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往往最简单的词汇就能准确地表达出我们的意思,所以越是“大”家的文章,越是平易近人、浅显易懂。只有那些半生不熟、哗众取宠者才企求“高难度”的晦涩。
现在想来,年轻时总觉得现有的词汇无法表达自己而必须“生造”之,其实是年轻人骨子里挑战传统、突破规矩的心理诉求在作祟。
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循规蹈矩”当成贬义词,尤其是年轻人。但是不得不承认,很多规矩是某个阶段我们必须遵循恪守的。某种程度上说,循规蹈矩不等于消极等待、坐以待毙,而是沉浸在其中,熟悉、了解从而得心应手地运用规矩。当你不再抗拒而是臣服于规矩的时候,规矩就变成了你手里的工具,而不再是枷锁。这样你就可以变废为宝,为人生锦上添花了。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为什么?因为他了解“道”、遵循“道”。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一定是一个有多年宰牛经验的人,否则他不会对牛的身体构造那么谙熟,刀法也不会那么游刃有余。
由此我得出的结论是:当你时时处处感觉被规矩包围、试图突破重围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你对身边的规矩不甚了解,或者是还没有吃透,也意味着你还不够成熟。就像当年我唾弃“夹着尾巴做人”以及非要“生造词汇”表达自己一样。
的确,“正方形”会让年轻人联想到“规矩”,而“规矩”又让我联想到“道德”。
不得不承认,长久以来“道德”二字一直被我们严重误读、误解和误用了。当我们说某人不道德时,大多是指他的行为举止触犯、违反了公共的约定俗成甚至是法律,这就让道德成为一种外在的约束。
其实,读懂老子你就会发现,所谓的“道德”根本就是我们内在的修养,而非外在的约束。所以拜伦·凯蒂说:“力图让人们有道德,你恰为不道德奠定了基础。”因为真正的道德是内在的修养,当社会上大力提倡公民讲道德的时候,恰恰说明大家内在道德的“缺失”。
老子《道德经》由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组成,全文共分81章,约五千余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识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文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老子的《道德经》。由此可见《道德经》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道德?“道”与“德”有什么关系呢?
“道”是世界的本原,也是万物的本体,还是宇宙运动变化的法则或规律。而“德”,则是世界万事万物当然包括人的合“道”而行的自然品性。
《道经》是纲领,《德经》是执行。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在心,德在身,道德二字放在一起,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心合一”。
另外,老子把“德”又分两个层次:上德与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38章》)”
意思是:“上德”是无意之中表现出德性,那是自然流露;“下德”是有意识地去表现出德性,一旦有意就有勉强、造作的成分,就容易产生虚伪。
就好比我们去做好事,如果想着它会有什么回报,会得到什么,那么这就是“下德”。而做好事不求回报,事先没有任何动机,那么就是“上德”了。
说实在的,当你信任“道”,明白它的恒在性,你的行为自然就会去附和“道”,这便是“德”。所以“道德”二字,在我们没有理解时,它类似“正方形”模样的规矩,看似是对我们行为的约束;而一旦理解并信任它,就变成了我们内在的“护身符”,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
开车的人都知道“红绿灯”的作用,它看似妨碍了我们风驰电掣,其实最大程度地保护着我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依此类推,“道德”看似是人生旅程中的“红绿灯”,实则为我们内在的导航仪。因为它最大程度地保护着我们人生的幸福与平安。
在一位俄罗斯女作家的《捍卫记忆》一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感到自己是自由的,那主要是因为我力求自己的行为都符合自己具体的道德标准,除此之外,我不受任何约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我们的前半生是“为学日益”的阶段,后半生是“为道日损”的时光。
与小菲见面后,收到她发来的“奋斗史”。读后第一个感觉是:自己是不是太颓废、太不思进取了?那一刻我立刻反问自己:你真的颓废吗?真的不思进取吗?
答案是“NO”。
小菲是我的一个读者,正值而立之年,在香港读博士、工作多年,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卡耐基讲师资格。她在“奋斗史”中写了自己如何考博、争取出国机会,又如何踏上卡耐基讲师之路,其中充满了积极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
可以说我也曾经如小菲一样积极主动努力奋斗,可以用“激进”来描述自己。但是自从40岁之后,我开始“转轨”,过着一种全然不同的“隐退”生活。
回想自己最积极努力向上的那段时间,也是内心最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的时候。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灵性的成长,一直袭击我的焦虑淡化了、恐惧消失了,也不再去想什么安全感不安全感的问题了。
于是我发现:我和小菲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她正是向上冲的时候,更高更远更好是她的目标;而我已到达不惑之年,开始了向内寻求的旅程。
而阅读老子,我感觉就像自己适时地服用了一粒定心丸。老子让我知道自己正从“为学日益”中抽离出来,进入“为道日损”的阶段,所以不慌张,反而淡定自在、欣喜满怀。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48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学”旨在日益增进知见,“为道”重在日渐减损执着,减之再减,以至于到无所执着,便能自然行事。顺着自然常道行事,便能得到天下。若非如此,便无法得到天下。
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基本描述出了我们人生的轨迹。即前半生我们处于“为学日益”的阶段,求学求职求发展;后半生应该是“为道日损”的阶段,即放下自我,踏上内在探索之旅。
“为道日损”,这“损”就表现在我们不再把外在的追求与获得当作人生的目标,表面上看的确给人一种“不思进取”的感觉,但是在这“日损”的背后,却是内在道德能量的“日益”增长。
什么是真正的随遇而安?就是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知足而乐。在这里“知足”是关键词。我们很多人所说的随遇而安,是一种消极无奈、不知足的状态。可以说,只有心灵的丰饶能让我们真正地随遇而安,淡定自如。
人生不过“加减”二字
离开“道”是我们与“真我”失链的过程;而回归“道”就是与“真我”链接的过程。
有人说:人生不过“加减”二字。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回想我们成长的过程,是不是先经历一个填充知识、积累经验的“加法”过程?这就是“为学日益”;当我们步入中年,头脑渐渐被社会教条和自我经验充塞填满,不再有汲取新鲜事物的空间以及换个角度看问题的余地,此时是不是该做“减法”了?这就是“为道日损”。
之所以要做“减法”,完全是为了“自我了解”的“日益”,更是为了“与道为伍”这个总体目标。因为“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而“无为”正是“道”的特征之一。
可惜的是,我们一直都被教导要在有限的人生里“加倍生活”,所以大多数人喜欢并且习惯为人生做“加法”,甚至渴望做“乘法”。这样从小到大我们都活在“加速度”之中,活在“比较级”里——有了good,必须better,却最终看不到best在哪里。
因为外在追求永远没有best!
