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见明心点头答是,从袖内取出一封信函递与明心道:“我家少主早有吩咐若是明心小师父前来就让小的将这封信交与你,小的早已备好马车,天天在此等候,不敢有一丝怠慢,不想小师父今日方到。”
明心打开书信见里面果然是明礼所写,内容不过是让明心跟随掌柜前来相会,当下也不多言朝掌柜的道:“即是如此,就劳烦店家带路。”
掌柜的忙道:“小师父客气,小师父客气,即是我家小主的客人,再下能有效力之处高兴还来不及,哪有劳烦。”
明心闻言问道:“不知店家的主人是?”
掌柜的笑道:“我家小主就是小师父的师兄,看来小主还是以前的性子,怕是在寺院也并未说自己是何人家,那里人士吧?”
明心暗道:“明礼师兄果然不是一般人,别的不说但是这家客栈就非是一般人所开。”
明心、敖天两人上了马车,过了大约两个时辰马车方停。下了马车发现竟是停在了一座庄院门前,庄院大门上的匾额上,龙飞凤舞的书写着三个大字‘袁柳庄’。
明心看到匾额上的名字心头一惊,虽然猜到明礼师兄家里不是一般人家,却没想到竟是袁柳庄的少主。这袁柳庄以前分别是袁家庄和柳家庄。只因袁家少爷娶了柳家小姐,而二人又都是家中独苗,且两家渊源颇深,故而合二为一才有了袁柳庄。
袁家庄庄主袁山袁万里,是个商人,经营有钱庄、当铺、酒楼、饭庄、药房、绸缎坊。,可以说除了妓院、烟馆、赌场外都有涉猎,名副其实的金古国第一富商。柳家庄庄主柳元柳子贞,是个人杰,不但开有镖局、武馆,还是金古国黑白两道的总舵主。但是要说起两家让人尊敬的却不是他们的钱财,也不是他们的权势,而是他们两家的忠勇与仁义。袁山的祖父是金古国开国六公之一的安乐公袁烈,柳元的祖父是镇国公柳方,金古开国此二人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天下有三分之一是此二人打下的一点都不为过。远的不说就说五十年前,金古国被穷途国所占,袁山之父袁苏为了君王复国更是倾尽家财,募将领壮丁,购马匹钱粮,锻兵刃铠甲,复国之军袁家供之有四。柳元之父柳成不仅变卖家财,更是携子上阵,五年杀伐,七子皆亡,唯老年得子始有柳元。新君即位为表两家之功特破例赐两家为外姓王,袁苏封平难王赐晋地,柳成封镇南王赐吴地,且两家可自募军队。
袁苏、柳成二人听后坚辞不受,并请辞归乡。言道:“城破之日,军民皆殇,勿有一日不思亡国之耻,勿有半日不念复国之日。生为国之民,死为国之鬼,今日城下尚有亡魂千万,安有一人为王而死者乎?民之所为,何也?君也!将士不惜身,兵勇不惜命,何也?君也!今之事成,皆乃王上之志,臣民之心,将士之勇尔。我之二人不过略尽绵薄之力,且深受国恩,未尝一日不思报效,今既事成,我二人但求回归故里,安享天年。日后尚可对儿孙笑曰:‘老夫无愧于先祖亦!’焉有占地为王,曰其为尽忠者乎?”
以此看来,这袁山和柳元就是明礼的爷爷与外公了,明心不禁一阵唏嘘感叹。
进到庄院,只见院内种满了奇花异草,假山林立,泉水幽幽,唯有一条曲折小路穿插其中。掌柜带着明心七转八拐的来到后面一处别院,除了三间小筑外,院内空空荡荡再无他物。四周很静,隐隐有微风吹来,明心目光在三个房间看来看去,最后将目光定在中间的那座房间。‘吱呀’一声,但见房门打开,明礼微笑着走了出来,拱了拱手道:“师弟,别来无恙!”
