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总爱自作聪明,生怕被人当作傻瓜,处处表现自己,处处争权夺势,这些人可能会一招得逞,一时得势,但玩的终究是小聪明小把戏,是大愚若智。
大智若愚者藏才隐德,谦虚谨慎,以弱制胜,他们用表面的愚笨来保护自己,为自己赢得发展和提高的时间和环境,并能统观全局,站在比别人更高的角度上把握事态发展的脉络;因而他们常常是任重而道远的承担者,比常人更能抓住成功的机会。
大智若愚,糊涂为真
钝感力,听上去往往给人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而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甚至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人太聪明太伶俐,只怕活不长”这是贾母说过的一句话。凤姐虽然聪明,还是有人性普通的弱点。凤姐没读过书,因此也就没有真正长远的眼光。名利心重些,虚荣心重些,这对一个当家人来说是危险的。
秦可卿临去之前说的话何等意味深长,但凤姐正志满意得,根本就没真正听进去。凤姐是一头勇猛的狮子,但她的对手们却是一些看似温驯的绵羊。做人张扬是凤姐的长处,却也正是凤姐的短处,每次看到她那样毫不留情地嘲笑赵姨娘,都不由得想,这真是何苦,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凤姐大概决不会想到她那娇贵的女儿会有一天落在贾环的手上,可惜已太迟了。
有意义的感觉迟钝就是钝感力的最好解释。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能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相处。
人要学会“糊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才能以柔克刚,处事不悖,达观权变。“糊涂”实际上就是一种“韬光养晦”的艺术。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现代人太过敏感反而容易受伤,相对而言,钝感力反倒是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健康、爱情、婚姻、家庭、事业莫不如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南怀瑾《论语别裁》中说道:“诸葛一生为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所谓愚,是指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人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有很多。他们都是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韩琦是宋代宰相,以品性端庄著称,他是“真人不露相”的典范。他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
宋英宗刚死,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只见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被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去召见太子。韩琦拒绝,意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太上皇。于是他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大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他既奸邪,又反复无常。
韩琦有一天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道:只要写出来,韩琦一定有自己的办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并指责他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说完拿出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韩琦轻易除了蠹虫,而仍然不失忠厚。
大智若愚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做人的谋略,大智若愚的人总有更多成功的机会。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就不可能那么轻易地就范了。因为他也相信韩琦一贯诚实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
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谢万,是晋代谢安的弟弟。谢万和蔡系曾经争一个座位,蔡系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谢万慢慢站起来,拍拍衣服,一边坐回座位上,一边说蔡系差点儿弄伤他的脸。蔡系本来就没有考虑到谢万的脸。后来两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
韩琦、谢万最后得到了大家的敬重,也使伤人者感到无地自容。其实两人都是“心机”重重,老谋深算之人。只因为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受侮受损的一方都没有为自己的难堪、损失而大发其怒,记恨于心,相反的,都表现出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
人和人的正常交往是平等的,若是举止不讲究、言辞不考究、说话不实诚,居高临下,只能孤立自己,招致他人的“不屑一顾”。
做人不要过于精明,太精明会遭人讨厌。大智若愚,从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人与人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是心的交流,如果做人过于精明,就不能在交际方面获得人心。对人,不必精明;对朋友,傻点更好。做人精明露骨,实则是一种小聪明。交际中的“精明”容易把应该淳朴真挚的关系,人为地弄复杂,使人感到刁钻奸猾,敬而远之。这样精明的结果,只能以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而告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自逞聪明,会引火烧身。
必要时装作不知道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言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言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这个时候,就很有必要装作不知道,这样做,可以挽回失言,避免尴尬与矛盾。
一位实习老师实习期间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幼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度实习期呢?怎么办——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说辩方式。这样,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能够寓辩于无形,化干戈为玉帛。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作”,却一定要表演得自然。
张小姐是东城大酒楼的服务员。一天,来了几名男青年,瞅着张小姐就说:“你是张迷——张小姐吗?我们想看看你——究竟长得多漂亮。”
对方无礼的挑衅是针对女服务员而来——而且是这样的问题,破口大骂?不,这样既让自己受窘,又会影响酒店的生意;正面进行反击呢?又难免让人下不了台,也不行。张小姐没有发怒,微笑着说:“你们是来喝酒的吧?别光说漂亮话,需要吃点什么菜?”
