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龙、凤:传说中的吉祥动物,形容有权势的人。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
【出处】汉·班固《汉书·叙传下》。
汉高祖刘邦的出身很贫贱,他连自己的父母叫什么都不知道,而他自己小名叫“刘三”,直到后来当上皇帝,回到家乡时,有老人说:“这不是刘三那小子吗?做了皇帝就叫刘邦了。”
刘邦三十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一个乡村小吏——亭长。他为人豁达大度,胸怀开朗,做事很有气魄,很多人都和他合得来。当地的萧何、樊哙、夏侯婴等,都是他的好朋友。这些人后来都为刘邦建立汉朝出了大力。
樊哙是刘邦的同乡,是个杀狗卖肉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沛县县令惊恐万分,打算响应陈胜,就派樊哙去召刘邦来相助。不料刘邦带了几百人来时,县令又反悔起来。于是,刘邦说服城里人杀了县令,带领二三千人马誓师起兵。
夏侯婴与刘邦也早就有了交情。他原来是县衙里的马夫,每次奉命为过往使者赶车,回来时经过刘邦那里,总要与刘邦闲谈很长时间,直到日落西山才走,后来夏侯婴当了县吏,与刘邦交往更密切了。一天刘邦与他闹着玩,一不小心打伤了他。有人告刘邦身为亭长,动手打人,应当严惩,夏侯婴赶紧为他解释。不料,后来夏侯婴反以伪证罪被捕下狱,坐了一年多班房。后来刘邦在沛县起兵,他和樊哙主动参加,并担任部将。
刘邦的势力逐渐发展后,有个名叫灌婴的睢阳人又来投奔他。灌婴,本为贩卖丝绸的小商人。此人后来也成为刘邦的心腹,带兵转战各地,立了不少战功。
公元前208年,刘邦根据各路起义军开会的决定,带领人马西攻秦都咸阳。第二年初,刘邦大军兵临陈留,把营扎在城郊,当地有个名叫郦食其的小吏前来献计。
郦食其对刘邦说,现在您兵不满万人,又缺乏训练,要西攻强秦,如进虎口。不如先攻取陈留,招兵买马,等兵强马壮后再打天下。郦食其还表示,他和陈留县令相好,愿意去劝降;如县令不降,就把他杀了。
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计谋。郦食其连夜进陈留城劝说县令,但那县令不肯起义。于是,郦食其半夜割下他的头颅来见刘邦。第二天刘邦攻城时,把那县令的头颅高悬在竹竿上,结果守军开城门投降。在陈留,刘邦补充了大量粮食、武器和兵员。
接着,郦食其又推荐了他颇有智勇的弟弟郦商,郦商又给刘邦带来了四千人。刘邦就任命他为副将,带领这支队伍西攻开封。后来,刘邦又战胜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当皇帝后大封功臣,樊哙、夏侯婴、灌婴、郦商等人也先后被封为舞阳侯、汝阴侯、颖阴侯和曲周侯。
后来《汉书》中评论他们四人时写道:“舞阳侯原来是操屠刀的,滕公(汝阳侯夏侯婴曾出任过滕令)原来是个马夫,颖阴侯原来个商贩,曲周侯原来是个庸夫,这些人因为交给刘邦,好比攀着龙鳞,附着凤翼,以致获封侯之赐,得以与天子在大街上并驾齐驱。(午阳鼓刀,膝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圾,攀龙附凤,并乘天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