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段时间,杜飞突然意识到古小男好久没来聊天了。杜飞心里有点纳闷,心想这小子怎么啦?平常他隔不了三两天,只要没有案子在身,就要跑到杜飞这里吹牛。杜飞对他的到来也已经习惯了,他喜欢古小男到来,这是他享用故事盛宴的时光。每次古小男来,都给杜飞单调的生活添上不少的刺激。
杜飞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听古小男的故事,就像在黑暗中走路,不经意晃动手电筒,突然照见了一张深藏某处,充满诡秘和恐惧的脸孔。他喜欢这种惊吓,它能激发某种潜藏在意识里对新异生活的冲动。
杜飞忍不住给古小男打电话,问他这些日子干什么去了,怎么不见人影,并责备他突然失踪了似的没有了消息。过了一会儿,杜飞才听到古小男没精打采的声音传了过来,他说自己的工作有点变动,挺没劲的。
杜飞问:“干什么呢?”
古小男说:“网络警察。”
杜飞说:“那不是挺合适你的吗?你不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吗?”
古小男说:“可惜呀,我的兴趣不在这里,否则我早去网络公司了。”
杜飞一时没话。
倒是古小男自我安慰说:“先干着吧!看看再说。”
杜飞说:“有空过来坐坐,挺想你的。”
古小男说:“好啊,等忙过了这阵子吧。”
古小男好几次说好了要来杜飞这儿,但都又临时变卦了。有时等待使杜飞显得烦躁不安,他只好百无聊赖地在屋子里打转,竖起耳朵听门外开关门的声音。
杜飞喜欢看见她的出现,这使他心跳加速,让他在无聊的日子里,不会无事可干。
古小男再次光临时,人看起来显得挺精神的。言谈里,杜飞没有听到他抱怨现在的工作,相反,他还很兴奋。看来他这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杜飞取笑他说:“才多久呀,你就变恨为爱了?”
古小男笑着解嘲说:“以前只是学理论,现在是实践,感觉是不一样的。”
古小男谈了自己对新工作的感受后,建议杜飞尽快将家里的电脑联网,说通过网络可以连通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他现在才真正体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含义。
可是当时杜飞对网络还没有概念,所以他听后只是笑了笑,说古小男就是他的连线。杜飞虽然买了电脑,但基本上都用来打字和玩游戏。
古小男说:“上吧,上网吧!那种感觉真是不一样。”古小男说话的神态显得很飘,当然他的话让杜飞也觉得玄乎。
杜飞看古小男谈起网络来就眉飞色舞,就问他网上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古小男一脸的诡秘,笑着说:“上面有那么多寂寞的MM在游荡啊。”
杜飞大概没听懂他的话,就问他怎么会有巧克力在上面,是广告吗?杜飞见过电视上m&m牌子的巧克力广告。
古小男听了大笑起来,然后说:“什么巧克力呀,我说的是美眉!”
看杜飞还是一知半解,古小男就对杜飞进行了一些网上术语的解释。什么GG是“哥哥”,JJ是“姐姐”,TMD是“他妈的”,BB是“伯伯”。
古小男后来还讲了一些自己在网上遇到的有趣的人或事。他说在聊天室和一个叫“一衣带水”的MM聊了半天,都快情意绵绵了,才发觉对方原来是个王八蛋。
“为什么呢?”杜飞不解。
古小男说:“我问‘她’刚才怎么那么久才回话。你猜他怎么回答?他说刚才看机子掉线了,就抽空去刮了刮胡子。真是TMD!”
杜飞停了大笑道:“古小男你也真是的,还TMD是警察呢,一不小心就被人涮了!”
古小男对杜飞说:“这样老待在房间里憋东西,是会灵感枯竭的。”
事实上,这段日子,杜飞在书桌前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心里十分着急,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杜飞说:“古小男,你有什么故事就来点吧。”
古小男却说:“哥们儿,老是那三板斧烦不烦呀?出去体验一下生活吧,到大海里畅游一番吧,呛几口海水,你就会灵感喷发的。”
后来,杜飞被古小男拉进了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这段日子杜飞认识了许多朋友,亚瑟、慕容等等,有深交的,也有一面之缘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古小男和杜飞聊了很多新话题,天太晚了就和以前一样在留宿杜飞这里。
临睡前,杜飞很感兴趣地笑着问古小男:“你到底勾引了几个MM?”
