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发挥想象力的起点,因此要提倡科学的怀疑精神,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使自己大脑的想象功能在思考中升腾。而要使大脑的想象奔驰起来,还要保持丰富的情感。情感可以刺激想象。而悲观失望的情绪不能使大脑高度兴奋和活跃起来,想象力自然也不会高度发挥出来。
扩张联想、富于幻想。
想象从广义上讲,是联想和幻想。所谓联想,决不是简单的思考,而是许多思考的联结和扩张。常常表现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顿悟。一个人如果不善于联想,那么他就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人才成功的事实表明,他们往往能抓住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产生丰富的联想,构筑鸿篇巨着和提出科学假说、技术发明等。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起于一件女子卧轨的新闻事件;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是听了被船长遗弃到荒岛上四年的落难海员的故事。
魏格纳从世界挂图到创造大陆飘移说,贝尔从吉他声到改装电话机等。这些联想的力量,该是何等的惊人。所谓幻想,是由个人愿望或社会的需要引起的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幻想比联想距现实客体虽然远一步,但它是更高一级的思考。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假说,没有科学的假说,也就没有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比如,原子结构的模式,试管婴儿的诞生等,又何尝不是在幻想功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呢。
客观实际是科学创造的空气,想象力则是科学创造的翅膀。要想扩展自己的思维,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
随时注意培养开阔的思路
头脑只有处于时刻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才能克服思维的阻塞,保持和提高思维的流畅性,通过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可以使思路开阔,纵横驰骋,左右逢源。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构想某一物体尽可能多的用途来训练自己开阔思路。
比如想象一块砖除了作建材外,还能有多少种用途?初学的人通常在5分钟内可以想到6种或8种用途,包括挡门、做武器和压东西。在自觉实践创造性思考的原则和技巧以后,他们想到的用途平均是15~20种,包括阻塞鼠洞、充当磨石等。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专门的或是相关的思维训练课上,都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只要你坚持随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练习,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在生活中的选择余地就大为增加,就等于拓宽了成功之路。
比如在两分钟内写出尽量多的纸的用途、汽车的用途、煤的用途、土的用途,如此等等。当你在思考每一种东西的多种用途时,就是在尽力扩展你的思维,不断增加思考的角度和思路的数量,长此以往,你就会形成从多方面、开阔的视野上去把握自己的思维能力。
而且当你了解到别人列举出了你所未曾想到的用途时,无疑会给你某种开阔性的启示,于是不知不觉中,你便掌握了开阔思路的新技法。
大脑越用越灵活,只要你坚持随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练习,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在生活中的选择余地就大为增加,就等于拓宽了成功之路。
你如果希望有一大堆主意,你就要慢点批评。“绞脑汁”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包括十个到十二个人的一群人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尽可能提出解决方法,越多越好。一个人的思想会激发另一个人的思想,以致一次主持有方的简短“绞脑汁”,可以产生数量惊人的妙主意。一项严格的规则就是必须暂停一切批评,不许讥笑别人的主意。
例如,一群人面临的问题是:一枚水雷已经漂近一艘下错的驱逐舰,近得来不及发动引擎逃避,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驱逐舰?提出一大堆建议之后,有人开玩笑说:“让大家到甲板上去,合力把水雷吹走!”这个显然不切实际的建议引得另一与会者说:“搬水管来冲,把它冲走。”事实上,这就是某次战争中一艘驱逐舰真的碰到这种窘境时船员采用的办法!
