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找一个最接近住所的地方从事自己拿手的运动。如果对网球、滑雪、羽毛球、垒球、溜冰和乒乓球等项运动的玩法你还略知一二的话,不要害羞,把它练得更好并大胆加入比赛。找一个搭档或对手,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球技有多棒,别人便会想和你较量一番,而在打完一场精采的比赛之后,好好吃一顿乃是极为自然的结果。如果在比赛完后,你们能在一起吃个早餐,彼此的友谊自然会增进。
6宗教组织所举办的活动非常多,因此只要参加这些活动,就一定可以接触认识许多的人。
7不妨积极参与孩子所就读学校的事务。如果你致力于让学校更好,将会因此认识大批的学生家长,他们会感谢你在学校事务上所投注的心力和时间,并且会主动支持你所提出的计划。
8学习一项新技艺。当你努力学习这项新技艺时,将会结识和你有相同目标的人,并且成为朋友。不论是学习外国语言、日本插花、雕刻、舞蹈、艺术史、电脑或烹饪川菜,都可以在与别人一起学习相同的技艺时,得到乐趣。
9如果你喜欢户外活动,或许你会喜欢参加周末夜间徒步旅行活动。这种活动有时是专为单身者举办,有时则可以全家一起参加,有时则限定有孩子的单亲父母才能参加。报纸通常都会刊登关于这类户外活动的讯息。如果不巧遇上一场暴风雨,一行人被迫挤在一处山洞中遮蔽风雨长达48个小时后,只怕你们若不是成为好朋友,就是已经成了死对头,不过希望会是前者!
10参加你有兴趣的活动。你将会在这些活动中遇见喜欢同样运动,有相同嗜好或求知欲望的人。加入赏鸟者协会、电脑俱乐部,或参加老电影欣赏活动;到附近的大学去听历史课,或者聆听这所大学所开办的所有哲学讲座;另外,也可以上美食烹饪学校,和新结交的朋友分享自己努力的成果。
11不管做什么事,张大双眼细心观察。每天晚上都在那家食品店购买单人份晚餐的那个人,真的还是单身吗?不论你是要结交朋友或找寻情人,注意的对象也可以涵盖周围邻居。你要找的人也许就是超市排队准备付钱的队伍中排在你旁边的人!在类似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中,世故而悲观的人可能会想到,付钱队伍中排在自己旁边的人可能是个危险人物。但是,不同人生观的人则可能会想,这个人可能是下一个约会对象!这些完全是一个不同生活哲学的问题。有人眼看窗外,会说“外面阳光照耀,有几朵云。”有人则会说:“外面都是云,只有一点阳光。”如何选择,只看你自己。与陌生人一见如故
许多人同陌生人说话都会感到拘谨。建议你先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跟老朋友谈话不会感到困难?很简单,因为你们相当熟悉。相互了解的人在一起,就会感到自然协调。而对陌生人却一无所知,特别是进入了充满陌生人的群体,有些人甚至怀有不自在和恐惧的心理。你要设法把陌生人变成老朋友,首先要在心目中建立一种乐于与人交朋友的愿望,心里有这种要求,才能有行动。这里以到一个陌生人家去拜会为例:如果有条件,首先应当对拜会的客人作些了解,探知对方一些情况,关于他的职业、兴趣、性格之类。当你走进陌生人住所时,你可凭借你的观察力,看着墙上挂的是什么?国画、摄影作品、乐器……都可以推断主人的兴趣所在,甚至室内某些物品会牵引起一段故事。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线索,不就可以由浅入深地了解主人心灵的某个侧面吗?当你抓到一些线索后,就不难找到开场白。如果你不是要见一个陌生人,而是参加一个充满陌生人的聚会,观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你不妨先坐在一旁,耳听眼看,根据了解的情况,决定你可以接近的对象,一旦选定,不妨走上前去向他作自我介绍,特别对那些同你一样,在聚会中没有熟人的陌生者,你的主动是会受到欢迎的。应当注意的是,有些人你虽然不喜欢,但必须学会与他们谈话。当然,人都有以自我兴趣为中心的习惯,如果你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人不瞥一眼,一句话都不说,恐怕也不是件好事。你可能被人认作是骄傲,甚至有些人会把这种冷落当做侮辱,从而产生隔阂。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谈话时,第一要有礼貌;第二不要接触有关双方私人的事,这是为了使双方自然地保持适当的距离,一旦你愿意和他结交,就要一步一步设法缩小这种距离,使双方容易接近。
在你决定和某个陌生人谈话时,不妨先介绍自己,给对方一个接近的线索,你不一定先介绍自己的姓名,因为这样人家可能会感到唐突。不妨先说说自己的工作单位,也可问问对方的工作单位。一般情况,你先说说自己的情况,人家也会相应告诉你他的有关情况。
