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优化排污收费效能。主要内容是:全面、足额、依法征收排污费。收费额应以实测数据为主要依据进行核定,应杜绝协商收费或无条件免征或减征排污费。对污染严重又无能力治理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③提高水环境治理投资效益。坚持点源治理与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选准项目,推广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在治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环保、财政、银行等部门对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的现场检查监督力度。④降低排污费操作成本。提高排污费征管人员业务素质,精简机构,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加强排污费征管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依法缴纳排污费成为排污单位的自觉行动。
(4)加强对农用水源及污水灌区的环境质量管理。
第一,进一步查明污水中主要超标污染物种类、含量以及对土壤、作物、水源和灌区群众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为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污灌技术标准体系、方法和污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第二,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把好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关,经常性地监督和检查污染严重的工厂企业废水的排放和治理情况,对含有大量且可积累致害的重金属污染的废水要限期治理。当前尤其要抓好对污灌区土壤、农作物已造成严重污染的工业废水中含镉废水的处理。
第三,农业环境质量和农业污染问题是甘肃省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应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监测体系。
第四,加强管理,积极慎重地发展污水灌溉。对灌溉区进行长年监测,不断积累资料,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污染防治的经验,最终实现污灌的科学化、合理化,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西北民族地区防洪制度创新
洪涝灾害是水危机的三大问题之一。当前西北民族地区防洪体系中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加重了现有防洪体系的负担。人类活动破坏了江河上游的地表植被,使得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大大打破了流域原来的汇水平衡,导致气候异常,使突发性暴雨频率增加。人类活动已经开始从一个更广泛的系统作用于水资源的安全问题,人类活动对防洪体系的负面影响已经到了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地步了。二是防洪工程体系落后于社会现代化所要求的保障度。现有防洪体系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堤防的质量差,强度弱;在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工程不符合规划的要求,预留的防洪库容不足;水利工程多年运行老化失修等问题也在相当范围内存在。三是抗洪抢险的措施和手段现代化水平低。抗洪抢险技术的研究及器材研制不够,推广渠道不畅通;水文站网点不足,基层水文站点的测验和通讯设备老化、陈旧;洪水保险制度不完善;蓄滞洪区分蓄洪缺乏具体的补偿制度。
因此,建立新型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防洪体系,是西北民族地区水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防洪体系应该以全社会强烈的水忧患意识为前提,以全流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洪水运行的自然规律和《防洪法》的规定作为调整社会防洪关系的基本准则,以与科技含量高、运行效率高的非工程防洪措施紧密结合的高标准、高强度的防洪工程体系为基本手段,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控制湖泊围垦等生态环境整治为治本之策,以健全的社会减灾体系为补充,以坚实的投入体系为保障。其主体由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措施体系构成。防洪工程体系包括水库(拦蓄洪水、调峰错峰)、堤防(束水归槽)、蓄滞洪区(用于分蓄河道不能宣泄的水量)、排灌设施(疏排涝水)等基本手段,其应用原则就是“上拦下泄,两岸分滞”。非工程措施体系包括防洪法规、洪水预警、预报、调度、通信、决策指挥、抗洪抢险、撤退转移、防洪保险等非工程性的措施。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防洪工程的效益,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第一,把水资源安全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水资源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的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安全的水资源供给体系、安全的水环境体系,其核心就是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的水资源保障。要确保水资源安全就必须致力于从根本上消除影响水资源安全的诸因素,也就是要从整治生态环境入手,建立新型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到防洪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一方面防洪治涝必须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负有制定防洪规划责任的各级水利部门,要根据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早制定本流域、本区域的防洪规划。各地区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时要充分考虑防洪规划,必要时要调整经济布局以适应洪水规律,减轻洪灾损失。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必须充分考虑防洪安全。另一方面,综合实行水土保持,从源头控制洪水。按照《全图水土保持规划》,结合防洪工作的重点,开展综合治理应以小流域为单元,大力开展坡耕地改造、植树造林,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措施相结合,加快大江大河上游的水土流失的治理。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将生产开发与水土保持结合起来,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快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
第二,加快建设高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考虑到生态环境整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今后30年~50年内,堤防、水库仍然是对付江河洪水所依赖的基本手段。为此,必须抓住时机,认真做好计划,高标准、严要求地建设防洪工程体系。堤防的修复和建设,要考虑适合高水位行洪特点的堤防形式。在普遍提高质量和标准的同时,按照《防洪法》规定的“确保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对于洪涝灾害频繁的重点防洪区,要根据其重要性、保护范围、受灾后的损失比较,确定区别对待的原则,并依次制定科学堤防标准。通过控制资金支持以及建设、管理要求,达到在全面提高防洪标准的同时,使各类堤防的抗洪能力有一定事实上的差别,以便在遇到大洪水时能确保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对于标准较低的低段,堤防的质量要求应该提高,必要时按照过水土坝设计,使超额部分的洪水溢过坝面而不致损毁,避免发生溃决。
第三,提高防洪体系高科技含量,完善非工程措施。要将防洪非工程措施提到与防洪工程措施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认识。随着防洪工程标准的逐步提高,非工程措施也要跟上,使防洪工程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建设防汛决策指挥系统。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实施的原则,实现防汛指挥调度的现代化。
