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生,需要我们放下的东西很多。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就抛弃掉。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只有放下,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舍得的真谛:有舍才有得
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会如何有得有失。聪明的人从不担心失去什么,而会思考应该得到什么;愚笨的人则只惶惶于失去一丁点儿东西,却不曾思考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16世纪法国的一位大思想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都来一点儿的人,什么都得不到。”
2007年,拍出《一一》等获得多个国际大奖的影片的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因病不治身亡。其后,他的两任妻子各写了一封信。
蔡琴信的标题是《就让他活在我的歌里吧》。信中说:“杨德昌就这么走了……这个时候,说什么也说不清楚我的五味杂陈!回想当初,当我确知彭铠立和他的恋情,到决定当机立断成全他们,再到办完离婚手续,甚至今天他去世……我深深地感谢上帝,让我与他轰轰烈烈地爱过……细数一生,他一共完成了8部电影,在我们生命联集的10年里,我竟见证了一半……作为一个女人,他给我的寂寞多过甜蜜。作为一个观众,我痛失一个锐利的记录者。时间会给他所有作品一个公道!至于我们所有过往的点滴,我自己品尝,就当作我活着时永远的秘密,随着他的逝去与世长辞。”
彭铠立的手书标题是《杨德昌的最后七年》。写的是:“杨德昌导演已于6月29日下午1时半于洛杉矶比华利山的家中辞世。2000年5月最后一部作品《一一》于戛纳获大奖之后,杨导演即被诊断出零期之大肠癌。7月旋即决定开刀,9月儿子出世。短暂休养之后,在2001年戛纳当评审之际决定下一部电影为剧情动画片之目标……6月25日开始略显昏迷,仍紧握铅笔画簿,呈现的画已出现超现实的影像,如众人抢搭火车之景……6月29日下午1时半于比华利山家中,于妻子相伴之下,安宁辞世。”
蔡琴文如其人,人如其歌,一封告别信写得意犹未尽、感情充沛。而彭铠立则是近乎平淡地描写了和杨德昌导演共度的岁月以及他最后的时光,克制而理性。
无疑,两位女性都是杰出的,一个是歌坛常青树,一个则是名导倾心恋着的贤妻良母。
蔡琴和杨德昌的10年婚姻结束之时,他们10年柏拉图式婚姻曾让无数人惊讶不已,个中原因和感受只有当事人才能确切地知道。但是从蔡琴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不难看到,那段婚姻留给蔡琴最深刻的记忆依然是寂寞多于甜蜜。最后是因为她的“舍”才成全了杨德昌和彭铠立的“得”,而她的“舍”中又带着那么多的不舍和不甘。彭铠立则并没有因为“得”而多么喜形于色,她不张扬,从容而自然。大概是因为最后的岁月是她和杨德昌共同度过的,所以她不遗憾。
从这两封信中可以看出,蔡琴的“舍”并没有真舍,而彭铠立则是真的以“得”的姿态去面对了。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物欲横流的社会,懂得放弃的人,就会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没有得到的东西,他们每天都会有快乐和愉悦的心情;而不懂得放弃的人,只会焦头烂额地乱冲乱撞,他们不但最终达不到目的,而且每天都会陷于患得患失的苦恼之中。
也许放弃当时是痛苦的,甚至是无奈的选择,但是若干年后回首那段往事,我们会为当时正确的选择感到自豪,感到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生。
新《卧虎藏龙》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我们应该懂得舍弃,生活中鱼和熊掌兼得的时候很少,每一次放弃是为了下一次得到更多的回报。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豪气,是更深层面的进取。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负担太重;之所以负担太重,是因为我们还不懂得放弃。功名利禄常常微笑着置人于死地。诗人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我们学会放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才能轻装上阵迎接生活的转机,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我们只有懂得放弃,心里才会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放得下”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生活中不顺心事十有八九,要做到事事顺心,就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愉快的事让它过去,不放在心上。事实上,放得下不仅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自由。
佛家的智慧告诉我们: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心地善良、胸襟开阔等良好的品性,才是健康长寿之本。贪图小便宜,什么事情都放不下,终究是要吃大亏。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关键时刻做事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态度。它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战略举措,小到一个人日常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它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的绝妙策略,也包括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说无数成功人士都是精于做人之道的高手,他们纷纷将成就归功于做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策略。
法国人从莫斯科撤走后,一位农夫和一位商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未被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贪婪的商人将农夫所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捡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行动缓慢。走了不远,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银质的餐具,农夫将布匹扔掉,捡了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却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
这时,天降大雨,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着摔倒在泥泞当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回家了。
农夫变卖了银餐具,生活富足起来。
这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正如我们人生路上一样,大千世界,万种诱惑,如果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该放就放,你会轻松快乐一生。
纵观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大都呈波浪起伏、凹凸不平之状,难怪乎古人要说“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了。
有一个叫秦裕的奥运会柔道金牌得主,在连续获得203场胜利之后却突然宣布退役,而那时他才28岁,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以为他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不然,秦裕是明智的,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运动的巅峰状态已是明日黄花,而以往那种求胜的意志也迅速落潮,因此才主动宣布撤退,去当了教练。
秦裕的选择虽然若有所失,甚至有些无奈,然而,从长远来看,却也是一种如释重负、坦然平和的选择,比起那种硬充好汉者来说,他是英雄,因为他毕竟是消失于人生最高处的亮点上,给世人留下的毕竟是一个微笑。
放弃东西易,放弃事业难,更难的是让一位身居高位的人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身架。
