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旅游业。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服务网络和乡村图书馆网络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八办“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乡镇综合文化站、体育中心等的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坚持以发展促就业,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吸纳和带动能力。以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政策为依托,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企业用工行为。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加大有组织劳务输转力度。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费用统筹试点。
(九)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编制好”十二五“规划。重点对发展环境、发展目标、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改革开放、科教文卫、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组织编制重点产业、特定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积极配合省上做好《兰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
(陶军锋张兆荣)
嘉峪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较好的落实了2009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惠民实事全部落实。计划执行情况较好,主要特点:
(一)总体经济形势企稳向好。全市经济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逐季向好。全市生产总值160.1亿元,增长10%,其中:一产增长11%,二产增长10%,三产增长11.3%。市级财政收入7.71亿元,增长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23元,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6956元,增长8%。市场物价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
(二)工业生产较快回升。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122.6亿元,增长9.6%。酒钢(集团)公司150万吨碳钢冷轧工程建成试生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面貌得到改善,新建创业大道、创新大道、金港路10.4公里,开工建设了园区服务中心,平整场地3.82万平,铺设花砖1.2万平;新增入园企业10家,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12.5%。建成了宏达公司12万立建筑砌块生产线、龙泰矿业公司钢结构厂、大陆桥大口径埋弧焊螺旋钢管等产业项目;海特风电设备制造、宝龙机械设备制造、中铁2万吨环氧粉末防腐涂料技术改造等项目进展良好。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万吨,均在控制目标内。
(三)旅游快速发展,消费需求旺盛。全社会旅游人数完成115.6万人次,同比增长41.84%;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完成4.97亿元,同比增长45.34%。建成了西部明珠气象塔,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通过国家验收,长城第一墩文物保护和开发项目开工建设,新建成峪达等酒店3个。消费稳步增长,市场供应充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5亿元,同比增长13.6%。房地产市场稳定,金融、保险、交通、信息、社区、物业、家政等服务业有了新的发展。新天地商业特色街、绿化市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西部综合交易市场完成市场”三横二纵“5条道路及供水、排水设施建设。金融、保险、交通、信息、社区、物业、家政等服务业有了新的发展。
(四)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丰收,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增收明显,畜牧养殖规模扩大。农民技能培训完成2360人,劳务输转到二、三产业的农民3665人,人均收入2487元,增长9%。设施农业开始起步,城乡一体化项目达到计划进度。宏丰国家生猪储备基地规模由2万头扩大到了5万头,大型沼气工程开工建设。
(五)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嘉南新区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启动新区开发的”两湖一河“及景观一期工程建成,”六纵三横“9条道路路基完工,建设用地平整全部完成,城市新增绿地91.3公顷。新建改造了2条机动车道、3条人行道和6条街区巷道,完成了部分街区路灯、供水、供暖、煤气管网改造。新建廉租住房300套,共1.5万平方米;新开工商品房面积80万平方米。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六)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超额完成。全市实施建设项目122个,其中建成80个,在建42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44亿元,超额37%,完成全年计划。其中,地方完成投资17.6亿元。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嘉峪关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达到计划进度;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嘉峪关段及快客站项目,铁道部同意设立嘉峪关站;华电1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奠基开工,与华电集团新能源公司协议建设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及配套项目5个,总投资约260亿元。
(七)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三区正式挂牌成立。妥善解决了一些企业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遗留问题。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开始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制订实施方案。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嘉峪关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合同项目25项,签约金额26.6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6亿元,增长16.2%。
(八)惠民实事得到全面落实,社会事业发展良好。省市政府确定的实事全部完成。加强了科技合作,实施科技项目69个。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了市二中综合教学楼、市五中校园硬化美化和11个学校改造维修项目,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学生宿舍楼开工建设。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59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居民最低生活得到全面保障。城乡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卫生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妇幼保健院建成投入使用,新华街、胜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市二院病房维修改造工程完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8%。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人口自增率5.37‰。治安防控体系三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形势良好,主要指标均控制在了预期目标之内。
