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团一夜急行军,天刚亮的时候离四道岭子还有几里路队伍停在路边,战士们从马背上跳下来踱脚暖和身子,一边掸掉挂在帽子的白霜,擦掉胡子上挂的冰凌。沈贵派华子扬和丁木进村同老乡商量好之后队伍再进住百姓的家。
四道岭居住着二百多户人家 ,在这一带是一个较大的村庄,前些时候队伍在这住过几天,村里百姓对义勇军很拥戴,这里群众基础较好。华子扬和丁木进村手敲开村头第一家的房门,主人王二迎声开门把华子场两人放进放屋子。当他看见丁木佩戴的红袖章态度十分热情,把丁木两人带去见村长。
村长住着一座很敞的三间泥草房,他虽然不是村上的财主,但是很受村民们的尊敬。丁木三人来到村长的大门外,一条大黄狗守护在门口汪、汪、汪地叫起来。王二指着丁木和华子扬告诉村长义勇军的队伍来了,要住在村子里。村长很客气的和丁木两人打招呼,恭敬的把他们让进屋里。华子扬向村长说明来意队伍在村里只住一夜明天继续赶路,村长当即答应下来,并且很客气的问队伍还有什么需要他帮助作的事情,丁木急切的嘱咐他要好好把炕烧的热一些,战士们长途跋涉身子已冻透了。村长听后让丁木放心,然后带着王二挨家挨户的落实队伍的住处。
村里百姓十分厚诚,热情的招待义勇军进村休息,凡是住进战士的人家炕都烧的烫手,村民们虽然生活贫穷给战士们做的饭菜简单粗糙,但是战士们吃着老乡的热乎饭都感到格外的香甜,他们那种亲热的劲儿实在让人感动。
沈贵和丁木等人住在村长家中,沈贵告诉村长说:“和村民们讲清楚战士们的饭钱和马吃草料钱等队伍离村前即刻付给。”村长告诉沈贵上次驻扎的义勇军走后留给的老乡饭钱和马草料钱家家户户都不收,你们要远去蒙古路上需要很多钱,这一次就免收了,等队伍打了胜仗回来再给也不迟。沈贵微笑着对村长说义勇军队伍纪律严明,不能拿老百姓的东西。饭更不能白吃村民的。村长听后竖起大拇指说:“有这样的抗日队伍,小鬼子早晚要被打败。”
在村民们的亲切关怀下战士们香香的睡上一天,战马也休息好了。吃过老乡的苞米馇子粥和用火盒烧的红辣椒,战士们浑身热乎乎,赶出屋子集合,沈贵付给村长队伍的一切费用。分离时村长告诉沈贵队伍再往前走一夜能赶到泉巨永,到了泉巨永就不要走向西南方向去的大路,要离开大路向西直奔上公营。这样就不进蒙古营了,可以避开和蒙古人发生争执。沈贵这才明白原来上次走大路进了蒙古人的地方,队伍不得不返回来。村长给队伍指出了行走的路线,接着又对沈贵说:“这个蒙古营共有几个村子,在汉人住的区域里搅搅和和着,所以对汉人特别警戒。你们过了蒙古营再往前走又是汉人住的地方,再往前走一二百里路就是你们要去的蒙古公王住的地方。”沈贵让丁木把村长的话记在本子上边,然后谢过村长带队前进。
队伍在行进中华子杨对沈贵说:“我那里知道不走大路也有去上公营子的路,向西北人烟稀少的地方行进入蒙古境界,再沿着汉蒙边界折向西南去公王府。村长指给的路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冤枉道,看来对此路我还是不够熟悉。”华子扬的话里带有很惭愧的意思,沈贵笑着说:“你又不是以驮队子为主做生意,只是和老爷子走过两次,对各条路线那能那么熟。不像村长他是当地人。”华子扬笑了笑说:“还是团长理解人。”沈贵瞧了瞧华子扬指示他说:“你更重的任务是到了蒙古王公那里把队伍安排好,争取王公支援我们抗日。”华子扬很有把握的表示,到了王公那里就会像到家一样,扎罕图王爷最恨日本人,大家都相信他的话,否则队伍怎么能向大西向方向前进。
次日凌晨二点左右队伍前进到太庙,沈贵命令队伍在太庙村外打间喂马,战士们也暖暖身子,等天亮了到巨永泉可以辩清道路再岔道绕过蒙古蒙去上公营子。
队伍停在太庙村外,战士们把从老乡那里驮来的草产放在雪地上边,马舔着草吃得很香。战士们把冻硬的苞米面大饼子拿出来,塞到嘴里用尖利的齿嘎巴嘎巴的啃下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放到口来化成面子咽到肚子里,有人渴了抓一把雪送到口里。即使是这样的艰苦没有一个人叫一声苦。
偶尔的马叫声传进村里,村里更夫误以为是日本人来袭村,于是使劲的打起锣,熟睡的人们听到锣声立刻乱起来,家家户户的房门哐当、哐当地被推开,街道上乱嚷嚷的大人喊着孩子,小孩呼叫爹娘,人们拼命的向村外跑去。
村里糟杂的叫喊声传过来,战士们感到莫明其妙,沈贵对半拉子说:“你速带几个人进村,看看村里到底是怎么了。”