接着,你可以问一些有关他本人的而又不属于秘密的问题。对方是有一定年纪的,你可以问他子女在哪里读书,也可以问问对方单位一般的业务情况。对方谈了之后,你也应该顺便谈谈自己的相应情况,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和陌生人谈话,要比对老相识更加留心对方的谈话,因为你对他所知有限,更应当重视已经得到的任何线索。此外,他的声调、眼神和回答问题的方式,都可以揣摩一下,以决定下一步是否能纵深发展。
有人认为见面谈谈天气是无聊的事。其实,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个人说:“这几天的雨下得真好,否则田里的稻苗旱死了。”而另一个则说:“这几天的雨下得真糟,我们的旅行计划全给泡汤了。”你不是也可以从这两句话中分析两人的兴趣、性格吗?退一步说,光是敷衍性的话,在熟人中意义不大,但对与陌生人的交际还是有作用的。
如遇到那种比你更羞怯的人,你更应该跟他先谈些无关紧要的事,让他心情放松,以激起他谈话的兴趣。和陌生人谈话的开场白结束之后,特别要注意话题的选择。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要尽量避免,为此当你选择某种话题时,要特别留心对方的眼神和小动作,一发现对方厌倦、冷淡的情绪时,应立即转换话题。
在与人聚会时,常常会碰到请教姓名的事,“请问你尊姓大名。”你要牢牢记住对方的姓名,对方说出姓名之后,你应立即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当你碰到一个可能已经忘记了的人,你可以表示抱歉,“对不起,不知怎么称呼您?”也可以说半句“您是———”,“我们好像———”,意思是想请对方主动补充回答,如果对方老练他会自然地接下去。
不要触及对方的痛处
暴露自己的隐私,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不去提及他人平日认为弱点的地方,才是待人应有的礼仪。尤其是身体上的缺陷,本人几乎没有任何责任,同时也是事出无奈,所以千万别用侮辱性的言语攻击他人身上的缺陷。
一般人既使在盛怒之下,通常也不会扩散愤怒的余波,但其中也有人在激怒下拿起手边的玻璃杯往地上摔。但玻璃杯摔完了就没有其它东西可摔了,所以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自己损失几个杯子而已。
可是,商场上或一般社会的现象又如何呢?某些特殊人物盛怒时那真是相当可怕的事情。平日相当友善的同伴,虽不致于大吼:“杀掉那家伙!”但个人的立场和利害关系,总归是利害关系,至少也会演变成“杀了你”的结果。有些人为了公司的前途,不得不牺牲别人。对于商场来说,“杀了你”意味着调职、开除等人事变动。如果你也是经商人士的话,“杀了你”或许就是代表对方的拒绝往来或“关系冻结”。
在中国素有所谓“逆鳞”之说,即使再驯良的龙,也不可掉以轻心。龙的喉部之下约直径一尺的部分上有“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是反向生长的,如果不小心触到这一“逆鳞”,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其他的部位任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关系,只有这一片逆鳞无论如何也接近不得,即使轻轻抚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只要我们不触及对方的“逆鳞”就不会惹祸上身。所以说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上,我们有必要事先研究,找出对方“逆鳞”所在位置,以免有所冒犯。
然而,世间的性格类型却是千奇百怪。我们说左,他说右,那我们说右嘛,他偏又非说左不可,像这样永远和别人唱反调的人也不少。就算不至于如此偏激,但也有人总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或自己的意见明明是少数意见,却绝不接受他人的任何意见,也有人顽固地认定只有自己的作法和想法才是天底下最正确的。当然也有掩藏自己心底的企图而试探对方的心意,不惜唯唯诺诺,奉承拍马屁,迎合对方口气,一探虚实的人。
从眼神去领会人情
我们先从有趣的地方开始谈吧!例如,一男一女相挽上街,女的必观察其身边男的一举一动,而男的定把视线放在其他来来往往的女人身上———这样的差别,大概也就是女人与男人在性别上的最大的不同点吧!