总的来看,嘉峪关市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但是,工业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冶金主导产业及上游配套、下游深加工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商贸服务业档次不高。这些问题,需要在2010年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对应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全市生产总值180亿元,增长12.5%;市级财政收入8.5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0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7860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增长21.2%,其中地方投资19.5亿元,增长22%;工业增加值143.5亿元,增长12.5%,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3%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6.5亿元,增长30.8%;全社会旅游人数150万人次,增长2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亿元,增长17%;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抓好项目建设,保持投资较快增长。计划实施155个项目,其中续建42个,新开工113个。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支持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四总公司等大企业在嘉峪关多上项目;继续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加大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洽谈、跟踪落实力度,签约实施一批新项目,力争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5亿元;加强政策引导,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投公司等政策性融资,加强与商业银行项目对接,项目融资及贷款达到18.4亿元。三是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努力谋划一批关系全市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大力度,推进光伏、光热发电及配套产业、10万吨铬化工产业基地、煤化工、高载能产业、嘉峪关机场航空货运港、二草滩雨洪资源利用水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四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落实好工程的投资、质量、工期”三控制“。五是进一步营造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着力解决项目前期申办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和顺利实施。
(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兴接续产业。以全省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快发展钢铁及延伸产品、不锈钢产品、葡萄酒酿造、能源化工、高载能、装备制造、循环经济产业,以工业稳定增长带动全市经济发展。一是在项目立项、土地供应、资源保障等方面全力为酒钢(集团)公司搞好服务,支持铁、钢、材产能匹配项目和不锈钢二期工程建设,做大做强钢铁产业。二是大力促进工业园区集聚发展,建设园区道路、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吸引项目和聚集产业能力;加大园区招商力度,力争引进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新兴接续产业,支持紫轩酒业做精做强,使之成为西部最大的葡萄酒酿造基地;加强与华电新能源公司的全面合作,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光热电站及配套产业,建成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争取开工建设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加快推进16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100万吨铁合金、100万吨PVC一体化项目进展,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抓好宝龙机械、海特风电设备、钢结构、太阳能设备研发等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提升装备制造业产能和技术水平。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100万吨可控缓释肥等循环经济项目进程,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五是抓好节能减排,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控制废弃物排放总量为目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三)更加重视第三产业发展,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以大旅游开发和建设高档商贸中心为突破口,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1.7亿元。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旅游品牌,着力提升景区景点、城市景点吸纳游客的能力;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抓紧实施世行贷款长城文化旅游景区、魏晋民俗文化旅游景区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建设讨赖河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继续培育新航线,开通旅游专列;通过贴息、奖励和补助资金等方式,鼓励社会投资研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精品线路,提升”农家乐“消费档次。二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全面启动西部综合交易市场、新华中路商贸中心区建设,积极推进嘉峪关无水港项目,抓好粮油仓储设施、物流园区和信息平台建设。三是着力培育消费热点,继续落实好”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促进消费政策,加快补贴兑付进度,及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落实国家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供应,保持住房价格稳定;积极推进金融保险、科技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服务性消费,加快家政、社区、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四)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上支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改造村组道路50公里,新建新城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农村电网完善工程。二是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建设蔬菜标准化日光温室、养殖暖棚,实施农村居民点后院改造、后路疏通、改厕示范、卫生保洁试点项目,对养殖贷款给予贴息。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60户,每户补助9000元。三是继续支持宏丰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增加劳务用工,带动农民增收。整合农民技能培训专项资金,提高农民技能培训效果,计划培训1000人。四是促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五)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推动城市科学发展。以建设”湖光山色、戈壁明珠“城市为目标,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经营、管理。一是加大城市土地整治力度,实施国道312线武警中队至安远沟收费站两侧土地整理项目,将沿线土地回收,统一规划,搞好基础设施,整体开发。二是继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成嘉峪关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和机场双幅路改造工程,实施机场南路到新快客站路桥工程,完成明珠东路向东延伸工程,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嘉峪关快客站。三是配套建设嘉南新区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新建4万吨城市供水扩容工程、嘉南新区排水工程、嘉南新区供热工程、城市天然气燃气工程、城市电网改造工程,为新区开发打好基础。四是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实施”两湖一河“景观二期工程;新建讨赖河嘉峪关段综合治理工程,修建拦水坝3座,在讨赖河市区段形成稳定水面20万平方米;搞好城市绿化,创造优美环境。五是加大规划调控和政策引导力度,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嘉南新区开发,推进香港盈信集团在新区建设西部娱乐城、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房地产开发项目,协调落实中核四○四总公司核乏料后处理生活基地项目。六是着力提升旧城区形象,实施新华路人行道改造工程,加大旧街区平房改造力度,进一步整治市容市貌,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形成新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