半拉子带着几个战士飞马进村,慌乱的人群听见马蹄的声音离近更是乱上加乱没命的跑着。一位老人因路滑摔倒在雪地上,半拉子隐约中看见老人倒下去,把马的缰绳交给一个战士,跑到被摔倒的老人跟前把他从地上扶起来,问老人村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老人反正也跑不动了,听半拉子在讲中国话就对他说:“村里人听说日本鬼子来了,都吓的纷纷逃命。”半拉子明白了原来是村里人把义勇军的队伍误认为是鬼子兵。半拉子向老人解释说:“你们搞错了,村外边的队伍是打日本鬼子的义勇军队伍。”老人听了半拉子的话,这才像一块石头落地,也不害怕更不惊慌了,放开嗓子喊着:“大家别跑了,不是鬼子来了!是义勇军来了!”黑夜里老人的声音特别响亮,传出几里路远。村民们听见老人不间断的喊声都信以为真,陆续的返回村子。
这个村的村长是一个财主,他更害怕日本人进村,逃跑中丢了一只鞋一腐一拐的走近老人。老人指着半拉子告诉他跟前这几位是义勇军队伍里的人,他们要从村里路过在村外打间喂马,咱们误认为是日本人来了。村长听了老人的话心神安静下来,喘了一口粗气对半拉子很和蔼的说:“军人,你们的队伍怎么不进村子,为什么不先打个招乎,也免得村子里一场惊慌。”半拉子告诉老人队伍不进村子是怕惊扰村民,打算喂饱了马继续赶路。“那你们要去那里?”村长问。“去泉巨永,然后奔上公营子”,村长听了半拉子的话可急了,说:“去巨永泉?你们不知道吧?泉巨永村里住着鬼子兵,听说有一百来号子人,好像是准备打蒙古营的。”半拉子听了村长的话说:“老人家,您讲的可是真的?”“嘿!我家是在村里发财的,我又是本村村长,怎么可以撒谎呢。”半拉子这才知道同自己讲话的人是村长,安慰他说:“村长大人,日本人不可怕我们义勇军队伍来了,一定消灭他们。”村长听义勇军要打住在泉巨永的日本兵十分高兴,他向半拉子请求去见义勇军的长官,这正中半拉子的心意,于是半拉子把村长带到村外去见沈贵。
半拉子把村长带到沈贵马前,告诉他那位总团长。沈贵还没开口说话村长先自我介绍说:“我是这个村里的小头目,叫王发。刚才村里人误认为是日本鬼子来了,所以吓的东奔西逃。见到这位军爷知道你们是义勇军的队伍来了,把村里人喊回来。现在已经是后半夜二三点钟了,外面的天太冷,队伍进村休息吧。”沈贵听王发讲话很恳切,问王发这里离泉巨永有多远。王发告诉沈贵此村离泉巨永有几十里路,并且说泉巨永住着鬼子兵,能有一百多人。从泉巨永逃出来的人说这些鬼子兵要攻打蒙古营。蒙古营的人知道这个消息后正在组织力量准备同鬼子决战,保卫他们的地盘,蒙古人就是死也决不会让鬼子迈进一步,他们的口号是寸土不让。从王发的话里可以知道蒙古人的主权观念是多么的高尚,他们不受外强凌辱的气节令人佩服,沈贵和战士们被蒙古人这种不屈的精神感动了。
既然泉巨永住着日本兵,要从那里过去必须消灭他们。沈贵顿时产生一种希望如果能和蒙古营的人联合起来,消灭泉巨永的一百多鬼子那就易如反掌,队伍也用不着绕路去扎罕图那里了。沈贵想到这里对丁木说:“村长这样的盛情,我们队伍就进村住下吧,反正天也快亮了。”丁木是足智多谋之人,他猜中了沈贵的用意,对半拉子说:“团长有命令了,队伍进村休息。”半拉子拉开嗓门喊战士们收拾草料马上进村。
村民们的热情招待不比四道岭子差,战士们住进老乡家的热炕上,吃着老乡给作的饭,心里热乎乎的。然后遵照沈贵的命令消消停停的休息。
沈贵丁木等人住在王发家里,到底是有钱人当村长方便,招待客人很讲究,浪丫高俊英林小梅香花和小花住在里间,盖着柔软的被子好舒服,浪丫说自己已经有很久没睡过这样柔软适宜的被子,逗得几个人都笑了。另一间屋子里沈贵丁木正在和王发交谈着,他们的话题一直是怎样消灭泉巨永村里的鬼子兵。
王发告诉沈贵,住在泉巨永村里的鬼子是年前腊月二十那天开进来的,鬼子进村后把村里的老百姓全部撵光了,村民们离村四处投亲靠友,鬼子占据村子后杀光了村里带毛的牲畜和家禽,还时常到周围各村抓鸡赶猪。年前腊月二十八那天鬼子去攻打蒙古营,被蒙古人的武装给打回来,听说过了初五鬼子要增兵攻打蒙古营。蒙古人的头领先前不了解义勇军,后来知道义勇军真得打日本人,就派人四处寻找义勇军帮助他们保卫村庄。
听了王发的话沈贵心里高兴起来,这次去扎罕图的条件大为有利,蒙古人阻力是没有了,关键的问题是首先要消灭泉巨永驻扎的日本兵。几个人唠着都觉得肚子咕咕直响。屋门被推开走进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她手里端着一个长条木盘,姑娘走到桌前把方木盘轻轻的放在桌边上,从里边端出几盘香喷扑鼻的肉放在桌子上边,然后又走出屋子,不一会功夫送来酒和酒杯,便稳稳当当的走出屋子。王发用手指着桌上的酒和肉微笑着说:“知道你们已经饿了,让家人作了点菜,咱们再喝几盅。”沈贵丁木和半拉子也不谦让,四个人边吃边接着谈刚才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