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奎琳受到如此的厚遇,不仅仅因为她是美国总统夫人,更因为她是———一个以气质魅力征服当时所有人的女人。
在她作第一夫人期间,她对美国的文化事业、对美国的艺术的振兴、对美国的慈善事业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在慈善事业上,她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她有限的外出走访中,慈善机构是她最常到的地方,她十分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她尤其惦记儿童福利事业。凡是涉及到与此有关的捐款,她总是抢在第一个,为公众做出表率。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杰奎琳谈心,问她当上第一夫人这么长时间有什么感受。
杰奎琳成功运用了她的幽默。“有人告诉我,第一夫人得做97件事,”她说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可是我只做了一件。”
她指的是修整白宫。她要把它变成美国最漂亮的房子,因而对白宫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进行了彻底的翻修。她对艺术有高层次的修养,使白宫几乎成了一座艺术宫殿。她决心把白宫变成美国的卢浮宫,这源于她在法国上学期间受到的熏陶和访问法国时留下的好印象。然而,她苦心经营的艺术工程没有竣工便不得不离开白宫,因为总统丈夫被刺杀了。她邀请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歌唱家、演员和舞蹈家到白宫作客,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白宫作客整整一晚上。白宫成了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她还结束了伟大的大提琴家帕希洛·卡萨尔斯的流亡生涯,使他的艺术获得第二次生命,达到了巅峰。她促成了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在美国的展出。她的梦想在于艺术,她为之而奋斗。
与此同时,她也关注丈夫的事业,时刻为肯尼迪提出政治意见。
有一位新闻记者请肯尼迪列举杰奎琳两年来对白宫的贡献,肯尼迪几乎是一秒钟也不曾迟疑地说道:“……她对土地开发项目十分关心,多次强调开发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她对白宫内务的处理非常负责,特别珍惜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白宫设施;虽然她很少旅行,但只要她陪我出国旅行,她总能以外交使节的魄力和才能使所有的人折服。总而言之,她履行了第一夫人的基本职责,支持丈夫的事业,努力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她是一个女人,她在像一个女人一样地做自己的工作。”
“她不是美国人中的苹果馅饼,”一位朋友评论第一夫人,“她是美国人中的鱼子酱。”
2、智慧魅力女人希拉里·克林顿小故事故事1
“我早就预料到我们会一起携手进入这座白房子,我们一直为这一天做着不懈的努力。”
17岁的少年比尔·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童子军代表赴首都华盛顿,受到了年仅44岁的美国传奇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接见,从那时起,在克林顿的脑海里,便有了有朝一日踏着红地毯走进白宫,主宰这座神圣的建筑物的梦想。他也为这一梦想付出了许多汗水,但最终使他进入这座美国的象征的白宫的除了靠他自己外,还有赖于和他同样具有雄才大略的妻子希拉里。
经过在阿肯色州20年的卧薪尝胆,1992年在又一个美国总统大选年来到之际,比尔·克林顿在希拉里的大力支持下,终于走进了总统角逐的战场。
在这场他们最终取得胜利的角逐中,惊心动魄,大起大落的景象不仅是对克林顿,更是对希拉里的严峻考验。他们以他们坚强的意志、卓越的才智以及默契的配合,终于力挽狂澜,越过一个又一个险滩,而胜利地到达了彼岸。1991年8月的一个早晨,希拉里一觉醒来,她沉思半响,猛地转过身来,目光直视睡眼惺论的丈夫克林顿。“比尔,这次你该试试了。”
克林顿楞了一下,马上醒悟过来,但脸色却有一丝的犹豫。
“我们能行吗?布什总统刚刚结束海湾战争,正成为美国的英雄呢,何况我们的基础……”
希拉里淡淡地一笑,打断丈夫的话。
“我也知道事情是艰巨的,不过,当年你竞选州长时不也是这样吗!”