刘备本是一位谦虚、慎行的人,关羽、张飞之死使他十分悲痛。为给关羽、张飞报仇,刘备兴两川之兵浩荡东来。投东吴的关羽旧部糜芳、傅士仁,将刘备所恨者马忠杀了,献首级给刘备,刘备连糜、傅也剐了,一同祭关公。东吴诸将献计孙权,将杀张飞投东吴的范疆、张达也送还刘备,以图息战宁人,谁料刘备剐了范、张,仍怒气不消,定要灭吴。孙权在这种情况下,从阚泽言,起用陆逊为主将,统率步水马三军抗刘。消息传来,刘备问陆逊何许人也。马良说是东吴一书生,年幼多才,多有谋略,袭荆州便是他用的计。刘备大怒,非要擒杀陆逊为关羽、张飞报仇不可。马良谏道,陆逊有周瑜之才,不能轻敌。刘备却说:“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这就是刘备放不下架子的表现。战争是残酷的,不以老少定优劣。用兵之道,看谁能把握战机,深谙谋略,不是谁的年龄大就算谁的计谋多。刘备在此以资夸口,以为自己经历的战争多,计谋就老到,实属荒唐。因此,这次战役还未开始,就注定了刘备的失败。
这教训告诉我们,在考虑关键问题时,切忌“放不下架子”,把自己的身份摆进去。时时想到自己的职务,看问题就会少了客观性,多了盲目性,这样考虑问题就不周全,处理问题就会产生误差、脱离了实际,以至造成抱恨终身的损失。
放弃,你就可以轻装前进,周全做事赢得成功;放弃,你就可以摆脱烦恼和纠缠,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轻松悠闲的宁静之中;放弃还会改善你的形象,使你显得豁达豪爽;放弃会使你赢得众人的信赖;放弃会使你变得更加精明、更加能干、更有力量。
辩证法也告诉我们: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揭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体操王子”美誉的李宁,退出体坛后选择了办实业的道路,不也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功吗?
因此,做一个明智的人,既然“拿得起”那颇有分量的光环,也同样应当“放得下”它,从而使自己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做出另一种有意义的选择。这样,我们又有什么惆怅或遗憾的呢?因此可以说,要做到事事顺心,就要拿得起放得下。放弃是一种睿智,它可以放飞心灵,可以还原本性,使你真实地享受人生;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
有一个禅宗故事就风趣地说明了“放下”的重要性。两个和尚赶路,遇到一个美女被河水所阻,其中一个和尚就抱她过了河。他们又继续赶路,走了好久,另一个和尚指责他的同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能抱她呢?那个曾经“美女在抱”的和尚叹息:我早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她?
放得下也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自由。如果不懂得“放下”的艺术,我们就难免成为那个心胸狭隘而又怨气冲天的小和尚。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难。生活中不顺心事十有八九,要做到事事顺心,就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愉快的事让它过去,不放在心上。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人生就是一场选择,选择的对与错会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重新选择,尽管目前在做的事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但我们仍然要放弃,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人生是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只有彻底放弃以前的错误,才会有新的正确的开始。
明确目标,合理取舍
有时候,如果我们只抓住自己的东西不放,就很难接受别人的东西。对于懂生活的人来说,放弃不是失败,而是智慧。学会放弃,是放弃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不是放弃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是放弃那种毫无意义的争夺,而不是放弃奋斗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是放弃对金钱地位的追求,而不是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题为《蝜蝂传》的文章,它寓意深刻,读后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蝜蝂是一种昆虫,长得十分弱小。它本来应该有自知之明,知足常乐,可是却因为贪心太重而给活活地累死了。
在爬行的时候,蝜蝂贪婪的双眼四处张望,只要看到了自己中意之物,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驮在背上。它喜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结果身体负担不了,最后一命呜呼。
不愿舍弃,到头来为物所累而丢了性命、人财两空,难道不是最大的悲哀吗?
所以,我们做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宽阔的胸襟,审时度势,弄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地放弃那些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东西,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需、最纯粹的东西。为了熊掌,我们可以放弃鱼;为了赢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放弃稳定、舒适的环境;为了庄严的真理、崇高的理想,我们可以放弃金钱、名利。只有卸掉前进路上的累赘,才能获得人生的主动和快乐。
一位少年背着一个砂锅赶路,不小心绳子断了,砂锅掉到地上撞碎了,可是少年却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路人喊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砂锅摔碎了吗?”少年回答:“知道。”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既然碎了,回头看有什么用!”说完他又继续赶路。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其实少年是对的,既然砂锅都碎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呢?
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著于某一事物而难以割舍。毕竟,我们拥有一种事物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失去它时而伤心。人生中的许多东西既然已经失去,就不妨让它失去。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既然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痛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
居里夫人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元素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当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一人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只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儿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从195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闻名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但她并不在意这些。有一天,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将一事无成。”
继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获诺贝尔奖之后,由居里夫人培养成才的两对晚辈也相继获得诺贝尔奖:长女伊伦娜是核物理学家,她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物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是音乐家、传记作家,其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荣获1956年诺贝尔和平奖。
居里夫人的事迹告诉我们:放下就是快乐。只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白云在飘荡,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得失随缘,不过分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