古小男有点腼腆地笑笑说:“你还别说,勾引倒说不上,还真是认识了几个。哪天约了她们见面,我带你去认识认识。说实话,我也还没和她们见过面呢。”古小男睡眼惺忪,语气充满了一种陶醉。
杜飞一听也笑了起来:“还没有见过面呀?”
杜飞在古小男快要睡着时,突然想到一件事,就用手推醒他。问他:“在男女交往过程中,到底是男人勾引女人?还是女人勾引男人?”
古小男听了就发笑,问杜飞是不是有艳遇了,还是要给狗屁杂志出那些弱智的所谓爱情测验题。
杜飞红着脸说:“随便问问。”
古小男说自己也说不上,因为他不是学心理学的。
杜飞问:“是否看谁主动些?”
古小男想了想说:“这不好以谁主动作为标准,因为有些事情的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所用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杜飞听了,哑然无语,躺在床上关了灯,然后在黑暗中望了一眼拉上窗帘的窗户。
后来,古小男带杜飞去见的一个MM就是慕容。古小男向杜飞推荐她,是因为听说慕容是中文系毕业的,而且还是报社的记者。杜飞问慕容负责什么版,她说是社会版,通俗地讲就是讲讲市民的私人故事。
慕容是个娇小玲珑的女孩,眼睛看人时,单纯里又夹杂着一丝世故,但人有点腼腆,话不多,只听着古小男在胡吹乱侃。
杜飞见慕容话少,只是笑着听古小男逗她,就问她为什么会去做记者,记者都很少说话吗。
古小男哈哈大笑,还打趣说:“别让她给骗了,她可是个牙尖嘴利的女孩,这会儿是装的。”
慕容没有理睬古小男的话,她对杜飞说:“当记者的好处,就是多几种活法。”
杜飞想了想,对她这句话特别赞赏。
杜飞的话也不多。古小男和慕容聊到网络的事情,杜飞只有当听众的份儿,因为他连菜鸟也够不上。他们的谈话具有跳跃性,像用虚拟的“鼠标”点开一个又一个的话题,他们在网络中畅游冲浪,杜飞则在隔岸观火。
当然,杜飞也发觉,在整个聊天的过程中,慕容主要充当倾听者的角色,而古小男主要充当倾诉者的角色,他说得兴高采烈,旁若无人,令杜飞不禁想,古小男肯定不适合做保密工作。
后来,古小男喊服务员结账时,突然失声了,把杜飞和慕容吓了一跳。慕容突然想到了什么,吃吃地笑了起来。
杜飞和古小男莫名其妙地问她笑什么,慕容便笑吟吟地问古小男:“还记得我在网上送过什么给你么?”古小男回忆了一下,想起了什么,也大笑起来。杜飞当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
送慕容到报社宿舍大门口后,古小男和杜飞才一起离开。在路上,古小男几乎没怎么说话,可能是喉咙不舒服吧。杜飞想起他们刚才的话,就好奇地问古小男收到慕容的什么礼物那么开心。
古小男笑笑说:“你是不会猜到的。”杜飞猜是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古小男取笑杜飞一厢情愿,尽想好事。他说慕容竟然送了十只垃圾桶给他!古小男又大笑起来,“她说我的废话一箩筐的。”
杜飞也不禁笑了起来,说想不到慕容话不多,但人还蛮有幽默感。
和慕容玩熟后,杜飞看过慕容写的“私人档案”的手稿。考察过这些手稿所写的人和事,杜飞得出一个结论:许多城市人虽然整天置身于拥挤的人群里,但却很少能找到一个耐心听你说话的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很淡了,许多人看起来像是很熟悉的,但其实只是表面了解,并不真正了解对方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相反,有时,陌生人反而更愿意听你倾诉;或者说,我们更愿意向一个陌生人倾诉。杜飞想,这或许就是“私人档案”栏目办得兴旺,讲述者和读者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当然,杜飞不知道慕容写了谁,因为她都用了化名,而且,她也从不透露故事主角的真实姓名,她说这是职业道德问题。所以,当慕容和杜飞探讨某个主人公的遭遇时,杜飞有时就会张冠李戴,将刘小姐的鼻子,安到了胡女士的脸上去,搞得慕容啼笑皆非。
其中让杜飞最感兴趣的一个私人故事,是一个名字叫“卓仪”的女人的故事。他曾经拿来与那些故事做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卓仪和慕容之间,也就是有关一个倾诉者和一个倾听者成了朋友的故事。
可以这么说,卓仪像一个倾诉者,找到了一个好的倾听者,这是她的福分。倾诉者和倾听者之间是一种奇妙的关系,他们在同一个过程中,都获得了各自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