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48100000026

第26章 张俊娟是一棵树(1)

马竹

A

“我们注定是扎根于前半生的,即使后半生充满了强烈的和令人感动的经历。”这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显然阐述了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到成年期间人生背景和成长经历的影响力与作用力,因为用了扎根这个词,让我们联想到生命的本质和形态以及我们难以复制的似水年华。

张俊娟不是不喜欢花草,作为女人她没有理由不喜欢花草,但她更喜欢树以及树的形象。张俊娟喜欢树,无论是屹然耸立还是傲然挺拔,无论是跻身丛林还是孤身迎风,一切树都因为深深扎根大地而逐渐强劲伟岸,都有深厚的根、粗壮的干、壮丽的枝和美丽的叶,至于那些拥有花开和拥有硕果的树,更是令她景仰。一个女人如此理解树,如此选择自然意象诠释内心的思考,似乎可以让我们从中知道一些有关她性情、性格和人生有所作为的根源。这个参照当然是靠不住的,因为生活并非简单的意象拼接,也不仅仅是与树有关的思想。

她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是红色沸腾的特殊时代。1965年的5月从自然属性上讲正是万物齐发阳光灿烂的时节,好像也有一种预示,那就是花海如梦,一片璀璨。在张俊娟或者同龄人幼小的记忆里,红色海洋翻卷的巨浪留给心灵不断惊讶的印痕。除了镌刻在灵魂深处的那些有关热爱和觉悟之外,最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为教师的母亲常常叮嘱张俊娟必须自理——生活自理与人格自理,用不断锤炼自我能力贯穿全部的成长过程。由此她没有像一般家庭的女孩子那样在父母面前撒娇,甚至连哭泣的时候都没有。她的母亲告诉她由自理到自尊,可以使你逐步明白人格与尊严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1981年秋天张俊娟从湖南来到湖北,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这个身材娇小的女孩,对于求知的渴望使她似乎忘记了飘散着浓郁花香的桂树。她一头扎进图书馆,成为图书馆为数不多的借阅率最高的女生,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成为她长达四年生活的主要内容。

一个女大学生为什么会那样沉浸在文学的阅读里,那种安静的、投入的、痴迷的状态至少说明她是一个认真专注、心无旁骛的女生,在寻常的人生里她始终坚持着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她也许同样想象过,自己如果写作,能否像那些伟大的诗人作家那样创作不朽的名篇巨著,也想象过如果将来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能否像历代那些传道授业解惑的先辈那样桃李满天下。所有专心的阅读和用心的思考给张俊娟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是一种必要的准备,如涓涓溪流取之不尽,如茫茫大海用之不绝,事实也给了她一把极为重要的钥匙,心灵的钥匙,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有效打开任何一扇心灵的大门。

确实,我们永远都不要忽视前半生这个根源。当我们在往后的日子里感到还有困惑还有疑难甚至感到绝望的时候,反省或者梳理自己的从前,是能够再次觉悟和振奋起来的。

B

1985年的夏天对于张俊娟来说意义非凡,那时她刚刚在20岁的生日蜡烛面前许下心愿,希望被分配到武汉市公安局工作。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公安干警有着一种由衷的敬畏之心,且不说与公安、警察这个名词相关的那些故事给人精神的触动,仅仅那身服装,都令人感到威严、危险和紧张。此时,一个年仅20岁的女大学生即将穿上警察的服装,从事人民警察事业,可以想象当时张俊娟内心的激动。

在武汉市公安局机关工作的那段日子里,张俊娟感受到很多的艰难。公安工作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更不是她想象的那样令人兴奋。和所有的大学生在刚刚踏入社会时踌躇满志一样,那时的她内心依然充满幻想,抱负惊天动地,梦想接连不断。但是,那些出生入死的故事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每天都在身边上演,真实的无情的现实每天都在纠正她的思维。现实永远比梦想残酷。只有从每天面对的现实当中醒悟人生的道理才能一步一步获得进步。路在脚下。张俊娟逐渐明白把简单的工作做好就是不简单。但这个醒悟,用了很长时间。