完善水情监测、预报系统。增加水文站点布设,改善水情测报的手段;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交互式气象、水文预报系统;建立跟踪研究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网络,加强洪涝灾害的中长期预报研究;建立水旱灾害预警系统,增强防御水旱灾害的可预见性。
③建立安全、可靠的通讯系统。要按照国家防总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建立骨干通讯网,并根据江河防洪实时调度的需要进行加密设计,使主要的防洪工程水情站网、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分蓄洪区内各级政府均有畅通、安全、可靠的通讯设施。
④开发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在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下,建立一个能高速检索、查询各种信息以及按系统仿真模拟、分析计算防洪实时调度结果、人机交互快速同步进行的决策支持系统,为进行防洪实时决策提供高效服务。
⑤增加科研和技术改造经费,加大对防汛抗洪抢险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高新技术推广的力度,把重点放在堤防隐患检测仪器和处理材料、抢险的专用器具和实用方法、水文测验设施的现代技术改造等方面,实行科学防洪。
⑥完善抗洪抢险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流域性防汛机构在防汛抗洪中的作用。
第四,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利投入体系,为现代防洪体系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防洪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主要由政府投入。各级政府应落实水利财政投入,加快防洪工程资金的到位。必须按照受益者合理负担和“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原则,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引筹集社会资金。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出发,调整水价及水电价格,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通过增加发行水利企业债券、股票上市额度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要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的管理,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严格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水利资金的使用必须按照制定的计划支出,按照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有关政策和法规,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包括施工质量、计划执行、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工程建设管理。水利资金要统筹使用,由于“三多”投入体系建立后,水利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分散,必须集中管理,统筹使用,才能保证防洪体系的建设效率与完整性。
5.西北民族地区抗旱减灾制度创新
西北民族地区是一个灾害频仍的地区。多次大旱表明,其农业抗旱能力脆弱,城市供水水源建设滞后。易旱的区情迫切要求我们按照资源水利、现代水利的思路,采取相应的抗旱对策和切实有效的保证措施,努力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全面做好抗旱减灾工作,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减灾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西北民族地区有的省(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表现为水利设施总量不足;已有的水利设施也存在标准低、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农村饮水设施不足,干旱缺水已严重影响了群众生活。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饮水难为重点,加强农村饮水水源建设,让旱区人民喝上安全、卫生水;要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提高抗旱减灾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同时,必须加强城市供水水源、备用水源建设和联网调度,增加城市供水能力,解决城市供水设施薄弱、水源单一、保证率低的问题。
(2)加强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抵制不合理的社会活动。大水漫灌的现象在西北民族地区仍很普遍;很多城市水源污染严重而失去使用功能,造成城市供水紧张;一些地区超越本地区水资源或水利设施的供给能力,盲目发展耗水量大的产业,人为造成缺水的紧张局面。这些不合理的社会活动加剧了旱情。要加强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农业要抓住国家鼓励退耕还林、还草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业,发展“避灾”农业。城市、工业的发展布局要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3)全面加强抗旱减灾工作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快抗旱信息系统建设,及时掌握旱情,预测发展趋势,科学决策指挥。第二,加强社会化抗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经济实力。第三,加强抗旱科研体系建设,通过工程、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研究,提高抗旱的科技含量。第四,加强抗旱投入、管理、指挥、调度等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推动抗旱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第五,加强抗旱管理机构体系建设,建立一支组织机构完善、人员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抗旱管理队伍,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4)树立长期抗旱、科学抗旱意识。西北民族地区部分区域水资源紧缺,旱灾频繁,严重影响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干旱缺水将是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因此,要针对西北民族地区区情,大力宣传干旱缺水及其影响的严重性,在全社会牢固树立长期抗旱、科学抗旱的意识,这是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思想基础。
(5)制定抗旱规划。抗旱规划要坚持以供定需的用水战略,加强用水管理,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确定合理的用水结构,在缺水地区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开源要大中小并举,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水资源,适度实施跨流域、跨地区调水;要全面节流,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节水型社会;要通过科学、合理制定并持之以恒地实施抗旱规划,不断增强抗旱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协调发展。
(6)增加抗旱投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体现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引导农民和社会增加抗旱投入;其次,要制定金融政策,鼓励向抗旱领域投放贷款;第三,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向抗旱领域投入;第四,农民是农业投入的主体,要鼓励农民增加投入。
(7)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改革部门、地区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按照流域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规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科学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