克林顿凝视着妻子,正如他们在耶鲁大学遇到困难需要勇气时,彼此通过目光来相互鼓励一样。希拉里的目光是坚定的,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克林顿也慢慢点了点头。1991年10月3日,希拉里带女儿切尔西同克林顿走出阿肯色州州长官邸,在数千名群众的欢呼声中,在数百架闪闪的镁光灯下,克林顿走近了麦克风话筒;“我宣布我竞选美利坚合众国第 52届,第 42任总统……”
一片欢呼声如潮水般响起,一个个彩色的气球腾空而去。
希拉里和克林顿的朋友卡维尔及斯特凡·普洛斯组成了以希拉利为核心的竞选内阁,他们成了载着克林顿走向白宫的 “三驾马车”。
克林顿出师告捷,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竞选中,克林顿以压倒性优势取得了胜利,他将与共和党现任总统布什,及独立党的亿万富翁佩罗一起竞选白宫的新主人。接下来的战场风云中虽然主将依然是克林顿,但希拉里却被推到了战场的最前沿,她在那里不屈不挠地战斗,几次力挽狂澜。
当克林顿获得候选人提名,正踌躇满志时,民主党人也纷纷磨拳擦掌,准备帮助克林顿夺回被共和党人控制了12年之久的总统宝座。
但天有不测之云,关键时刻,有关克林顿夫妇婚姻不忠的谣传在全国蔓延开来。1992年 1月,在一家专门刊登名人秘事的小报 《明星报》上突然刊出了一篇轰动一时的报道: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林顿曾经有过 “五桩婚外恋”。此时,阿肯色州的夜总会歌星吉尼·弗劳尔斯又自爆丑闻,她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自己与克林顿有着长达12年的风流韵事。
舆论哗然了,不管克林顿的政绩如何,平时在演讲台上表现怎样,但美国选民是不可能完全原谅一个生活极不检点,表里不一的候选人的。
人们对克林顿的热情一下子降低了许多,他的选民支持率立即直线下降。
正是在这一夜,关押在阿肯色州的一所监狱中的犯人要被处以死刑,法庭打电话来请示州长克林顿,克林顿听了不寒而栗。
“也许今天是在判处我竞选总统的死刑。”
克林顿悲哀地对自己的竞选助手说。
电话铃又响了,克林顿无精打采地接过:“是比尔吗,我说你现在应该睡觉,做出一副对谣言无所谓的样子,我马上就来。”
晚上,回娘家的希拉里赶到了竞选总部,和克林顿一起商定对付谣传的政策。他们一直忙到深夜,然后希拉里拟订了方案。他们决定挺身而出,对谣言予以反击。
第二天晚餐之后的时间里,电视台为他们安排了一次特别6O分钟节目。由克林顿夫妇答选民提问。
在这场现场问答中希拉里无疑是主角,并且她的出色表现使克林顿又一次死里逃生。每次碰到选民提出关键问题时,都由希拉里从容应答:“对婚姻的忠诚是否应该成为竞选的一个题目?”一个选民问道。
“在任何一桩婚姻中,结成伉俪的两个人之间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我认为这是夫妻间的事。”
希拉里坦诚而现实的回答赢来了人们的热烈掌声,她接着说。
“依我看,我和比尔的婚姻是牢固的,这点我最有发言权,并且在当今经济衰退的岁月里,我们更应该关注发展和提高,而编造花边新闻是很卑鄙的行为。”
希拉里中肯诚挚的话,既辟了谣,又转移了人们关注的目标。
在那边回答问题的克林顿却陷入了记者的圈套。
“你是否绝对否认你同弗劳尔斯有过任何风流韵事呢?”一个记者狡猾地问道,因为克林顿的确与那位叫弗劳尔斯的歌星很熟。
“我说的是过去,我认为过去的这种事就算了。”
克林顿的回答本想让大家知道他和弗劳尔斯之间没有什么大事,但在无形中,他变相地承认了他们之间的绯闻,这给记者抓住了把柄。
“这是否意味着你们过去私通过?”
“我不是指———”
克林顿意识到自己失口,他说不下去了。
这时希拉里很自然地接过了话题。
“任何一个人看到这种情景,都不会为坐在这把椅子上,细谈他们一生中或婚姻中的每一件事而感到舒服。我认为,如果我们人人都没有自己的隐私权的话,那才是美国这个国家的真正危险所在。”
希拉里一番犀利的言语使记者无法招架了。他们也只得迎合希拉里和克林顿。
“我———我完全同意你,我相信人人都同意你的看法,把这些无稽之谈抛于脑后。”
在这次节目制作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一个很重的摄影灯突然从墙上掉下来。机智的希拉里惊叫一声,转身向克林顿的怀里扑去,恍然大悟的克林顿眼疾手快,顺势把希拉里揽入怀里,二人紧紧拥抱长达半分钟之久,摄影师不失时机地把这 “即兴发挥”摄入镜头,并在电视台反复播放,给选民留下了 “其实克林顿夫妇亲密无间”的深刻印象。
这60分钟是属于希拉里的。
但希拉里并没有停留在辟谣的胜利上,她知道有关克林顿的风流韵事实际上是共和党人为了竞选总统的需要而抛出的打击克林顿的手段。希拉里决心给共和党人以坚决的回击。
她立刻和克林顿一起筹划新的战略。她要使共和党成为这次攻击丑闻中的反面角色。
克林顿为她的一箭双雕的策略拍案叫好。
第二天,在新闻报纸便出现了希拉里拟定的大幅标题:“谁盯住 《明星报》?”“谁跟踪研究弗劳尔斯?”为什么这时披露桃色事件?”
希拉里亲自撰文,以克林顿妻子的身份在驳斥那些无稽之谈后,又揭露共和党人以 “道德”为名来攻击总统候选人,企图转移选民的视线的伎俩。
希拉里辛辣、痛快淋漓的笔调使共和党人大为狼狈。在唇枪笔剑为丈夫 “洗冤”的同时,希拉里也不失她的幽默风趣,在一次众人聚会晚餐中,希拉里单独参加了。当晚餐主人问起她的丈夫在干什么时,她回答:“他在和他生活中的另一个女人在一起。”
全场的来宾都吃惊地把餐叉放在桌上,谁知希拉里若无其事地笑着说:
“他是和他的女儿切尔西在一起做游戏。”
不久,这场沸沸扬扬的克林顿 “婚外恋”风波便渐渐平息了,克林顿在民意测验中的得票率也由25%回升到37%。在克林顿的竞选班子里,大家都认为,希拉里进攻性的辩护是取得这场胜利的最有效的武器。
但希拉里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台前,甚至有了遮挡克林顿这一主角的嫌疑,这正好成了共和党下一轮进攻的新靶子,他们针对 “女人涉政过分”的问题对希拉里大做文章。首先是共和党人元老,原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发表讲话,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