她被下派到武汉市第一收容教育所当文化教员,有一段时间她显得有些苦闷,甚至有过彷徨。收教所里那些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女学员,全部都是参与卖淫被收教的,与这样的人整日相处在一起,还要给她们上文化课,还要管理教育她们,这可不是她的理想,更不是她的人生追求。她苦恼,郁闷,一段时间甚至心灰意冷。张俊娟当时感到寂寞无助,感到在那种工作中展开人生十分受屈。尤其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她连武汉话和其它湖北方言一点都听不懂。陌生的工作、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氛围等等,都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但那是她人生至关重要的时期。来自领导和同事的关怀,来自父母的鼓励,来自必须面对的那些需要爱护的学员的眼神,都给了她温暖和信心。自卫与自尊,阅读与思考,感性与理性……渐渐地她发现任何事情其实都有难以掌握的不确定性,难道自己连当一个管教民警的能力都不具备吗?矗立在旷野里的收教楼,难道不就是自己人生一个新的起点吗?为什么不发奋当好这个特殊的园丁呢?面对那些灵魂遭到玷污扭曲的女性,用正常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前景去引导她们自我拯救,这其中的意义既是平常也是伟大的啊!既然曾经多次梦想做一名出色的园丁,现在机会就在眼前,理想实现的路就在脚下。

张俊娟的理想如同一棵树的成长,朴实平凡,日积月累,既能承受风霜雨雪,也能迎受阳光和风,这样的理想没有任何矫饰,需要的只是耐心、爱心和真诚,这种追求寻常意义的理想更需要坚强的毅力和无悔的精神,需要穷其一生才能得以实现。事实证明,她执著追求的这种平凡,也就是我们很多人难以实现的伟大。

C

被收教的妇女,通常我们称之为失足妇女。失足,并非不可挽救,并非不小心失足就意味着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承担这个挽救重任的可以是社会上很多具有爱心的人,也可以是像张俊娟这样用智慧和勇气付出具体行动的管教民警。

这些失足妇女,年龄大到50岁,小的,甚至只有16岁。虽然她们的出身、经历、环境和性格不同,但总的来说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个人理性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能力等等方面。用灵魂遭到玷污和扭曲概略描述她们的心境虽然还是有些以偏概全,但她们事实上的行为终究触犯了法律。

张俊娟提醒自己,要怜爱这些女性,要在人格上尊重她们,要持之以恒地善待她们。同时也充分从理性上看待这个现象里蕴涵的可能——关于挽救的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反对娼妓,而且不应该产生娼妓,因为众所周知娼妓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社会——无论在公娼业或私娼业、色情业——出现的产物。随着大陆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物欲以外的其他欲望越来越强烈,娼妓的出现当然也有其特殊的种子、土壤和气候。当张俊娟她们这些管教民警面对那些失足妇女的时候,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能直接针对社会总体,只能是那些被称为收教学员的失足女性,从事过出卖肉体的女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论及婚姻制度的沿革时指出,卖淫最初起源于宗教献身,但自由妇女的职业卖淫则是随着财产不均现象和雇佣劳动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揭示卖淫的实质,认为“卖淫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最明显的直接肉体剥削”,她们“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3页)。贫困、不平等状态和妇女物化商品化的残酷现实是私有制基础下妇女卖淫的根源,但不幸的是,这些根源在某些暴富起来的人群中慢慢形成新的难填的欲壑。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一个普通管教民警没有能力去全面分析和尝试解决,但要解决那些失足女性内心的问题,是完全有可能的。

长达近20年的管教工作中,成功的感觉常有,沮丧的时候也不少。当一个相处了多天的女孩结束收教离开,不久却再次陷入泥沼时,张俊娟有时也会泪流满面。张俊娟说,如果在茫茫人海里,有一个似曾相识的女孩迎面微笑,甚至高兴地向你走来,大声喊你“小张老师!”那么,这个女孩一定洗心革面,从事着正当职业且内心对被收教时期的收获充满感激。反之,同样在茫茫人海,如果一个似曾相识的女孩无意中看到了你,却急忙扭头或者匆忙转身消失,那么,她毫无疑问是再次沦落了。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赢得成功的,但越是这样,越是激励着张俊娟在收教事业中全身投入。

这也是一种追求寻常意义的激情。张俊娟希望在茫茫人海中偶然遇见从前学员的时候,尽量少甚至没有人立即躲避她,希望她们不会因为任何客观原因而“重操旧业”,希望看到新绽的花朵较之从前更加芬芳鲜艳。这就需要在收教工作当中更加注重对学员人格信心与力量的培养,更加用心呵护她们逐渐恢复起来的做人品质,更加全身心投入到收教工作持续力量的源泉形成。好比打井,越深刻越丰富。当生活再次出现难以抵挡的诱惑时,张俊娟希望看到自己从前教过的学员,能够用心灵的力量自控从而战胜自己。

D

张俊娟有一个关于衬衣的故事。

大学时期的张俊娟曾获得过奖学金,那时她的家境不太好,获得第一笔奖学金后,她为自己买了一件衬衣。这件衬衣对张俊娟来说,意味着学校给予她的肯定和荣誉,因此虽然后来不再穿它,却一直当作最为珍贵的纪念物收藏着。