在学者李航的博客中,看到一幅人生曲线图以及相关描述(李航著作《玄德: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已出版)。
“曲线图显示,当人刚刚出生的时候距离道最近;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道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而后会在某一个点达到顶峰,越过这个顶峰后,人会向道的方向回归,这显然是一个好现象,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最后,在死的时候回归为道。”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正方形”的向外走、向内行,还是学者李航的这个人生曲线图,都为我们描述了人生的基本秩序与走向,也就是老子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过程。
仔细思考这条人生曲线图,前半部分是上升阶段,可以看作“为学日益”的阶段(加法),也是离开“道”的过程;人生曲线的后半部分是下降阶段,是“为道日损”的阶段(减法),还是回归“道”的过程。
我们可以猜测:“上升”(向外走,做加法)的路充满着艰难困苦,显示了人生沉重的一面;而“回归”(向内行,做减法)的路,就是不断解惑和卸载的过程。你的疑惑少了,内在更坚定了,人生自然就轻松了。与“道”汇合的时候,你就回到“老家”了,人生也就圆满了!
我个人的理解是:离开“道”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我们与“真我”失链的过程,而回归“道”的过程,就是与“真我”再次链接的过程。最后生与死在一条直线上,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说“死亡是生命的地平线”了。
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离开“道”,然后又回归“道”,或者说先与“真我”失链,然后再度链接?我们说:那是为了——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
我们都知道,如果想让孩子远离炉火的危险,只告诉他那里危险往往不能奏效。最好的办法是让他有一次蜻蜓点水般“被烫”的经历。
在《与神对话》一书中,对于离开“道”再回归“道”的目的,作者如是说:“是为了让你能够创造和经验到你的真实身份。”
“生命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灵魂将‘认知’转化为‘体验’,而当你所知、所体验的东西成为一种被感知的现实,这个过程就圆满了。”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目的。
当然,回归于道的“减法”生活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因为我们必须懂得“日损”(外在获得少了)之后的那个“日益”(内在的成长),这样才能身体力行“减法生活”。
可以说,一个人的成熟就在于,他知道“加法”之后是“减法”;而一个人的智慧则在于,她明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并尊行之。
青年关涉高度中年关涉深度
在青年的门楣上写着“精神研讨会”,而中年的门楣上写的是“灵魂锻造”。
读《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一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学问是解决问题的,而且真的学问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的确,学问不是用来炫耀、装酷,或者证明什么的,而是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的。
回首自己的往昔岁月,的确犹如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是懵懵懂懂甚至稀里糊涂。当然表面上目标很清晰、目的很明确,但是总体上是模糊不清、混沌一片。感觉就像一个精神流浪者坐在没有导航仪的游轮上,在大海中横冲直撞。
直到不惑之年,听见“道”的召唤,才开始踏上“回家”之路。于是发现自己内心所有的疙瘩都渐次解开,仿佛一切都找到了皈依。
我的人生写照是:40岁之前,生活很现实,心灵空荡荡;40岁之后,生活在当下,心灵亮堂堂。都说春华秋实,这个“实”就落实在心灵上,与“道”同行上。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40岁被称为“不惑之年”。所谓不惑,不是你没有人生疑惑了,而是开始走向“不惑”了——你把物质世界里的纷纷扰扰、功名利禄以及是是非非看淡了、看开了。也不是说你什么追求也没有了,无所谓了,而是发现还有另一个世界——等待你再次出发。那就是内在世界的探寻。
的确,正像胡因梦老师说的那样:“生命是一种恩宠,但若非有直探内心的勇气,便不能体会生命的不可思议。”
我个人曾经认为:这辈子什么都可能做,唯独画画在我是不可能之事。但是自从2011年12月我突然开始画画以来,我和我的朋友们亲眼见证了这种“生命的不可思议”。
我并不认为这“不可思议”是凭空发生的,而是认定它一定与我这些年的内在探寻与心灵修持——相关!
也许荣格派学者希尔曼关于“精神和灵魂”的解释,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内在探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