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子看见玉冰心时的样子有多么的吃惊,扭头看了看司徒皓骞,和其他的人。再看看站在旁边的其他年龄小的皇子,还有皇帝。他们似乎都没有什么异样。太子一度以为自己是眼花了看错了,再仔细看了看,那穿着小太监衣服,气定神闲的站在那里的的的确确就是玉冰心啊!自己前段时间还看见过的,怎么可能认错了呢?这世上也不可能有两个这么相像的人,除非是孪生子,可是要是孪生子的话丞相怎么舍得让他来做小太监。凭他俩的关系父皇也不会答应啊。看父皇的样子这一切都应该是他安排的。父皇到底是什么意思?原本太子就担心自己的位置不稳,他的弟弟们比他建军功多的,文章比他写的好的也大有人在,自己也只是因为是嫡子,还是长子的原因才坐上了这个位置。想想自己的确是平平庸庸的。倘若……那该怎么办?太子想的事情太入迷了,压根就没有听见别人在说什么。所以皇帝在问他的想法的时候,他竟然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朝臣们有的就开始摇头叹气了。反而是四五六这三位爷对答如流,虽然见解各异,但是说的都句句在理。司徒鸿轩的表现倒是让玉冰心惊讶不小了,别看在小事上马虎的不行,可是在大事上却是一点也不糊涂,典型的大智若愚型。
司徒皓骞的样子不是平时那般轻松了,时不时的看看玉冰心,毕竟这上朝可不是儿戏。就玉冰心那性子,他真的生怕她又冒冒失失的说些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他也不是怕事儿的,只是在文武百官面前,悠悠众口,实在麻烦。有时候这些老家伙合起伙来的时候也真的是气死人的。
玉冰心此刻的想法却是与司徒皓骞不同的,她是能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就减少,巴不得别人都把她当成是空气一样。这时候哪里还能去没事儿找事儿呢。只是别人在说话的时候她会时不时的偷偷的看上两眼。听她倒是听的很仔细,生怕等会儿下了朝皇帝要考她,就像是应付她从小到大考也考不完的试一样,想想都头疼。能不头疼吗,面对这样一个皇帝,你都不知道他下一句要说什么。想到皇帝,玉冰心偷偷的看了一眼。突然感觉浑身一个激灵,这个皇帝再也看不出平时面对他们时候的慈祥。而是威严,霸气,让人甚至不敢与他对视,这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不是谁都能有的。在玉冰心看皇帝的时候皇帝也看了她一眼,玉冰心赶紧把头低了下去。
皇帝正在井然有序的处理着朝堂上,文武百官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而每一件事情都是恰到好处,下面站着的人居然没有一个是反对的。玉冰心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同意这样做呢?还是说根本就不敢反对皇帝的想法。在玉冰心觉得腿都要站麻了的时候,皇帝基本上处理完了国家大事。玉冰心自己总结了一下,无非就是政治,军事,民生,对了还有外交。刚才是说哪个国家的皇子要来了,还是来联姻的。不过这些可都和她没有关系,她既不是公主也不是未出阁的女子。玉冰心哪里知道正因为她的忽视,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和司徒皓骞痛不欲生,也追悔莫及。
朝会终于在玉冰心的期盼中圆满的结束了,其他人都松了一口气。而玉冰心想的是每一天都要在这里站上一两个时辰,这是多么悲催的一件事情。以前在电视上看的,皇帝一坐下,文武百官行了大礼,大太监说:“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下面没有人说话,皇帝摆了摆袖子,一群人就像是走秀一样,来了马上又走了。玉冰心想自己怎么没有遇上那样的好事儿呢?不过仅仅只是想想而已,要真的是那样的话那就真的国将不国了。
下了朝皇帝带着四五六三位爷去了御书房,同行的还有丞相和几个武将。当然少不了玉冰心。却唯独没有太子,太子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思绪万千。转身风风火火的朝着皇后的寝宫去了。
御书房里皇帝问那几位将军:“几位将军可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几人异口同声的说:“没有。”
皇帝:“眼看着快过年了,朕本想让你们和家人一起过个热热闹闹的年再走,可是边关不能没有主帅坐镇,所以辛苦各位将军了,回家和家人好好的说说,该处理好的事情也抓紧时间处理,朕给你们三日的时间安排可好。”
几人:“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