有一个女孩在孤儿院长大,6岁那年,一个孤老太太到孤儿院领养了她。老太太用自己并不多的那点养老金供这个孤儿吃穿用,供她上学读书,节衣缩食地养育她成人。但是这个从来没有享受过父母之爱甚至从来不知道父母是什么人的女孩,在一天天长大的同时,也一天天变化,对于别人家的女孩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开始由衷羡慕,充满欲望。这个女孩子慢慢尝试偷窃,尝试不劳而获,尝试不择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小偷小摸到出卖肉体,物质享受带来的精神刺激和感官满足,使她越陷越深。一时满足毕竟只是也只能是一时,所以在刚入收教所时,她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张俊娟心疼这个孩子脸上那种孤儿的神色、无助的眼神以及一双闪烁着希望的眼睛。在知道她的经历后,张俊娟赶紧上街为她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并且回家为她清理了一些衣物,其中就有那件大学时期买的衬衣。张俊娟在给她送去这些用品的时候,特别告诉她这件衬衣的来历,除了告诉她往后必须像她一样珍惜这件衬衣外,还想告诉她的是,只要自我爱惜和勤奋努力,简单的物质欲望是完全可以顺利实现的。“你要好好安下心来,好好接受教育,好好重新做人,答应我好吗?”张俊娟说着说着动了感情,女孩早已泣不成声。

后来这个女孩给张俊娟写信说:“在收教所的一个多月里,您找我谈心,耐心开导我,用爱心滋润我干涸的心田。还记得那件衬衣吗?我知道您的用意,您是在教育我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智慧、辛勤的劳动挣钱。我从内心感激您。您知道吗?您是我第一个相信的人,在所里,只要看到您,我就有一种重新做人、做一个好人的冲动。”

张俊娟收到这样的信件不计其数,她在被感动的同时,逐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这个工作其实具有神圣的意义,因为她和她的同事们在事实上不断挽救了一些女性被扭曲的灵魂。她通常不管多忙多累,都是要一一回信的。她给这个女孩回信时在结尾处写到:“……我等着你回到社会后用自己的双手、用辛勤的劳动为自己赢得一份美好生活的好消息。”

E

社会是由若干个体包括若干家庭构成的,因此所谓社会责任其实更多体现在家庭成员对于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离婚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缺乏责任心的父母也就是家庭的主角由于在某些方面过于自私,造成了对孩子的伤害。

张俊娟有过一次与学员家长面对面的经历,那是一次心灵的较量。

有一个姓陈的女孩,在刚入所的一段时间,整天吵吵闹闹哭哭啼啼,她极端反常的行为引起了张俊娟的重视,通过了解,原来是陈姓学员的父母自从知道女儿做出了如此丢人现眼的事情后,根本就想放弃她,不仅不给她必要的生活用品,而且没有打算到收教所探望这个孩子。绝望中的女孩对生活几乎彻底失去信心,感到没有人在乎她了,感到生不如死。张俊娟对她说:“我在乎你,你父母在乎你,我们大家都很在乎你!”女孩说:“可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不要我了。”张俊娟说:“谁说的?不信你等着,他们马上就来所里看你。”

张俊娟打算用休息的时间,去争取陈姓女孩的父母。其实在去说服陈姓学员的父母之前,张俊娟已经想到会出现的困难局面,包括出现可能被她父母拒之门外的尴尬。果然,这个女孩的父母一开始就很冲动,激动地否定他们曾经养育过这样一个“不要脸”“丢人现眼”的“女儿”,因为干那样的事情,“她使我们陈家脸上蒙羞”。张俊娟能够体谅为人父母这种心理反应,“但是你们的宝贝女儿如今沦落到这个程度不仅仅是社会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受到坏人影响的原因,而且也有你们的责任,难道不是吗?”张俊娟展开攻心战,把话题直接摆放到当事人面前:“孩子经历这个让你们感到意外的人生变化,你们也有责任,如今试图放弃孩子,岂不是责任更大?实话告诉你们,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父母,只有亲情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孩子真正悔过自新。为什么别的学员的家长能心疼孩子,到时候就守候在我们所门口,等着见到自己的骨肉,而你们却这样冷漠,这样对自己亲生骨肉无情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你们这么做,孩子岂不更加绝望?”

陈姓女孩的父母被张俊娟的一席话说得泪水涟涟。“我们去,我们一定去,”女孩的母亲紧紧握着张俊娟的手说,“谢谢你来劝我们,张老师,真的谢谢你!”