当女人怒气冲冲地责怪身旁的男人时:“你是怎么回事,一直在看别的女人,真不像话。”“没有,我没有看啊!我只是认为那个皮包跟你很相配而已。”
男的必定撒个小谎,以掩饰自己的内心。
“你说谎,那你买那个皮包给我好了。”
如此一来,男人就不得不花钱消灾,这真是相当滑稽的事情。
所以观察对方的视线,从对方的视线中就可察觉对方对我们的感觉如何!脸上表现出很热心地在听我们谈话,即使“假装”得很开心,但左右腿交叉地盘个不停,或手指头捏着什么东西……等等,就可知在对方内心里有“好了,不要再谈这些了”的思想,无意识地表现在行动上。
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从眼睛上看人的方法由来已久。无论一个人修养功夫如何深远,个性是不会改变的。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想要看人的个性还是简单的,而情的表现则不然。性为内,情为外,性为体,情为用,性受外来的刺激发而为情,刺激不同,情亦不同。情所表现最显著、最难掩饰的部分,不是语言,不是动作,也不是态度,而是眼睛。言语动作态度都可以假装来,而眼睛是无法假装的。我们看眼睛,不重大小圆长,而重在眼神。孟子只说到了两点,其实并不止这两种。
你见他眼神沉静,便可明白他对于你所认为着急的问题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只要向他请示办法,不必表示焦虑,如果他不肯明白说,这是因为事关机密,不必要多问。只静待他的发落便是。
如果你见他眼神散乱,便可明白对于你所认为着急的问题,他也是毫无办法,你纵然着急也是无用的,向他请示,也是无用的。你得平心静气,另想应付办法,不必再多问,这只会增加他六神无主的程度。这时是你显示本领的机会。如果你见他眼神横射,仿佛有刺,便可明白他对于你是异常冷淡的,如有请求,暂且不必向他陈说,陈说反而显得你不知趣、不识相,应该从速借机退出,即使多逗留一会儿也是不适的,退而研究他对你冷淡的原因,再谋求恢复感情的途径。
你见他眼神阴沉,应该明白这是凶狠的信号,你与他交涉,须得小心一点。他那一双毒辣的手,正放在他的背后伺机而出。如果你不是早有准备想和他见个高低,那么最好从速鸣金收兵,且防追奔逐北。
你一旦见他眼神流动异于平时,便可明白他是胸怀诡计,想给你点苦头尝尝。这时应步步为营,不要轻近,前后左右,都可能是已安排好的陷阱,一失足便会跌翻在他的手里。他是个诡而不正的人,不要过分相信他的甜言蜜语,这是钩上的饵,是毒物外的糖衣。要格外小心。
你见他眼神呆滞,唇皮泛白,便可明白他对于当前的问题惶恐万状,尽管口中说不要紧,有办法,其实他虽未绝望,也的确还在想办法,但却一点也想不出来。你不必再多问,应该退去考虑应付办法。如果你已有办法,应该向他提出,并说明有几成把握。
你见他眼神似在发火,便可明白他此刻是怒火中烧,意气极盛。如果不打算与他决裂,应该表示可以一协,速谋转机。否则,再逼紧一步,势必引起正面的剧烈冲突。你见他眼神恬静,并有笑意,你可明白,他对于某事非常满意。你要讨他的欢喜,不妨多说几句恭维话,你要有所求,这分明是个良好机会,相信一定比平时更容易满足你的愿望。
你见他眼神四射,神不守舍,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的话已经感到厌倦。再说下去必无效果,你如果不赶紧告一段落,或乘机告退,就该另找新话题,谈谈他愿听的事。
你见他的眼神凝定,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的说话,认为有一听的必要,应该照你预定的计划,婉转陈说,只要你的见解不差,你的办法可行,他必然是乐于接受的。
要是你见他眼神下垂,连头都向下倾了,便可明白他是心有重忧,万分痛苦。你不要向他说得意事,你的得意事反而会加重他的苦痛,你也不要向他说苦痛事,因为同病相怜越发难忍;你应说些安慰的话,并且从速告退,多说也是无趣的。
如果他的眼神上扬,便可明白他是不屑听你的话,还可明白你不懂说话的诀窍。无论你的理由如何充分,你的说法如何巧妙,还是不会有很好的结果,不如戛然而止,通而求接近之道。
总之,眼神有散有聚,有动有静,有流有凝,有阴沉,有呆滞,有下垂,有上扬,仔细参悟之后,必可发现人情毕露,也许还会忍不住的说:“观其眸子,人焉瘦哉。”此外,假如对方不断地搔着眉毛的话,也是“无聊”的表现,或突然地两手环抱胸前、嘴唇呈现一字型时,则又是显现防御、拒绝、无奈的意思。所有这类的动作,从直观上看对方的视线,就可察觉他们内心真正的意图。
举重若轻做人情
人情要做足,要举重若轻,而不能拈轻怕重。举重若轻,并非叫你像武侠小说里说的一样,为了朋友可以倾家荡产,可以慷慨赴死,一派轻松的样子,那是为了“侠义”,而这里的举重若轻是为了人情。
朋友之间常常有这样的应答:“哎呀,可太谢谢你了。”“咱哥们,谁跟谁啊,没事。”
这其实就是举重若轻,朋友找你办的事,若他能办了,也不会来找你了,所以,你办成了你就要学乖点,不能以此自夸。应轻松点,不放在心上,会让朋友更加器重和感激你。
一个朋友去找你,让你给他的一个“关系户”找份工作,你答应了,利用职权或人情之便,给对方找到了工作,并且你平时还要给对方以小小的关心、照顾。朋友面前,你是不应说什么的,你要淡然处之。你用不着担心他会不知道,自有人告诉他。
举重若轻,你还要自己送“货”上门,把人情送给正需要你的朋友,没准你会让他万分感动,涕泪滂沱。
举重若轻,你就要想友之所想,急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的出现对他来说,就仿佛暗夜里的一道光芒,让他难以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