尽量考虑一切可能的解决日常问题方法,有助于开阔思路。明智的决定来自许多可行方案的抉择。
把思维能力转化为创造性
从根本上说,思维就是为了创造。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大量把思维能力转化为创造性的方法,其中简便易行的几种方法是:
仿生创造法生物在亿万年漫长进化中,形成许许多多奇妙的功能。例如,蝙蝠可以感觉到超声波,在布满密网的黑屋里,几十只蝙蝠自由穿梭飞行,而不会撞到网上。人类对于蝙蝠的研究发现,蝙蝠是由超声波来定位和检测物体的。蝙蝠的喉内发射出去的超声波信号与物体相遇后被反射回来,由蝙蝠的耳朵接收,据此判定物体的距离。方位。人们正是根据这种“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雷达。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生物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奇特功能被揭示出来,令人惊叹。人类在惊叹之余,希望从生物的功能机理中受到启发,创造出更先进的技术。
这种模拟生物的机能和结构发出新的技术原理的构思方法,叫做仿生法。
仿生学的发展,给人类的发明创造开辟了更广阔的前途。人类利用仿生学的发明,打破了人的生命能力的局限。
在遇到一个问题,或者萌发了一个创造性设想以后,怎样才能想得巧妙,怎样才能使一个设想变为成熟的方案,自然界、生物界是一个发明设想和技术蓝图的重要源泉。巧妙地运用仿生法,是得到详细构思的重要方法。
直接模仿法
日本创造学者丰泽丰雄曾说过:仿照、模仿同类性质的事物是对发明非常有益的诀窍,但不会利用这一诀窍的人却很多。立志发明的人往往是想创造新事物,他们却忘记了新旧事物是有联系的。技术的革新、发明绝大多数时间都表现为有连续性和渐进性的。新事物不能完全抛弃旧事物的所有特点,而只能是抛弃部分缺点和弱点。在日本有很多人找到丰泽丰雄,请教他如何构思一个新设想,他总是告诉人们,先模仿一个发明家,看他怎样想。
模仿和独创是两个对立的方面,但往往成功的独创却是从模仿开始的。有人说:“你想成为世界第一吗?那么模仿世界第一就行。”’如果你追求高水准,那么尽快达到高水准的途径就是模仿高水准。
美国的博维想到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他在1964年创办了一家跟美国最畅销的杂志《花花公子》完全同样风格的《阁楼》杂志,并开了一间跟花花公子俱乐部一模一样的阁楼俱乐部。没几年,《阁楼》杂志的名气越来越大,销售量也逐年增多。
万德尔·菲利浦说:“一切与发明创造有关的事物,都是借来的,美与形也莫不如此。
”世界玩具大王路易·马克斯,是一个发明的能手。他发现要发明一种畅销的新产品困难,但要推广一种已有游戏却能够做到。他每年到世界各地考察,了解各民族、各地区的玩具和游戏。他到台湾看到山里的孩子常玩一种叫做“悠悠”的玩具,非常有意思,于是他便把这种玩具带到了西方国家,结果赚了大钱。前几年他去了南洋,考察当地土着人的游戏方式,他见有一种套在腰间转着玩的木圈很有意思,回国后马上改用塑料制造,并在市场上大量出售这种叫“呼拉圈”的玩具。
当你进行发明创造遇到难点时,你要研究古今中外的与之相类似的事物,模仿试一下,灵活地运用模仿,可以达到创造的目的。这需要你灵活地思考,以弹性的态度对待已有的事物,做出自己的创造。
灵活移植法
在野生的酸枣根上嫁接甜枣的枝芽,就会长出又多又甜的大枣。同样把一个技术领域的某种原理、方法和功能运用到另一个领域,就能导致新的原理、方法和功能。这种方法叫做移植法。移植法的根本作用是取长补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灵活地运用移植可以得到独创性的想法和方法。
移植方法可以首先考虑从原理上移植的可能性,就是说找出原有技术原理的适用范围,再来考虑使用这个原理做出发明和创造。例如,巴斯德发表了关于有机物腐败和发酵的研究成果后,一位英国医生恍然大悟:有机物的腐败和发酵是由于外来细菌感染,而外科手术后病人伤口的化脓和溃烂也是外来细菌感染的结果。于是他终于在1865年发明了无菌手术法。这个办法使得外科手术后病人由于感染而导致死亡率降低到15%。
要灵活地运用移植法,需要提高自己思维的发散能力,要善于从“不相关”的事物中寻找启示和线索。一项被灵活运用的技术是发泡技术。最早的发泡技术是从做面包或蒸馒头开始的。由于面包和馒头在做熟的过程中,内部产生大量气体而使其体积膨胀,变得松软可口。美国一位企业家,看到发面的技术能使面包这样好吃,心想别的东西发泡行不行?他想到了橡胶,于是,把发泡剂掺人生橡胶,在熟化时,橡胶就蓬松得像面包一样。他发明了橡胶海绵。
