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人的观点是,战略即是指挥军队作战的艺术,另一部分人的观点是战略等于后勤加作战。
前一种观点毫无缘由地只关注军事力量如何被使用的问题,后一种观点的进步之处在于其开始关注使用军事力量之外的问题。然而,战略等于后勤加作战的观点,还是极为模糊和难以准确提示出战略真谛的。因为只关注如何使用军事力量的观点受到指谪,因而一部分人开始探索和思考作战之外的问题,但是这一部分人为了寻求便利或者懒得进一步思考因而将战略问题简化为有了军事力量和使用既有的军事力量这种两分法,结果就是后勤观念和理论的显现,理所当然地除了作战以外的问题就属于后勤、而所谓后勤也即是非作战领域。
一名指挥官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统帅军队赢得战争胜利,可是一个战略家却不应该这样做。将后勤等同于非作战问题,则显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探索和认识一个领域的真正做法首先应当是摸清楚这一领域的内在特质、接着找出与这一内在特质相符合的外在延伸、最后再对这一领域进行整合或重新塑造,而将后勤划分为作战领域的做法则只不过是给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极为模糊的大致范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那些想要进一步拓展战略观念和理论体系的人却止步于此,只满足于非作战领域这一模糊的范围认定而不去深入探究。
我的看法是,后勤是一回事、训练是一回事、作战是另外一回事,战略则是后勤、训练与作战这三个环节的统一体。
战略这棵大树
战略原本是一片空白,重权派在其中画出了一条线,尚谋派在线的两侧平添了许多支线条,而奠基派则在这条线的尾部画上了根茎,于是,战略这棵大树跃然于纸上。
依据战略的三个过程来给战略下定义
要说给战略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许多人会脱口而出:战略就是使用军事力量的艺术。21世纪之前的战略论著大都将论述的重点集中在军事力量如何使用这种战术性问题上面,真正能够涵盖军事战略整体面貌的论著寥寥无几,并且人们又总是习惯于将战术性的东西混同于战略本身。
战略,即是相关主体创建、维持和使用军事力量以达成战略目标的政策过程。而使用军事力量的方法叫做战术。
一说到军事战略,许多人往往也会首先想到战争,狭义的军事战略所研究和论述的主题也即是战争。然而在此处,我所要讲述的军事战略其含义将大大超出战争这一主题,并力图将军事战略的定义拓展到军事力量形成的方方面面。
错把谋略当成战略
谋略所关注的是如何使用军事力量,而战略不仅要关注如何使用军事力量还同时要关注军事力量如何产生和维持。谋略可以看作是战略三大构成要素之中的一个,但是谋略本身却绝不能等同于战略。
战术的确是战略的一个构成部分,但是假如一个人在谈论战术性问题时总是将战术说成是战略,这就太不恰当了。一个人的手当然构成这个人的一部分,可是当我们说自己的手时却不能说这就是我自己。事实是,将战术混同于战略,不仅无助于战术本身的讲解,而且很容易误导别人。
现在教授领导学的人大谈特谈应该如何使用手中的权力去管理别人,却极少有人想到究竟权力本身该如何获取和保持,离开了权力的获取这种首要的必备条件却大谈用权力去管理别人,这就是脱离实际,不教人如何保持权力这一环节却凭空教人如何行使权力,这就是空洞的说教。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现今的战略学教学中,教授战略学的人只是强调如何使用既有的军事力量,却极少有能够专门讲解如何创造军事力量和保持军事力量的。专门讲授后勤学的倒是不在少数,然而现在绝大部分后勤学教程却将军事力量的产生和维持这两个环节混淆在一块,接着又将后勤学搞成了服务于战争的笼统、模糊的学问。
一部分人对于战术的单方面迷恋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致于他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从而根本无法洞悉战略的整体内涵。
战略、策略、谋略与战术
战略包括战略主体、战略目标与战略主体选择用以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途径这三个基本要素;策略、谋略与战术都属于战略途径的范畴之中,但是这三者的侧重点却大不相同,策略偏重于应急和强调全局与局部、长期与短期之间的牺牲关系,谋略在更多时候因为其牵涉范围极广而更接近于战略本身,但是由于它所侧重的是如何行动,因而谋略无法等同于战略本身,战术则是战略中用以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法。策略与谋略的选择都会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战术的选择,如果策略与谋略更多地属于宏观层次,那么战术则相应地可以当成是属于微观层次。
战略通常只有一个,策略、谋略与战术则可以灵活多变拥有多个。战略不变策略变,是说战略主体选择战略途径实现战略目标这一整体框架不变,策略变是说战略主体所选择用以实现战略目标的策略途径可以依据现实状况的变化而作出调整或者更改。
战略通常只有一个,而策略却可以灵活多变。因此,我坚持认为,人们不应当很随便地谈论和轻易地更改战略。相对应,策略即达成战略目标的选择途径则可以根据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甚至更新。因此,我经常强调的一句话是,变策略不变目标,这并不是说战略目标是一种死板僵化的东西,而是说战略目标是你应该始终坚持的方向和理想状态,即便是你不得不更改目标,而你在更改之后也依然会坚持这种新目标而不轻易动摇。
战略主体与战略目标并不是静止的,战略主体首先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或者人所组成的代表团体利益的小群体,战略目标也需要与战略主体所能选用的手段与支撑这种手段实行的实力条件之间保持着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