明心皱了皱眉道:“师兄,你可瞒的师弟好苦。”
明礼黯然道:“师兄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有些事并不是我想隐瞒,却不得不为而已!想必世人都会有一些事,只有自己知道吧!”
明心点了点头,自己不也一样吗?要说隐瞒,恐怕自己比师兄要隐瞒的更多。
两人进的房间都沉默不语,约莫盏茶功夫明礼首先打破沉寂道:“寺里怎么样了?”
明心皱了皱眉道:“我虽在寺里,却也是闭关方出,寺里很乱,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明礼道:“我从老爷子那听到了一些消息,近日外公貌似也要去助拳,看来一场大战是避免不了了。师兄虽然力有不殆,却也想尽一份力,不知师弟去不去天龙寺?”
明心忙道:“故所愿而也,不敢请尔!”
蜀岩谷。
明心等人到了与青青约定之所,却没见到青青。便于明礼对坐于林间离恨石上,观看谷中景色。果然是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又见猿啼于山涧,鹤鸣于浅滩,鹿奔于荒野,猴嬉于松篁。山野之间,一片欣欣向荣,那怕是仙家之地,也莫过如是吧!两人尚在感叹,却见敖天已经打探归来,朝两人招了招手。明心走到近前,看到一身狼狈的敖天问道:“敖大哥,怎么回事?可见到青青了吗?”
敖天喘着气道:“本来是出来了,不过半路小妮子又被她师父捉回去了,我还被那个妖妇打了一拂尘。青青说让我们先去,她过些日子会和师父一起去天龙寺,到时再与我们会和。”
明礼道:“既然如此,我们先去吧!也不知天龙寺到底如何,早些时候过去,也好早做准备。”
明心点了点头,看敖天不过是狼狈了些,并无大碍,也就放下心来。
天龙寺,亶洲佛教五寺之首,地处击炎山之东的兕劫国。方丈苦心一身佛家神通已达至境,寺内不但有十八罗汉,一百零八金刚,更有佛家无上至宝轮回盘。据说天龙寺已有三千七百年的历史,历经七劫、八难、九灾、十祸,次次都是灭寺之劫。然而灾难没有将天龙寺打入深渊,浩劫没有将其压为齑粉,反而使天龙寺成为正道之翘楚,佛家之龙首。
明心等人急着赶路,除了歇息之外,一路御空而行。经常昼夜不停,风霜月余,这才来到击炎山。击炎山是一座活火山,一年四季酷热如暑。故而少有草木,有些零星也都是树干高耸,并无旁支。沙石缝隙偶有一些杂草灌木,虽不茂盛,倒也生机勃勃。过了击炎山就是兕劫国,一路上遇到不少形形色色的江湖人物,其中不乏魔教中人,明心等人也打杀了不少。
天龙寺就坐落在兕劫国的嵩山迎风谷,算算还有一日路程,几人准备歇息一夜,明早赶路。忽听不远处传来金戈撞击,呼喝叫骂之声,似是有人马打斗。明心等人也没想到,在这偏荒之地,居然有人在此斗法,想来必定是正道人士与魔教中人在此相斗。一念至此,更不停歇,腾空而起,朝声音传来之处飞去。
到了近前观看两方人马,一方二十二人,左面十人手拿哭丧棒,着黑衣黑裤,头戴白帽,上写:‘你也来啦!’。为首者手拿判官笔,着紫衣紫裤,头裹乌纱,左臂上写:‘勾魂使’。右面十人,手拿拘魂锁,着白衣白裤,头戴黑帽,上写:‘特来捉你!’。为首者手拿生死簿,着赤衣赤裤,头裹青纱,右臂上写:‘夺魄使’。一方只有四人,一个道家打扮,手拿星落盘,身穿八卦衣,脚下腾云履。一个佛家打扮,手拿月牙铲,身穿净衣袍,脚下纳戒履。一个书生打扮,手拿无情扇,身穿灰儒袍,脚下丹青履。最后一位确是名三十左右的美貌妇人,手上抱着一把古朴琵琶,一袭白衣芙蓉裙,风姿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