同类推荐
  • 世界十大文豪——泰戈尔

    世界十大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的一生在诗歌、戏剧.小说、音乐、绘画及哲学,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对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艺复兴、民族独立运动.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土》《国王和王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其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吴宇森传

    吴宇森传

    本书是吴宇森亲自授权撰写的中文传记,讲述了吴宇森从平民小子到国际大导演的奋斗经历,以简洁优美的笔调展现了吴宇森的生活历程和电影拍摄过程。书中内容都是吴宇森导演直接讲述、整理成文的,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众多著名人士作序并推荐,并附有周润发、牛春龙对吴宇森的评论文章。
  • 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

    如果上帝不想让人类探索宇宙,只要把天梯推倒就行了,人类必定要探索宇宙,尽管只是为了更加珍惜现有的世界,没有当初的梦想,就没有现在的科学成就,做技术工作就要像瑞士钟表一样准确,当一个孩子追求真理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找到真理。
热门推荐
  • 何处乡

    何处乡

    人妖狐鬼,铁甲风月,万里江山藏的是千年血泪。既是看客,何求因果?你若认出他来,只当未见,莫要问他:“何处故乡?”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因出海遇险,漂流到无人小岛 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本社会的故事。在当时启蒙运动这一历史大浪潮中诞生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浪汉小说结构的著作。启蒙运动,在世界历史上是那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既是文艺复兴时期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而《鲁滨逊漂流记》,作为开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成为研读世界文学绕不开的一个里程碑。
  • 大唐好太子

    大唐好太子

    大唐铁骑,刀锋所向,万国臣服!撒旦曰:遥远的东方,大唐日不落帝国冉冉升起!
  • 有爱自然萌

    有爱自然萌

    那一次,她望着他,艰难地积聚起全身的勇气,厚起脸皮说道:“帅哥,看在我那么努力的份上,可不可以给我一次机会,我卖的面膜效果真是很不错的哟……”他板起脸道:“呃,怎么我用完脸上会有红红的……”她嫣然一笑:“那是因为看到我吗?”他满脸黑线:“……总之,我是不会给钱的。”她想,她明明那么爱他,但他却像没有搞明白似的。她发誓,忘掉那些不可靠的爱情规则,只听从内心的声音,勇敢,勇敢,再勇敢!不撞到落花流水就不走!
  • 池樱千幻

    池樱千幻

    他,只是一个专注于生活的平凡人。平凡的同时却身怀强大的力量,行走于大地,时而行侠仗义,时而狡猾腹黑。身为一个自由者,他选择他的选择,霸气而不失温婉!平凡也自有平凡的伟大,在自己的世界里你就是主角!力量给予了他善恶是非,平凡给予了他平淡风云。池樱千幻,幻化的是众生百态!看池樱千幻,看不一样的平凡,看一看世界另一面的云卷云舒!
  • 幻梦

    幻梦

    韩辛颖在与现任男友夏霆吃饭时遇到了季宇,而季宇是每个生意人都想要巴结的一个人。夏霆的父亲夏锦辉发现季宇对待韩辛颖的态度不同,所以便想要利用韩辛颖,而夏霆是真心喜欢她的,并不想让她受到伤害。韩辛颖在工作的时候再次遇到季宇,从此两个人便纠缠到了一起,当韩辛颖的父亲韩国文在欠了一笔钱时,她不得不去求季宇的帮助……
  • 恒光天神

    恒光天神

    在这个平常的世界,在十年前风雨突变。部分人类拥有了魔法,开创了魔法的世界,部分人类依旧平常研制各种高科技,咒语法阵。魔法校园也因此出现,男主女主开启了他们高甜征程,走南闯北,不断提升!终于在人类的灾难面前有了无比的能力,久经战场,保佑人类长存。届时魔法还存在么?........敬请期待!
  • 重生之妖女尘封

    重生之妖女尘封

    我叫雅珂尔筱慧,是残雪国的公主,在我出世的那一天,三年不曾下雨的残雪国迎来了三年来的第一场雨,大雨倾盆犹如巨龙,瞬间便将干燥的河流小溪和田野等滋润的生机勃勃。而与此同时残雪国的国花蔷薇竟然在冬季一夜间百花齐放,放眼望去可谓是美不胜收,霎时全国百姓无不雀跃,载歌载舞。都说是我给残雪国带来了好运,各种歌颂我的民谣儿歌也是络绎不绝。父皇听闻此事更是龙颜大悦,亲自为我赐名为蔷薇公主,同时还宣布将残雪国半壁江山赐予我。母后为稳固自己的贵妃地位,便向父皇要求将我许配给自己舅舅当朝宰相之子沐朽苏。还将世上仅有的一对龙凤血玉送于我和沐朽王。然而,这一切却在我十六岁那年结束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