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三个妇女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将柳絮上学用的被子褥子做好了。
她们几个人做好被子之后就在柳大爷家唠嗑。待到快中午的时候,柳大娘就对柳絮的两位婶婶说道:“你们两个今天中午就别回去了,就在这里吃午饭吧。”柳大娘的目光转向柳絮后就接着说道:“小絮,你在这里陪着你两位婶婶。我去准备午饭。
柳大娘说完话她就准备起身去做午饭。
在柳大娘起身的过程中,国伟媳妇就说道:“嫂子,你不用麻烦了。我就不这你这里吃饭了。我也得回去做饭,要不然我们家的那爷俩还不饿肚子。”她说完就呵呵笑了几声。
秋祥妈也接着国伟媳妇的话说道:“是呀。嫂子,我要是在这吃饭。家里那就是中午饿着肚子也不会做饭的。”
听到他们的话柳大娘就想着说道:“这还不好办,等会就让小絮去你们家喊他们一起过来吃饭就是了。”
“还是不在这里了,要是他们都来了,我们光做饭都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嫂子我回去了。”国伟媳妇起身告辞着说道。
“嫂子,我和翠花就一起回去了。等下次我们一定在你们这里吃饭。呵呵,到那时就是嫂子你撵我们走,我们也不会走的。”秋祥妈也接着翠花的话笑着说,说完话就拉着翠花一起从柳大娘的屋里往外面走。
看着她们两个起身往外走,柳大娘就紧着说道:“你看看你们两个,加上你们也就是添几双筷子的事,中午就不用回去了。”
“是呀,婶婶,你们就不用回去了,就在这里吃饭得了。”柳絮也跟着柳大娘说道。
“嫂子,你就不用劝我们了。呵呵,我们回去了,嫂子,你也赶紧做饭吧。走了,嫂子。”国伟媳妇翠花说道。
“嫂子,小絮,你们不用说了。走了,回头没有事时我们在唠。”秋祥妈对柳大娘和柳絮说道。
柳大娘看着她们两个慢慢离去的身影对柳絮说道:“小絮,你看她们两个,这都到饭点了,在这里吃就得了,还跑回去做饭。真是的。”
柳絮听到柳大娘埋怨的话语就对柳大娘说道:“大娘,婶婶可能是怕你麻烦,你也没有准备多少东西,要是来这么多人吃饭,会让你忙坏的。可能婶婶也是担心你,怕你受累。”
柳絮的话刚说完,柳大娘就满面笑容地说道:“小絮,还是你会说话。走吧,我们不说她们了。小絮,你说咱们中午吃什么呢?不过咱们家的馍剩的也不多了。倒是还够今天晚上还有明早吃的。”
“大娘,我看中午我们就还吃捞面条吧,省事,不麻烦,而且做的也快。”柳絮对柳大娘说道。
听柳絮说吃面条柳大娘就说道:“行,那就们就捞面条吧。咱们等到明天中午再蒸些馍(馍就是馒头。以后就不说馒头了)。”
“行的,大娘,我去帮你压面条吧。这样咱们也快点。”柳絮对柳大娘说。
“好的,小絮,那你先去和面压面条吧。我割点韭菜,咱们炒个韭菜炒鸡蛋。”柳大娘说道。
于是柳絮和柳大娘分工合作,一个人压面条,一个人炒菜。到柳絮压好面条的时候。柳大娘也炒好菜,并已经开始烧水了。
柳絮将压好的面条放在锅盘上,就对柳大娘说:“大娘,我开烧锅,你歇会。”
柳大娘听到柳絮的话就站起来,把烧锅个地方让给了柳絮后。她就坐在旁边的凳子生等柳絮将锅里面的水烧开。
等柳大爷和柳涛来家后,柳大娘和柳絮就已经将面条下好了,就等他们两个人吃饭了。
柳涛进屋看到他妈做的面条就说道:“妈,怎么又是面条啊,你不是说蒸菜馍吗?”
柳大爷听到他的话就拍了一下柳涛的头说道:“你小子,能有面条吃就不错了,整天都不知道说帮家里做点事。你还想挑食。”
柳大娘听到他们爷俩的对话就笑着说:“小涛都这么大了,你别整天拍他的脑袋。明天中午咱们就蒸菜馍,你们想吃什么菜馍?”
柳涛听到他妈的话就说:“妈,那你就蒸点南瓜丝的吧,在里面少放一点鸡蛋,就不用放太多鸡蛋了。恩,还有也蒸两个糖馍吧。”说完话还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行,那就按你说的蒸些南瓜丝的还有糖馍。小絮,你呢?”柳大娘说完又向柳絮问道。
听到柳大娘问他,柳絮就说道:“我啊,什么样的都行,都是挺好吃的,大娘。”
“好,那我明天就每样蒸点。在蒸几个韭菜鸡蛋的吧。好了,我们赶紧吃饭吧,要不然面条就泡的不好吃了。”柳大娘说完就催他们三个赶紧盛面条。
柳絮给柳大娘盛好酒准备帮柳大娘也盛面条。柳大娘看到柳絮准备帮她盛饭就说道:“行了小絮,你自己给你自己盛好就行了,我的你就不用管了。”
柳絮听到柳大娘的话,也就没有给柳大娘盛。柳絮给自己盛好面条后,就从菜盆里盛些韭菜炒鸡蛋,又用小勺盛点菜汤倒进自己的饭碗里。整好后,他就做在凳子上吃起饭来。
下午柳絮就又去带会那帮小家伙学习,学习完又说些故事,让大家说说自己的体会,柳絮再给他们总结总结。
第二天,柳絮他们吃过早饭后,柳絮就帮柳大娘将家里的锅刷干净。而柳大娘则开始和面。柳大娘将上次蒸馍留下来的一块面团混在这次的面里面,这样和面得方法称之为发面。用发好的面蒸馍,馍才会变大,才会变软。如果面没有发好,蒸出来的馍不会变大,而且还硬硬的。一点也不xuan(读第一声)
不要小看上次留下来的那块面团,这块面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发酵,以前的农村是没有发酵粉的,所以她们都会在每次蒸馍的时候留下一块面团,留着下次蒸馍用。她们和好的面在热天的时候可以放在太阳下晒晒(要放在盆里,盖起来的)。天凉的时候就放在成有温水的锅里面。
但是如果你要问那些做饭的妇女为什么这么做才可以将面发好,她们可能不说不清楚。她们却可以用先辈们的经验将馍蒸好,蒸的好吃。她们就是靠着这个一代人一代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来解决面团的发酵问题。
在广大的农村有着很多的这样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善于利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