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登道夫并非是那种信奉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民主社会的宣传者,他之所以如此看重妇女的权利,只是为了释放女性在战时的工作能力从而为前线提供工作支撑,而他将妇女在后方的工作与男人在前线的作战活动视为同等重要做法的原由则在于为他的民族的精神团结是总体战的基础这一论断提供佐证,“总体政治要想在总体战中发挥和保持全民的最大力量,就要特别认真地对待妇女在民族中的地位问题。只有当妇女在民族和国家中与男人和孩子相比,不是处于劣等地位,而是获得与男人同等地位时——这符合我们的种族遗产——她们才能完成其所负的义务。”
经济在总体战中的作用
鲁登道夫十分看重国家内部对于战争资源与必需品的自主供给能力,“战时一个国家依靠本国资源提供的补给品、饲料和原料越多,对于人民和军队以及总体战领导来说就越是一大幸事,总体政治也就越易实施。”但是鲁登道夫又认为没有一人国家能够出现这种有利的局面,作战的需求是五花八门的,国际贸易对于国家各种需求的满足是必不可少的,“倘若一个作战国的国际贸易中断了,其物资供应也自然被切断,人民和军队的需求也因之无法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各大国都力争在和平时期就在至少战时能够自给的领域实施自治,进而从国外进口原料,大量储备,使人民的供给和军队的装备至少有一定的保障。”相比较而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供给在遭到破坏之后也能基本维持,那么它与一个战时只能通过中立国和海洋少量进口的国家相比,对国外物资供给的需求就要少得多。”
“人民和军队的食品、饲料、燃料供给是头等大事。”“人为了工作和战斗,首先要生活和维持生命。马匹和牲畜只有靠饲料才能维持生命;机器只有靠燃料才能运转。”
军队自身的力量构成
为了防止在长期战争民族团结精神的涣散和不利的战争困局,“就必须在战争开始之际,将由全民力量组成的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和编制合理的军队提供给军事当局,而不应留待开战后在各方面进行补救。”
军事力量的物质构成条件
“胜利属于兵力强大者”,而兵力的强大则主体体现在数量上的优势,“弱军也曾有过胜绩,但世界大战最终向人们揭示,还是我们的数量居优势的敌人取得了胜利。在战争中,数量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达到在在数量上占据优势的目标,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是最佳的选择途径,“实施总体战的全民自卫力量需在平时准备就绪,战争一经爆发便可投入战斗,这是在维护民族生存斗争中必不可少的要求。”
良好的军事训练对于保持和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具有重大的作用,为此,保障民众服兵役的时间期限以确保他们真正达到预期的作战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良好的军事训练包括体魄和意志的锻炼,加之精良的装备,可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并给其以安全感和优势
感,而民族生存的战斗意志是一切的前提。尽管所有国家都比过去更加注重军事训练和优质装备,但总体战领导仍可进行优于敌人的训练,以求略胜敌人一筹。”鲁登道夫辩解说一战中德军在西线的失利是因为指挥不当,而并不是德国陆军的战斗力不如敌人,但是在长期的战争进程中,其他各国奋起直追,“各国军队都十分注重提高战斗力的训练,相比之下,德国军队的训练优势日渐消失。”德军军队在数量上居于劣势,并且由于敌对国家拥有全世界的军备工业,因而它们的军队能够比德军更空间得到充足的休整和补充,结果是造成在数量上居于劣势的德军需要比敌军付出更大的力量。
军队由士兵及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等各种辅助作战器材组成,“人和技术这两个因素构成了军队的实力。然而人总是处在第一位的。虽然是没有生命的装备将人运往前线,但装备却是由人来操纵的,并由人赋予它以消灭敌人的力量。”“总体政治的义务就是将有作战能力的人征召入伍,赴敌作战。同时,还要使部队装备保持最佳状态”,为此,“平时就要装备各种用于战胜敌人、保存自己和保护人民的技术器材。”因为在“战时制造和维修技术器材均需耗费时间。这是技术装备的弱点所在。”
军事力量的精神构成条件
总体战为民族生存而战的本质“要求极大地增强士兵在独立行动中的精神力量”,而一旦士兵丧失了精神活力,后果就是不可想象的。“总体战及其没有生命的技术辅助器材,向士兵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这一点怎么强调都是不过分的。它不仅取决于训练的深化,而且尤其需要通过增强精神力量来加强军纪。”
为了佐证精神力量对于军队的重大作用,鲁登道夫十分看重宗教意识的作用,“我们种族遗产的精神特性要求自觉性,即行动的自主性,德国的宗教意识赋予每一个人以维护民族生存的重大义务。对种族遗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宗教生活和宗教意识的尊重,正是战斗向军人提出的要求,是使部队坚不可摧的真正的军纪的基础。是军纪而不是誓言将军队凝聚为一个整体。”而德国的情形是,“德国的宗教意识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总体战所要求的民族团结和军纪都建筑在德国宗教意识之上。”
当时世界各国对军队及其训练和装备的关注促使鲁登道夫将“精神创造胜利”这样的论断改为,“坚强的精神创造胜利,同时还需要健壮的体魄。德国的宗教意识能造就坚强的精神,铸造健壮的体魄。”