皇五子江夏王自三年前身陷皇家秘辛一案以来便被夺了实权,后来更是几乎与皇权不沾边。如今一道圣旨竟将两家牵扯到一块,世人疑惑之余都等着看这一出好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毒液蛮王

    毒液蛮王

    千万别把英雄联盟当成普通游戏。列车、大巴、公交、出租统统要避开。每天按时上下学放学后,放学后别在校园里乱晃。这是我对你的忠告。我叫王浩,我会把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
  • 鬼帝宠妃:逆天纨绔绝色妃

    鬼帝宠妃:逆天纨绔绝色妃

    【新书推荐,求票票收藏】她,萧家第一废物,上街抢美男,被自己所爱的太子羞辱上吊而死;她,华夏医学天才,一次实验爆炸,重生到异世大陆,废物?她修炼速度堪比飞机。灵兽很强大?抱歉,神兽之王麒麟认她为主。炼丹师可贵,她手拿一本医学圣典,活死人肉白骨轻轻松松,如此妖孽的她却遇到另一个妖孽,众人畏惧的鬼帝,为她卖萌,更是要把整个天下送给她。“夫人,你如果生气了,可以打我,知道你解气”“林宇轩,你有东西掉了”“什么”“节操”
  •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