一个技术产品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有某种固定的用途。实际上,尽管每一个技术产品都有一定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用在哪里是不应受到限制的,哪里需要哪里就可以用。比如,一位日本妇女提出吹头发的热风机可以用于烘干被褥,结果厂家采纳了她的建议,真的制造出了畅销的被褥烘干风机。这位妇女也得到了专利费。
广泛类比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同样具有其他属性的思维方法。
人类从远古起就有意无意地运用这种方法完成了许多发明创造。类比法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理论,最初都是通过类比提出来的。科学史上还有许多重大发明和发现,也是应用类比法取得的成果。例如,狄更斯提出的波动说,是与水波、声波类比而受到的启发;英国医生詹纳发现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这是受到挤牛奶女工感染牛痘而不患天花的启示。
敢于有不同的想法既然叫创新,就会有与常人大不一样的想法,有的甚至要叫人大吃一惊。在餐馆的一旁捅一个洞——你想到过吗?你敢这么尝试吗?然而这恰恰是麦当劳首家免下车餐馆诞生的故事。
一个在某美国空军基地附近经营餐馆的麦当劳特许经营人,令他困惑不解的是,男女军人似乎在抵制他的餐馆。后来他发现,值勤或身着制服时,他们是不能下汽车的。他的最大的潜在市场无法靠近他。他是怎么办的呢?是送饭菜上门吗?不,他可没那么笨。他只是在餐馆的一旁捅了一个洞,这样当兵的开车过来后,不必下车就可以买到吃的了。很自然,营业额巨增,麦当劳的首家免下车餐馆也应运而生了。这主意不错吧?
不是不错,简直是绝了——你想想,我们全球各地的餐馆中足有一半提供免下车服务。
这种免下车餐馆为麦当劳增加了大量的营业额。特别对于快餐业来说,本身就是满足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时间紧的需要,这种免下车服务就更好地适应了这样的需要,为赶着上班的人又节省了一段时间。所以要敢于有不同于常人的想法,只要你的创意结合了自身特点,就能出奇制胜。
一般来说,创意因为独到,会与一般人的观念不一,所以,你要大胆说出你的创意,与合作者讨论其可行性,特别当你是一位低下的员工时,更需要勇气。一旦你的创意成功,将全面改变你的命运。
请看下面的实例:
在一个世界级的牙膏公司里,总裁目光炯炯地盯着会议桌上所有的业务主管。
为了使目前已近饱和的牙膏销售量能够再加速增长,总裁不惜重金悬赏。只要能提出足以令销售量增长的具体方案,该名业务主管便可获得高达10万美元的奖金。
所有业务主管无不绞尽脑汁,在会议桌上提出各式各样的点子,诸如加强广告、更改包装、铺设更多销售据点,甚至于造谣攻击对手……几乎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而这些陆续被提出来的方案,显然不为总裁所采纳。
在会议凝重的气氛当中,一位进到会议室为众人加咖啡的小姐,无意间听到讨论的议题,不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壶,在大伙儿沉思更佳方案的肃穆中,怯生生地问道:“我可以提出我的看法吗?”
总裁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道:“可以,不过你得保证你所说的,能令我产生兴趣,否则你最好不要讲。”
这位女孩轻俏地笑了笑:“我想,每个人在清晨赶着上班时,匆忙挤出的牙膏长度早已固定成习惯。所以,只要我们将牙膏管的出口加大一点,大约比原口径多个40%,挤出来的牙膏重量,就多了一倍。这样,原本每个月用一条牙豪的家庭,是不是可能会多用一条牙膏呢?诸位不妨算算看。”
总裁细想了一会儿,率先鼓掌,会议室中立刻响起了一片喝彩。
一个清新简单的注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怪不得有人说:创新即创意。在你思考问题时,也不妨多加个巧妙的转变。当你清楚自己的创意是有益时,则一定要大胆说出来,再付之行动。
创意的出现不是随随便便的。一般人的创意,大都潜伏在脑海深处,不太容易被发觉,所以,必须有意识地激发你的创意,并为创意出现,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