在这里,张小姐巧妙地“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单刀直入地问:“你们是来喝酒的吧?”给这几名青年一个既贴切又不失礼貌,同时又隐含讽刺的招呼。接着进行反击:“别光说漂亮话,需要吃点什么菜?”既暗示了对方语言的无礼,又彬彬有礼地尽到了服务员的责任,化解了对方无礼的挑衅,照顾了酒店的生意,赢得了老板和顾客的好评。
朋友之间虽然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装作不知道”,给他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小许身体肥胖,同班的两个调皮的男生总是在他面前有意无意地讨论“卖冬瓜”。看到这两个同学竟然拿自己的生理“缺陷”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小许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反击,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小许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两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赵强啊,张军说你有1米8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王明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望小眼,如坠云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自己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装作不知道,神仙没了招”,有时候,正是这种装傻充愣的表现能化干戈为玉帛,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
难得糊涂才是真聪明
郑板桥的一句“难得糊涂”流传至今,成为众多人的座右铭。任何事情,拿得起放得下,堪称悟透了人生。
王先生去表妹家做客,表妹未归,王先生就和表妹夫小朱先聊起来。一会儿,门开了,表妹气嘟嘟地走进门,脸上阴得很重。皮包往沙发上一摔,坐在那儿,闷不吭气。
“怎么了?”小朱轻声细气地靠近。“怎么了?”表妹别过脸去,“问你自己!你今天真是让我丢够了脸,当着一大堆同事的面,我真想找个洞钻进去。”表妹气恼地说。
小朱一脸不解地问:“我跟我们处长到你公司参观,怎么会丢你的脸呢?正因为我是处长面前的红人,他才会带我去,他怎么不带别人呢?而且,你要想想,处长不去别的厂参观,为什么专找你们工厂,还不是我介绍的?你们工厂如果做成这笔生意,应该感谢我,也就是感谢你才对,怎么反而说让你丢脸呢?”
表妹听了这话,小脸更加冷若冰霜,说:“当然丢脸!你还没去,我就跟老板和同事说了,说你是同系的师兄、高材生,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可是呢?你看你那个熊样,跟在你们处长旁边,一副一问三不知的样子,明明你最懂的技术,根本可以由你介绍,你为什么不说话,还不断问处长。他懂个屁!”
“他懂个屁?”小朱停一下,和王先生相视而笑,王先生走过来拍拍表妹的肩说:“他也是学这个的,就算过时了,他总是处长啊!”
“他总是处长啊!”这句话道出了真谛。
这个以幕僚姿态站在长官身后,不显示自己的小朱,懂得了做人的三味。如果处长完全是外行,由内行代为解说,绝对是当然的事。但是,当自己的主管也是内行人的时候,抢在前面说话,不但是抢风头,而且表现了“我比你内行”的气势。在这个时候,最聪明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装糊涂了,把功劳在不知不觉中让给上司,这样的糊涂才是真聪明。
韩熙载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出身豪族,诗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唐末同光年间登进士第,后逃往南方避乱,曾任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等官。他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文章。
早在李煜的父亲在位时,韩熙载就因为其出色的才能受到了重用,面对北方的战乱,他力劝李煜的父亲励精图治,出兵中原,统一天下。然而生性懦弱的李煜父亲除了和冯延巳等人,在君臣之间你夸奖我“小楼吹彻玉笙寒”意境优美,我夸奖你“吹皱一池春水”构思奇巧之外,毫无雄心壮志来完成统一天下的历史使命,韩熙载陷入了壮志未酬的困境中。不久李煜的父亲死去,后主李煜继位。这给早已心灰意冷的韩熙载点燃过理想的希望之火,但是很快诗词歌舞代替了刀剑斧戟,舞榭歌台代替了雄兵百万。君王与美人调情的谈笑风生浇灭了韩熙载最后一点政治希望。
韩熙载已经看到了南唐国势日衰的历史必然,面对这样的残局,纵使是孔明在世,也无力挽回,但是他毕竟没有孔明的执著,再加上朝中那些小人的排挤,于是他辞去了宰相的职位。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韩熙载敏锐地感觉到李后主已经悄悄地把猜疑的利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为了迷惑李后主以保全自己,他一反正直敢谏的常态,假装成一个沉湎于酒色歌舞之中,已与南唐其他大臣同流合污的庸碌之辈。他请了长假,在戚家山“养疴”,成天与40多个姬妾谈笑取乐。他领到俸禄后,尽数散发给这些妻妾,然后再穿着破衣衫,挎着破篮子,到各姬妾的院子中去乞讨,以博一笑。由于他对姬妾不加管束,由其来去,弄得满城人都以为他是个胸无大志,不问国事,成天围着女人转的昏官。朝中大臣也以此为话题取笑他。
李后主虽有所耳闻,还是不很放心,便派著名画家顾闳中到韩府探察。顾闳中到韩家,看到他正拥着妻妾歌女宴饮取乐。回家后,便画了一幅画,用5个场面勾画出韩熙载当晚的活动情况,这便是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可是李后主看了这幅画后,发现他的眉宇之间充满着隐忧与沉思,明白他是在用宴会、歌舞掩盖其政治抱负,于是决定将韩熙载逐出京城。这时,韩熙载上表请罪,苦苦哀求从轻发落,留在金陵养老。李后主见他语言悲切,也看到他确实老了,掀不起大风大浪,就取消了将他发配南方的命令。韩熙载终于因病而死。
李后主听到韩熙载的死讯后,心中非常高兴,却假惺惺地哭着说:“可惜啊,韩熙载死了,我再也不可能提拔他当宰相了。”还装模作样地追封他为“右仆射同平章事”,谥号“文靖”。韩熙载的糊涂使他逃离了横死的结局。
聪明人在处世时,要从心底里不去管一些根本就搅不清的事态,难得糊涂,能保全地位,能帮助你升官发财,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留点儿心眼,适时装傻
学学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说我糊涂,其实我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