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大陆,自殷商起,华夏千年时光,分分合合,终直至天元纪年,中原已百年无战事,五国各守一方,国泰民安。
中原有五国。金碧之晨国,谜之夜国,霜之枫国,南之元国,棠之戎花国。
又一千年之后,有今人因缘巧合拾得九州数册,惊奇之中整理一番,觉《沉香幻时》所记为后世之始,固以此为初章,邀君共赏。
《九州:沉香幻时》所记之事主要发生在晨,夜二国。
天元中原五国之中,晨国重商,夜国尚文。
晨国王都是燕洲康都,以山水园林闻名。尤其是皇宫的假山流瀑,更是为人称赞,有文人墨客愿以千金为价入园一观,可从未得逞。康都以北是天险峻崖,兵家有言,都城坐邻天险有利有弊,因此近来晨国有传言即将向南迁都前往雾里洛阳,可是真是假无人得知。
年轻的晨国仅建国百年,因各族混杂,文化不同,面貌各异,所以民风活跃尚商。百姓皆知商人重利,晨商却以义字为先,各国百姓因此乐于与晨商交易。
有童谣歌:
晨国有商,有义有商,若有儿郎,当作晨商。
晨商遍行中原,足迹远至九洲其余各地,闻名天下。而晨国,疆域也远胜中原其余五国。北至雍关元国草原,南至夜国梨溪庄洲北,西邻戎花国迦蓝,东邻枫国临安城。
晨国能以百年时间建立如此大国,脱不开各代晨王的聪慧明睿。初代晨王原是西域大商,一路穿越九州大陆直至中原,与中原各族融合,并在战乱之中以义立军,苦于战火的中原百姓,异族乡客纷纷附庸,因此,晨王在战乱结束之时一举立国,而晨国自此成为中原第一大国。
如此异族在中原称王立国实为少见。中原百姓无不有着自己的看法,纷纷议论。在这些议论中,晨王族又以其容貌而闻名了。因含有西域血统,晨王族世世代代,无不金发碧眼,俊美可比日月。男子风华,女子娟秀。人言,因王族之金碧,固有金碧之晨国,
因商业气息厚重,晨国与各国接壤处均是商业重镇,就以夜国,晨国二国为例,两国互为邻国,接壤处有夜国闻名天下的花都庄洲城。花都庄洲依山伴水,其文艺商贸之繁荣可比肩一国都城。
论城,不得不说夜国都城不夜长安。长安城的白日车水马龙,匠人食客来来往往,人声鼎沸。城以夜王殿塔为中心,铺散开来,条条街道上每砖每瓦都沉淀着千年历史的精致和优雅,让人醉在其中。其夜景更有说道,在黑夜中,连绵不绝的红灯笼照亮每一处街道,红晃晃的灯下,是热闹的夜市、茶馆、酒肆。夜国人奇爱说书,任意何地,说书人手上一块惊堂木,一把扇,一壶清茶,就可以说上个几天几夜,而听众更是聚精会神,一副只要你说,我就听上个几天几夜的神气。如此,不夜城人影穿梭,流年车马,在喧闹之中却井然有序。
夜国更需一番篇幅才能说得痛快。
夜国王室与他国王室不同,夜国王室夜王族更是被称之为九州最神秘的王族。王宫建于长安城西天山南潭水,背靠天山从峦叠嶂,常年云雾缭绕,王宫入口无人知晓,另有传言说长安城心殿塔之中有夜王宫入口,可无从考证。因此,无人识得夜王族人真正容貌。就连夜国百姓也只能在佳节国事大庆时在长安城的殿塔上远窥一眼夜王风姿。
就是这样神秘的夜王族,却是中原自殷商起唯一没断过传承的国家。代代夜王励精图治,无明政,法令却依时而改公正严明,无貌相,却可隐于民间,无兵政,却可以无影之兵保夜国千年不灭。
且说天元一百三十年有一事,颇为民间乐道。夜王族向来少与中原各王族通婚,这年中秋大庆时,却向国民宣告此代刚刚继任的夜王夜语竹与九白婵异族公主即将大婚,大赦全国,即时将大庆三月。一时长安城灯火更盛,民乐歌舞更欢,全中原都似乎染了几分喜庆。
若说九姓,便要提起另一个中原的传说,自盘古开天辟地起,天地精游魂魄均凝聚成型,化为山海经中所记各神,奇族,异兽。九氏一族,便是传说中的龙族后裔,居于天山群峦险峻后的神海龙域。但传说仅仅为传说,从无人亲眼看过传说中的龙族。
夜国此次王大婚可谓极盛,至婚礼前一月,长安城清水刷砖,红毯铺地,家家红绸绕檐,比新年还热闹几分。商旅使臣自各国来,旅店家家人满为患。酒馆里的说书人吐沫横飞,绘声绘色地讲起坊间流传新夜王的传奇事和九姓公主的龙族传说,越传越神,越说越自豪。终于有客听得大笑了,赏了一口茶,方才停歇。
见此情景,外国来客无不惊奇于夜国人由心而发的强烈归属感和身为夜国人的自豪感。不由感叹夜国国治之明。
婚礼前一日,长安城家家沐浴燃香,换新衣。或是偕老带小,邻里亲戚间相互拜访,或是前去酒馆大醉一番,呼朋唤友。是夜了,去夜市卖个汤包,切斤酱肉,再看着将天空染得似白昼的灯火,大呼一声“快哉!”好似成亲的人是他们而不是夜王。
大婚之时,天初翻鱼肚白,但长安不夜之城早已醒转。忽然,自长安城东有紫气飘渺而来,有数位早起百姓言:
是时,紫气东来,有白衣,紫衣仙人从团云中过,仙气飘飘,栀子花香顿时弥漫全城,大红送嫁队伍乘龙自东飞天而来,十里红妆,在日光渐盛之下,天空有龙鳞白光耀日,落地而为银粒,升天而为星芒,一路飞向夜王宫天山,至南潭消隐不见。
顿时,人声鼎沸,长安城殿塔上礼炮轰鸣,夜王宫中传出礼乐之声响彻十里……
在众百姓兴奋的议论中,夜国三月婚礼大庆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